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能力培养的钢琴教学艺术探讨

2016-08-10朱小庆

成才之路 2016年19期
关键词:教学艺术能力培养钢琴

朱小庆

摘 要:钢琴教师应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科学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表达能力;注重学习兴趣培养、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合理安排授课内容、把握教学进度,将音乐知识和作品艺术感染力的培养贯穿到整个学习过程。

关键词:钢琴;教学艺术;专业修养;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9-0088-01

钢琴演奏可以锻炼人的双手协调性,培养人的气质,陶冶人的情操,养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钢琴教学的目的有三个:一是锻炼学生的双手协调性,促进大脑发育;二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艺术素养,提高对艺术的鉴赏能力,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三是发展学生丰富的艺术想象力,感受音乐带给我们的美妙世界。只有具备优秀素质、良好审美能力的教师才能适应钢琴教学需求,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一、教师要注重自身修养

(1)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作为钢琴教师,正确、规范的示范能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愿望。具备良好的听觉分辨能力也应是钢琴教师必备的,能提醒学生减少错音,提高弹奏效率。优秀的音质、丰富的表现力、声音是否扎实、指尖力量是否集中以及着力点是否均匀、节奏准确与否,都是钢琴学习过程中重要而又最基础的技巧。

(2)具有科学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钢琴教学过程中,科学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保证和学生规范学习的基础。此外,弹奏作品过程中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去感知作品的丰富内涵,弹奏出属于自己的作品。但想象力的培养需要有教师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言语来启发,对此,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对教师本身显得尤为重要。反之,教师语言表达生硬、干巴,会使学生学习兴趣顿失,接受知识感到吃力,甚至还会对学习钢琴产生厌学情绪。

(3)注重提升专业修养。专业修养的提升是教师自我艺术修养的提升,也是高质量的教学顺利进行的保证。专业修养的提升可解决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学生规范弹琴,演奏技艺的提升提供了有力的专业支撑。此外,教师课前的准备和设计也尤为关键。首先,课前准备包括教材的分析,对作品的熟练程度,教法的准备以及课堂教学语言的组织。充分的课前准备,精准的语言,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产生学习的兴趣。此外,作品中心的明确,过程条理清晰,技巧通俗顺畅也是学生对课堂产生兴趣,喜欢课堂氛围的前提。其次,教学过程的通顺流畅,难易的准确把握,语言的生动易懂是教学过程顺利进行的保证。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技巧表达要准确,语言合理规范,而且要合乎实际,遵循规律,不能随心所欲,信口开河。教学目标要层次清晰,讲解要似行云流水般流畅自如,不应东拉西扯,让学生抓不住重点,越听越糊涂,这样会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提高钢琴课教学质量的策略

(1)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有了兴趣学生才愿意去接触钢琴、喜欢钢琴,形成钢琴学习的良好氛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同时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宽松的学习环境,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成就感、自信心。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上课的紧张情绪。初学者第一次接触钢琴往往带有很强的好奇心,同时也带有一定的紧张情绪,担心自己弹不好,被老师批评,受到家长的指责。所以,教师要帮助孩子消除紧张情绪,与其建立良好的感情,由浅到深、由易到难,慢慢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一些胆小的孩子,更应该主动地去接近,采取暗示、提醒、引导的方法,布置一些难度相对小的曲子给他们练习,多进行表扬,让他们在弹琴的过程中学会放松,增强自信心。

(3)合理安排好每一节课的内容,把握教学进度。课前要充分备课,重点、难点层次要清楚。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制定精准的教学方案,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课堂中技能的讲解,适当示范弹奏,都会对学生兴趣的养成,知识的接受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课后小结,作业的布置也很重要。教师往往会对学生本节课的表现给出中肯的评价,就曲目的要求进行详细的讲解,强化要求以备学生在家练习。

(4)音乐的基础知识、作品艺术感染力的培养,应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学生的音乐感和音乐表现力,必须从一开始养成。听觉的感知,情感的表达是弹琴的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所侧重,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听”作品,提高对乐音的分辨能力,从而提高练琴的效率。通过对音乐的听来丰富学生的审美感知,得到美的享受。通过乐音的“组合”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能融入音乐作品,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钢琴教学有着多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是一个融科学性、艺术性、教育性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学习钢琴不是一个简单的教与学,而是学生、家长和钢琴教师共同努力的过程。教师和家长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 给予不同的处理和帮助。此外,教师在教授学生的同时,也应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形成多层次、个性化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王昌逵.中国钢琴音乐的文化取向——阴柔之美[J].艺术教育,2009(08).

[2]魏晓红.学法指导——钢琴教学改革的重点[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1).

[3]周为民.新时期以来中国钢琴艺术理论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中国音乐,2011(10).

[4]孙钰.新形势下对钢琴艺术教学方向的探讨[J].艺术教育,2016(02).

猜你喜欢

教学艺术能力培养钢琴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