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猴王”中国人的集体回忆
2016-08-09
工会博览 2016年15期
“美猴王”中国人的集体回忆
元杂剧中就有《西游记》,清代猴儿戏主要作教化之用,民国中后期后发展为纯娱乐的形式。京剧、昆曲、绍剧等剧种中都有猴儿戏。昆曲《安天会》是清末民国的经典猴儿戏,到了新中国,《安天会》改为《闹天宫》。图为1979年上海木偶剧团排练《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1985年2月,改革开放后首届地坛庙会上,“齐天大圣”孙悟空在人群中。当年并非猴年,但庙会上依然出现了孙悟空的形象,足见人们对孙悟空之爱。
中国猴文化源远流长。汉语中有很多跟猴有关的成语,猴与“侯”同音,于是又有诸如“封侯挂印”、“马上封侯”等祝福官运亨通之语。中国诗词歌赋中也从不缺少“猿”这一形象。中国有很多神猴的故事,其中“美猴王”孙悟空几乎家喻户晓。它为什么成为了中国人的集体回忆?
神猴中最神的莫过于吴承恩笔下的“美猴王”孙悟空。在大多数年轻人心目中,对“美猴王”的印象来自于《西游记》中由六小龄童扮演的孙悟空。其实,很多名角如杨小楼、盖叫天、李万春等人都塑造过各自的“美猴王”形象。图为1993年六龄童(右)和六小龄童联袂表演“美猴王”。
猴儿戏在民间有广泛的根基。图为1984年春节期间,黑龙江省海伦县联发公社百强大队秧歌队中的孙悟空和猪八戒。
“孙悟空”这一形象并非直到明朝才出现。作为敦煌莫高窟的“姊妹窟”,榆林窟第29窟的西夏壁画《玄奘取经图》中,就呈现了玄奘弟子“孙悟空”——石磐陀的猴像造型,比吴承恩的《西游记》早300余年。图为榆林窟第29窟的西夏壁画《玄奘取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