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肾养血扶正膏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研究
2016-08-10刘兴国付明洁曹繁华
刘兴国 付明洁 曹繁华 赵 峰
湖北省宜昌市中医医院肾内科(宜昌443003)
益肾养血扶正膏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研究
刘兴国付明洁曹繁华赵峰
湖北省宜昌市中医医院肾内科(宜昌443003)
摘要目的:研究益肾养血扶正膏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方法:选取入院诊治的慢性肾衰竭肾性贫血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应用支持疗法、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控制血压等常规治疗办法,对照组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应用益肾养血扶正膏。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23%。两组患者经治疗后HCT、Hb、Scr、Ccr、BUN实验室指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并以治疗组改善最为显著(P<0.05)。结论:益肾养血扶正膏可显著改善肾性贫血,并对残肾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主题词贫血/中医药疗法@益肾养血扶正膏
肾性贫血是指各种因素造成的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产生不足或尿毒症血浆中一些毒素物质干扰红细胞的生成和代谢而导致的贫血,是慢性肾衰竭(Chronicrenalfailure,CRF)发生到终末期的常见严重并发症[1],是导致慢性肾衰竭患者病死的重要原因。严重贫血可诱发心力衰竭和心绞痛,极大的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肾性贫血属于中医“血劳”、“肾劳”、“虚劳”等范畴。肾气由虚及损,由损及劳,水湿、淤血、浊毒内停,久之出现肾性贫血[2]。现本文就益肾养血扶正膏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具体分析如下,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临床资料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间入院诊治的慢性肾衰竭肾性贫血的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合并不同程度的心悸、恶心、疲倦、浮肿等症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将12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19~72岁,平均年龄57.5±6.7岁;病程3~20年,平均病程13.4±5.8年;根据肾功能损害程度,CRF1期5例,CRF2期13例,CRF3期22例,血液透析20例。对照组男29例,女31例;年龄20~73岁,平均年龄58.1±6.1岁;病程3~20年,平均病程13.2±6.0年;CRF1期6例,CRF2期11例,CRF3期25例,血液透析1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肾功能损害程度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中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肾脏病学》慢性肾衰竭诊断标准[3]:血清肌酐(Serumcreatinine,Scr)>186μmol/L,内生肌酐清除率(Endogenouscreatinineclearancerate,Ccr)<50ml/min。贫血诊断标准:血红蛋白(Hemoglobin,Hb)<100g/L。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第二次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会议(1986年)通过的《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医辨证分型试行方案》[4]。肾性贫血辨证分型:气阴两虚:脉沉细,口干不欲饮,舌淡有齿痕,神疲乏力,面色萎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肝肾阴虚:脉细数,口燥咽干,舌红少津,五心烦热,失眠健忘,头晕目眩,耳鸣多梦,腰膝酸软;脾肾气虚:脉虚无力,舌淡苔白边有齿痕,神疲乏力,自汗头晕,少气懒言;脾肾阳虚:脉沉细,舌淡胖苔白滑,面白畏寒,四肢寒冷,精神萎靡。
纳入标准年龄>18周岁;≤60g/L血红蛋白≤90g/L;患者智力与精神正常,可配合治疗。
排除标准4周内应用过Epo或其他治疗贫血的药物;合并心肝肾等脏器器质性病变或恶性肿瘤;继发性甲旁亢;严重肝病,活动性溃疡及严重营养不良(血清白蛋白水平≤25g/L);合并活动性或慢性出血;患者感染或微炎症状态;骨髓纤维化;合并溶血性贫血或血红蛋白病;铝中毒、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症。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应用支持疗法,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控制血压,纠正酸中毒,口服铁剂、叶酸、维生素B12,优质蛋白饮食等常规治疗办法。
对照组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即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CHO细胞);规格4000IU/支;国药准字号S19980072,4000IU/次,1周2次。观察期内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34%,则改为1次/周维持治疗。疗程8周。
