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泾县榔桥镇生态治理措施及效益分析
2016-08-11吴义文
吴义文
(泾县水务局 安徽泾县 242500)
安徽省泾县榔桥镇生态治理措施及效益分析
吴义文
(泾县水务局 安徽泾县 242500)
本文介绍了泾县榔桥镇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治理的措施,并对取得的效益进行了综合分析。
生态治理;具体措施;效益分析
安徽省泾县榔桥镇位于泾县东南部,东界宁国市,南交旌德县,总人口3.8万人,全镇总面积330.62km2,耕地面积3.37万亩,人均0.89亩。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深入,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和机械化作业势在必行,为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粮食生产和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本文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有关政策要求,结合榔桥镇的实际情况,就该镇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提出了具体治理措施,并对实施后的治理项目实施了综合效益分析。
1 存在的问题
①榔桥镇水利工程设施老化、水利设施不配套,难以满足农业生产需要,主要表现在工程老化导致灌溉供水量不足,渠道淤积造成有限的可灌溉水源不能及时灌田。同时灌溉渠道均为土质渠道,跑、冒、漏造成渠系水利用率不高,进一步加重了农业灌溉负担。②项目区田间道路不足、已建道路宽度不足,生产机耕无法作业,农产品不能及时外运。③农业传统生产作业观念重,科技推广步伐缓慢。
2 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生态治理原则
按照综合治理、科学利用、辐射周边,提高整体的思想,坚持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立足农业综合开发基本任务,以建设高标准农田为重点,大力开展农业基础设施特别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推进粮食核心产区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积极鼓励和支持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建设高标准农田,有效推进农业规模经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3 生态治理措施
3.1 水利措施
通过加强水利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改建和加固现有水利工程,开沟排涝,引水灌溉,采取土方工程和建筑工程相结合,主体工程与蓄水工程并重。
3.1.1 水源工程
对鲢鱼坝进行修复,新建潭家湾坝,并对8口山塘进行清淤扩建加固。
3.1.2 灌溉渠道工程
对陈家岭支渠,螺丝冲水库灌溉一、二支渠,锣鼓山大塘支渠,潭家湾坝引水支渠及五桥坝引水支渠进行硬化,并新建螺丝冲一斗和螺丝冲二斗灌溉渠。灌溉渠道结合当地实际需要,配置农业生产所需的机耕桥、人行桥、节制涵闸、放水口和过路涵等配套建筑物。
3.1.3 排水沟工程
实施修建排水沟3条、总长3283m,分别为白水冲排水沟、九狮坦排水沟、鲢鱼坝排水沟。白水冲排水沟位于大庄村陈家岭,总长1990m;九狮坦排水沟位于榔桥集镇下游,总长1780m,上段已治理,可对下段645m继续治理;鲢鱼坝排水沟起于鲢鱼坝处,至洪村汇入藤溪河,总长2133m,上、下游均已治理,剩余948m继续实施治理项目。
3.1.4 防洪堤工程
实施治理乌溪河、腾溪河防洪堤总长1751m,并对防洪堤进行加高培厚,防洪标准按20年一遇的标准、工程级别按5级建设。乌溪河治理长度为500m,藤溪河治理长度为1251m。为兼顾交通需要,堤顶宽度设计为3.5m,内、外边坡均为1:2,预制混凝土板护坡。
3.1.5 喷灌工程
在黄田村和马渡村建设各200亩的茶叶喷灌基地。
3.2 农业措施
在项目区开展秸杆还田措施改良土壤各1000亩,以增加土地肥力,提供农作物品质;修建7条路面宽3.5m的砂石道路,全长15524m;兴建梯田埂1300m。
根据项目区现有的交通条件和农田生产需求,规划新建螺丝冲路、洪村路、腾溪河路、彭前路、戴家冲路、王家路、枫坑路等7条机耕路,全长15524m。新建道路均为四级砂石道路,路基宽4.5m,路面宽3.5m。
3.3 林业措施
以新建的螺丝冲路、洪村路、腾溪河路、彭前路、戴家冲路、王家路、枫坑路等7条机耕路为骨架,建设防护林带。树种选择紫薇和红叶石楠,植树两行,种植间距5m,共种植6200株。苗木胸径达到5cm以上,人工挖种植坑,树坑直径0.5m、深0.5m,专人管护,要求达到第一年成活率95%,第三年成活率90%以上。
3.4 科技推广措施
开展花卉苗木、农业蔬菜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达500人次;购置培训仪器设备用机算机、手提电脑、打印机、数码像机、扫描仪各一台;扶持城南社区赏溪蔬菜专业合作社1个。
4 效益分析
4.1 经济效益
本项目受益人口6496人,工程竣工后可改善改善灌溉面积8590亩。参照我省水利科研部门的有关试验研究成果加以计算分析,本项目实施后,经济作物可亩增收300元,粮食作物亩增产70kg。则项目区每年经济作物增收效益为89.1万元(300×0.267);每年可增加粮食生产能力41.4万kg(70×0.592),粮食平均价格按2.5元/kg计算,则每年增产粮食折款103.6万元。
4.2 社会效益
项目建成后,改善了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项目区社会化服务程度,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通过技术培训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了农民科技素质和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通过该项目的示范作用,可辐射带动本乡农户提高种粮积极性和科学种田水平。同时对乌溪河、腾溪河进行修复,可使120户居民、400亩农田免受洪水灾害。经估算总防洪效益为500万元。
4.3 生态效益
项目建成后,水资源得到重新分配,旱涝不均状况得到改善,不仅农业生态环境得到协调发展,也使自然生态环境得以良性循环。
通过实施项目建设,实现农田林网化,对沟渠路两测进行绿化,增加了林木覆盖率。可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增强农业后劲,与多种经营结合,发展生态农业,将会进一步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4 经济(财务)评价
主要参数:工程建设期为1年,经济运行期15年,社会折现率采用10%,折现基准点定为建设期第一年年初,各项费用与效益均按年末发生和结算。
评价方法:参照规范,主要对工程进行经济评价,评价采用“改造前后对比”的方法。
财务内部收益率:
投资回收期:
综上所述,本项目内部收益率为60.48%,财务净现值3019万元,效益费用比为2.34,投资回收年限2.7年,说明建设该项目的经济效益明显。同时该项目区建成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也较显著,因此该项目是经济合理的。
5 结束语
该项目的实施是以现有的技术条件为依托,通过以农业综合开发建设为平台,整合农业自然资源,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实施水利、农业、林业、科技推广等综合整治措施,以农民增收、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促进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经营,推广优质、安全、生态、绿色、高效林业及其相关产业品种,推行以新技术为重点的生态产业;扶持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推进农村公共事业和农村文明建设等,通过示范、辐射,带动全县现代农业、规模农业、生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1]水利部《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
[2]《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
[3]《灌溉与排水工程技术规范》(GB50288-99).
X321
A
1004-7344(2016)10-0127-02
2016-3-18
吴义文(1962-),男,工程师,大专,主要从事水利工程设计及施工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