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届男篮亚锦赛中国队制胜的体能因素分析
2016-08-11首都体育学院北京100191
陈 钧,李 臻(首都体育学院,北京 100191)
理论与方法探索
第28届男篮亚锦赛中国队制胜的体能因素分析
陈 钧,李 臻
(首都体育学院,北京 100191)
摘 要:体能是现代篮球制胜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分析第28届男篮亚锦赛中国队制胜的体能因素,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男篮良好的体能水平是赢得本届亚锦赛冠军的重要因素,中国男篮长时间、具有针对性的体能训练是提高中国男篮队员体能水平的重要保障,中国男篮在本届亚锦赛上的体能状况与其他亚洲国家相比总体优势明显。
关键词:男篮亚锦赛;中国男篮;体能因素
以姚明领衔的中国男篮在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上,打出了较高的水平、打出了气势,夺得了第八名,受到了篮球界广泛关注。但奥运会随着运动员新老交替,近几年中国男篮的竞技运动成绩呈现持续下滑的态势,失去了在亚洲的霸主地位。在2015年第28届男篮亚锦赛上,新组建的中国男篮以九战全胜的战绩重新夺得亚锦赛的桂冠。本届亚锦赛上,中国男篮表现出进攻节奏快,内外线得分兼备,敢于身体对抗,前场篮板拼抢积极,防守强度高,敢于进行全场盯人防守等,无论从球队风格、技战术打法还是精神作风上,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中国男篮夺得本届亚锦赛冠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重点分析体能对中国男篮在本届男篮亚锦赛上夺冠的影响,同时分析存在的不足,为今后中国男篮体能训练的方向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第28届男篮亚锦赛中国队制胜的体能因素。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检索和查阅有关篮球以及体能训练相关的大量文献资料,了解中国男篮近年来体能训练发展水平以及赛场上体能表现状况。
1.2.2录像观察法 通过对第28届男篮亚锦赛中国男篮所有9场比赛录像的观察,来深入分析中国男篮以及对手在比赛中技战术发挥水平来进一步表明体能对于支持竞技能力的发挥的重要作用。
1.2.3数理统计法 搜集并整理第28届男篮亚锦赛中国男篮9场比赛以及对手的技术统计,合理分析高训练水平的体能对于技战术水平发挥的作用。
1.2.4逻辑分析法 对相关文献资料和第28届男篮亚锦赛技术统计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运用逻辑学的知识方法对其进行分类与比较、分析与综合,并对相关理论进行逻辑推理,总结出相应的特征和规律。
2 结果与分析
2.1中国队同与赛队在进攻数据上的对比分析
从表1的数据当中可以得知,在场均得分和命中率方面,中国男篮同与赛队有着较大优势,中国队平均每场比赛能够得到84分,投篮命中率为48.9%,平均每节得分上中国队始终保持着较高效率,每节平均得分分别为23分、20.3分、21.6分、19.1分,而对手每节平均得分随着比赛时间的推移则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同样中国队在投篮命中率方面与对手相比保持相对稳定。在快攻数据方面,其中中国队场均每节快攻得分相对稳定,分别为3.5分、3.5分、2.9分、3.6分,场均快攻占总得分比例为16.1%,场均快攻次数为10次。在第四节的快攻当中,中国队保持着较高的效率,与前三节相比,场均第四节快攻分数是最高的,为3.6分;第四节快攻占得分比例也是最高的,为17.7%;场均第四节快攻次数也达到了2.7次,与前三节相比同样是最高。其他队伍与中国男篮相比,无论从快攻得分还是快攻占总得分比例、或是快攻次数上,都要低于中国男篮。其中场均快攻次数少了3.6次,场均快攻得分少了6.7分,快攻占得分比例少了5.2%。在篮板球方面,中国男篮的总篮板球数达到场均42个,对手则为33.6个,场均前场篮板球方面双方差距不大,中国队场均仅比对手高出3.4个。在二次进攻次数以及成功率方面,中国队在场均二次进攻成功率为52.1%,对手场均为45.7%,高出了6.4%。
体能是支撑运动员各项技术动作有效发挥的重要保证,随着比赛时间的推移,体能状况显得愈发重要,有一种观点“体能即技术”表达的就是这一思想。通过观看本届男篮亚锦赛录像发现,中国队能够比对手抓住更多的快攻机会,在场均快攻次数方面要多于对手的原因之一,是因为中国队在篮板球、防守强度、推进速度方面强于对手。速度是篮球运动的灵魂,全场能保持较高的攻防速度是篮球体能水平高低的重要反映。
从表1中每一节的数据并结合比赛录像分析能够看到,中国男篮与对手相比,中国队技术发挥的稳定性占据着绝对的优势。无论是投篮命中率、篮板球、快攻以及二次进攻方面的数据,中国男篮并没有随着比赛时间的进行而出现逐渐下滑的趋势。中国男篮在本届亚锦赛中各项数据相比其他球队均占优,凸显着中国男篮在体能及体能储备方面的优势。
2.2中国男篮同与赛队防守数据的对比分析
防守能力不仅体现技术,更能反映一支球队的作风,同时它也是体能状况的重要反映。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现代篮球防守的积极性、攻击性更强,这就要求篮球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充沛的体能,来保证每一次高质量的防守。
