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物学,有关无用而美好的事物

2016-08-09

女友·花园 2016年6期
关键词:博物学家尔德观鸟

闭上眼睛去感觉阳光、花草,伸出手去摸摸树皮,光着脚去踩踩泥巴。

作者:刘华杰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近年来倡导复兴博物学。

今天我们要聊的是一门老掉牙的学问:博物学。为什么说老掉牙呢?因为它很古老,比数学、物理、化学、文学、历史等都要老,从伽利略(象征着近代科学的发端)到现在也就三百多年,而博物学起码有几千年历史。比如赖尔(现代天文望远镜奠基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拉塞尔·华莱士(“自然选择”理论提出者,启发达尔文提出进化论)、达尔文等都是优秀的博物学家。自然科学、生命科学能够有今天,博物学作出了重大贡献。

了解你周围的一切

究竟什么是博物学呢?用世界上最牛的博物学家E.O.威尔逊的话来讲就明白了:“实际上,博物学就是了解你周围的一切。它可以是从山巅上眺望的一片森林狭长的远景,可以是围绕在城市街道两旁的一片杂草,可以是一只鲸鱼跃出海面的剪影,也可以是浅塘里水藻上长出的茂盛原生物。相比于虚拟实在,有人更喜爱现实存在。无论怎样,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无限的活力,等着人们去探索,哪怕只有片刻。至于那些所谓的‘现代科技的奇迹,我要提醒读者:即使是路边的杂草或者池塘里的原生物,也远比人类发明的任何装置要复杂难解得多。”

博物学,简单点说就是动用我们个人的资源,了解周围乱七八糟的东西。我们通常不想通过自己来了解大自然,我们想通过书本、科学家、电视台告诉我们。我们闭上眼睛不去感觉阳光、花草,我们没有伸出手去摸摸树皮、光着脚去踩踩泥巴。

在一些发达国家,博物学民间组织相当发达,特别与看植物、观鸟、登山等一些户外活动联系在一起。比如英国人喜欢观鸟,有个皇家鸟类学会,是个民间组织,有一百多万会员,计算一下可发现,相当于英国每60位公民中就有一位是皇家鸟类学会的会员。

观鸟可以让人去了解大自然、生态变化,了解鸟的习性,了解另一种动物是怎么生存的。有人会质疑,我们处在一个高科技的时代,提倡博物学有什么用?当有人挑衅性地提这个问题时,最好的回答就是“没有用”。百姓看花看草,不是为了写论文,是为了好玩!人这个物种是需要玩的。在玩中,可以不经意了解世界,欣赏世界的美。

我的学生姜虹有次在西双版纳拍摄到了兰花螳螂,这种昆虫的身体部件长得像兰花的花瓣,这是自然选择造就的,它们放在一起给人一种神奇的感觉,好象有某种神灵在操纵一样,这是进化的奥妙之处。我们仔细观察这些东西,是博物学的实践过程,可以不发表论文,但是可以感受、体验其中的美妙。我们是在“生活世界”中讲话,不是在“科学世界”中论理。

放下包袱更好拥有这个世界

我带学生在北京香山中科院植物园看到的一株小草,叫葶苈,大概只有一厘米高,它最高也就能长到十几厘米,是种十字花科的植物。利奥波德在他的《沙乡年鉴》里写到,只有那种俯下身看到地表的人才能看到这种植物,仰着头或平视走路的人是永远也看不到这种小草的。这种小草确实很卑微,但是它是春天的象征。你看到它会觉得心情好点,你会觉得自己对春天加深了一层理解。

北京圆明园每天都有相当多的老人在园中观看天鹅、花草树木,几乎没有年轻人。为什么?年轻人都在教室学东西呢,都在创业,或者在创新呢。年轻人太忙了,年轻人是该忙更重要的东西。但是,在有时间的时候,也去看看花。尝试一下,你会有意外收获。

这样一种博物实践追求的是“无用但却是很美好的”。当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后,我们有能力走向自然,可以放下我们的包袱和锁链,反而能更好拥有这个世界。用心观察一只蝴蝶,我们可以做得比科学家还好。重要的是,这样做之后,我们能看到不同的世界,将书写不一样的人生。

Tips 约翰·占尔德的鸟

图片出自英国鸟类学家、博物学家约翰·占尔德之手。他被视作近代最伟大的鸟类学家之一。占尔德一生出版了关于英国和欧洲其他地方、亚洲以及新几内亚岛的多种鸟类书籍,为达尔文的进化论提供了依据。

Tips 威廉·休伊森的蝴蝶

图片来源于19世纪英国博物学家、收藏家、科学画家威廉·休伊森出版于1856年至1876年间的五卷本《异域蝴蝶新种图解》。威廉·休伊森是杰出的博物学家和科学插画师,他亲手绘制的蝶类科学画是科学绘画中的珍品,也是现在欧洲最重要的博物学收藏。

猜你喜欢

博物学家尔德观鸟
湿地观鸟
你是一只鹰
COMPLEX INTERPOLATION OF NONCOMMUTATIVE HARDY SPACES ASSOCIATED WITH SEMIFINITE VON NEUMANN ALGEBRAS∗
春季观鸟style
罗尔德·达尔的《吹梦巨人》
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
13岁的“博物学家”
传递信任的钥匙
观鸟总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