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青齐聚一堂,紫砂节人气爆棚紫砂艺术节成为郑州一张名片
2016-08-09王惟一
王惟一
老中青齐聚一堂,紫砂节人气爆棚紫砂艺术节成为郑州一张名片
王惟一
5月6日至9日,由河南省茶文化研究会、河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河南省茶叶商会联合主办,河南国香茶城承办的“2016河南省第七届紫砂艺术节”在国香茶城举办。“老中青”工艺师方阵与壶友齐聚一堂,紫砂、中原壶各展芳姿,还有紫砂壶现场制作、换杯大会、国香茶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紫砂节不仅仅是“紫砂”节,更成为一个茶文化与紫砂文化、河南与宜兴文化交流的平台,一个全国紫砂壶藏友喜爱和信任的收藏平台。
“老中青”三代工艺师齐赴约
当记者走进紫砂节会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今年的展位规模扩大了不少,四处转一转,发现许多年轻的面孔。据了解,今年参展工艺师从“30后”到“90后”,汇集了老中青三代的佼佼者,阵容相当强大。
一间展室内,顾道荣、顾斌文、顾斌武、顾静娜一家三代同堂进行展览,细看展架上的作品,气脉相承又各具特色,真不愧是紫砂世家。
工艺师鲍民军也来自“紫砂世家”,堂哥鲍志强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姐姐鲍雯君是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妈妈曾跟随吴云根大师学艺。第一次来郑州参展,鲍民军带来了自己精心挑选的作品,以光器和花器为主,方器也别具一格,一把六方虚扁上刻着古代的钱币、刀币,沉稳而霸气。
养壶大赛总决赛上,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顾道荣(右1)等评委点评参赛作品
工艺师潘建明是紫砂节的“老熟人”,今年带着自己的新作再度赴约。其中一把刚刚出炉的“小南瓜”很是可爱,青段泥料上采用贴花工艺,把南瓜叶子、小瓢虫等细节刻画得生动传神;还有几款传统器形配上画家郑荣的刻绘,更显大气端庄。
说起刻绘,工艺师何建新令人印象颇深。他的紫砂壶全都是自己制作、自己刻绘,全程不假他人之手。制壶与刻绘兼攻者不多,何建新从小学习书画,练就了扎实的“童子功”,随后才开始学习制壶,自然而然能将壶与书画融合起来。
参展者中,不乏“85后”、“90后”的小鲜肉。紫砂世家出身的“大枝”勇禹愿漂亮又有气质,刻绘作品也如其人,极受现场壶友欢迎。1987年出生的“壶二代”周超跟随父亲周志良潜心学艺,专攻方器,看着他带来的一件件线面角协调、气势沉稳的方器,谁能想到他大学居然是学体育的呢?
亮点频出引围观,活动丰富人气旺
本届紫砂节的观展人次又创新高,人气爆棚,即使遇上阴雨天,也丝毫未影响紫砂爱好者的热情。
展厅入口处,最吸睛的便是几只巨大的紫砂碗了,常常引来人们围观。紫砂碗直径近40cm,碗身细细密密地刻绘着古代名画《清明上河图》,口沿装饰有100个不同字体的“福”字。展位上还有一张“扛旗世界纪录”颁发的证书,宣告它为“世界上最大的紫砂碗”。
巨碗的作者张小生告诉记者,他从19年前就有制作这件紫砂碗的想法,后来经过多年摸索,与几位朋友一次次尝试和失败,才终于完成夙愿。“由于紫砂碗尺寸巨大,烧制时容易变形或开裂,成功率极低;上面的刻绘也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这次我特意来到河南参展,就是因为《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河南的场景,这也算是一种美妙的缘分。”
看惯了常见的紫砂,别具一格的“柴烧紫砂”令许多壶友感到新奇。云泉窑的展位内,每件展品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它们要经历80多小时,在松木的燃烧和火焰的舔舐中形成天然的落灰釉,呈现出质朴、古拙的美感。作者吕海涛介绍,紫砂柴烧由于成品率低,曾一度被淘汰,电窑烧制成为市场主流;然而,精致的电窑紫砂壶永远无法代替柴烧那独特的美感。“现代人审美变了,牛仔裤都要破洞补丁才好看,很多人开始追求返璞归真,柴烧也越来越受市场欢迎。”吕海涛说。
除了这些特色展位,还有丰富多彩、人气超高的活动。室外的“紫砂壶现场制作”活动吸引了许多壶友驻足观看,近距离了解一块泥料变身一把完整紫砂壶的全过程。现场还有独特的紫砂绞泥工艺展示,让人大开眼界。
换杯活动也是人气爆棚,人们拿着自己的杯子,在展柜边认真挑选合眼缘的杯子并进行交换。在这个过程中,换的不仅是杯,更是杯里的故事,无论那故事是桃李春风一杯酒,还是江湖夜雨十年灯,都值得被讲述和回味。
“发现”活动巨大的照片墙让人想忽视都难,每天都有观众盯着它细细辨认。六届紫砂节浓缩于这一面墙,一张张面孔笑颜如昨,串起了回忆的碎片,讲述着紫砂节的日新月异与马不停蹄。辨认出正确结果的参与者们还获得了紫砂茶具、白茶饼等奖品,脸上乐开了花。
国香茶会现场
中原壶,美得不像实力派
中原壶作为茶具界的“小鲜肉”,年龄不大却底蕴深厚,正处在快速成长的起步期。明明可以拼颜值,中原壶却偏要靠实力,工艺、造型、釉色等方面都一年比一年好,今年紫砂节上更是“颜值”爆表,瑰丽的钧瓷、清雅的汝瓷、变幻的绞胎瓷、端庄的黑陶、古朴的中原柴烧、款式多样的钧瓷项链手串,分分钟美哭你。
不仅外表美丽,用起来也是相当给力。一把小小的钧瓷珍珠壶,可以轻松握在掌心,看起来只够一两个人品茶用,没想到上手一试,一壶水竟能连续倒满N个品茗杯,让参观者直呼“神奇”。
河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副会长陈柏伶告诉记者,如今中原壶的细节不断完善,壶盖气密性、持握舒适性、出水流畅性等方面都精益求精。“内外兼修”的中原壶,正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
美丽的中原壶也吸引了来自北京的艺术家李巍巍的目光,他从画家的审美角度,对中原壶提出了一些建议:“钧瓷釉色变幻莫测,很适合作为项链、手串等装饰品。除了这里展示的珠串等形式,未来还可以开发更多新款,比如仿照玉牌做个瓷牌也不错;还可以配上宝石、红木等,更加漂亮,也提升档次。”此外,香道、花道、文房的配套用品也可以作为未来方向,拓展“中原壶”的内涵和外延,使未来发展之路更加宽广。
专业性强,参展工艺师实力雄厚,展品价格布局梯次合理,相得益彰的文化活动配套有品,无疑,河南紫砂艺术节正在成为郑州一张格外出彩的文化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