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探讨
2016-08-09张春雷
张春雷
(国网六安供电公司 安徽省六安市 237006)
电力系统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探讨
张春雷
(国网六安供电公司 安徽省六安市 237006)
我国积极进行电力改革,不断扩大电力系统的规模,也使电力系统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扩大了本地和远端的电力用户规模,加大了电网的压力。在电力系统中输电线路尤为重要,输电线路的稳定性会直接影响整个电网的稳定性,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管理,避免输电线路的故障。本文探讨了电力系统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的意义,以及当前电力系统输电线路管理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加强电力系统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的具体对策。
运检一体化管理;输电线路;电力系统
引言
我国电网的发展非常迅速,而传统的电网管理方法不能满足输电线路的管理要求,导致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的不到有效的保障。而且传统的管理机制不能对检修人员和运行人员的利益进行协调的分配,没有形成良性竞争,导致电力企业对输电线路的维修、检查和运行脱节,各项工作不够协调,造成资源和人力的浪费,也阻碍了新的输电线路检查和运行技术的应用。
1 电力系统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的意义
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指的是对输电线路的运行和检修进行统一管理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更加便于操作,符合电力系统的运行需求,能够有力地推进电力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对于输电线路进行预检一体化管理有利于提升运检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使运检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得到提高,同时使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发挥,参与建管理工作。这样一来,输电线路的运行更加安全,也提高了运行的效率,使输电线路运行管理的成本得到了有效的降低,充分发挥了电力企业各项人力物力资源的作用。通过承包式的管理,将输电线路运检管理中的一些重复性工作剔除掉,并且对于运检一体化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协调,使各部门的工作做到协调配合,将运检的价值发挥出来。对于输电线路运行过程中的各种故障和问题,使用运检一体化管理也能够进行更加快速的解决,从而使电力企业的管理水平得到提高[1]。
2 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2.1 运检工作强度过大,运检人员不足
在电力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扩大电网的规模,覆盖更多的城乡用户,这固然给更多的用户带来了便利,但是也提高了输电线路日常运行工作的强度。然而电力企业当前的运检人员数量不足,导致每个运检人员承担的工作量过大,影响了电网运行的整体稳定性。有很多因素都可能造成输电线路的故障,输电线路尤其容易受到气候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往往就突发性,在夏季、冬季等故障高发季节往往会出现运检人员不足的问题。输电线路运行的影响因素见图1。
图1 输电线路运行的影响因素
2.2 运检配合度低,检修成本高
对输电线路的运行和检修进行分别管理,不仅要付出更多的检修成本和更长的检修时间,而且运检的配合度较低。在分开管理的模式下,运行人员必须对输电线路进行日常巡视,然后再向检修人员递交日常巡视的结果,检修人员再根据日常巡视的结果,对相关问题进行处理,这种模式限制了人员的架构,而且程序较为冗杂,一旦输电线路出现故障或者进入故障高发季节,往往不能在第一时间内对故障进行排除,容易造成故障升级,提高维修成本[2]。
2.3 责任制度不完善
传统的分体管理制度没有清楚地划定输电线路事故的责任范围,造成了生产的无序性,不利于提高输电线路管理和运检的效率。而且工作人员也会受到运检流程和工作内容的限制,只熟悉少部分设备,不利于工作人员积累工作经验、培养合作意识。
2.4 智能化和信息化程度较低
传统的运检模式以人工整理分析为主,导致电力企业智能化、精细化的管理要求得不到满足,不利于电网的信息化建设。特别是在掌控和处理缺陷及危险点方面具有较差的时序性,不利于信息化、智能化配套的应用。只有积极引入智能化、信息化配套才能使运检人员更好地掌握实际工作情况,特别是对现有的传达环节过多的情况进行改进。当前的运检各环节之间的沟通力度有所不足,导致电力公司无法完善的分析、储存和管理各方面的运检信息。
3 电力系统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3.1 建立完善的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为了真正实现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必须将运检一体化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立起来,该体系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分别为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和安全生产保障体系。
(1)安全生产保障体系,主要的作用是对电力企业正常运行进行保障,包括电网和设备的检修、维护、运行和建设等,将电力生产建设的生产辅助人员、实际操作人员、生产技术人员和生产管理人员囊括在内。
(2)安全生产监督体系要将各级劳动保护监督检查人员、安全生产检查人员、管理人员、分管安全领导、安全第一负责人组织起来,要求其开展分工协作,对电网和设备安全健康运行进行保障,同时还要保障一线员工的人身安全,开展全面的监督检查,并且负责后续的完善、考核奖惩和整改方面的工作[3]。
以上这两个体系既相互协作,又相互监督,保障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从而使电力企业能够健康、可持续的运转。
3.2 将设备信息档案库建立起来
电力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用电设备的数量不断增多,复杂性也不断提高,导致用电设备的检修工作越来越复杂,传统的运检分离的模式更是造成了输电线路和用电设备检修的低效性。要真正实现运检一体化管理,就必须将设备信息档案库建立起来,引入智能化、信息化配套。该信息库能够科学、直观的分析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以供运检人员采用,提高运检的效率。在设备信息库中,还要加强管理检修技术和设备原始技术档案,例如检修记录、实验数据、运行参数、出厂参数等,以这些数据为基础来对设备进行检测,使运检人员能够对设备运行的状态进行直观的分析和判断,制定出更为科学的检修计划。检修计划中应该包括基建扩建项目、检修时间、检修主体数据等相关信息,利用这些信息来提高运检一体化的管理效率,保障输电线路的高效运行。
3.3 引入智能化平台
鉴于传统的运检分离管理模式只能依靠人力劳动来完成运检工作,技术人员必须整合和分析运行人员记录的信息,然后再安排检修人员进行检修,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难以得到保障。而使用智能化平台来进行输电线路管理,可以对信息传达的环节进行减少。在这个平台中要应用GPS全球定位系统来采集和分析,输电线路运行和检修中的各种数据,并且利用该技术来进行输电线路的巡视,从而对输电线路的运行问题进行快速、准确的发现和定位,使巡视工作更有效率。智能平台还可以应用抑制技术、采集技术、识别技术和传感技术来实现运检一体化管理,传感技术在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中的应用如图2。同时要对输电线路的承包形式进行优化,保障运检一体化管理模式能够正常实施[4]。
图2 传感原理示意图
4 结语
电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针对传统的电力系统输电线路,运检分离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应该积极推行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模式,促进电力系统的整体发展。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能够使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得到提高,有利于工作人员不断积累实践经验,接触各项设备,提高运检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保障供电的安全和稳定。
[1]王永红,钱文晓,张俊双,唐睿,艾雷鸣.局域电网负荷智能管理技术研究与应用[J].电气应用,2015(S2).
[2]杨帆,任乔林,冯宁,吴文斌,孙志,毛颖堃.输电线路实时监测与动态增容的研究与实现[J].电气应用,2015(S2).
[3]汪鹏,章彬,唐睿,艾雷鸣.极寒温度下输电线路动态增容运行预测技术的研究[J].电气应用,2015(S2).
[4]郑富安.110kV以下电力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要点分析[J].科技展望,2016(14).
TM75
A
1004-7344(2016)21-0082-02
201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