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禅何以一味

2016-08-09苏叶嘉

茶博览 2016年5期
关键词:佛法茶汤禅宗

苏叶嘉

茶禅何以一味

苏叶嘉

佛教尤其是禅宗与茶和茶文化自古水乳交融,渊源根深蒂固,素有“茶禅一味”之说。近年来茶事炽盛,茶界说茶论禅众说纷纭。茶味、禅味究竟何味?茶禅何以一味?检索以往论者多从茶禅历史因缘、文化关联、相互影响等角度说起,诸如僧史茶事、茶道禅意之类,论之者不可谓少1。这里试从茶之德性、茶之至味和禅人法性、禅之真味关系为之一说,请方家大德赐正。

“茶禅一味”的由来及其思想渊源

在日本茶道界盛传着这样一桩公案:一日,被后世尊为日本茶道开创者的村田珠光(1423—1502)用自己喜爱的茶碗点好茶,捧起来正准备喝的一刹那,他的老师一休宗纯(1394—1481)突然举起铁如意棒大喝一声,将珠光手里的茶碗打得粉碎。但珠光丝毫不动声色地说:“柳绿桃红”。对珠光这种深邃高远、坚忍不拔的茶境,一休给予高度赞赏。其后,作为参禅了悟的印可证书,一休将自己珍藏的圆悟克勤禅师的墨迹传给了珠光。珠光将其挂在茶室的壁龛上,终日仰怀禅意,专心点茶,终于悟出“佛法存于茶汤”的道理,即佛法并非什么特殊别的形式,它存在于每日的生活之中,对茶人来说,佛法就存在于茶汤之中,别无他求,这就是“茶禅一味”的境界。村田珠光从一休处得到了圆悟的墨宝以后,把它作为茶道的最高宝物,人们走进茶室时,要在墨迹前跪下行礼,表示敬意。由此珠光被尊为日本茶道的开山,茶道与禅宗之间成立了正式的法嗣关系。

这则公案旨在借用中国禅门机锋棒喝一类的公案,喻示村田珠光获得一休宗纯的认可,从而确立其茶道开山之地位。村田珠光30岁时到京都大德寺师事一休宗纯,学习临济宗杨岐派禅法。文明六年(1474),一休奉敕任大德寺住持,复兴大德寺。村田珠光从一休那里得到杨岐派祖师圆悟克勤的墨迹,现在成为日本茶道界的宝物。珠光在大德寺接触到了由南浦绍明从宋朝传来的茶礼和茶道具,并将悟禅导入饮茶,从而创立了日本茶道的最初形式“草庵茶”,并做了室町时代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的茶道教师,改革和综合当时流行的书院茶会、云脚茶会、淋汗茶会、斗茶会等,结合禅宗的寺院茶礼,创立了“日本茶道”。

中日禅茶界一致公认日本茶道源自中国禅院茶礼,但在其源流、人物、内容和形式等方面,却存在不同的说法,甚至有以讹传讹的版本。如关于禅茶起源,主张唐朝起源论的有赵州和尚从谂(778-897)说、夹山和尚善会(805-881)说、径山国一禅师法钦(714-792)说;“茶禅一味”的思想渊源是圆悟克勤(1063-1135)及其《碧岩录》,还是源自禅宗临济宗众多大德高僧和《禅苑清规》;尤其是,在制定、实施、推广、传播禅院修持法事活动、僧堂生活与茶事礼仪相结合的实践过程和东传日本中,到底是哪位高僧大德发挥了关键作用,皆迄无定论。圆悟克勤的禅门领袖地位和禅学成就无可置疑,他的《印可状》在日本茶道界的至高地位也值得肯定,他的法系子孙成为南宋和元朝兴盛江南的临济宗各大禅院的骨干中坚力量,也举世公认。但从禅院茶会的实践样式、流播时间和对日茶道的直接后续影响看,显然不是他本人,而是继承他法统的径山弟子大慧宗 (1089—1163)、密庵咸杰(1118—1186)、无准师范(1179—1249)等南宋临安径山禅寺的禅门宗匠,以及元代天目山狮子院“江南古佛”中峰明本(1263—1323)等。

