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司令访华缓和南海紧张

2016-08-10

环球时报 2016-08-10
关键词:斯威夫特岛礁仲裁

●本报驻泰国、德国、加拿大记者 俞懿春 青木 陶短房 ●本报记者 郭媛丹 林鹏飞 ●陈一

美国“本福德”号驱逐舰8日抵达中国北海舰队青岛某军港进行访问,当天美军太平洋舰队司令斯威夫特也乘专机抵达青岛,参加此次活动。这次访问是所谓南海仲裁案出台后,美国军舰首访中国。在南海仲裁前后,美国频繁派出包括航母在内的海军舰船在中国南沙岛礁附近海域“自由航行”,美国一些人尤其是军方将领频繁在南海问题上亮嗓门。但双方即使在争吵最厉害的时候也没有中断包括军事交流在内的各方面合作:中国海军刚刚参加完美军主办的环太演习,美国军舰和太平洋舰队司令就来到中国访问,这些被认为是两国都有意管控分歧,积极推动两国军事交流和合作。但同时,施压和炒作仍在继续。8日,美国《纽约时报》引用几张新卫星图片,试图证明中国仍在推进南海“军事化”。但这样的企图并未像以前那样在南海周边激起太大浪花。南海仲裁案的主角菲律宾8日派出前总统拉莫斯访问中国香港,迈出“破冰之旅”的第一步。

中国岛礁机库令美媒紧张

美国《纽约时报》8日称,根据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搜集到的最新卫星图片显示,中国已在南海三座岛礁上建成大型飞机库。该智库还据此臆测,中国继续在南海推进“军事化”,因为这些飞机库都达到了军用规格。这些卫星图片拍摄了今年六七月中国在南沙群岛的永暑礁、渚碧礁和美济礁最新建设情况,其中多幅图片日期在南海仲裁案后。报道称,CSIS在其发布的报告中写道,中国在这些岛礁上已建成许多飞机库。这些飞机库的大小和坚固程度都足以装得下“中国空军的任何型号的战机”。CSIS称,虽然除了今年早些时候中国一架军事运输机在永暑礁短暂停留之外,并无证据显示中国在这些“前哨基地”上停放军机,卫星照片也显示目前这些飞机库并未停放军机,但是这一情况或将发生改变。

根据这些“莫须有”的猜测,《纽约时报》引述麻省理工学院政治系教授傅泰林的话称,中国建成这些飞机库“使自己拥有了将这些岛礁上的设施投入军事用途的选项。虽然现在可能并未决定是否这么做,但这确实让中国具备了可以对该地区进行力量投射的选项”。CSIS智库“亚洲海洋透明度”项目负责人波林也称,“这些机库坚固程度到足以承受一次袭击”,“从中国在这些岛礁上开始建设跑道时,我们就知道……这就好像你建了座豪宅,却说将只居住在一间屋子里”。《纽约时报》称,如果中国在这些岛礁部署军机,则将会使得中菲及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争端急剧复杂化,对美国通过该地区的“自由航行”巡逻也会增加风险。

西方记者9日立即就这一报道采访了正在中国访问的美军太平洋舰队司令斯威夫特。斯威夫特含糊地称,目前尚不清楚这些机库是否会被用作军事用途。他称,“这可能会增加人们的焦虑,这通常是由不确定性和缺乏透明度带来的,这会给地区带来不稳定。”《纽约时报》称,在谈到南海问题仲裁案时,斯威夫特认为,仲裁案结果并没有给相关各方带来任何惊奇,他更强调军事透明可减少地区紧张。

对于《纽约时报》这一报道,中国国防部新闻局8月9日在回应《环球时报》问询时表示,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主权。中方多次表示,南沙岛礁建设的功能是多方面的,综合性的,除满足必要的军事防卫需求外,更多地是为各类民事需求服务。

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张军社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近年来美国一些媒体和智库一直在配合美国政府,渲染南海地区紧张局势,夸大和歪曲中国在南海正常的维权行动和岛礁建设。即使美国媒体的这篇报道和美国智库报告本身也承认,中国并没有在这些岛礁上部署进攻性武器。事实上,个别国家在其侵占的中国南沙岛礁上填海造地,建设机场、港口,部署了重型武器,美国媒体、智库和政府应该非常清楚。美国不应该搞双重标准,对中国进行无理指责和抹黑。

美舰访问与接触战略

《纽约时报》和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一唱一和,正好出现在美军“本福德”号驱逐舰和美军太平洋舰队司令斯威夫特访问中国青岛的第二天,时机很耐人寻味。美联社称,“本福德”号抵达青岛后,在进港前与中国海军进行了信号联合军演。“本福德”号舰长哈茨发表简短讲话称,这次访问的目的是与中国海军“建立关系”,但对南海局势问题,他称这一问题应该向太平洋舰队司令部询问。