从本届男篮亚锦赛防守战术上来看,中国男篮绝大部分防守时间都采用的是人盯人防守战术。并且多数攻转守时,采用全场领防、对球施压、逼球走向、延误推进速度,全队防守的主动性、积极性、攻击性和协同性有了长足的进步。中国男篮在第二场与韩国男篮的比赛中,中国队在下半场始终贯彻人盯人防守,比赛里始终对持球队员贴身紧逼施压,对无球队员防守也能做到强侧大胆错位,弱侧协防,尤其两个小个后卫;郭艾伦和赵继伟,前场的领防,给对手持续的施压。众所周知,采用长时间的高强度的人盯人防守战术对于运动员的速度素质、耐力素质和力量素质是极大的考验,中国男篮在体能的对比上占据了优势。
从表1中犯规数据上来看,中国男篮平均每场比赛犯规次数为17.5次,而对手平均每场比赛犯规达到了21.4次,结合比赛录像观察发现,中国男篮在防守时能够有效地遏制对手的进攻,并且自己的犯规次数较少,说明防守质量较高。而对手在防守时,往往处于被动,中国队周琦等高大灵活的内线给予对手内线巨大的防守压力,以郭艾伦、赵继伟、丁彦雨航为代表的外线球员,个人突破能力强,对手在防守时由于体能不足导致脚步移动速度缓慢,对抗不占据优势,内、外线顾此失彼,经常出现失去防守位置、补防不够及时,从而导致更多的被迫犯规,所以对手场均犯规次数较多。中国男篮场均的盖帽为4.9次,对手场均只有1.9次,以易建联、周琦为代表的中国队内线,身材高大,灵活性强,脚下移动速度快,防守控制面积大,能够从内线拉出来到外线进行补防和延误。从每节数据上来看,双方都是随着比赛的进行,犯规次数逐节增加,从一个侧面表明,双方都在长时间、高强度对抗之下体能状况出现了下降,从而技术动作完成质量变低,防守动作不到位导致犯规次数增加。
表1 中国队和与赛队平均每节常规技术统计对比
2.3中国男篮体能训练的科学化与针对性
比赛是训练的镜子。赛场上的良好表现取决于场下科学与刻苦的训练,在亚锦赛半年之前,中国男篮召集队员进行封闭集训。集训期间,男篮教练组根据中国人的身体特点,根据现代篮球项目攻守对抗的发展趋势,对男篮制订科学和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
2.3.1训练时间以及训练内容安排的科学化 此次集训期间,中国男篮一天两练,上午练力量,晚上进行有球练习。教练组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为了延长队员下午休息的时间,有助于上午训练后的体能恢复;二是将力量训练和技术训练结合,便于保持技术动作的稳定性;三是晚上技战术训练与比赛时间吻合。
2.3.2突出力量训练 随着现代篮球攻守对抗的加剧,每一次攻守技术的完成都要付出体力,力量素质已成为篮球运动员第一位素质。长期以来,中国男篮在身体对抗上较差,尤其与欧美强队比更是表现突出。所以男篮此次集训要把力量训练作为一个重点来对待,除了大肌肉群的力量训练之外,对抗力量、弹跳爆发力等等都是男篮队员每天训练的。
2.3.3预防伤病 篮球运动是一项综合素质要求很高的运动,随着篮球运动职业化的深入发展,与此同时产生的运动损伤概率有不断攀升的趋势。本次中国男篮集训中引入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理念,提高训练效果。中国男篮体能教练王卫星指出,要保证每一个运动员关节不能有伤,小肌肉群的训练每天都要做。
2.3.4强调区别对待 集训期间中国男篮根据每名球员的身体条件、位置特点、伤病情况等,制订体能训练计划,做到区别对待。例如,折返跑是全队训练必不可少的一项,但只有周琦没有进行大量的折返跑,原因是周琦肌肉与脂肪含量极低,大量的折返跑只会让他身体条件更差,而应该做更多的力量练习,从而加强对抗能力。
3 结论与建议
3.1结 论
3.1.1体能因素是中国男篮赢得本届男篮亚锦赛冠军的重要保障,中国男篮在本届亚锦赛上的体能状况与其他亚洲国家相比总体优势明显。
3.1.2本届亚锦赛中国队与西亚等亚洲
强队相比,在力量素质上无明显优势。
3.1.3长时间、具有针对性的体能训练是本届中国男篮队员体能水平提高与保持的重要途径。
3.2建 议
3.2.1中国男篮在耐力、对抗力量等方面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3.2.2中国男篮集训时间过长,而短时间的集训是现代篮球的主流,今后男篮的训练应该向着更加科学化的道路发展。
参考文献:
[ 1 ]叶鹏.对我国篮球运动体能训练的探讨[ 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11).
[ 2 ]刘新征,蒋纯金,赵志明.中国篮球运动体能训练理念创新研究[ 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5).
[ 3 ]王兵,黄刚强.我国篮球运动员专项体能的理论研究进展[ 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5).
[ 4 ]王保成,王川.球类运动员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 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 5 ]练碧贞. 篮球技术与体能测评系统应用研究[ 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3(6).
理论与方法探索
投稿日期:2016-01-28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2016)05-024-03
doi:10.3969/j.issn.1674-151x.2016.09.013
基金项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研专项经费资助:学科建设——我国青少年篮球训练竞赛评价体系的构建(2015)。
作者简介:陈钧(1964—),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篮球教学理论与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