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配方施肥对麻竹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2016-08-11黄林胜覃其云陆海平农必昌

安徽农业科学 2016年17期
关键词:麻竹营养元素配方

黄 营,黄林胜,覃其云,唐 健,陆海平,农必昌

(1.广西田林县乐里林场,广西田林 533500;2.广西国有派阳山林场,广西宁明 532500;3.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南宁 530002)



配方施肥对麻竹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黄 营1,黄林胜2,覃其云3*,唐 健3,陆海平3,农必昌3

(1.广西田林县乐里林场,广西田林 533500;2.广西国有派阳山林场,广西宁明 532500;3.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南宁 530002)

[目的]探讨麻竹叶片对营养元素高效利用的最优肥料配方,为麻竹高产高效栽培和科学施肥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试验共设4个配方施肥处理,分别是处理①:N-P2O5-K2O=19-7-10;处理②:N-P2O5-K2O=17-8-11;处理③:N-P2O5-K2O=12-12-12;处理④:传统施肥(碳铵),研究不同配方施肥对麻竹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配方施肥能促进麻竹叶片营养元素的吸收,施肥前后各处理麻竹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大小顺序为:处理②、处理①、处理③、施肥前、处理④。[结论]配方施肥处理②的施肥效果最佳,其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均高于其他施肥处理,传统施肥处理④的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反而比施肥前有所下降。可见,配方施肥具有明显提高麻竹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的效果。

麻竹;配方施肥;营养元素

麻竹(DendrocalamuslatiflorusMunro)是我国南方优良的笋材两用竹种[1-2],因其笋味鲜美,笋加工制品深受欢迎,远销海内外[3]。竹秆可作为建筑材料,竹叶中微量元素含量丰富,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4]。近年来,麻竹栽培由原来的以分散经营为主转向规模化种植发展,因而对栽培技术和配方施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解决麻竹施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研究不同肥料配比施用对麻竹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变化的影响,探索麻竹对养分的吸收积累规律,确定最优施肥配方,以期提高肥效、降低培肥负效应、实现麻竹林健康和可持续经营。

1 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区概况试验林地位于广西南宁市西部的广西国

有高峰林场银岭分场内,处于108°9′ E、22°52′ N,海拔165 m,坡度20°~25°。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雨量充足。土壤为赤红壤,土层深厚,深度一般为60 cm以上,土质较疏松。试验麻竹林面积约2.67 hm2,于1998年造林,种植密度为500丛/hm2。林下常见植物主要有五节芒(Miscanthusfloridulus)、茅草(Imperatacylindrica)、铁芒萁(Dicranopterdichotoma)和蕨类(Pteridophyta)。

1.2试验设计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3个配方施肥处理和1个传统施肥处理,具体施肥量见表1,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小区0.22 hm2。

1.3施肥安排试验林地分别于2013、2014和2015年的5月中下旬按表1中的试验设计进行施肥,每年施肥1次,施肥方法采用丛中穴施。

表1 试验设计

1.4样品采集及分析测定

1.4.1样品采集。试验前采集植物叶片样品,施肥后,于2015年12月采集植物叶片样品。在试验林地各处理小区内,于东、西、南、北4个方位分别采集树体外围中上部的当年生且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成熟新鲜叶片,每株10~20 片,每小区组成混合样,带回实验室105 ℃烘15 min 杀青,70 ℃烘干至恒重,用不锈钢粉碎机粉碎后置于密封袋中,贴好标签,用于测定养分含量。

1.4.2测定项目及方法。植物营养元素测定方法均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LY/T-1999》进行,麻竹叶片分析测定指标主要有N、P、K、Ca、Mg、Cu、Zn、Fe、Mn、B。N采用凯氏法测定;K、Ca、Mg、Cu、Zn、Fe、Mn采用硝酸—高氯酸消煮,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P采用硝酸—高氯酸消煮,钼锑抗比色法测定;B采用干灰化—甲亚胺比色法测定。

1.5数据统计数据分析采用Office Excel 2003进行预处理,利用灰色关联度和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配方施肥对麻竹叶片N、P、K含量的影响N直接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N营养充足,可保证植物产量高、品质优;N供应不足,植物生长发育明显受到抑制;N供应过多,可引起养分比例失调,作物徒长、抗逆性变弱、产量降低、品质下降[5]。由表2可知,各处理麻竹叶片N含量大小顺序为:处理②、施肥前、处理①、处理④、处理③。各处理叶片N含量的差异不显著,除处理②较施肥前的叶片N含量有小幅增加外,其他施肥处理叶片N含量均较施肥前下降,但下降幅度相对较小。主要原因可能是麻竹吸收N主要用于营养生长,所以吸收的养分大多往竹笋中转移,导致叶片N含量有所下降。