美国太平洋舰队网站9日称,斯威夫特9日与北海舰队司令袁誉柏会面。斯威夫特提到中国海军参加的环太军演。他称,持续的海军交流,包括像环太军演这样的演习、舰船的港口访问以及类似他此次访问北海舰队的人员交流,都是提高合作、缓解海上紧张局势的重要基石。斯威夫特还称,尽管两国政策有许多不同,但像他和袁誉柏这样的舰队司令“有责任确保任何战术层面的行动不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战略后果”。

对美国军舰“突然”访问中国,不少美国媒体似乎感到有些“不适应”。美国福克斯新闻网称,就是在不久前,中美间的南海争端还令美国感到紧张。上月中国拒绝接受菲律宾所提出的南海问题仲裁案结果,而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则发表了敦促中国遵守仲裁结果的联合声明。对此,中国外长王毅上周指责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煽风点火”,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

“美国之音”9日称,对于美军与中国军队的交流与互动,华盛顿智库哈德逊研究所研究员、前美国海军部副次长克罗普西称,与中国军队接触本身没有错,但美国不要指望中国会因此遵守国际安全秩序。报道称,与美国许多防务专家一样,克罗普西一直反对邀请中国军队加入环太军演。他说:“举行那些演习是为了强化该地区盟友和伙伴国之间的合作。这样就能将中国纳入、使之成为利益攸关者吗?我不以为然。”

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张军社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这个前美国海军官员的话不足为奇。美国国内始终有部分人士持冷战思维,即便在中美建交初期也有反对声音。张军社认为,中美两军交流对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包括南海周边在内的绝大多数国家的共同期待。“这也是为什么中美双方面临一些矛盾和分歧,却都表达出建设性管控分歧,继续推动中美两军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的愿望,因为这符合大家的根本利益。”

美国“第一邮报”网站称,此次“本福德”号驱逐舰以及太平洋舰队司令对青岛的访问,是两个因亚洲主导权之争而关系微妙的军队为增进相互信任而采取的一系列长期努力的最新进展。报道称,虽然中美在南海仲裁问题上依然分歧严重,但美国在仲裁后暂时未采取“显示南海航行自由”的军事行动。此次访问迅速成行,也表明中国对两军间的交流比较放松,愿意增进两军互信。此外,青岛是北方军港,远离台湾海峡和南海等敏感区域,相对减少了阻力。这篇文章称,尽管南海争端依旧会持续,美国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也会持续增强,但中美间军事交流还会继续。中国正在建造高科技驱逐舰和完全国产的航母,努力缩小和美国之间的海军实力差距。因此,两国海军建立信任和必要联系,变得越来越重要。斯威夫特此前曾称,美国欢迎中国海军参与环太军演,因为“双方都是海上安全国际秩序的利益攸关者”。

“将中国逼入墙角十分危险”

在南海仲裁案后,中方声明不接受和不承认仲裁庭管辖和裁决。正如中方所说,所谓的南海仲裁结果沦为一张废纸,而南海局势则出现了一丝缓和迹象。新加坡《联合早报》9日称,菲律宾特使、前总统拉莫斯8日晚抵达中国香港,启动菲律宾与中国之间的非正式双边对话,为有关南海争议寻求解决办法。报道称,中国官方媒体新华社也发表评论对拉莫斯此行给予肯定,称这是双方接触“扎实的第一步”,可为解决纠纷“开启新篇章”。菲律宾媒体则称,菲总统杜特尔特日前曾表示,菲律宾在南海争端中的“司法胜利”可能不是中菲双边对话的议题。杜特尔特这番言论显示他采纳拉莫斯的看法。

“南海危险区,为什么将中国逼入墙角是危险的?”美国《国家利益》称,南海仲裁结果刚出来时,被菲律宾等国当作是反华的“全面胜利”,美国、澳大利亚和日本也借此向中国施加压力。但中国毫无意外地断然拒绝承认仲裁结果。文章称,虽然仲裁结果打破了南海的“模糊平衡”,开启了争端的新阶段,但却不会改变世界政治的本质,即更多要靠实力而非仲裁。强迫中国遵守仲裁结果不可能解决南海争端。现在到了各方,尤其是中国和美国让激烈的情绪平静下来的时候。搁置争端和寻求合作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过去两年,美国和中国在南海进行激烈的对抗,但现在美国军舰对中国进行访问,此前中国舰艇还参加美环太军演。这种矛盾,对中美关系意味着什么?”德国《明镜》周刊9日问道,现在有一个问题:两个相互竞争的世界大国能否真的合作?在中国新秩序崛起时,还能保持美国的旧秩序吗?两国利益如何平衡,是对中美关系的挑战。

美国《赫芬顿邮报》7日引述邓小平的话称:“中美关系既不会太好也不会太坏。”文章称,这意味着中美两国的领导人和人民应该意识到中美关系在特定时间点能够及时地变得密切起来,不应该让双方的分歧失控,这会威胁到两国的总体和平与繁荣。作为世界第一和第二经济体,世界依赖他们促进和平和全球经济繁荣。▲

猜你喜欢

斯威夫特岛礁仲裁
清平乐·祈愿
中国电信南沙七岛礁4G基站光传输接入全面完工
国际商事仲裁,机构仲裁好还是临时仲裁好?
大人国
仲裁第三人的设立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