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发新闻事件中微博的舆情引导功能研究
——以天津塘沽爆炸事件为例

2016-08-11赵嘉琦

科技传播 2016年14期
关键词:塘沽突发事件舆论

战 涛,赵嘉琦

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陕西西安 710124

突发新闻事件中微博的舆情引导功能研究
——以天津塘沽爆炸事件为例

战 涛,赵嘉琦

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陕西西安 710124

本文以“天津塘沽爆炸事件”为例,对新浪微博在突发事件中起到的舆论引导功能、引发的负面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微博在突发事件中起到了加快舆论传播、突出热点话题、加强社会动员等功能,但在此过程中,其自身功能扩散了谣言的传播范围并起到了相应的影响,受众需提高信息鉴别能力,从中找到可以获取信息以及在其舆论引导下的生存之道。

突发事件;舆论引导;互联网;微博;群体传播

2016年1月22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中显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的网民规模已经达到了6.8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 951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0.3%。自中国互联网诞生22年来,它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思考方式和思维模式。所有的社会动态和热点话题几乎都与新媒体的广泛普及相关,其中尤以新浪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在舆论引导方面发挥了巨大功能。

1 微博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功能

1.1加快舆论传播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通过新媒体传播往往比传统媒体传播速度更加迅速,覆盖面更广,人们对新媒体的依赖性也越来越高。根据《2015年度微博用户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9月,微博日活跃用户达到1亿。微博平台功能不断改革和完善,使微博用户群呈现出稳定并保持持续增长态势。微博作为一种信息分享和交流的平台,革新了信息传播的手段,满足了互联网用户对兴趣信息的需求,是用户获取、交流和分享“新闻热点”“兴趣内容”“社会动态”“舆论导向”的重要渠道和社会的第一信息源。以2015年8月12日晚发生的天津塘沽大爆炸为例,爆炸发生后,事件牵动人心,引发了大量的讨论。以“奏耐天津”“天津消防”“滨海发布”“天津发布”“天津卫视”为代表的5个本地官方微博发布了信息并进行了全天候的跟踪报道,从而保证了公众了解事故真相的透明性和准确性,其中“奏耐天津”是最早发布新闻的,时间在8月12日晚23时39分。“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官媒也通过对事件全面、客观、即时的报道,在事件的信息传播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舆论引导作用。其中“人民日报”的一条关于铭记牺牲的消防战士的微博转发量高达2 349 235次。

这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体现,传统媒体在微博上建立自己的官方账号,使微博成为传统媒体的补充和媒体阵地的延伸。而各界知名人士或明星则充分利用自身的号召力与感染力发布并转发了相关的微博,使舆论不断扩大,从而让更多的人知晓事件。这些人在微博中充当了“舆论领袖”的角色,他们借助互联网自由、互动、开放的传播特点,将之作为传播媒介,表达主张,影响公众的“主阵地”,通过在一些热点事件中积极地传播信息,发出质疑,与传统媒体和广大网民之间形成互动,产生影响。他们的行动有助于突发事件的传播,特别是有助于使公众在当今“病毒传播”和“群体传播”盛行的网络环境中,引导其对突发事件明辨是非,理性思考而不盲从。这些舆论领袖将信息传播给另一个舆论领袖,这样信息就在他们手中呈“网状”扩散开来。

1.2突出热点话题

此外,微博还具有“议程设置”的功能。所谓“议程设置”,就是媒体为了提高公众对问题的重视程度从而对某一事件给予特别强调。它们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去想什么,而微博中设置的“热门话题”就充分体现了这种功能。在天津塘沽发生爆炸时,有关事件的相关话题就出现在了微博的显要位置,使人们一打开微博就可以看到这条要重要的信息,通过影响受众对信息的选择使事件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度。在新浪微博上,天津塘沽大爆炸的前10名相关阅读话题总量也高达37.149亿。

但是,不同的一点是相对于过去由传统媒介设置的议程如今已变为每一个微博用户都可以发起“热门话题”。由于在微博平台中,知名媒体机构和专业人士毕竟是少数,多数依然是普通用户,因此微博议程设置的主体也多为普通个人。由个人用户设置的议程同样也可以引起用户的广泛关注。在此次天津爆炸事件中,相关的话题如“天津塘沽爆炸事件”“天津爆炸”等话题就是由普通用户发起的。除此之外,微博打破了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界限,使每一个微博用户都可以表达观点,发表意见,在这个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微博社交圈,促进了“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多样化。

