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的梦想(纪实)
2016-08-10梁食
梁食
大山深处的梦想(纪实)
梁食
插画 宁 宁
我从小生长在山区,走的是崎岖的山路,见的是乡亲们肩挑背扛和刀耕火种的忙碌身影,还有那间间茅草屋和破旧土坯房在群山绵延中成了特别点缀……这些都是儿时刻骨铭心的记忆。于是,立志走出大山就成了我儿时最纯真最质朴的梦想。抱着走出去的梦想和期盼,儿时的我无比勤奋,通过努力,终于在1993年7月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四川西华大学,那时心想,总算走出了大山。
大学毕业后,我就职于一家农业高科技股份公司,每月薪酬不菲,工作也较稳定,这对于一个农民子弟来说,应该算是不错的选择和归属。但我看来,那只不过是平常人想要的生活。通过两年大都市的历练,我渐渐发现,我是大山的儿子,走出大山也许是儿时的初衷,回报大山才是我今生不变的追求。有时,我一次次地问自己,我拿什么回报生我养我的大山呢?光凭一腔热血是无法实现目标的,我仅有一些农村实用技术,可是缺乏资金做后盾,无法施展抱负。于是,我毅然离开了安逸舒适的工作环境,开始尝试人生第一次创业。
创业之初,我首先想到的是具有山区特色的山野菜、山腊肉。通过商量,2000年3月,我和几个合伙人在成都开了五家以销售山野菜、山腊肉为主的连琐店,由于当时对市场定位、产品配送、贮藏保鲜等研究不深,加之对市场行情把握不准,连琐店终因失败而告终,当年直接亏损50多万,就这样,数十万本钱一下子血本无归。那段时间是我人生最茫然、最无助的时候。但我仍不放弃,决心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后来,我偶然发现,店里有一个叫香麻牛肉的产品,相比店里面其它产品,销量不错,于是,我们决定在这个产品上好好做文章。在总结失败经验的基础上,几经打拼,几经摸索,几经艰辛,我们由最初的手工小作坊一跃变成了工厂化规模生产,实现年利润300多万,我们的产品逐渐开始有了名气。
第一次创业,虽然有些曲折艰辛,但还是幸运地成功了,同时,让我收获了人生第一桶金,初次尝到了创业成功的幸福滋味。然而,转而一想,自己富不算富,只有家乡富才是真正富。凭着对大山的眷恋之情,我决定把自己学到的技术带回家乡,用实际行动去践行不变的初衷,带领父老乡亲共同增收致富。于是,我义无反顾回到了大山深处,开始了人生第二次创业。
刚回到山里,有朋友就问我:“在城里过得好好的,咋忽然又跑到这穷山旮旯里来瞎折腾?”我总是笑笑说:“城里太拥挤了”。
山里的孩子不忘山。特别是老家笔山,那里的山绵延起伏,那里的水清澈甘甜,那里的人们淳朴热情……,这一切似乎都在告诉我,在这里搞绿色食品开发极具吸引力。基于多年从事农业及食品加工业的经历,考虑到“黑作坊”“瘦肉精”“僵尸肉”“农残超标”等等让人们对食品安全有了阴影。为了避免类似悲剧重演,为了让产品在市场立足,为了让诚信在消费者中有口碑,只有走自我发展道路。我深知,食品企业如果没有自己的原料基地是很难保证食品安全的。倘若,原材料供应商做假或提供不合格原材料,那就无法保证生产合格产品。所以,首先得有原材料供应基地,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上做起,真正实现全程可控可追溯。经过广泛的前期调查与深入论证,我决定在大山深处建设肉牛生态养殖场、山野菜和有机蔬菜种植基地,并同步建成加工厂,真正实现“产—供—销”一条龙。
说干就干,凭着一股热劲、闯劲和干劲,横下心来朝着目标走下去。然而,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不难想象,在荒无人烟的大山中搞建设那是何等艰难。荒山无路,逢山开路;荒山无水源,筑坝建塘;荒山无用地,千锄万锄开垦变地;建牛棚无平地,就用挖掘机挖山平地;水电不通,几经多方协调才得以解决。为了加快建设进度,我亲自参战,亲自施工,并与家人一道在荒凉的山坡上搭建的临时工棚里住了几乎整整一年,夏日的暴风雨不知何时淋透了衣衫,冬天的暴风雪不知何时掀翻了简易的屋顶,多少个不眠之夜的痛苦等待,多少个日日夜夜心灵无不承受着非人的煎熬。就这样,凭借不服输的毅力和韧劲,无声无息地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2014年1月,在当地党委政府、狮岭村村两委和全村村民的大力支持下,先是在笔山狮岭村流转了三千亩荒山荒坡及林地,随即整理土地1500余亩,建天然牧场和人工草场2000余亩,开挖土石方1.2万方,完成场区内3公里道路整理、片石铺设及硬化,修建办公室和职工宿舍500平方米,建牛舍5栋、共3000平方米,可存栏500头的饲养规模,不惜重金建成牛粪封闭处理系统和草场排灌系统。整个工期历时1年零2个月,累计投资1000多万元,并于2015年8月注册成立了“四川大坪山农牧有限公司”。截至目前,存栏肉牛350头,对接发作展合作养户56户,每户养牛10到20头不等,户均增收1万余元,种养基地初具规模。
目前,我们的基地尚处在建设投入期,水、电、路、通迅也在进一步完善中。要知道,农业产业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基础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漫长投资回收期。但我认为,人的一生,能实实在在地做一件憧憬的事,不仅值得,而且无怨无悔。特别是看到那些背景离乡的乡亲们,常年在外打工挣钱,舍弃与家人的团聚,忍痛抛下父母和子女,我真希望有一天能让他们回到家乡,在自己的故土上挣钱,在家门口致富。
经过几番打拼后,我逐渐意识到,靠单打独斗难以形成气候,而且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也比较弱,唯有抱团发展才是发展壮大的最佳途径。下一步,我们将实行“公司+专业大户+农户”的发展模式,坚持走产业化发展之路,努力打造极具魅力的山乡特色产品。为此,我们将采取“四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公司将改良的优质能繁母牛寄养给农户,农户利用荒山荒坡低成本进行散养,并免费为农户母牛配种,及时提供疫病防治和养殖技术;第二步,公司以高于市场价10-20%的价格回收农户所产牛犊,并通过早期断奶技术,让牛犊很快过度到架子牛,然后再把优质的架子能繁母牛寄养给农户饲养;第三步,公司将架子公牛及淘汰母牛销售给定点养殖场育肥;第四步,公司对育肥后的肉牛进行回收,并进行精深加工。最后,公司通过市场销售终端,靠产品加工附加值和市场营销实现利润。这样,既实现了全程产业链的可控,又缩短了各个环节的生产周期,还保证了各个环节利润的有效分配,从而达到多方共赢。
路漫漫其修远乎,吾将上下而求索。我知道,今天,我所做的一切,仅仅是刚刚迈出了第一步,离成功还差得很远很远。但是,有家乡良好的自然生态资源和优越宽松的发展环境,我坚信,我的事业会越干越红火,信心也会越来越足,创业的干劲也会越来越大;我坚信,一定能走出一条山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之路,让荒山荒坡真正变成绿水青山、金山银山;我坚信,我的梦想也一定能实现!
四川省平昌县农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