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部侦察兵野外驻训训练伤发生特点及预防对策
2016-08-11黄宝宏张庆东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安徽芜湖000八一体育工作大队北京0009解放军66部队侦察营北京00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安徽芜湖000天津游泳运动管理中心训练处天津0000
计 杨,黄宝宏,张庆东,葛 蓓,张 兴(.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安徽 芜湖 000;.八一体育工作大队,北京 0009;.解放军66部队侦察营,北京 00;.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安徽 芜湖 000;.天津游泳运动管理中心训练处,天津 0000)
某部侦察兵野外驻训训练伤发生特点及预防对策
计 杨1,黄宝宏2,张庆东3,葛 蓓4,张 兴5
(1.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2.八一体育工作大队,北京 100091;3.解放军66325部队侦察营,北京 102202;4.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5.天津游泳运动管理中心训练处,天津 100300)
摘 要:本文采用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某部侦察营参加驻训127人3个月的训练情况进行调查,并用SPSS 17.0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参加驻训官兵中,发生军事训练伤共31人次,发生率为24.40%。其中过劳性损伤16人,占51.61%,在过劳性劳损中以肌肉劳损居多,占过劳性损伤的62.50%。在训练科目中,5km跑发生训练伤最多,共发生13人,占41.94%。在训练损伤发生的时间上分布呈双峰型,在训练后3~4周和9~10周各有1个训练伤发生的高峰期。据此可提出多种有效的预防对策,以减少侦察兵军事训练伤的发生,提高作战能力。
关键词:侦察兵;训练损伤;调查;对策
军事训练伤是指在军事训练过程中,由训练强度、内容、方法、环境等因素直接导致的参训人员发生组织器官功能障碍或者病理改变的系列损伤。我军侦察兵在侦军事训练上存在训练科目多、难度大、强度高、危险多等特点。导致军事训练伤的发生特点也不同于其他兵种。为了解侦察兵军事训练损伤发生的特点以及影响因素,为部队实施科学训练和减少训练伤提供科学的预防对策,进而提高我军的战斗力。本文在2015年对某部侦察营军事训练伤发生的原因及特点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某部侦察兵野外驻训训练伤发生特点及预防对策。
1.2研究方法
1.2.1调查法 以某部侦察营参加驻训官兵为调查对象,共127人,均为男性,平均年龄19.52岁。采用回顾性调查结合医学鉴定的方法,直接采用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军体大队体育科研所设计的《军事训练伤调查表》,调查内容主要有损伤病史、既往病史、损伤部位、损伤组织、损伤次数、损伤原因、损伤程度等。参照《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训练伤诊断分类标准》制定的统一标准,将因军事训练所致的骨、软组织或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影响正常训练1d以上者,确诊为训练伤。
1.2.2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S 17.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不同军事训练伤的发生率和构成比的特点。
2 结 果
2.1伤类统计
由表1可知,侦察营127名受训官兵在参加为期12周训练后,共发生军事训练伤31人,发生率为24.40%。其中过劳性损伤高于急性损伤,急性损伤15人,占48.39%;过劳性损伤16人,占51.61%。这说明损伤官兵在日常军事训练中缺乏科学化训练,训练后也没有注重放松等。在急性损伤中以关节扭伤为主,占急性损伤的46.67%;过劳性损伤中以慢性肌肉劳损为主,占过劳性损伤的62.50%。
2.2训练伤受伤部位发生率
表1 某部侦察营军事训练伤统计结果
此次驻训训练伤受伤部位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踝关节、小腿、腰部、膝关节、大腿、上肢、肩背部。在每天的训练中,5km跑是必不可少的科目,其次是400m障碍、攀爬等,因此下肢经常发生训练伤,共发生22人次,占70.97%,其中踝关节和小腿发生训练伤比率最高,占48.38%,大腿和膝关节占22.58%。
2.3不同训练科目训练伤发生率