P对养分协调供应有不可替代的作用,P是作物体内代谢的调节者,参与作物体内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6],P的丰缺对作物产量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施肥对作物的影响可通过对叶片表现,通过对叶片P含量的测定可进一步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对竹株P素的供给能力。由表2可知,各处理麻竹叶片P含量大小顺序为:施肥前、处理②、处理③、处理①、处理④。各施肥处理均较施肥前的叶片P含量有不同程度下降,且与施肥前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处理④(传统施肥)下降幅度最大。处理①、②、③三者间P含量差异不显著,但均与处理④达极显著差异。

表2不同处理麻竹叶片N、P、K含量

Table 2The content of N,P and K in the leaves ofD.latiflorusunder different treatments

g/kg

注:同列数据后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P<0.05);大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

Note: Different lowercase letters following column data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5); Different capital letters showed extreme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1).

K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参与60种以上酶系统的活化、光合作用,同化产物运输,碳水化合物代谢和蛋白质合成等过程。K还能增强作物的抗病虫害、抗倒伏、抗旱、抗寒和抗热等能力,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与品质。由表2可知,各处理麻竹叶片P含量大小顺序为:处理③、处理②、处理①、处理④、施肥前。各施肥处理的叶片K含量均比施肥前明显增加,达到极显著水平,处理②与处理③的差异不显著,但两者与处理①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而配方施肥处理①、②、③与处理④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2.2配方施肥对麻竹叶片Ca、Mg含量的影响由表3可知,施肥对麻竹叶片Ca、Mg含量有明显促进作用。各施肥处理的叶片Ca、Mg含量较施肥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各处理麻竹叶片Ca、Mg含量的大小顺序表现高度一致,均为:处理②、处理①、处理③、处理④、施肥前。可见施肥处理②对叶片Ca、Mg含量的提高效果最佳。

各施肥处理叶片Ca含量均极显著高于施肥前,而各施肥处理间也表现出差异极显著性。施肥处理①、②、③的叶片Mg含量均极显著高于施肥前,而处理④与施肥前的差异显著,处理①与处理②的叶片Mg含量差异不显著,但两者与处理③、④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

表3不同处理麻竹叶片Ca、Mg含量

Table 3The content of Ca and Mg in the leaves ofD.latiflorusunder different treatments

g/kg

注:同列数据后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P<0.05);大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

Note: Different lowercase letters following column data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5); Different capital letters showed extreme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1).

2.3施肥对麻竹叶片Zn、Fe、Mn含量的影响由表4可知,各施肥处理叶片Zn、Mn含量均比施肥前有所提高,各处理Zn含量大小顺序为:处理①、处理②、处理③、处理④、施肥前,各处理Mn含量大小顺序为:处理③、处理②、处理①、处理④、施肥前;而施肥后叶片Fe含量明显下降,大小顺序为:施肥前、处理②、处理①、处理③、处理④。各施肥处理间的叶片Zn含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且均极显著高于施肥前。施肥前叶片Fe含量差异均极显著高于各施肥处理,而处理①、③、④的叶片Fe含量差异均不显著,但均与处理②有显著差异。施肥处理③与其他各处理的叶片Mn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可见,各施肥处理对叶片Zn、Fe、Mn含量的影响大小和顺序并不一致。

表4不同处理麻竹叶片Zn、Fe、Mn含量

Table 4The content of Zn,Fe and Mn in the leaves ofD.latiflorusunder different treatments

mg/kg

注:同列数据后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P<0.05);大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

Note: Different lowercase letters following column data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5); Different capital letters showed extreme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1).

2.4配方施肥对麻竹叶片Cu、B含量的影响由表5可知,施肥均能显著提高麻竹叶片中的Cu、B含量,各处理Cu含量大小顺序为:处理①、处理②、处理③、处理④、施肥前,各处理B含量大小顺序为:处理②、处理①、处理③、处理④、施肥前。2种营养元素对施肥效果的表现不一致。

表5不同处理麻竹叶片Cu、B含量

Table 5The content of Cu and B in the leaves ofD.latiflorusunder different treatments mg/kg

注:同列数据后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P<0.05);大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

Note: Different lowercase letters following column data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5); Different capital letters showed extreme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1).

各施肥处理叶片中的Cu、B含量均极显著高于施肥前,处理①叶片中的Cu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施肥处理,处理②与处理③叶片中的Cu含量差异不显著,但两者与处理④的差异极显著。处理①、②、③三者之间的叶片B含量差异不显著,但均与处理④、施肥前存在极显著差异,处理④与施肥前叶片B含量的差异极显著。

2.5麻竹叶片营养成分综合评价该项目采用灰色关联度对不同施肥处理麻竹叶片营养元素含量进行综合比较,分析施肥前后各处理的叶片营养状况及变化情况。

选择叶片N、P、K、Ca、Mg、Zn、Mn、Fe、Cu、B等10个营养元素作为分析麻竹叶片营养状况的标准。采用指标区间化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生成处理,处理后各指标均在[0~1]间变化(表6)。选择各测定养分指标的最高值作为参考点,组成参考数列,即X0={1,1,1,1,1,1,1,1,1,1},再进行各对应点关联系数和关联度计算分析,结果见表7。

