APP下载

“落红”“落英”“落花”诗词暗示性评论

2016-08-11孙靖惠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4年8期
关键词:暗示落英落花

孙靖惠

【摘 要】历代文人骚客总会从自然中得到感染与启迪,并把自己的感情凝注于自然景物,形成动人的意象,而“落红”“落英”“落花”是其间的经典意象,相似的表达却在情意上各有所侧重,进入文字的微观世界,可梳赏花影摇曳下纷纷落落的心情。

【关键词】落红;落英;落花;暗示

只恨此月随江去,黛紫鹅黄叹落红。

青山晚月,坠下一川落红,这无疑是美境。古往今来,每在诗人们伤春怀古,轻愁初泛时,“落红”便成了他们笔下尤为钟爱的形象。“秋千未折水平堤,落红成地衣”(秦观《阮郎归》),含蓄的东方人借助一点点对物象通灵的捕捉,便在几毫之间耕了一笔旧愁,在这里,“落红”缱绻动人,素来为世人知晓。而李贺的“沙砌落红满,石泉生水芹”(《兰香绅女庙》)便仅仅以单纯的“落红”这一意象,力求与水芹之色、之态形成对照,来描摹一幅清灵的自然画卷,这里的感情色彩虽不耐人寻味,但唯美的精致却让人记忆犹新。

其实“落红”也就是“落花”的意思,而若分开了来看,“落”怎能不给人一种失落之感?而“红”却恰恰给人一种光鲜明丽之感,“落红”就自然而然给人一种消逝之美的错觉。“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苏轼《水龙吟》),这里的“落红”显然夹杂着诗人的怅惘、感伤,怅惘“此花飞尽”,感伤“落红难缀”。再比如戴叔伦《相思曲》中的“落红乱逐东流水,一点芳心为君死”,便暗喻“落红”为芳心,乱花死于涧边,而诗人的衷肠也在这一点“落红”中溅湿晕开,这便是印象中的“落红”,常常以满目、满地之美,尤其是用其如血的亮色来勾起人心中最柔软的部分,感叹美人、韶光,一片落红坠地,一声叹息也坠地了。随即龚自珍便吟出了流芳百世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这一唱,绝妙而极致。没有了“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史达祖《绮罗香》)的一贯缠绵,也一扫“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张先《天仙子》)的伊人清愁,却独立了一种昂扬向上,斗志不减的门风,也使“落红”有了更多的生气。

文字有了生命力,它便是动态的,寓无情于有情,以物来寄托人志便有了方向。然而不知何时,倏忽出现了“落英”,“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源记》),皆为落花之意,然细来咀之,其意在某些情况下大相径庭。

“碧蹄骄马杏马鞍,落英飞絮冶游天”(晏几道)。乍一看,似乎古今“落英”皆是欢悦丛生,花洒遍地。“英”在古语中虽与“花”同义,然而仿佛自陶渊明后,世人便给予了“落英”一个烂漫的影子。“秋来更有甚夸处,日傍东篱拾落英”(陆游),这便是后弦之续。笔者想,陆游心中的落英也是存在于那个“桃花源”吧!而欧阳修的“春事已烂漫,落英渐飘扬”却无不凸显英之纷纷,英之繁繁,无论是何季节,总是漫不经心掠过朱阁,而那些多愁善感的诗人们,不问尘泥,只在笔间留下他们在意的、一条条发光的弧线。

“落红”凄然湮没于泥土之中,而“落英”却飘然临于木旁,抓不住它的声迹。这是很多诗中表现的,常常将人引到“红”之凉,“英”之悦的路迹上去,“英”很碎丽,很多文人们便依屈原的“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以为“落英”早已沾染《离骚》的香兰之气,故就有比喻“洁”与“落英”的底气。“日暮落英铺地雪,献花应过九天人。”若在此,替“英”为“红”便太突兀,于是一“英”足矣,因为过于艳美反而会破坏夕照圣旷的气氲。

当然,“落英”也不是全都飘扬向上,“繁艳向人啼宿露,落英飘砌怨春风。”(李绅《杜鹤楼》)“含露自知芳意在,偃风无奈落英何?”(胡宿《千叶瑞荷花》)毕竟“英”字本义乃“尚未绽放的花朵”,此等也是一种“蓓蕾”丝愁揉于其间。提笔至此,落花情结,又怎能去免?

谈及“落花”,“花”此字至北朝时出现,其实也就是“英”的意思,但中国人讲究语言的凝练,又为何多创汉字呢?自然有其用处。“落花满春光,书柳荫新塘”《答王十三维》,若有人熟读青史,应知晓“落花”一词最早多指美好的事物,令人精神焕发,如“团扇承落花,复持掩余笑”(何逊《苑中见美人》)、“清歌芳树下,妙舞落花中”(《侍宴武三思》)。此时古人多注重“落花”的外在形象,遍零于地,芬芳四溢,多美啊!然而这种衬托作用却逐渐淡去了,诗人们开始发掘“落花”之落,吟出“昨夜闲潭梦落花,可年春半不还家”(《春江花月夜》)的语调,这就逐渐令人辗转悱恻了。不同于“落红”那眉间惆怅,“落花”更近乎一种哀怨,一种静默饱满的哀怨。“更被春风送惆怅,落花飞絮雨翩翩”(欧阳修),这里若用“落红”便全然抹去花之动态,且在色彩上与诗中一派淡墨山水不衬,而用落英,便减淡了“惆怅”的韵味,所以,此处用“落花”,恰如其分。

不同于“红”的艳姿,“英”的盛貌,“花”的抽象使得“落花”之意广,非吾拙笔所可触及。“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王维),乃为一种闲适,重花之随意;“落花踏尽又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李白《少年行》),乃为一种戏谑,重花之纷繁;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纷雨更伤春”(晏殊),乃为一种伤情,重花之易逝……所以说,落花之情,人各有之,取之大数,则多为哀恸悲时。

“落红”“落英”“落花”皆有其真意,略略概括一下,在思想感情方面,“落红”是凄美动情的;而“落英”是纷繁空灵的;“落花”则是淡婉哀恻的。

此外,在音律平仄、语感习惯等方面,古人用此三词应该也有所考究。故可能在某些时候,用特定的那个词才更为妥贴。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此处若换成“落红”,且先勿说情感,“红”字韵母为“ong”,读起来多了份沉重,只收不开,与“微雨”的淡愁和“燕双飞”的轻盈不相协调,自然不顺;若为“落英”,虽有动态之感,但“英”字声母“y”和后鼻音“ing”的结合也多了份沉甸甸,也是整体语感上不许的。而“落花”的“hua”可让人倾听到雨音轻柔流畅的“哗哗”,可让人瞥见雨露翠叶儿下花骨朵儿上的“滑”,可让人被梁上燕子“哗”的一下扬羽飞起吃一惊,再者,“花”的尾音“a”也是这字里美境在词人、在赏者胸腔中萦绕不绝的赞叹。endprint

猜你喜欢

暗示落英落花
雨中落樱
归来落花拂罗衣
体育课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探讨
“每周一言”显奇效
皮格马利翁效应对高职院校后进生的促进作用
过不去的过去终于过去了
落英的婚事
承诺
落花人独立
落花落,落花纷漠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