进一步说,从《禅苑清规》关于僧堂茶汤会的详尽规定看,宋元时期的江南禅院都在流行以茶参禅的修习方法,许多高僧大德都是精于茶事、主持茶会的茶人。但是从现存的禅门公案、语录等看,却绝少提到茶事的。有人为了找到“茶禅一味”的出处,证明村田珠光从一休宗纯那里得到的究竟是不是圆悟克勤墨迹“茶禅一味”,查阅了各个版本的《大藏经》、禅宗语录,都没有“禅茶”或“茶禅”的记录,更没有“茶禅一味”或“禅茶一味”这种特别的提法。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颇为符合人类认知存在的所谓“灯下黑”现象。因为茶汤会在当时的禅院的法事活动和僧堂生活中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习以为常,司空见惯,以致谁都不觉得这有什么要特别提及的,就像赵州和尚一句“吃茶去”,其实不过是当时用来机锋棒喝的“方便法门”而已。同时,造成有所谓的“茶禅一味”四字真诀墨宝,也是对日本茶道界“茶禅一味”的说法妄信和误解所致,日本茶道界本来就没说有圆悟克勤书写的四字墨宝,他们崇敬备至的,只是一幅圆悟克勤写给弟子虎丘绍隆(1077—1136)的《印可状》而已。

茶之德性与禅人法性的契合

茶源自自然,是大自然的精华,是自然对人类的恩赐。陆羽说茶乃“南方之嘉木”2,是大自然孕育的“珍木灵芽”。

茶性清净高洁,具有天赋君子美德。茶生于山野,餐风饮露,汲日月之精华,得天地之灵气,本乃清净高洁之物。儒家认为茶有君子之性,具有天赋美德。唐韦应物(737—792)称赞茶“性洁不可污,为饮涤尘烦”3,北宋苏东坡用拟人化的笔法所作的《叶嘉传》,把茶誉为“清白之士”4。宋徽宗也称茶“清和淡洁,韵高致静”5。到现代,已故著名茶学家庄晚芳先生把“茶德”归纳为“廉美和静”6,而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周国富会长积极倡导“清敬和美”的茶文化核心理念7。更有人集大成地提出了茶有“康、乐、甘、香、和、清、敬、美”八德之说8。茶德既是茶自身所具备的天赋美德,也是对茶人道德修养的要求。自古迄今,儒释道都赋予茶清正高洁、淡泊守素、安宁清静、和谐和美的品德,寄寓了深厚的人文品格,蕴含了高尚的人格精神。

陆羽《茶经·一之源》云:“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笔者认为,“精行俭德”其实源是佛家常用语,是“精进修行”、“俭以养德”的简称或缩略。所谓“精行”,就是勇猛精进、勤勉修行;所谓“俭德”,就是俭以养德、守素崇德;其本义就是勤勉奋发以修行、清苦俭朴以养德9。所谓“精行俭德之人”,实际上就是亦儒亦僧的陆羽自己那样的“节士”“行者”,是苏东坡《叶嘉传》所称道的秉性高洁的“清白之士”和杨维桢所作的《清苦先生传》所称赏的励志力行的“清苦先生”10,换言之,就是为了信仰和理想舍身忘躯、精进修行不畏艰辛、坚忍不拔的“修道者”,就是禅门里那些简衣素食、历尽磨难、孜孜以求、追求宇宙真谛和生命觉悟的“苦行僧”。

《禅苑清规》中对僧人参加茶会的言行举止所作的近乎苛刻严厉的详细规定,就可看出禅僧修行生活之艰辛。通常一个僧人参加在寺院禅堂举行的茶汤会,入内“安详就座”时,“弃鞋不得参差,收足不得令椅子作声。正身端坐,不得背靠椅子。袈裟覆膝,坐具垂面前。俨然叉手,朝揖主人。常以偏衫覆衣袖,及不得露腕。热即叉手在外,寒即叉手在内,仍以右大指压左衫袖,左第二指压右衫袖。”吃茶时“安祥取盏橐,两手当胸执之,不得放手近下,亦不得太高。若上下相看一样齐等,则为大妙……不得吹茶,不得掉盏,不得呼呻作声。取放盏橐不得敲磕,如先放盏者,盘后安之,以次挨排,不得错乱。右手请茶药擎之,候行遍相揖罢方吃。不得张口掷入,亦不得咬令作声。”吃罢谢茶退堂时,要“安详下足。问讯讫,随大众出。特为之人须当略进前一两步问讯主人,以表谢茶之礼,行须威仪庠序,不得急行大步及拖鞋踏地作声。”11如此详细的规定,与军训相比还要有过之而无不及。

于禅门而言,以茶参禅问道,养性修行,正是对茶的妙用,可从茶的清趣中去除习气,涤除积垢,返璞归真,还我本来面目,达到参悟禅理,得天地清和之气为己用,于一壶袅袅茶香中抵彼岸,明心见性,彻悟大道。可见,茶性与禅僧的法性高度契合,茶道与佛法的大道相互交融,臻于茶禅一味、禅茶一体的至高境界。