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益肾养血扶正膏,组方构成:黄芪、何首乌各250g,当归、枸杞、益母草、川芎各150g,炙甘草100g,大黄50g,上药共煎,去渣浓缩,加入鹿角胶、龟胶各100g,阿胶200g,蜂蜜500g收膏,每袋15ml,1d3次口服。疗程8周。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实验室指标的变化。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CT、Hb、Scr、Ccr、尿素氮(Ureanitrogen,BUN)。
疗效标准临床痊愈: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肾性贫血临床症状与体征等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尼莫地平法)减少≥95%;显效:实验室指标显著改善,改善程度≥2级,肾性贫血临床症状与体征等显著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好转:实验室指标有所改善,改善程度≥1级,肾性贫血临床症状与体征等有所改善,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上述指标无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临床痊愈+显效+好转。
治疗结果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实验室指标两组患者经治疗后HCT、Hb、Scr、Ccr、BUN实验室指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并以治疗组改善最为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观察比较
注:与治疗前相比,△ 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讨论中医认为肾性贫血的形成与脾肾亏虚密切相关,各种肾病绵延日久,损及多种脏腑功能,病情进展的同时加重脏腑负担,最终导致本虚标实、正虚邪实,在脏腑、阴阳、气血的虚衰中,尤以脾肾阴阳气血俱损显著,而湿浊痹阻则为本病病机。肾为先天之本,肾可藏精,肾失封藏,肾藏血不足,肾精亏乏,又精血同源,肾中精气化生元气无以为继,肾阳虚不能上助脾阳以运化,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肾虚脾虚则气血生化无源而致贫血,精血不能互生,加重病情;此为本虚。肾病日久,瘀血、痰湿、浊毒郁堵脉络,壅塞脏腑气机,损伤气血而致血虚[5];此为标实。故本次研究以益肾养血扶正为治疗原则,方中黄芪实表助气、健脾补虚止汗,何首乌补肝肾强筋骨、养血活络解毒,当归补血和血,枸杞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补血安神,阿胶补血止血、滋阴润燥,益母草活血祛瘀、利水消肿,川芎香辛走散、上行颠顶、下行血海,大黄清热泻火、凉血逐瘀解毒[6],炙甘草健脾滋阴、解百毒、调和诸药,全方共奏益肾养精、健脾补肾、养血活血、扶正泻浊、祛瘀通气的功效。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黄芪中含有的苷类、黄酮、多糖及氨基酸可缓解蛋白尿,对于肾功能障碍的患者应用1个月后可显著降低血清肌酐水平[7]。同时黄芪、何首乌、当归等均能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大黄属泻下利剂,在现代药理中,其排出体内多余的氮质,减少体内毒素对红细胞生成抑制的影响,并可保护肾功能。阿胶可生血,加速血液中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的生长,减少血清中红细胞生成抑制因子[8]。
Epo是一种对红细胞的生成有增强作用的体液性因子,应用Epo可增强肾性贫血患者的血流比溶度,即增加血液中红细胞百分比,在临床的应用较为广泛。但部分患者应用Epo可产生抗红细胞生长素抗体,甚至产生医源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9],并且存在注射部位疼痛、血液高黏高凝状态、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10]。
参考文献
[1] 陈华英.自拟益气养血排毒汤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评价[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6):108-109.
[2] 卜训亚.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养血饮治疗血透肾性贫血60例观察[J].江苏医药,2012,38(11):1346-1347.
[3] 辛燚,张建平,于文娟,等.补脾益肾升血丸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6):878-880.
[4] 刘春辉.地黄补血汤配合促红素治疗肾性贫血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2,33(4):407-408.
[5] 皮鹰,钟阳红,章小稳,等.中药口服联合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34例[J].江西中医药,2012,43(6):19-20.
[6] 王素芹,朱晋龙.益肾清利、和络泄浊法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观察[J].广西中医药,2013,36(5):21-22.
[7] 张睿华.从毒瘀肾络论治肾性贫血[J].河南中医,2012,32(6):715-717.
[8] 朱瑄.黄芪的现代药理研究及其临床新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5):72.
[9] 王芳,张爱玲,刘建永,等.自拟中药健脾益肾汤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2013,(16):654-654.
[10]孙丽萍,周龙珍,董一民,等.促红细胞生长素联合蔗糖铁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疗效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13,42(7):889-890.
(收稿2016-04-03;修回2016-04-22)
【中图分类号】R556.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0-7369.2016.08.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