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器造出原子弹
2016-08-09刘创
百家讲坛 2016年7期
刘创
1930年,燕京大学在中国首开物理系专业,王承书是第一批学生中唯一的女生。后来,她以优异的成绩拿到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学位后,回来报效祖国,被安排在近代物理研究所理论研究室,同时受北大物理系邀请,作为客座教授,讲授热力学、统计物理学。
20世纪60年代初,苏联撤走全部在华专家,中国刚刚开始的原子弹分离铀同位素工作失去了理论、技术支撑。当周恩来总理找到王承书求援时,她愣住了。她虽然一直从事核物理研究,但同位素分离这项核裂变关键技术,世界上也只有一两个国家有过成功先例。从头研究一项一无所知的任务,难度先不说,这份信任就辜负不起。周恩来话音不高:“我给你十天时间,考虑一下再回答我。”“不用十天。总理,我们自己干。您和国家信任我,我就把这身力气甩在试验场了。”
因保密需要,王承书突然从中国核物理界的名单上消失了。学术界再没有关于她的传说,而在高度机密的中国核事业光荣榜里,谁也无法忽视她,三年多的时间里,王承书仅和丈夫见过两次面,加起来不到二十个小时。她把科研小组分成四个班次,硬是用简陋的电子计算器,按出一个个核反应参数。一次次试验失败,一次次反复验算,当第五次核反应堆启动时,小组按坏的计算器已在仓库里堆成了小山。1964年元旦,又一次试验开机,实测结果同理论计算完全吻合,所有数据达到预期值。王承书长出了口气,对小组成员说:“可以回家过节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装料数据计算完美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