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工会如何在群众性安全文化的培育和建设中发挥作用

2016-08-09董波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6年13期
关键词:安全文化建设群众性维护

董波

中图分类号:D4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6)07-000-02

摘 要 维护职工群众的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能,而抓好企业群众性的安全工作,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的目标,就是对职工权益最根本的维护。文章从工会的维护职能入手分析,重点探讨了工会在培育和建设群众性安全文化中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安全文化建设 群众性 工会 职工权益 维护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安全工作的灵魂。而群众性安全文化,则是企业安全文化的根基。工会作为职工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理应是群众性安全文化建设的领导者和组织者。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复杂性越来越高,企业安全管理部门不可能也做不到包揽一切。群众性安全文化可以补充和强化企业安全管理部门的管理覆盖面和影响力,以群众性安全文化作为“软”制度,“心”之规,对安全实现人人、处处、时时、事事的管理覆盖。通过群众性安全文化有效减少实施内部管理和控制、监督的风险和成本,在保护职工身心健康的同时,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

一、工会组织培育和建设群众性安全文化的现实意义

培育和建设群众性安全文化是企业和职工的共同愿望。安全生产始终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当前,职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注重安全、健康和生命生活质量。工会组织落实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的工作原则,就必须从职工和企业的共同愿望出发,把群众性安全文化建设作为大事来抓。

培育和建设群众性安全文化是国家安全管理体制赋予工会的法律使命。我国实行“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相结合的安全生产工作体制。工会组织作为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是法定的劳动保护法律监督组织。以培育群众性安全文化为载体,更好发挥“群众监督”作用,保障和维护职工的生命健康权,是工会的重要使命。

培育和建设群众性安全文化是促进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建设的突破口。共建共享和谐企业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基础。扎实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已经成为新形势下工会工作的主线。维护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权益,是协调劳动关系的重要方面,要以培育和建设群众性安全文化,有效推动安全管理为突破口,形成人人“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氛围,努力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

培育和建设群众性安全文化,也是工会工作创新的时代要求。不断创新是工会组织的发展之本和动力之源。当前企业管理已经由“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发展上升到“文化管理”阶段。职工是企业先进文化创造的主体,工会组织应紧跟时代步伐,推动思路创新、工作创新和管理创新,通过培育和建设群众性安全文化,“以安全塑文化,以文化保安全”为企业持续有效和谐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二、群众性安全文化建设的指导原则

群众性安全文化的建设不仅具有系统性、长期性的特点,同时兼备稳定性和不断创新的要求,既要富含思想性内涵,又要具备将精神物化的功能。就不同的企业来说,其传统不同、建设内容不同,建设的方法和思路也不同。但其群众性安全文化建设的目标是相似的,建设的指导原则也是相通的。

首先是务求实效,避免形式主义。求真务实,是群众性安全文化建设的出发点,也是最终归宿。在文化的建设过程中,由于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要由具体的形式来展现,于是对形式的追求为众多企业文化建设人员所热衷,如果一旦把握不好,群众性安全文化只会成为墙上的口号、画册中的符号、计划总结中的排比句,而不是员工热议的话题、内心的感动,那么群众性安全文化建设就容易陷入形式主义的陷阱。

要同企业安全管理相结合,避免单纯为文化而文化。实质上,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就是企业生产经营、安全管理的全过程。也就是说,群众性安全文化建设不能独立于生产经营活动和安全管理过程之外。群众性安全文化建设不是短视的功利主义,也不是没有目标的娱乐消遣,它有着深刻的管理使命,即:同其心,合其力,正其气。要完成这一管理使命,群众性安全文化建设应该也必须与企业经营活动、安全管理过程相适应,在企业发展中发展,为企业发展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方向上保持同企业发展的一致性,实现相应的管理使命。

要创新形式,避免生搬硬套。“水无常形,兵无定势”。群众性安全文化的建设也是因人而异、各具特色,没有固定的标准、没有雷同的形态。国内外的许多企业在群众性安全文化建设中,创造和使用了大量好载体、好模式,但是,不同的企业传统不同、目标不同、文化建设的侧重点不同,不宜生搬硬套。文化建设载体的实效,经常是出于新颖奇特而对员工充分吸引,如果总是照搬别人的,缺少新鲜感、创造性,就不能对员工产生应有的激励效应,另外,有的企业由于条件特殊,其群众性安全文化模式非常独特,别的企业照搬就会成为东施效颦,守株待兔。

要以人为本,不断推陈出新。企业创立的基础在于人,存在的关键在于人,发展的根本也在于人,资源中最关键、最宝贵的是人力资源,应把“人”作为群众性安全文化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精髓,加强建设群众性安全文化既要注重发挥企业文化激励人、凝聚人的作用,又要注重关心人和塑造人,充分依靠广大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广泛集中群众智慧,使群众性安全文化建设成果同广大员工的实践密切结合。

三、以安全道德建设为基础,培育群众安全观念文化

正确的安全意识、安全理念、安全价值标准是安全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培育和建设群众安全观念文化,要在安全法律和安全制度基础之上,筑起安全道德防线,从安全的视角评价职工行为的荣辱、美丑,以安全道德规范岗位行为,使“守禁令、反三违,去隐患、双平安”的理念深入人心,真正成为职工的职业操守,成为职工自我价值评价和荣辱观判断的重要标准。

