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土丘陵沟壑区混交林类型与模式

2016-08-11何斌何健

大科技 2016年10期
关键词:小叶杨沟壑区行间

何斌 何健

(延安市桥山林业局 陕西省延安市 727300)

黄土丘陵沟壑区混交林类型与模式

何斌 何健

(延安市桥山林业局 陕西省延安市 727300)

经过调查与研究表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目前人工混交林有15种混交模式,4种混交类型,即针阔混交、针叶混交、阔叶混交及乔灌混交等。探索混交方式的优劣,发现混交的优点,混交林的生长发育、抚逆性及生态功能等均优于纯林。本文提出了混交林的混交方式、混交比例、营造林方法等。以供各级政府进行造林绿化和退耕还林决策时予以参考。

黄土丘陵沟壑区;混交林;类型;模式

混交林是目前科学的造林方式。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先后营造了大面积的刺槐、杨树、油松、侧柏等人工纯林,由于历史原因造成树种单一,且集中连片,极易造成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及漫延,使立地条件变差,降低林分稳定性,减弱了森林防护功能。历史经验使我们认识到:提倡多树种造林和培育混交林,是人工林发展的必然趋势。实践证明,混交林要较好地维护和改变林地生产能力,实现增强林木稳定性、改良土壤条件、减少地表径流和表土流失。

本文通过1997年安塞县玉家洒试区设置的混交林试验林,结合在全区深入调查研究,总结出适宜于黄土丘陵沟壑区的4种混交类型与15种混交模式,具体如下:

1 针阔混交类型

1.1 侧柏-刺槐混交林

对于郁闭度小于0.4的刺槐纯林,采取栽植侧柏(株行距1.5m×2.0m),使其尽快形成侧柏-刺槐人工混交林,这样发挥其能有效增强林分稳定性的特点。混交方式采取行间、带状、块状混交,混交比例4:6或5:5,每公顷植株 3300 株。

1.2 油松-麻栎混交林

是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较适宜的混交模式,能够充分体现树种间互助作用,促进立地条件改善和林木生长(见表1)。混交方式采取带状混交。混交比例5:5或6:4,每公顷植株3300~4950株。

表1 油松、麻栎混交林与油松纯林养分状况比较

1.3 油松-刺槐混交林

油松是黄土高原的优良乡土树种之一,其特点是材质好、用途广。油松土埌改良的能力差、火险性大,极易发生森林病虫害。刺槐—油松混交,能够充分利用树种间关系,用油松替代刺槐,刺槐促进油松生长,即能有效保持水土,又能改善生态环境,一举两得。混交方式尤以带状、块状为宜,混交比例(4-5):(4-3)。株行距柏 1.5m×2.0m-2.0m×3.0m。

1.4 侧柏-元宝枫混交林

元宝枫较耐阴,根系具菌根,有一定改良土壤的能力。混交方式为带状混交,混交比例(6-7):(4-3)。株行距侧柏 1.5m×2.0m,元宝枫 2.0m×3.0m。

1.5 油松-杜梨混交林

杜梨是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常见的乡土树种,多生长在阳坡,油松—杜梨混交比较常见,一般是在杜梨疏林中,栽植一定数量油松。混交方式采用行间、带状、块状混交。混交比例(6-5):(4-5),株行距1.5m×2.0m。

2 针叶混交类型

侧柏-油松混交林:油松具有根系发达的特点,其主、须根时与菌根共生,具有耐瘠脊及抗风力强的特性,侧柏在迎风面上生长情况稍差,两者进行混交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林分的稳定性,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据实验测定:15~20年生时,混交林中侧柏平均树高4.4~5.2m,而纯林侧柏树高1.7~3.7m;混交林中侧柏平均树高和林木蓄积量是纯林的1.5~2.0倍。混交方式采取窄带状混交,每带2~3行,以缓冲树种间矛盾。混交比例(4-5):(6-5),每公顷植株 3300~4950 株。

3 阔叶混交类型

3.1 刺槐-白榆混交林

刺槐根部生有根瘤菌,加之林下枯枝落叶多,能很好的改良土垠;白榆的成林性差,成片造林,易遭病虫危害,造成林木生长缓慢直至死亡。刺槐—白榆进行混交,能够相互促进生长,效果较好。混交方式采取行间、带状混交。混交比例(4-5):(6-5),株行距 2.0m×3.0m,每公顷植株1650株。

3.2 杨树(小叶杨、河北杨等)-刺槐混交林

根据调查,12年生小叶杨-刺槐混交林(混交比例1:1)与营造在同一地点上的小叶杨纯林相比,小叶杨树高、胸径生长量显著提高可达75%和60%,刺槐提高可达57%和27%。混交方式采取行间、块状混交,混交比例(4-5):(6-5),每公顷植株达 2400~3600 株。