侦察营在所有训练科目中,5km跑是最容易导致训练伤的科目,共13人受伤,占41.94%;其次是投弹训练,共6人,占 19.35%。这2项占发生训练伤总数的61.29%。最后是攀登和400m障碍2个训练科目,共6人,占19.36%。
2.4训练伤发生时间及分布规律
在为期12周的训练中,训练伤出现了2次高峰。第1次训练伤高峰出现在第3~4周,共发生训练损伤10人,占32.26%;第2次训练伤高峰出现在第8~9周,共发生训练损伤8人,占25.81%。(图1)
3 讨论与对策
3.1讨 论
在为期12周的侦察兵军事训练中,损伤的发生率为24.40%。与之前赵振海、赵顺滔的调查结果相比,除总体的训练伤发生率略高外,在军事训练伤的发生部位、致伤科目、损伤类别上等方面大致相同。
该部侦察营军事训练伤发生类型以过劳性损伤为主,急性损伤次之。在过劳性损伤中,以慢性肌肉劳损为主;在急性损伤中,以关节损伤居多。在损伤部位中,下肢是训练伤发生率最高的部位,与国内的相关研究一致。调查显示,5km跑是最容易导致训练伤的科目,受伤部位以下肢为主。5km跑是我军各兵种体能训练的一个重要科目。训练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组织得不科学极易造成膝关节、踝关节的急性损伤,从而也易造成肌肉和骨的疲劳,发生过劳性损伤,肌力小的士兵甚至会发生下肢疲劳骨折的现象。其次容易导致侦察兵发生军事训练损伤的是投弹训练,投弹训练对动作技术的要求较高,其开始阶段的动作技术要领不容易掌握,士兵在投弹时产生了很多的补偿动作,上肢和躯干也不协调,动作僵硬,极易造成肩关节扭伤、腰扭伤等急性损伤。侦察兵军事训练伤发生在时间上分布呈“双峰型”,在第1个月月末和第3个月月初各有1个军事训练受伤高峰。第1个训练损伤高峰发生在第3~4周,由于刚开始第1个月士兵的体能储备不足,对训练强度、训练环境、训练管理等还不适应,导致随着训练强度的不断加大,训练伤也不断发生。但随着士兵对训练强度等的不断适应,训练伤也随之不断降低。随着训练强度的不断加大、各级单位考核和军事比武次数的增加导致士兵的生理和心理承受的负荷也不断加大,从而在第8~第9周出现了第2个训练伤高峰。
全军的军事训练都是依据总参谋部制定的训练大纲,侦察兵也不例外,因此在军事训练损伤发生率上都是大致相同,并无严重的训练损伤发生,绝大部分的士兵在训练伤发生后经过特定的康复手段,都能较好地完成基础科目,无长期停训的现象。
3.2对 策
图1 某部侦察兵训练伤发生的时间
3.2.1规范训练管理 无规矩不成方圆。首先领导要重视起来,建立专门的军事训练领导小组,以《部队军事训练健康保护规定》为指导方针,把侦察兵的军事训练损伤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严肃训练纪律,尤其对于一些危险性科目,要有相应的负责人在场,预防可能发生的训练伤。
3.2.2加大宣传力度 训练前,要把训练科目的动作要求、训练伤的防护常识、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的重要性等作为宣传重点来抓,让驻训官兵掌握训练伤的防护、训练科目的技术动作,可有效防止军事训练损伤的发生。
3.2.3加强医务工作 不仅要安排医务人员下基层,深入训练一线,还要在训练场上设立专门的应急医务站。对训练场上出现的训练伤能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置,避免士兵失去最佳防治时间,发生二次伤害。做好训练伤统计工作,定期组织医务人员、组训人员等进行分析,找出训练伤发生原因,并进行预防对策。
3.2.4训练前做好准备工作 训练前充分了解训练科目的特点、危险性、场地环境、手段和强度等,有问题及时处置,确保军事训练能够安全、有效地进行。
3.2.5坚持科学训练 要科学训练,不可操之过急,坚持循序渐进、系统性等训练原则。对于体能素质差、处于训练伤恢复阶段的人员要采取特别康复训练,不可让他们参加连队正式训练,体能考核合格后正式归队;对于大强度的训练项目可以穿插小强度训练科目,有效避免训练疲劳导致的训练伤。对于5km跑这些训练伤高发的科目要严格制订科学的训练计划,抓好训练度,增加专项防护等措施,避免盲目训练。
3.2.6加强心理教育 可以以连部为单位,设立心理咨询室,对士兵的心理及时进行辅导,消除其心理问题。定期开展心理健康培训,增强士兵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抗压能力,降低训练伤、考核、军事比武带来的心理影响,进而有效地预防训练伤。
参考文献:
[ 1 ] 冯超,张宝宗.常见军事训练伤的防护[ J ].解放军健康,2011(5).
[ 2 ] 黄昌林.军事训练医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
[ 3 ] 赵振海,赵顺滔.侦察兵训练伤调查分析[ J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00(4).
投稿日期:2016-03-22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2016)05-149-02
doi:10.3969/j.issn.1674-151x.2016.09.082
作者简介:计杨(1990 —),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