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蚕共育推广与管理问题与建议

2016-08-10梁葵

大科技 2016年2期
关键词:小蚕共育管理

梁葵

(南宁市旱作场 广西省武鸣县 530107)

小蚕共育推广与管理问题与建议

梁葵

(南宁市旱作场 广西省武鸣县 530107)

小蚕共育推广这项事业一直在变革的过程中寻求着最稳妥的发展方向,同时也在变革的过程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就目前来看,这项技术的投资主体更加偏向于社会化,其经营模式也更趋向于多样化。然而,这项推广事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其管理的过程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小蚕共育推广管理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小蚕共育;推广管理;问题;建议

蚕桑业的发展,一方面可以为农业的增收做出贡献,另一方面,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长足的贡献。我国小蚕共育产业发展前景较好,小蚕共育实践开展较多,但在小蚕共育推广管理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利用有效的手段,及时的将其进行解决。

1 小蚕共育推广与管理问题

1.1 小蚕共育推广

小蚕共育是一种科学地饲育小蚕的模式,其主要根据小蚕的生活习性以及生理特征,将数量一定的小蚕利用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模式进行集中饲养,从而保证发育出来的小蚕体质强健,发育的也较为整齐,最终为饲育良好的大蚕打好基础的基础。小蚕共育技术的技术要点较多,最基础的一项就是,在养蚕之前10d,必须要用有效的漂白粉夜或者福尔马林液对其进行严格的消毒,即1%的漂白粉液以及2%的福尔马林消毒液,并坚持“扫、洗、刮、粉、消”这五项基本程序。就目前的共育技术来看,必须要做到“四专一远”,即要用专用的桑园、要找专人共育、要在专用的小蚕房内进行共育,最后,要用专用的蚕具,千万要远离大蚕房。这项技术的组织生产方一般是单位,或者具备专业能力的饲养员、共育设备齐全的蚕户饲养小蚕,然后将共育到三龄或四龄的蚕吃用过第二口叶后分给蚕户,让蚕户将蚕养大,这项技术就是小蚕共育技术。这项技术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对蚕的成长和发展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进一步提高了养蚕户的经济效益[1]。同时也为某些养蚕技术较高的地区经济效益的提高做出了较为重大的贡献。

就小蚕共育的推广措施而言:①要在政策上对其做好相应的扶持工作,促使其首先建立标准化、发展潜能较大的小蚕共育先进技术应用的示范户。各地区负责的主管部门所选择的小蚕共育示范户一方面要达到一定的数量标准,另一方面要具备较强的技术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应在自身小蚕共育规模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完善基础设施,以此提高示范效果。通过小蚕共育技术的示范成果,推广小蚕共育技术,给小蚕共育户建立基本的小蚕共育室,给每一户小蚕共育养殖户建立基本的共育桑园,对没有成熟小蚕共育技术的小蚕共育户进行技术上的培训,争取让他们将小蚕共育技术应用到实际操作的过程之中,从而根据具体地区的具体情况,形成该地区特有的、标准的小蚕共育技术。②较为有效的推广措施就是现场会的举办,通过现场传授小蚕共育技术,提高人们对这项小蚕共育技术的技术要求的认识,呼吁人们积极参与技术培训班。从现场、集体的观摩、学习中感受、体会这项创新技术,进一步加大对这项技术的宣传力度,充分展示这样技术的基础优势、效益以及技术方法的可操作性[2]。

图1 小蚕共育蚕室示意图

1.2 管理问题

影响这项技术进行管理的最重要的因素即为地理环境的因素。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地形复杂,在一地区适用的技术,在另一个地区并不一定适用,尤其这一项小蚕共育的管理,更加受到地形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要做好这项工作的管理工作,要推广管理好这项技术,还深受当地人们的生产投入以及生产习惯的严重影响,同时由于百姓对这项技术的认识高度还没有达到一定的要求,使得建立示范点、做好管理工作的这些工作内容变得更加困难,小蚕共育推广与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在这里体现的较为突出。最后一个存在的问题是,没有提高小蚕共育管理工作的基本力度。例如我国的广西地区,茧产量虽然一直高居我国第一的位置,但是,仍然没有建立较为完善的小蚕共育管理体系。

