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奖券”在高校公共选修课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

2016-08-11张美叶滨州学院体育系山东滨州256603

运动 2016年9期
关键词:公共选修课奖券教学效果

张美叶(滨州学院体育系,山东 滨州 256603)



技战术分析

“奖券”在高校公共选修课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

张美叶
(滨州学院体育系,山东 滨州 256603)

摘 要:本文通过发放奖券的实践研究,提出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鼓励教师自编教材、完善监控机制等措施,以期能提高公共选修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公共选修课;奖券;教学质量;教学效果

高校公共选修课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具有重要作用。滨州学院的公共选修课程为面向全校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程,包括人文社会类、自然科学类和艺术体育类等3大类,每门课程32学时,2学分。为实现滨州学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本科专业要求学生至少在这3个类别中任选5门及以上课程,即总共至少选修10学分。专科专业要求学生至少在这3个类别中任选3门及以上课程,即总共至少选修6学分。公共选修课由于面向全校不同系院、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学校教务处安排网上自行选课。但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却发现许多“混学分”的现象,教学效果也不尽人意。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到课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采用了在课堂上发放“奖券”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学习由被动变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奖券”在高校公共选修课教学中的应用。

1.2研究方法

1.2.1比较分析法 以滨州学院艺术体育类公共选修课程《奥林匹克运动》2013—2014学年第2学期和2014—2015学年第2学期选修学生为例,共计159人。对2013—2014学年第2学期和2014—2015学年第2学期的授课情况、学生学习情况、学习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其不同之处。

1.2.2访谈法 对2个学期50名选修学生进行课后访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 结果与分析

2.1奖券概述

奖券的格式如图1所示,奖券中写明课程名称、学年学期,用彩色卡纸打印后裁剪为一张张的小奖券备用。课堂上规定凡是上课过程中积极回答问题的、积极参与讨论者均可获得1张奖券,获得奖券的同学在奖券正面写清楚自己的班级和姓名,下课后交给教师。学期末教师将所有收集的奖券放在一个不透明的抽奖箱中进行抽奖,奖项设置根据班级人数确定,以40人的班为例,设置5个奖项为宜。奖品均为深受学生喜爱的学习或生活用品。根据概率学原理,奖券越多被抽中的概率就越大,根据抽中的顺序获奖者依次到讲台上选择自己喜爱的奖品并拍照合影留念。

2.2“奖券”的实施效果对比分析

图1 奖券的格式

2.2.1学生出勤率显著提高 本研究是对艺术体育类公共选修课《奥林匹克运动》课堂教学方法的探索,选取的学期为2013—2014学年第2学期(实验前)和2014—2015学年第2学期(实验后),选课人数均为80人,对课堂出勤率进行了7次抽查对比发现(图2),学生在了解了奖券的意义后,会积极主动地去上课,变学习的被动为主动。特别是2014—2015学年第2学期最后1节课时,学生的出勤率为95%,近乎全勤。凡是获得过奖券的同学都希望被抽中,可见奖券的吸引力之大,个别未按时上课的同学均为专业课与公选课冲突、中途退选的同学。

2.2.2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显著提高 以前学生对公共选修课选而不修,上课心不在焉,应付考试的现象较严重。通过课堂发放奖券的方式,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显著提高,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师组织的讨论活动中并主动站起来回答问题;认真记笔记;复习上节课的知识点时,大部分同学能较清晰地回忆起所学内容,争先恐后地回答教师的提问;上课玩手机现象逐渐减少;上A课程做B课程作业或实验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少。

2.2.3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通过奖券的鼓励,大多数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期末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实验前,学生对该门公共选修课程的评价满意度较高,2013—2014学年学生评教成绩为93.77分,2014—2015学年评教成绩为94.31分,可见学生较实验前更喜欢上该课程。

