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优秀男子110m栏运动员的成长特征分析

2016-08-11吴佳贤武汉音乐学院公共基础课部湖北武汉430060湖南工学院体育教学部湖南衡阳4300

运动 2016年9期

吴佳贤,敬 艳,黄 鹂(.武汉音乐学院公共基础课部,湖北 武汉 430060;.湖南工学院体育教学部,湖南 衡阳 4300)



理论与方法探索

世界优秀男子110m栏运动员的成长特征分析

吴佳贤1,敬 艳2,黄 鹂2
(1.武汉音乐学院公共基础课部,湖北 武汉 430060;2.湖南工学院体育教学部,湖南 衡阳 431002)

摘 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分别收集并整理约翰逊、刘翔以及罗伯斯3位110m栏奥运冠军的基本情况特征、成长规律以及获得冠军那年的竞技能力特征。从选材、竞技能力特征、训练理念等方面为我国从事跨栏运动训练的教练员、运动员提供冠军成长模式,以期进一步促进我国110m栏运动水平向更高的国际化水平迈进。

关键词:男子110m栏运动员;基本情况特征;成长的基本规律;竞技能力特征

随着竞技体育的发展,田径比赛的竞争日益激烈,世界冠军的主要特征能够为教练员提供正确的训练方向。因此,正确认识世界冠军的基本情况特征,包括年龄、身高等方面的特征有助于科学选材以及克服青少年专门化训练过早的问题;正确认识世界冠军的成长基本规律、获得冠军那年的竞技能力特征、训练思想特征以及参赛指导思想特征对教练员把握训练周期、确立正确的训练指导思想、提高训练效果并再次取得冠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总结优势项目的主要经验,并将其运用到其他非优势项目中,如同属亚类项目的其他田径短距离项目是当前田径训练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世界优秀男子110m栏运动员约翰逊、刘翔、罗伯斯的成长特征。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认真阅读与本论文有关的田径运动高级教程、运动训练学、选材学等专著,并且广泛收集了在田径跨栏项目训练和比赛中的实践研究相关资料和相关学科的各种文献资料,通过互联网、中国体育资讯网,查阅国际田坛最新学术动向及相关背景资料,为本研究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1.2.2数理统计法 收集3位110m栏奥运冠军的身体形态指标(包括年龄、身高、体重),运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1.2.3比较法 对3位110m栏奥运冠军获得冠军时的身体形态特征、竞技能力特征、训练指导思想特征以及参赛指导思想特征进行综合比较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3位110m栏奥运冠军的身体形态特征分析

表1是3位110m栏奥运冠军的基本情况特征,主要包括获得奥运冠军时的成绩、年龄以及身高和体重等4个方面。这3位110m栏奥运冠军代表着世界110m栏的最高水平,因此他们的身体形态特征能够代表当今世界优秀跨栏选手的身体形态特征模式。表1显示,3位110m栏奥运冠军的平均身高维持在1.86m左右,但是约翰逊与其他2位冠军的身高差距较大;3位冠军的平均体重维持在76.3cm左右;克托莱指数维持在410kg/cmx1000左右,但是刘翔与其他2位冠军的克托莱指数差距较大。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3 位110m栏奥运冠军的身材相对较高以及体重相对较轻。

2.23位110m栏奥运冠军成长基本过程的主要规律特征

表1 3位110m栏奥运冠军的身体形态特征

通过查阅并整合相关资料得知3位110m栏奥运冠军成长的规律特征主要包括:第一,这3位110m栏奥运冠军起初从事的并不是跨栏专项训练,相反都是从跑跳性项目改转到跨栏专项,这就体现出了在运动技术的学习过程中存在运动技能横向迁移的情况;第二,从这3位110m栏奥运冠军获得冠军时的年龄情况可以看出,目前优秀跨栏运动员的最佳竞技年龄呈现出“年轻化”的特点;第三,从这3 位110m栏奥运冠军的成长情况可以看出,跨栏运动员一旦受伤后再次试图回到最佳竞技状态具有很大的难度;第四,从3位110m栏奥运冠军的参赛场次可以得出,目前世界跨栏界上比较倡导“以赛带练”的训练理念。但是从刘翔的模式特征可以看出,我国优秀运动员竞技年龄特征更偏向年轻化,这个特征告诉广大教练员在以后的训练中一定要防止专项训练过早,要尽量延长运动员的竞技寿命。

