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八年了巅峰之后人与事
2016-08-11
8月6日,里约奥运会开幕。这也算是万众期待的一届奥运会了——之前,这届奥运会因为巴西政局变化、治安混乱、奥运工程仓促且服务极差等各种状况,吊足了人们的胃口。
这种种混乱,会令很多人想起八年前的北京奥运会,画风和里约完全不同:中国举全国之力,建设了鸟巢、水立方、奥森公园等工程,又大又漂亮;开幕式上的大脚印、团体表演以及林妙可的演出,异常惊艳。单是为这个,就花了8.31亿——这是四年之后伦敦开幕式成本的三倍。更重要的是,中国代表团在家门口拿下了100枚奖牌,到现在,这都是中国的最好纪录(希望本届能更好一点)。
那不但是一届备受世界关注的盛会,更是中国人奥运情结的鼎盛时 刻。
反过来,北京奥运也深刻改变了中国社会。比如,此后八年里,中国曾多次举办世界性会议、赛事,很多工作都有北京奥运会的影子。比如,国际权威期刊《环境与健康展望》发现,在奥运会举办期间出生的北京宝宝体重增加了23克,他们可能比奥运之后的宝宝更健康。还有那些中国运动员,程菲、刘翔等等,其命运,都在这届奥运会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更出乎意料的是,中国人聚集了几十年的奥运情绪,在八年前的八月里宣泄殆尽之后,整个社会开始转向。在体育运动领域,国家淡化,社会显露,公民强势,尤其是城市中产兴起与移动互联重新构建社会关系之后,大众运动之兴盛是八年前始料不及的。
细微而论,人们对金牌,对名次,甚至对赛事本身的态度都开始发生变化,就像本刊一位采访对象所说的:“奥不奥运会,全不全运会,都淡了。”另一位接受我们采访的奥运冠军,也开始反思培养自己的举国体制存在的问题,她不再碰竞技体操,甚至连比赛都不看。而刘翔,甚至跨得更远,最近参加了真人秀,直接跳进了娱乐圈。
对很多中国人来说,曾经被神化的体育运动,在回归正常。伴随着奥运情结衰减的同时,是全民健身运动的兴起,健身房遍地开花,跑步风潮也席卷各地……以及朋友圈。甚至连击剑、滑水等小众的项目,都参与者众。这当然是极好的,连曾经以金牌为第一要务的体育部门,都意识到了这种风潮,也在转变思路——当然,他们要转身,并不容易。
借着里约看北京,我们采访了奥运冠军程菲、开幕式后引发争议的林妙可,走访了在全民健身热潮中各自求变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和水上公园,以此为样本,描绘并探究北京奥运之后的八年里,你可能没有完全意识到的那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