表6 麻竹叶片各营养元素区间化处理

关联度越大,叶片营养元素含量越高。由表7可知,各处理对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影响大小顺序为:处理②、处理①、处理③、施肥前、处理④。处理②的叶片各营养元素总含量最丰富,能够满足麻竹生长需要,而传统施肥处理④的叶片营养元素含量比施肥前低,说明传统施肥(碳铵)并不能提高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反而随时间推移有所降低。因此,配方施肥有利于促进叶片营养元素吸收,能够满足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其中以处理②配方肥料的施用效果最优。

表7 麻竹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关联系数、关联度及综合评价

3 结论与讨论

该研究结果表明,施肥对麻竹叶片中各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效果存在差异性。各施肥叶片营养元素K、Ca、Mg、Zn、Mn、Cu、B含量均比施肥前有所提高,而P和Fe含量比施肥前低,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的大小是多因素的耦合。该研究所选的指标只能代表麻竹叶片大部分营养矿质元素水平,并不能全面准确反映麻竹叶片中的营养成分状况。

根据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出,施肥前后各处理麻竹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综合大小顺序为:处理②、处理①、处理③、施肥前、处理④。因此,各配方施肥处理均能促进麻竹叶片营养元素吸收,其中以配方施肥处理②(N-P2O5-K2O=17-8-11)的促进作用最优,而传统施肥处理④的叶片营养元素含量比施肥前有所下降。可见,应转变传统的施肥观念,改变以前麻竹施用碳铵的传统施肥模式为以先进的配方施肥技术为主,结合科学合理的栽培措施,从而实现麻竹高产高效和可持续经营的目的。

[1] 易同培,史军义,马丽莎,等.中国竹类图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 江泽慧.世界竹藤[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3] 余学军.规范竹笋加工生产 提高竹笋产品国际竞争力[C]//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中国林学会首届竹业学术大会论文集.杭州: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2004:4.

[4] 王淑英,岳永德,汤锋,等.竹叶的化学成分[J].林业科学,2013,49(11):135-140.

[5] 王平,陈举林.植物氮素吸收过程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1):33-35.

[6] 王东光,杨锦昌,李荣生,等.不同磷素供给闽楠苗木对自然低温的生理响应[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6,37(2):101-106.

Effect of Formula Fertilization on the Nutrient Element Contents in the Leaves ofDendrocalamuslatiflorusMunro

HUANG Ying1, HUANG Lin-sheng2, QIN Qi-yun3*et al

(1. Guangxi Tianlin County Leli Plantation, Tianlin, Guangxi 533500; 2. Guangxi State Paiyangshan Forest Farm, Ningming, Guangxi 532500; 3.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Forestry Research Institute, Nanning, Guangxi 530002)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discuss the optimum fertilizer formula for the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the nutrient elements in the leaves ofDendrocalamuslatiflorusfor,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basis for the high yield and high efficient cultivation and scientific fertilization. [Method] Four treatments were included in the experiment, including ① N-P2O5-K2O =19-7-10; ② N-P2O5-K2O =17-8-11; ③ N-P2O5-K2O =12-12-12; ④ traditional fertilization, ammonium bicarbonat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formula fertilization on the nutrient element contents in the leaves ofD.latiflorusMunro was studied. [Result] Formula fertilizer could promote the absorption of nutrient elements in the leaves ofD.latiflorus, before and after fertilization, the nutrient element contents in the leaves of each treatment were in order as treatment ② > ① > ③ > before fertilization >④. [Conclusion] So the formula fertilization of the treatment ② had the best effect, the contents of nutrient elements in leave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other treatments, the content of nutrient elements in leaves of ④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fertilization was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that before fertilization. So the effect of formula fertilization on the content of nutrient elements in the leaves ofD.latifloruswas obviously improved.

DendrocalamuslatiflorusMunro; Formula fertilization; Nutrient element

广西林业科技项目(桂林科字[2012]第8号)。

黄营(1979-),男,广西田林人,助理工程师,从事森林栽培研究。*通讯作者,工程师,从事土壤肥力和植物营养生理研究。

2016-05-12

S 795.5

A

0517-6611(2016)17-190-03

猜你喜欢

麻竹营养元素配方
清远市麻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策略
一招值千金 配方建奇功
绝密配方(下)
绝密配方(上)
衡水市不同功能区土壤营养元素的比较
分析麻竹的引种栽培及管理经验
麻竹配方施肥对竹笋产量和矿质养分含量的影响
麻竹的引种栽培及管理经验探讨
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奶粉中的营养元素
两种枣树矿质营养元素累积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