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益气复脉配合西药对难治性终末期心衰患者的疗效观察
2016-08-10李红文关安平柳莎莎
李红文 关安平 柳莎莎
陕西省人民医院老年心内科(西安710068)
注射用益气复脉配合西药对难治性终末期心衰患者的疗效观察
李红文关安平柳莎莎
陕西省人民医院老年心内科(西安710068)
摘要目的:探讨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注射用益气复脉对难治性终末期心衰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我科60例难治性终末期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0例给予标准化西医治疗作为对照组,另外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合用注射用益气复脉作为治疗组,所有入选患者均于入院时给予检测N末端B型脑尿钠(NT-proBNP)及6min步行实验(6MWT)测试,出院前再次行进行NT-proBNP检测及6MWT测试,比较两组患者心衰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无论是在BNP数值下降方面还是在6MWT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标准化西医治疗基础上合用注射用益气复脉能明显改善难治性终末期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
主题词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疗法 @注射用益气复脉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由于任何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1]。难治性终末期心衰,是指有进行性结构心脏病,虽经积极的内科治疗,休息时仍有症状,需要特殊干预的心衰患者。虽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Ⅱ拮抗剂(ARB)加β受体阻滞剂及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已成为慢性心衰治疗的基础用药,然而对于难治性终末期心衰患者疗效甚微,目前对于难治性终末期心衰患者除了应用机械辅装置及等待心脏移植外,尚无其他有效治疗方法。注射用益气复脉使用现代制剂方法从红参、麦冬、五味子等药物中提取有效成分,具有益气复脉、养阴生津之效,对于难治性终末期心衰患者有着特殊的治疗效果[2]。
临床资料将2015年3月至2015年12月入住我院老年心内科的60例难治性终末期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65~75岁之间,平均年龄71.05±2.3 岁;病程 3~5年,因心衰反复住院治疗。对照组 30例,男15例, 女15例;年龄 65~75岁之间,平均年龄 70.89±2.7岁;病程 3~5年,因心衰反复住院治疗。心衰诊断依据2014年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NYHA心功能分级Ⅳ级以上,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ACCF)/美国心脏协会(AHA)第D阶段,即为终末期难治性心衰。于入院时空腹采集外周静脉血检测NT-proBNP,采用Roche公司的Elecsys电化学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及相应试剂盒。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要求静息状态下,心率小于120次/min;收缩压小于180mmHg;舒张压小于100mmHg;穿舒适的衣服和合适的鞋子;晨间和午后进行试验的患者试验前可少量进餐;测试前一餐饮食清淡;试验前2h内患者不要做剧烈运动,试验前不应进行热身活动;患者应继续应用原有的治疗;可以使用日常的行走工具(如拐杖等);测试前休息至少20min;无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计时工具、场地设计、急救设施按6min步行实验要求;运动终止标准,出现下列任意一项即终止实验,胸痛、难以忍受的呼吸困难、下肢痉挛、步履蹒跚、出汗、面色苍白。
诊断标准难治性终末期心衰诊断标准参照ACCF/AHA的A、B、C、D阶段分类法。纳入标准:年龄在65岁~75岁之间,明确诊断为难治性终末期心衰(ACCF/AHA的D阶段),暂不考虑机械辅装置或心脏移植,所有患者临床用药参照《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年》标准执行。
排除标准合并有急性冠脉综合征、益气复脉过敏及其他原因中断治疗者、恶性肿瘤、严重肺部疾病、严重精神疾病及无法正常沟通者、严重感染、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神经系统及骨骼系统疾病无法步行者、有机械辅装置或心脏移植者、任何原因死亡者。
治疗方法常规西医治疗组:参照2014年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用药。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益气复脉,国药准字号:Z20060463,规格0.65g(含红参0.5g,五味子0.75g,麦冬1.5g),每次5.2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夜250ml,每min30滴,1d1次,连续使用10d。
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后NT-proBNP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NT-proBNP比较(pg/ml)
注:同组间治疗前后比较,△P<0.05;不同组间治疗前后比较▲P<0.05