2.33位110m栏奥运冠军获得冠军那年的竞技能力特征

竞技能力即运动员的参赛能力,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这5个要素在110m栏运动员竞技能力发挥中的作用是不同的,其中体能、技能和心理能力是110m栏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下面就从这3个主导因素分别概括总结3位110m栏奥运冠军获得冠军那一年的竞技能力的特征。

2.3.13位110m栏奥运冠军获得冠军那年的专项体能特征 跨栏项目是体能主导类速度力量性竞技项目,专项体能在跨栏运动员竞技能力总体结构中是重要的结构,与速度、力量以及速度耐力等素质密切相关。下面主要对3位110m栏奥运冠军获得冠军时的起跑至第1栏、栏间最高速度、最高速度出现的时间和冲刺时间等4个方面的技术参数做对比分析,从而为我国优秀跨栏运动员获得比较合理的体能训练模式。

从表2可以看出,第一,3位110m栏奥运冠军中约翰逊的反应时偏高,这说明他当时的爆发力以及神经肌肉的兴奋性较其他2位冠军稍差,刘翔与罗伯斯的反应时相当。亚洲运动员能够拥有与美洲运动员一样的反应速度,这说明奥运会前4年的大周期训练中,刘翔在孙海平教练以赛代练的训练理念下完美地提升了爆发力、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以及最佳的心理状态。罗伯斯最快的反应速度完美地印证了欧美人种在身体形态以及身体机能方面的巨大优势。第二,从3位110m栏奥运冠军栏间最高速度以及这种最高速出现的时间来看,3位110m栏奥运冠军中前2位奥运冠军的栏间最高速度相当,并且两者这种最高速度出现的时间也相当,两者的共性说明了欧美运动员的快速加速能力强于其他地区的运动员。查阅相关资料显示,这两者的最高速度从第3栏开始并一直持续到第7栏,这个特征说明两者的持续加速能力非常好;但自第7栏后栏间速度下降幅度较大,并且冲刺能力也以较大幅度下降。这个情况说明这2位奥运冠军的耐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相比之下,刘翔最高速度出现则相对较晚,但是他的最高速度是三者中最快的,这个速度仅仅维持了1个栏后逐渐降低,刘翔的这种特征说明他的持续加速能力有待进一步改善。刘翔虽然在最后几个栏中的速度稍有下滑,但是这个速度明显高于其他2位冠军,并且他的冲刺能力是3个中最强的,这个特征说明刘翔的后程加速能力以及速度耐力较强。但是刘翔的前3栏速度较其他2位冠军稍差。因此,提高他的快速加速能力迫在眉睫。

从以上3位110m栏奥运冠军的体能特征来看,针对我国优秀跨栏选手,我们首先要建立专项体能训练模式,每一种练习手段都应该是为专项服务的。与此同时,还应加强我国优秀跨栏运动员快速加速能力以及保持这种能力的训练。

2.3.23位110m栏奥运冠军获得冠军那年的专项技能特征 体能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奠基石,技能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核心。如果1名优秀运动员拥有很好的体能却没有掌握很好的运动技术,那是不可能在竞技体育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因此,接下来主要从3位110m栏奥运冠军的5个技术参赛特征探讨我国优秀跨栏选手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表2 3位110m栏奥运冠军的4个方面的技术参数比较

对表3中3位110m栏奥运冠军的整体技术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刘翔的栏间3步时间、过栏时间最短,这个成绩也就决定了刘翔的栏周期时间最短。跨栏周期是由优越的跨栏技术决定的,刘翔的技术特点是下栏速度快、距离近,这样的技术特征就有效地减少了跨栏腾空时间。相比之下,罗伯斯虽然拥有很好的起跑和起跑加速能力,但是由于它的起跨点距离较长、下栏距离也较长,这个欠缺点严重影响了他的分栏时间。约翰逊是3位冠军中能力比较均衡的一位选手,由于他具有很好的起跑加速能力,栏间节奏非常稳定,因此他能在比赛中稳定发挥。综上所述,3位冠军各自都拥有自己的技能优势,但这个优势并不是他取胜的关键,相反技能劣势在比赛中的良性提升则是他们夺冠的关键所在。