2.2.4考核评价方式更科学、实际 该课程的考核评价包括3部分。第1部分为考勤,占总的10%;第2部分为课堂讨论、课堂表现,通过课堂随时发放奖券数量来确定该部分成绩,占总的40%;第3部分为小组作业,5人为1个小组,每个小组推荐1名组长,每个小组选取1个课题,然后搜集资料、视频,制作PPT课件,课堂上进行7~8min的讲解,讲解结束后同学们进行评价。该部分的成绩可根据小组中每位成员的分工和课件的制作、讲解情况进行评分,占总的50%。该考核方式更注重了对学生过程的评价,避免期末考试终结性评价的弊端,激发学生在平时课堂上的积极表现。学生自评和互评以及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并激励自己更加有效地学习。

3 目前仍存在的问题

3.1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

公共选修课中依然存在选而不修的同学,只为修够学分、应付考试、上课不积极、心不在焉,甚至带耳机、玩手机的现象。出勤率低,上A课程看B课程的教材或作业,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取得相应的学分而已,重视数量不重视质量,所以这部分同学会选择一些相对比较容易通过的课程。

3.2教材建设的不够完善

对部分公共选修课程由于专业性不强,不需要为每位选修的学生征订教材,而是综合多本参考书将其内容提炼,以提纲的形式打印装订提供给学生,或者提供部分参考书目,要求学生到图书馆、资料室查看借阅。这就导致部分同学不带任何资料、笔记本,两手空空到教室听课,无法参与正常的小组讨论,大大影响了学习效果。

3.3上课时间存在局限性

大部分公共选修课程都安排在晚上进行,授课质量、教师授课情况、学生到课情况缺少教务部门的监管,授课质量和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3.4开课随意性较大

图2 实验前后课堂出勤率对比图

公共选修课的开课任务由各系院自行确定,部分教学工作量不足的教师就多开几门,工作量较多时就可以选择不开设,很大程度上也存在因人设课的情况,导致公共选修课程开设的随意性较大,开设的连续性不强,每学期所开课程缺乏稳定性。

4 建 议

4.1加大重视力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针对目前公共选修课堂上出现的出勤率低,上课不认真听课等问题,各位公共选修课授课教师首先要从自身出发,根据学生的特点,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倡研讨式、案例式、互动式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从学生实际出发,增加课程的吸引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4.2鼓励教师自编教材

学校加大对公共选修课程的支持力度,划拨专项经费鼓励本校教师编写有特色的教材和辅导资料,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适时编写教学参考资料。

4.3完善监控机制

严格公共选修课程的开设程序和开课要求,组建教学团队,鼓励教学名师、高职称教授担任公共选修课程的教学,加强公共选修课师资队伍建设,推进公选课的良性发展。督导组通过不定期的听课、网上评教等方式加强对公共选修课的管理力度,对教学效果、教学文档进行检查,督促教师提高授课质量。

加强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标准的监控,学生管理部门加大对学生上课情况的抽查,严格出勤制度、随堂作业、考试制度对旷课次数较多的学生,严格按照缺课1/3取消考试资格的规定,严肃课堂纪律和考试标准,促使学生提高对公共选修课程的重视程度。

参考文献:

[ 1 ]耿彩芳,朱宜宾. 高校公共选修课现状分析及改革探索[ J ].中国成人教育,2009(1).

[ 2 ]杨从军.提高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的对策[ J ].黑龙江教育,2014(7).

[ 3 ]徐建成,刘飞. 高校公共选修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5 (5).

[ 4 ]孙静华. 关于大学公共选修课的教学思考[ 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2).

投稿日期:2016-04-01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2016)05-042-02

doi:10.3969/j.issn.1674-151x.2016.09.022

作者简介:张美叶(1979—), 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猜你喜欢

公共选修课奖券教学效果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德育教学效果——立足曾国藩修身齐家思想的教学实践探索
天上掉下奖券
微视频辅助教学对初中体育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好雪片片
好雪片片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好雪片片
浅谈西藏高校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公共选修课的慕课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