3.3 刺槐-杜梨混交林

杜梨是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具有抗逆性很强特性的乡土树种,有生长稳定、耐旱、耐瘠、耐碱和抗风的特性,能够在-30℃条件下正常生长,分布极广。60年代吴旗、黄陵两县采用杜梨在干旱阳坡造林,效果很好,是立地条件较差地块造林的理想树种。混交方式采用行间、块状混交。混交比例(4-5):(6-5),每公顷植株 3300~4950 株。

4 乔灌混交类型

4.1 杨树(小叶杨、合作杨河北杨等)-沙棘混交林

此种混交模式较为普遍,尤以吴旗、志丹、靖边、神木、府谷等县为代表,分布面积大。多采用河北杨、小叶杨与沙棘进行混交。

据吴旗县林业部门调查,小叶杨-沙棘混交林的林木生物量是小叶杨纯林的1.95倍,生产力提高了40%(详见表2)。混交方式采取行间、带状混交。混交比例(3-5):(0-5),每公顷植株 3300~4950 株。

表2 小叶杨、沙棘混交林与小叶杨纯林生物量比较

4.2 刺槐-柠条混交林

对生长在宝塔区黄土丘陵梁峁面上的7年生刺槐-柠条混交林(株行距1.5m×1.5m)和刺槐纯林(1.5m×2.0m株行距)进行对比,我们看到,混交林林地0~100cm土层内有机质含量(平均值)比纯林高38%,中下层(30~100cm)平均提高23%;在0~100cm土层内,混交林土垠分散率较纯林降低3.4%,分散系数低3.7%。由此可见混交林地比纯林林地土垠抗蚀性强。混交方式以采取行间、带状混交。混交比例为(3-5):(7-5),每公顷植株3300~4950株。

4.3 侧柏-沙棘混交林

在同一立地条件的下侧柏-沙棘混交林与侧柏纯林相比较,能明显改善局部小气候条件及土垠肥力状况,混交林可以降低风速的能力比纯林高2倍;土垠含氮量和含磷量比纯林提高41.99%和41%;混交林中侧柏树叶的N、P含量较纯林提高41.8%和41%;混交林泥沙输移量、纯林泥少输移量分别是:123t(/km2/·a)、2508t/km2;混交林中叶绿素含量比纯林提高33.7%。混交方式采取株间或行间、带状混交。混交比例5:5或6:4,每公顷植株 3300~4200 株。

4.4 侧柏-紫穗槐混交林

侧柏具有抗旱能力强的特性,适宜在各种立地条件下生长。紫穗槐为豆科灌木,有根瘤菌可以改良土壤,二者混交利于侧柏生长。混交方式采取行间混交、株间混交。混交比例5:5。每公顷植株3200株。

4.5 侧柏-黄栌混交林

黄栌属漆树科落叶乔木,喜光耐阴,耐寒抗旱,能在瘠薄和盐碱不严重的地块上生长。深秋时节树叶颜色变红,艳丽可爱,是北方极为重要的秋季红叶观赏型树种。混交方式采取株间、行间混交。混交比例5:5,株行距1.5m×2.0m,每公顷植株3300株。

4.6 油松-连翘混交林

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破碎蹋地北坡、东北坡营造的油松-连翘混交林,10年生油松高可达1.5~2.2m,最高2.8m,连翘高2m左右。混交方式为行间混交,混交比例5:5,油松株行距为1.5m×3.0m,连翘为2.0m×3.0m。

[1]黄枢,沈国航.中国造林技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3.

[2]雷加富:西部地区林业生态建设与治理模式[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115~116.

[3]罗伟祥,邹年根.黄土高原油松造林技术调查[J]陕西林业科技,1983(1):56~59.

[4]宋西德,候琳,罗伟祥.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小叶杨沙棘混交林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1,16(2):115~17,27.

[5]宋西德,罗伟祥,候琳.侧柏、沙棘混交林效益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1995(4):113~117.

[6]罗伟祥,韩思贤.油松光合作用测定[J].林业科技通讯,1981(12):1~4.

S728.2

A

1004-7344(2016)10-0226-02

2016-3-14

何斌(1969-),男,工程师,大专,主要从事机关后勤管理方面的工作。

何健(1971-),男,工程师,大专,主要从事营林生产方面的工作。

猜你喜欢

小叶杨沟壑区行间
小叶杨防护林生长及林下土壤特征分析
行间AANA随机变量阵列加权和的完全矩收敛性
行间种植油菜增加梨着果率和改善果实品质
小叶杨的繁殖及栽培技术
中国北部小叶杨光合生理与叶片表型变异分析
黄土高原生态分区及概况
黄土残塬沟壑区苹果园土壤的持水特征
苹果园行间生草技术
线行间
河南伏牛山区小叶杨资源与生长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