2 解决小蚕共育推广与管理问题的基本建议

2.1 大力宣传、推广培训

小蚕共育技术的推广与管理,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较大。那么首先就要解决地域差异对这项技术造成的相应的影响。一方面加快投入生产量和生产力度,另一方面积极推广适应小蚕共育环境的生产习惯。从习惯、生产以及技术的投入三个方面出发,充分引导种植户以及农业工作者认识到这项创新技术的有点以及足够的发展潜力[3]。就目前宣传力度不足、宣传投入不高这些问题来看,要解决这项技术的推广问题,首先要将宣传放到第一位,对这项技术的宣传工作也不能太过盲目的进行,而是要按照当地具体的地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加大投入、举办培训,通过小蚕共育的单位或者有相当条件,已经进行这项技术、并且这项技术已经趋向成熟的小蚕共育农户以及共育单位加强与全新投入小蚕共育事业的新农户以及单位的交流,从而让广大小蚕共育农户及单位提高参与这项技术推广与实施的积极性,进一步掌握适用于当地农户的小蚕共育技术,提高这项技术在当地实践过程中的应用效率。

2.2 加大对小蚕共育工作的管理力度

目前,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对这项技术的开发已经趋向于成熟,并且取得了相对较大的成果,该地区蚕茧的产量也高居全国第一的地位,然而,该地区的小蚕共育管理体系也并未建立完善。要加大对小蚕共育工作的管理力度,首先要将类似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之类的养蚕技术较为先进的地区的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从而建立基本标本。例如,在原有的《广西蚕种管理办法》之类的规范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下级单位,即,县级单位,市级单位之类地区的详细的管理规范以及细则。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政策中对怎样才能具备小蚕共育技术的资格没有明确地指出,部分单位的小蚕共育技术过低,进而压低了小蚕共育技术整体的水平,为广大养蚕户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各部门要加大管理力度,首先要参考《广西蚕种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则,建立适应当地的、具有可行性措施的小蚕共育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管理小蚕共育户。此外,一方面还要将小蚕共育户登记造册,将小蚕共育户进入一级退出的机制进一步完善,使得小蚕共育户的竞争环境较为清新,进一步促进良性的竞争循环机制[4](如图2)。

2.3 政府要加大对小蚕共育技术的资金以及政策的扶持

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首先的可行性措施,就要将建设小蚕共育示范户放在首位。积极地举办现场会,加大力度对有意向的人员进行全面的技术培训,将基础设施的建设放在随后,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这项技术的整体水平。我国的小蚕共育户的数量在逐年增加,而且增加的速度非常迅猛,对基础设施的配备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个时候,就更加凸显了政策扶持的重要意义,在资金扶持,加大鼓励的基础上,为广大共育户新建、扩建以及改建相应的小蚕共育室,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跟不上共育户增长步伐的这一问题。

图2 小蚕共育备案管理示意图

3 结语

近年来,我国很多县级单位都在大力推广小蚕共育技术,为解决养蚕劳力方面的矛盾提供了有效地缓解,进一步降低了养蚕的成本,增加了张产和单位面积桑园效益,促进了蚕桑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巩固了蚕桑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区位优势。因此,推广与管理这项技术的意义较为重要。

[1]江俊益.小蚕共育推广难的原因与对策[J].四川蚕业,2011(1):42~44.

[2]沈桂禄,戴福琴,邹伯芳,等.田禾村商品化小蚕共育的问题与建议[J].北方蚕业,2014(3):59~60.

[3]秦凤,陈宗庆,石凉,等.小蚕专业化共育及在安徽省推广应用成效[J].中国蚕业,2014(2):56~60.

[4]张景文,黄玉文,肖云标,等.小蚕共育配套技术及推广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4(9):285~286+288.

S883.6

A

1004-7344(2016)02-0203-02

2015-12-25

梁 葵(1971-),女,中级工程师,大专,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指导工作。

猜你喜欢

小蚕共育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切料机助力小蚕人工饲料育快速推广应用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半自动小蚕饲育机的升级改造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可爱的小蚕
可爱的小蚕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