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信行理念在超重人群生活方式干预中的应用效果

2016-08-09赵月玲

护理研究 2016年21期
关键词:超重生活方式干预

赵月玲



知信行理念在超重人群生活方式干预中的应用效果

赵月玲

关键词:超重;知信行理念;生活方式;干预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的发生日趋普遍,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发展中国家肥胖病的发生情况日益严重,上升迅速,大多数人们认识到肥胖与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有明显的关系,但在接受健康管理组织的干预过程中经常减重失败。知信行模式认为,只有当人们了解了有关的健康知识,建立起积极、正确的信念与态度,才能主动地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改变危害健康的行为。传统的以说教为主要方式的健康教育模式虽然能在短时间内提高病人的认知,但单一的信息支持对行为的改变作用有限[1-3]。我院针对这一问题,在健康生活方式干预过程中应用知信行模式理念改进管理方法,使全市城镇职工超重人群受益,体检中心也成功转型为健康管理科,取得满意成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2年8月20日—2013年8月20日,某三级甲等医院健康管理科对我市15 917名城镇参保职工进行健康体检,年龄22岁~83岁。体检项目包括血常规、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尿常规、肝胆脾胰双肾B超、心电图、胸部正位片、肺功能。其中男8 518人,女7 399人。在体重超标的5 855人中随机抽取386人进行干预,其中男169人,女217人;20岁~29岁9人,30岁~39岁27人,40岁~49岁117人,50岁~59岁117人,60岁~69岁75人,≥70岁41人;体重指数(BMI)为24.0 kg/m2~27.9 kg/m2208人,28.0 kg/m2~29.9 kg/m2178人。

1.2方法

1.2.1知信行理念据北京市城区成年超重或肥胖人群相关行为因素分析:肥胖者在饮食结构、饮食习惯、饮食喜好及体力活动、交通方式、坐姿活动时间等方面均存在问题。我市为北方地区,饮食普遍存在盐多、油多、油温高等缺点。另外,年龄、受教育程度、高危饮食喜好、食欲好、无锻炼或水平低、睡眠质量好、每天看电视2 h以上、中重度吸烟、常饮酒等因素与肥胖有着密切的关系。知信行模式认为行为改变是目标,但要以相关知识为基础,以信念为动力。

1.2.2干预方式①信息多样化使人们得到健康知识的途径很多,但要将知识进行积极的思考上升为信念,产生行为动机,必须保证知识来源的可信度高。我院健康管理科利用三级甲等医院、区域医疗中心的优势,采用多种方便、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出健康管理的知识,针对干预对象所在各个社区,与社区联合开展行动,进行专家指导,并充分利用社区、单位保健网络,多部门合作,形成有利于个体减重的社区环境及单位氛围。②我院与市内多家社区医院是医疗共同体关系,有远程共享网络用于各种知识共享活动。每个月播放一期健康大讲堂,由内分泌科专家进行肥胖干预知识讲座,一年共举办系列讲座12次。③在干预对象所在社区或单位设立体重测量点,并教会个体BMI值的计算方法。④随体检报告赠送院内编制的肥胖人群减重指南,内容包括合理膳食、科学锻炼身体、高危饮食习惯等,人手一册,并建立飞信群,定期督促其遵照指南提到的要求改善不良饮食习惯,采用科学生活方式。⑤饮食结构干预:根据2014年2月10日国务院颁布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精神,采用正确、专业、科学的营养建议,给予个体指导。日常饮食中限制脂肪摄入量;三餐饮食分配比例,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改变主食摄入不足、用餐不定时定量、睡眠不足、抽烟、饮酒过量、奶类摄入不足、水果蔬菜摄入不足、油脂类摄入过量的饮食习惯。纠正一些易忽视的饮食习惯,如蹲食、快食、烫食、暴食、零食、咸食、甜食等,辅以体力活动。⑥每个单位或社区选派1名健康管理专业人员负责小组成员指导及监督工作。每小组每个月进行1次集中健康管理,其余时间以飞信、微信QQ群等方式联系。每个月进行1次BMI、腰围测定及饮食结构、习惯等调查,每个人都要了解自己在饮食结构、习惯等方面的本月质量评价情况,对于存在的不足分析原因,共同探讨。4个月为1个周期,第4个月集中健康管理时间进行最终BMI的测定与调查,使每个成员充分认识自身的影响因素,发挥健康教育知信行作用,提高健康生活方式理念,使健康生活方式深入每个成员心中。

1.2.3评价方法①干预4个月后进行健康生活方式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知晓成人理想BMI值、知晓体重与慢性病关系、每周锻炼5次以上、知晓饮食习惯与体重的关系。②干预4个月后进行BMI测定与腰围测定。

2结果(见表1、表2)

表1 干预前后健康生活方式调查结果比较  人(%)

表2 干预前后BMI和腰围比较 人

3讨论

在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常常遇到知而不信、信而不行的情况。知而不信的原因在于所传播信息的可信度不足以激发人们的信念。本研究健康知识的宣传中注重了所传播信息的可信度,由三级甲等医院资深专家进行健康大讲堂讲座,提高了可信度。信而不行的原因在于人们在建立行为或改变行为中存在一些不易克服的障碍,超重人群在减重的过程中安逸的生活方式和美味饮食的诱惑抵消了减重带来的益处,因此无法坚持减重行为。所以,本研究建立了飞信群,并利用社区、单位营造良好的氛围,督促检查个体行为,使其逐步将知识上升为信念并付诸行动。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超重人群对合理膳食、科学锻炼的认知有显著提高,并且能够坚持良好的生活行为,达到预期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晓媛,武惠萍,孟晓敏,等.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感觉测试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4):263-265.

[2]Juha HA,Niinikoski MD.Clinical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wound perfusion and transcutaneous oximetry[J].World Surg,2004,28:307-311.

[3]Lou QQ,Wu LF,Dai X,etal.Diabetes education in mainland China: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Patient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2011(85):336-347.

(本文编辑苏琳)

作者简介赵月玲,副主任护师,本科,单位:032200,山西省汾阳医院。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6.21.040

文章编号:1009-6493(2016)07C-2674-02

(收稿日期:2016-03-03;修回日期:2016-06-28)

猜你喜欢

超重生活方式干预
社会生活方式变迁对散打运动发展影响研究
以学校为基础儿童超重肥胖干预研究进展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脂肪分解和仿生物电刺激治疗对超重和肥胖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内分泌及代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