2.43位110m栏奥运冠军获得冠军那一年的训练思想特征

约翰逊在亚特兰大奥运会前的一个大周期中参加的比赛场次甚少,与其他2位冠军相比更注重大运动量的训练。这个训练理念是与他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相吻合的,20世纪末全球普遍推崇三大一从训练理念,再加上当时的社会环境极为不稳定,田径届的比赛仅仅限于国际性的包括世锦赛、室内锦标赛和奥运会以及国内的一些赛事。但是与其他2位冠军不同的是约翰逊在奥运会前一年获得了世锦赛110m栏冠军和室内锦标赛冠军,这样的成绩为他在奥运周期稳定的发挥自身水平奠定了稳定的心理基础。

罗伯斯在北京奥运会前的一个大周期中参加的比赛场次较多,2003年开始参加国际性比赛;2004—2005赛季主要参加一些国际青年比赛;但在2006年后开始参加成人比赛,参赛场次逐年增多,成绩也逐年提高;2007—2008年是罗伯斯的顶峰期。据不完全统计,在此期间他参加了国际赛事21场。以上数据显示,自2003年后国际田联开展黄金联赛以来,罗伯斯较约翰逊在训练理念这一块有了较大的改善,开始推崇国际上畅行的以赛带练的训练理念。

表3 3位110m栏奥运冠军的整体技术参数

对比其他2位奥运冠军,刘翔66场的参赛场次则更能体现“以赛带练”的训练理念。在过去的我国田径界普遍推行“二元训练理念”,该理论认为体能与技术分别存在。因此,大部分教练员误认为参赛场次越多将会给运动员带来更多的运动

疲劳和运动损伤,在这个训练理念的指导下还是依旧严格按照训练周期的划分进行训练。相反,孙海平教练则倡导目前在国内并未普遍推行的“一元训练理念”,该理论认为体能与技术是一个部分,从这个角度出发,孙海平教练选择采用小周期训练模式。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前一个4年大周期中,刘翔一共参加66场次的比赛,这个征赛场次从侧面否定了我国田径界早期比较推崇的“三从一大”训练理念,但却更好地印证了先进的训练理念—“以赛带练”。“以赛带练”就是指以训练为目的的比赛理念,这个理念能够有效提高优秀运动员对大赛的社会适应能力。

纵观3位110m栏奥运冠军的训练指导思想我们可以看出,第一,根据社会环境的不同训练理念也会随之不同,教练员的具体操作理念也就不同。第二,训练周期理论也在随着实践而改变,教练员不再是按照严格意义上的准备期、比赛期和调整期来安排训练,相反更多采用小周期训练模式。

3 结 论

3.13位110m奥运冠军的身材较高大但体重较轻,同时3位冠军获得冠军的竞技年龄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且3位110m栏奥运冠军在受伤后试图再次回到最佳竞技状态的难度较大。

3.23位110m栏奥运冠军都是从短跳类项目转项到跨栏项目,这一现象证明短跨类运动员运动技能具有横向迁移性。

3.3随着国际田径赛事的增加,“以赛带练”的训练理念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

3.4教练员根据本项目的特点更倾向于小周期训练模式,在体能训练模式上普遍采用专项体能训练模式。

参考文献:

[ 1 ] 胡亦海.竞技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14.

[ 2 ] 包云,王健.从刘翔的成功再看“一元训练理论”[ 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6,22(1):59-60.

[ 3 ]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 4 ] 熊锦平,刘子强,李英.罗伯斯打破110栏世界纪录的技术特征分析[ 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0(1):61-63.

理论与方法探索

投稿日期:2016-03-28

中图分类号:G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2016)05-018-03

doi:10.3969/j.issn.1674-151x.2016.09.010

作者简介:吴佳贤(1986—),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