茶之至味和禅之真味的和合

茶入佛法,可通禅机,禅僧以茶参禅,妙于点茶,藉此可通禅中三昧。禅宗之顿悟重在“当下体验”,这种体验往往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恰恰就在这一点上,禅与茶“神合”。

北宋元祐四年(1089)底,苏东坡第二次到杭州出任知州,公务余暇曾到西湖北山葛岭寿星寺游参,南山净慈寺的南屏谦师闻讯赶去拜会,并亲自为苏东坡点茶。苏东坡品饮之后,欣然赋诗相赠,诗序云:“南屏谦师妙于茶事。自云得之于心,应之于手,非可以言传学到者。十二月二十七日,闻轼游落星,远来设茶。作此诗赠之: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忽惊午盏兔毛斑,打作春瓮鹅儿酒。天台乳花世不见,玉川风腋今安有。先生有意续茶经,会使老谦名不朽。”12这里的“三昧”一词,来源于梵语samadhi的音译,意思是止息杂念,使心神平静,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借指事物的要领、真谛。诗中称赞南屏谦师是点茶“三昧手”,意即是掌握点茶要领、理解茶道真谛的高人,足见当时杭州高僧精于茶事。在苏东坡看来,点茶与参法问道一样,达到化境自然悟得个中“三昧”。

茶的滋味很难描述出来,况且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百人恐有百念甚至千念万念,此味正合禅理。当一杯在手,品味着集苦涩香甜诸多味道于一身的茶汤时,正所谓当下一念,茶禅一味。禅宗僧史有则著名的公案,说的是有僧问天柱山崇慧禅师:“达摩未来此土时,还有佛法也无?”师曰:“未来且置,即今事作么生?”僧曰:“某甲不会,乞师指示。”师曰:“万古长空,一朝风月。”13隐指佛法与天地同存,不依达摩来否而变,而禅悟则是每个人自己的事,应该着眼自身,着眼现实,而不管他达摩来否。就像佛法禅理无时不在,犹如“万古长空”,而“一朝风月”只是当下一念而已。同样,村田珠光感悟到的“佛法存于茶汤”,意思是佛法源自生活,平日生活处处有禅,就如一杯茶汤,茶在水里,水里含茶,茶水交融,浑然一体,只有您端起茶杯吃上一口时,才会体会到茶的存在;茶之于水,犹如念之与禅,当下一念之与佛法禅理,禅无时不在,无处不有,而念只是一瞬之间、倏忽而过,茶汤是甘是香还是苦是涩,全在于喝茶人的当下一念,禅者是否得道开悟、明心见性,也就看他能否于平常处见异常,在机锋棒喝之下灵根一动,慧光电驰。

“禅”起源于印度,其原意即指静坐敛心、正思审虑,以达定慧均等之状态。早在释迦牟尼之前,印度就有以升天为坐禅目的之思想。到世尊时代,开始出现远离苦乐两边、以达中道涅槃为目的之禅。众所周知,茶界公认茶道思想的核心价值是“和”,源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中正”、“中和”思想14,这与“禅”起源时期的“中道”思想完全契合。茶之至味与禅之真味的有机交融,从根本上来说是两者在思想根源和文化价值上的契合和一致。

禅宗大义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明心见性。“直心”即纯洁清静之心,要抛弃一切烦恼,灭绝一切妄念,存无杂念之心。有了“直心”,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修心,若无“直心”,就是在最清静的深山古刹中也修不出正果。慧能认为佛法就是世间法,认为现实世界即理想世界,求道、证道、悟道在现实中就可进行,解脱也只能在现实中去实现。

佛家言:无人无我观自在,不空不色见如来。禅宗的“无”不是世俗所说的“无”,而是超越了世俗认为的“有”、“无”之上的“无”。禅宗五祖弘忍在将传授衣钵前曾召集所有的弟子门人,要他们各自写出对佛法的了悟心得,谁写得最好就把衣钵传给谁。弘忍的首座弟子神秀是个饱学高僧,他写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弘忍认为这偈文美则美,但尚未悟出佛法真谛。而当时寺中一位烧水小和尚慧能也作了一偈文: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15。弘忍认为“慧能了悟了”。于是当夜就将达摩祖师留下的袈裟衣钵传给了慧能,因为慧能明白了“诸性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的真理。只有认识了世界“本来无一物”,才能进一步认识到“无一物中物尽藏,有花有月有楼台。”禅宗主张“平常心是道”16,这个所谓的“平常心”是指保持毫无造作、不浮不躁、不卑不亢、不贪不嗔的虚静自然本真之心,就是自然而然、无我无为而无不为之心。由台湾茶人蔡荣章先生首创的“无我茶会”,无尊卑之分,无地域流派之分,无报偿之心,无好恶之心,无有一切分别心,从“无我”开始,排除私心杂念,心无挂碍,达成“忘心”、“忘机”的至高境界,迈向通达智慧的门径。