两组治疗前后6MWT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6MWT比较(米)
注:同组间治疗前后比较,△P<0.05;不同组间治疗前后比较▲P<0.05
讨论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心衰患者发病率不断增长,大多数慢性心衰患者虽经药物优化治疗,休息时仍有症状,需要长期反复住院治疗,最终发展成难治性终末期心衰。心脏射血能力明显下降,出现低灌注、低血压,肺循环、体循环瘀血,容易合并肾功能减退及电解质紊乱,严重影响ACEI或ARB、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药物的使用,大量的强心、利尿药物只能缓解短期症状,无法长期获益,对于大多数难治性终末期心衰患者无法接受机械辅装置或心脏移植。目前对于大多数终末期心衰患者目前的主要西医治疗就是预防诱发因素,严密检测心功能变化,调整药物剂量,改善症状,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中医认为慢性心衰为本虚标实之证,心气虚是心衰病的病理基础,血瘀是心衰病的中心环节,水饮和血瘀是心衰病的主要结果[3]。中医研究认为对晚期心衰患者进行辨证施治能明显改善患者情志及症状,增强医从性及主动性,延缓病情的进展,提高生活质量[4]。注射用益气复脉粉针剂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红参补元气,麦冬养阴生津,五味子敛心气,全方具有具有益气复脉、养阴生津之效[5]。现代临床药理研究表明,红参中的人参皂苷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抑制神经内分泌,抗氧自由基作用,降低NT-proBNP水平,麦冬中的麦冬皂苷稳定心肌细胞膜的稳定性,有预防心律失常的作用[6];五味子中的五味子素有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的作用及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大量研究发现益气复脉治疗心衰的主要机制为抑制心肌重构、 抑制心肌细胞凋亡、调控机体细胞因子水平、调整机体神经内分泌机制、改善血液动力学[7]。脑纳肽又称钠尿肽(BNP),是维持循环系统容量、渗透压及压力调节,其分泌依赖于心室的容积扩张和压力负荷而增加,是心功能紊乱最敏感和最特异的指标。NT-proBNP是BNP的前体,其半衰期长,稳定性好,干扰小,不受体位影响,更适合于临床检测应用[8]。6MWT在评价心衰患者活动耐力方面具有简单、方便、成本低、安全可靠等优点,通过测定患者6min内在平坦、硬地上快速步行的距离,不仅能映慢性心衰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而且还能评价包括肺、心血管系统、体循环、外周循环、血液、神经肌肉单元和肌肉代谢等所有系统全面反应情况,因此选用6MWT对于终末期心衰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价更为系统客观。本实验通过对60例慢性心衰患者进行对照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年龄、性别、心功能方面无差异,常规治疗合用注射用益气复脉治疗组无论从NT-proBNP下降情况还是6MWT的测试结果都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难治性终末期心衰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合用注射用益气复脉可明显降低NT-proBNP水平,提高活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注射用益气复脉由于其药物纯度高、稳定性好、易保存、安全性高,结合其中药特性,弥补了单纯西医治疗的不足,为难治性终末期心衰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目前但其确切作用机制及长期获益情况目前尚不明确,还有待于大量基础和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42(2):2-42.
[2] 虞东玲,汪涛.益气复脉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30例[J].陕西中医,2012,33(6):655-656.
[3] 薛立新,王慧俐,雷星,等.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浆脑钠肽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2(3):279-280.
[4] 李岩,牛红.强心益气汤配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33例[J].陕西中医,2013,34(7):800 -802.
[5] 胡孟芬,康维强,胡小燕,等.益气复脉(冻干)治疗缺血性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评估[J].中国医药科学,2014,4(16):7-11.
[6] 潘蔼青.生脉注射液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研究[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5):444-445.
[7] 郭冬梅.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进展[J].四川中医,2014,32(9):183-184.
[8]张喆,代瑛,张惠中.心衰及高血压患者检测血清NT-proBNP水平的临床意义[J].陕西医学杂志,2012,41(8):1064-1066.
(收稿2016-03-11;修回2016-04-17)
【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0-7369.2016.08.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