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是画不好,而是审美变了

2016-08-09顾爷

百家讲坛 2016年7期
关键词:马奈雷诺阿维纳斯

顾爷

在巴黎某博物馆中挂着这样一幅画——《维纳斯的诞生》,虽然在博物馆众多“裸女”之中算不上出挑,她却在西方艺术史中占据着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

这幅画的作者名叫卡巴内,在欧洲艺术史上属于活着有点儿名气、死了没人记得的那种角色。这幅画完成于1863年,由于在当年的巴黎官方沙龙展中大获成功,最终被当时的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买下,成为他的私人收藏。同年,卡巴内被任命为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的教授,登上了人生的巅峰。这些全部是因为这幅画。

那么,为什么说它很尴尬呢?

因为就在同一年,还诞生了另一幅世界名作——印象派画家马奈的《奥林匹亚》。

人们常说艺术不能拿来较量,但往往只有做比较的时候才最吸引眼球。众所周知,马奈后来变成了神一样的大师级人物,于是,原来牛得一塌糊涂的卡巴内就这样被对比了下去,而他的《维纳斯的诞生》也彻底沦为反面教材。它似乎已经成“落伍、守旧”的代表作……然而,它真的有那么烂吗?

我们再拿一幅印象派的作品——雷诺阿的《阳光下的裸女》做一下对比。这幅画被誉为“印象派维纳斯”。同样是裸女,为什么感觉差那么多?要说印象派与卡巴内所代表的古典派的区别,其实有很多,但最主要也是最明显的差别,就是笔触。

印象派毫不掩饰画中的笔触,懂行的人甚至可以直接看出他用的是几号笔刷。再看卡巴内这幅画中的细节,在女主角的胳膊上、肚子上几乎找不到任何笔触,这是为什么呢?

印象派画画,喜欢把画架戳在户外,要求的是快、准、狠……因为光线随时会变。而古典派是在室内作画,可以慢慢磨,一幅画磨个一年半载是司空见惯的。卡巴内通常会在上完一层颜色后,用沙皮纸把笔触磨掉,然后再上一层,再磨……直到看不出一丝笔触为止。

这又是何苦呢?谁不知道油画是一笔一笔刷出来的,有必要这样吗?

有必要,至少画维纳斯的时候,绝对有必要。

熟悉神话故事的朋友都应该知道,维纳斯是美丽与性感的象征。她诞生在海水中,“维纳斯是水做的”这个结果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卡巴内隐藏笔触的目的,就是为了表现维纳斯肌肤的白皙、水灵、吹弹可破……

由此可见,《维纳斯的诞生》这幅画不仅不烂,而且很美,它虽然不能代表一个时代,但至少可以代表当时大部分人的审美,只不过它刚好踩在了一个尴尬的时间节点上:大众的审美变了。一个鲍鱼、燕窝吃太多的人,总想换换口味。就拿雷诺阿为例,他后来画着画着也开始研究古典画法了。

这就告诉我们:没有一成不变的人,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审美,唯一不变的只是对美的追求。

猜你喜欢

马奈雷诺阿维纳斯
马奈:我才不是印象派
绘画大师雷诺阿画里的春天
千姿百态维纳斯
痛苦逝去,唯美犹存
当代维纳斯的诞生
我只能给你及格
美会流传下去
我只能给你及格
名画家请不起模特怎么办
著名雕像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