清人陆次云在《湖壖杂记》中称赞龙井茶时说:“龙井茶,真者甘香而不 ,啜之淡然,似乎无味,饮过则觉有一种太和之气,弥瀹于齿颊之间,此无味之味,乃至味也。”17这是对龙井茶品饮的最高感悟。此处所谓“太和”,其实就是中医药中的“太和汤”18,也就是白开水,所谓“太和之气”,正是无论什么好茶饮过几遍都归于淡而无味、味同白开水的真实写照。而禅宗要达到的悟道境界,就是归于平淡,无味之味方为禅茶真味。在这一点上,茶的“至味”与禅的“真味”,是殊途同归,异曲同工,和合一体,和而不同。

禅是一首无字无声的诗,禅是一幅无形无色的画,禅是一杯甘苦自知、醇香清凉的茶,茶中有高妙的禅家智慧。禅得茶而兴,茶因禅而盛,禅与茶有机交融,和合共生,和而不同,相映生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共同臻于和而不同、美美与共19的东方禅茶文化的至高至尊、至美至善的境界,是中华文化对人类文明作出的独特贡献,是值得珍惜和弘扬的人类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文章注释

1. 董慧:《禅茶文化研究综述》,《农业考古》2012年第5期。

2. 陆羽:《茶经·一之源》,于良子注释,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

3. 韦应物:《喜园中茶生》,刘枫主编《历代茶诗选注》,第18页,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参见温长路:《洁性不可污》,《家庭中医药》2016年第1期。

4. 苏轼:《叶嘉传》,《苏轼文集》第2册429页,中华书局1986年版;然《四库全书》《提要》云:“观《扪蚤新话》称:‘《叶嘉传》乃其邑人陈元规作’”之说,待考。参阅王建:《读苏轼〈叶嘉传〉》,《农业考古》,1993年第2期;丁以寿:《苏轼〈叶嘉传〉中的茶文化解析(续)》,《茶业通报》,2003年第4期。

5. 赵佶:《大观茶论序》,中华书局2013年版。

6. 庄晚芳:《中国茶德——廉美和敬》,《茶叶》,1991年第3期。

7. 陈红波:《周国富全面系统阐述“清敬和美”当代茶文化核心理念》,以及《从大文化视角理解茶文化的核心理念》,《茶博览》2013年第11期。

8. 《茶味八德》,刊《中国楹联报》2005年12 月30日第2版。

9. 鲍志成:《“精行俭德”探赜》,《茶博览》,2016年第4期。

10. 粘振和:《元末杨维桢〈清苦先生传〉的茶文化意蕴》,《成大历史学报》第三十七号,2009 年12月,第61-88页。

11. 宗颐:《禅苑清规》卷一《赴茶汤》,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12. 苏轼:《送南屏谦师》,《苏轼集》第二十六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

13. 普济:《五灯会元》卷二《天柱崇慧章》,中华书局1984年版。

14. 陈香白:《中国茶文化》,第43页,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5. 慧能:《慧能诗偈集第一首》,郭朋校释《坛经校释》,中华书局1997年版。

16. 普济:《五灯会元》卷四《赵州章》,中华书局1984年版。

17. 陆次云:《湖堧杂记》,大学士英廉家藏本,收入来新夏主编《清人笔记随录》,中华书局2005年版。

18. 李时珍:《本草纲目·水二·热汤》,称其“助阳气,行经络,促发汗”,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版。宋人邵雍曾用以指酒,如《无名公传》:“生喜饮酒,尝命之曰‘太和汤’。”《林下五吟》诗之一云:“安乐窝深初起后,太和汤釅半醺时。”

19. 1990年12月东京“东亚社会研究国际研讨会”上,费孝通先生在《人的研究在中国》主题演讲时,提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思想。

猜你喜欢

佛法茶汤禅宗
禅宗软件
最上乘的艺术,皆来自佛法
论旧禅宗与王维的诗歌创作
从一杯茶汤启程(组诗)
一字蚀骨
吉祥“三宝”棕胸佛法僧、蓝胸佛法僧、三宝鸟
《愚公移山》和医学“禅宗”
张九龄与禅宗
茶汤与金属离子络合反应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