1.3加强社会动员

微博的出现,标志着“UGC”时代的来临。所谓UGC即用户生产内容,是伴随着微博2.0出现的,可以以任何形式在网络上发表由受众创作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它注重的是信息的个性化、互动性和开放性。在天津塘沽大爆炸事发后的第一时间,微博网友上传现场视频,有一些网友拍摄的视频更成为国内一些权威的传统媒体的重要素材,这些素材还原了事件现场,推动了公众的关注度,是重要的信息来源。甚至在一些突发事件中,用户生产的信息量大大超过了媒体所生产的信息量。这说明,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已进入了全民时代,每一个用户都成为潜在的信息生产者,公众的表达渠道和意愿都得到了大大的扩展,同时也赋予了受众媒体接近权。

2 微博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负面问题

在微博的世界中,每一个用户都可以以平等的身份和地位发表言论。在这个平台上,不可否认的是会产生一些虚假信息,如果微博的舆论引导失误就会导致谣言泛滥。虽然一些影响力较弱的虚假信息由于传播能力差而不会造成重大危害,但重量级虚假新闻的传播就会在一定时间里产生恶性影响,造成社会恐慌。在“8·12天津塘沽爆炸”中,除了大部分真实有效的信息发布和祈福转发外同样也充斥着一些谣言,比如有网民在网络上散布天津已经混乱无序、有毒气体扩散以及CNN记者现场直播强制被删等假新闻。在这些事件中,微博即便不是始作俑者,但也利用其自身功能扩大了谣言的传播范围并导致严重的后果。

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形态发生了改变(微内容、碎片化信息)。虽然微博由原先每条最多能容纳140个中文字符到如今能容纳2 000个字符进行了转变,可是受众已经习惯了阅读短小精悍的新闻,而媒体在突发事件来临时更倾向于以精炼的语言报道事实,这就使微博较难将事件的原委始末细细叙述清楚,也无法进行深度报道,只能去粗取精,这很容易造成断章取义的现象。

3 解决措施

首先,面对众多由天津塘沽爆炸引发的虚假新闻,官方媒体和广大网民们不会听之任之,于是诸如“天津网警巡查执法”、气象专家、外科医生等媒体和专业人士在微博平台上进行辟谣,经过一些理智网友的转发澄清,谣言传播的趋势大大下降。这充分说明了微博具有“自净”功能或者说是“自我澄清”的机制。而微博上一些自媒体就充当了微博上的“谣言粉碎机”,力求将真相传播给受众。

其次,应该发挥微博“把关人”的功能。第一是普通用户的“自我把关”,应该提升自身的底线意识、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第二是建立审核规则,网站应该过滤、删除掉一些虚假新闻,筛选出积极有效、健康向上的内容。

最后,单单依靠微博的“自净”和“把关人”功能是不够的,微博上的专业人士毕竟是少数,辟谣的速度不一定能赶上谣言传播的速度,审核规则也并不能清除所有的不良信息,所以这时候就需要采取法律手段,健全互联网言论表达的监督和制约机制。

4 结论

微博的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平台实现了“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相结合的多维度传播功能。互联网最终把传统媒体变成人人都是媒体的一部分,我在创造和分享我所看到的、听到的以及思考的东西,同时又和大家在一个媒体空间中,我是其中一分子。在突发事件中,微博平台更具有其自成体系的新闻发布、信息扩散、议题形成和实时讨论的能力。通过以上对微博在突发事件中舆论引导的功能、微博的负面问题及解决对策的分析,使广大受众能够辩证地看待微博,对其传播迅速等优点要充分利用,至于弊端则要提高信息鉴别能力,并从中找到可以获取信息以及在其舆论引导下的生存之道。

[1]国家图书馆研究院.CNNIC发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6(2):78.

[2]新浪微博数据中心.2015年度微博用户发展报告[R].北京:微博报告发布平台,2015.

[3]窦晓婉.论微博话题中议程设置新特点[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1-41.

[4]童莉.微博的传播功能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学院,2011:1-64.

[5]李雪晶.传播学视野下的微博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2:1-54.

G2

A

1674-6708(2016)167-0040-02

战涛,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赵嘉琦,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

猜你喜欢

塘沽突发事件舆论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
书 画
书 画
你会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不攻塘沽先打天津决策是怎样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