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想太多”,行为会变形

2016-08-11罗振宇

政工学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越王咸丰太后

☉罗振宇



“想太多”,行为会变形

☉罗振宇

·幸福密码·

有时候,处理人际关系时想太多,会导致自己的行为变形。与之相反,“遇到什么事,先不管旁的因素,只看这事该怎么处理”,则是更直接有效的方式。当一个人总是在防范别人时,他自己的行为与判断往往可能出错。而简单、诚意,恰恰可以带来人与人之间更好的相处。

清代历史上,诛杀顾命大臣的事件有两次:第一次是清初康熙帝擒鳌拜;第二次是慈安、慈禧联合恭亲王奕,诛杀肃顺。咸丰皇帝临死前,皇子尚幼,所以咸丰安排了以载垣、端华、肃顺为首的八个顾命大臣,将朝廷日常行政事务交给他们处理。但为保留皇家的最后否决权,咸丰又把自己的两枚印章分别给了两位太后:一枚御赏印,给了慈安;另一枚同道堂印,给了慈禧。当时朝廷的公文下发流程是这样的:所有要下发的谕旨最后都要让太后过目,太后觉得不行就行使否决权;如果觉得没问题,慈安就在谕旨开头盖下御赏印,慈禧在谕旨末尾盖下同道堂印。有了一头一尾,算是皇家同意了。

按说这个体制对权力相互制衡,比较合理。但肃顺不这样想,他一直担心两宫太后要夺他的权。在咸丰皇帝还没死的时候,他就建议:“你把这俩寡妇留在世上,恐怕对国家不利,你要不要学学汉武帝,行钩弋之事?”什么叫钩弋之事?汉武帝临死的时候,觉得儿子年幼,他妈妈钩弋夫人还很年轻,万一将来和他人联手,那刘家的江山不就完了?所以就把钩弋夫人杀了。肃顺也想让咸丰把慈禧杀了,可惜没能如愿。咸丰死后,肃顺越来越担心失去权力。

当时有一个叫董元醇的御史,上了一道折子,提议请太后出来垂帘听政,并且让恭亲王也加入执政队伍。如果肃顺自己心里没什么的话,其实完全可以不用搭理他,但肃顺如临大敌,担心这道折子挑起太后们的心思,真要垂帘听政怎么办?所以他草拟了一道谕旨,用非常严厉的话批判了董元醇,然后拿到太后那儿盖章。两宫太后拒绝盖章,她们觉得没有必要把这样的矛盾暴露出来。她们意思,这道折子就不要发了,当时的术语叫“淹了”或者“留中不发”。肃顺不干了。他暗示另一个顾命大臣端华,跑到太后那儿吵,声震屋宇,把小皇帝都给吓哭吓尿了。即便如此,两宫太后依然坚持不能发。于是八位顾命大臣就“罢职搁车”,意思是只要你们不发这道谕旨,我们就罢工。太后们一看,没办法,只好同意了。但仇就此结下了。

·心海导航·

栏目编辑:赵正国

仔细分析这个过程,就会发现肃顺也是作死。其实肃顺是一个能臣,他经常挂在口头上的一句话就是:“我们旗人都是浑蛋,一定要重用汉人。像曾国藩这种人,一定要重用。”有一次咸丰皇帝要杀左宗棠,肃顺设法营救,可见他是一个明白人。明白人为什么会犯下这样的大错呢?因为他总是在想,别人会对我怎么看?两宫太后会不会夺我的权?如果要夺我的权,我应该怎么防范?说白了,就是想太多了。一想多,他的行为就会变形;行为一变形,对方心里就会结疙瘩;对方心里结了疙瘩,对方的行为也会变形,最后双方自然就产生了冲突。

如果肃顺能学学曾国藩就好了,遇到什么事,先不管旁的因素,只看这事该怎么处理。董元醇上折子不对,把他驳了就完了,跟太后较什么劲呢?奕跑来奔丧,就让他见,你拦什么呢?肃顺一心防范别人,却是给自己挖了个大坑,最后身家性命不保。

其实,我们普通人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也经常会犯这样的错误。还记得契诃夫写的那篇著名的小说《小公务员之死》吗?主人公是怎么死的?被将军吓死的。将军真要处理他吗?没有。他不就是在戏院看戏的时候,把唾沫星子溅到了将军的光头上吗?他老是担心将军要对他怎样怎样,最后把自己活活吓死了。这就是一种纠结。

还有另外一种纠结:为了防范别人而做出过激反应。《吕氏春秋》里就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越王有四个儿子,有个奸臣想陷害他们,就说这个儿子要造反,那个儿子要造反。越王先杀了一个,又杀了一个,再杀了一个。等到奸臣想要陷害第四个儿子的时候,越王不信了:自己只剩下这一个儿子了,他还能造反?但这时越王的儿子不这么想。他儿子想:奸臣一陷害,你就把我的三个哥哥砍了,哪天不就轮到我了吗?于是他造反把越王杀了。越王临死的时候后悔万分:早知道把这小儿子也宰了。这说明他还是没想明白。

这就是人际关系当中的互动博弈:当你总在防范别人会怎么样的时候,你的行为、你的判断,就极有可能是错误的。

(摘自《逻辑思维:成大事者不纠结》)

猜你喜欢

越王咸丰太后
“黄太后”驾到
咸丰帝:当庸人遇见大时代
十里荷香赏荷归来
咸丰:不惜身体爱美女
咸丰妙解写错字
越王勾践剑真的是兵器吗?
人际博弈
太后是个有故事的人
越王古井今何在?
触龙挽狂澜 攻心巧垂范——《触龙说赵太后》劝说艺术摭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