培育群众安全观念文化,首先要加大对职工安全理念的培养,在职工中广泛形成“以违反生产禁令为耻”的道德评价。深刻认识“三违行为是极大的不道德”、“安全事故的最大受害者是职工”、“安全稳定生产是企业和职工的双赢”等理念。其次,要通过安全格言征集、安全文化展示等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已经通过实践检验,确实实用有效的安全口号、安全警句、安全观点、通过提炼升华,上升为“职工有安全才有幸福、生产有安全才有效益、企业有安全才有和谐”等先进文化理念,加以普及宣传。通过职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形式,宣传群众性安全文化知识,倡导群众性安全文化理念。第三,要积极创造条件,适时编写群众性安全文化手册,将逐渐系统化的文化理念进行固化总结推广,通过理念的统一,让职工明辨安全行为的荣与耻、善与恶,形成有企业特色的安全职业道德规范。

四、以安全习惯养成为重点、建设群众安全行为文化

安全行为文化是在安全理念指导下,职工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行为准则、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的具体表现。建设安全行为文化重在培养职工良好的安全习惯,常查安全隐患,常学安全知识,常做安全防护,常思事故危害,杜绝低标准、老毛病、坏习惯,提高职工自我保护、安全防护能力。

持续开展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排查,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落实,提高本质安全水平。事故隐患的排查、监督,不仅要查事故,也要养习惯,提高职工发现事故隐患的职业敏锐性。要通过征集劳动保护、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合理化建议,对安全生产金点子进行评审和表彰等方式,提高职工对隐患排查的积极性。在劳动竞赛中对安全工作进行重点考核,对于安全工作不合格的单位,不能评为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帮助职工增强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技能。配合行政有关部门,完善安全培训有关制度,引导职工主动积极学习安全知识,勤练安全技能。要积极推广应用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信息卡和安全检查表,以信息卡制度保证所有职工能了解自己所处岗位的危害源、接触范围、注意事项和预防措施,提高职工自我保护能力。

培养职工自我防护的良好行为习惯。要加强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组织网络建设,切实解决好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劳动安全卫生中的权益问题。要建设好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队伍,提高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的责任意识,发挥其带头作用。及时督促指导各单位搞好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的体系建设,力求通过骨干示范,进一步提高广大职工安全素质和专业防护能力。

五、以职代会制度为依据,不断创新安全民主管理文化

管理文化是群众性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途径,完善企业安全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促进企业安全目标的实现。

强化民主监督,开展“职代会保安全”活动。积极开展职代会保安全活动。严格行使职代会职权,认真审议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工作方案、规划及设计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审议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执行情况,安全生产重要事项要向全体职工公开,接受职工群众的监督。进一步实施《集体合同》中安全生产的相关条款,适时签订《安全卫生专项集体合同》,加大合同条款落实的监督力度,针对生产中可能影响职工安全与健康的问题,及时代表职工与企业行政平等协商,依法保障职工的安全和健康。加强新建装置“三同时”监督工作,把安全劳动卫生监督检查作为依法维权机制建设的重点内容抓紧抓好。

加强多层次的民主沟通,畅通群众性安全文化建设的民主渠道。坚持基层职工代表联系人制度、定期对话沟通的工作机制,及时征询关于安全生产方面的意见建议,进行处理落实。对涉及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的职工代表提案,协调职代会专门工作委员会组织讨论,进行立案处理解决。加大源头参与力度,对安全生产措施及涉及安全生产热点问题的解决落实情况,组织职工代表进行巡视检查。

在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中,加大群众性安全文化建设的力度。把企业生产安全与职工健康平安作为创建的重要内容和促进企业和谐的重要条件,进一步明确要求,明确措施,明确责任。制定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评审办法,把群众性安全文化建设作为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重要条件,明确群众性安全文化与企业和谐的内在联系,组织对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进行评审、表彰,确保群众性安全文化建设落到实处。

群众性安全文化的本质是以人为本,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更好履行工会组织的安全监督职责,保障企业和职工的最根本利益。群众性安全文化的核心在于形成全员、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监督机制,促进职工安全文化理念和行为养成。群众性安全文化建设的对象是全体职工,主体也是全体职工。群众性安全文化的成败关键在于是否真正成为职工的自觉行为,并落实到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因此,要广泛动员所有职工积极参与,始终把班组安全文化建设作为落脚点,狠抓落实,力见成效。

加强群众性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形成党政主导、工会运作、各方配合、职工参与的领导机制。要以企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组织体系为依托,尽快建立健全组织体系,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明确相关职责。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制定贯彻实施的具体方案。要积极争取企业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并不断探索群众性安全文化建设的新举措、新方法。总之,企业工会,尤其是安全任务严峻的生产、施工型企业工会,必须把群众性安全文化建设作为大事、要事来抓,更好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为建设和谐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郝东灵.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8.

[2] 宁丙文.安全文化创建、集思广益——企业安全文化研讨会现场实录[J].劳动保护,2011.06.

[3] 刘敏.关于国有企业工会维权工作的几点思考[J].现代物业,2011.04.

[4] 虞哲峰.企业班组文化建设初探——以镇海炼化为例[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10.12.

猜你喜欢

安全文化建设群众性维护
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的数字化治理分析
北京冬奥会背景下群众性冰雪运动的发展
“群众性养护”体系护路潇湘
航空工业昌飞兴起群众性太极健身热
1938年法入侵西沙 日军积极“维护”中国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