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转型中前行 在挑战中发展
——“十二五”时期杭州市投资发展现状分析
2016-08-09汪磊杭州市社会经济调查局浙江杭州310020
汪磊(杭州市社会经济调查局,浙江 杭州 310020)
在转型中前行 在挑战中发展
——“十二五”时期杭州市投资发展现状分析
汪磊
(杭州市社会经济调查局,浙江 杭州 310020)
摘要:本文基于投资统计数据,从总量及结构等方面,分析杭州市“十二五”时期固定资产投资发展状况、变化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在展望“十三五”时期全市投资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大有效投资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杭州市;“十二五”时期
“十二五”时期,杭州市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投资规模持续扩大,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投资成效显著,对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增强经济实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推进城市国际化进程,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十二五”时期杭州市投资变化特点
(一)投资规模持续扩大,总量连续跃上新台阶
“十二五”期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较快增长、总量规模不断扩大,连跨3000亿元、4000亿元和5000亿元台阶。五年间,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595.67亿元,较“十一五”时期的9686.57亿元实现翻番。2015年达5556.32亿元,比2010年增长109.5%,年均增长15.9%,高于规划目标2.9个百分点。(表1)
表1 “十二五”期间杭州各年度固定资产投资额及增幅
(二)投资结构更趋优化,三产投资比重进一步提高
“十二五”期间,全市在扩大投资总量的同时,立足于自身资源优势,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突出可持续发展、现代农业、服务业培育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大力优化资金投向,产业投资结构的调整呈现出积极变化。2015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31.47亿元,第二产业投资931.78亿元,第三产业投资4593.07亿元,较2010年分别增长6.5倍、35.5%和1.3倍,年均分别增长49.6%、6.3%和18.6%。三次产业投资结构也由2010年的0.2∶25.9∶73.9调整到0.6∶16.8∶82.6。
(三)投资主体多元化,民间投资占主导地位
“十二五”期间,全市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仍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占比有所下降。2015年,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2017.69亿元,较2010年增长95.7%,年均增长14.4%,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2010年的38.9%下降至2015年的36.3%。民间投资呈现稳步发展。由2010年的1406.35亿元提高到2015年的2976.88亿元,年均增长16.2%,增幅高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0.3个百分点,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53.6%,较2010年提高0.6个百分点。外商及港澳台投资较快增长。“十二五”期间,全市完成外商及港澳台投资2601.52亿元,年均增长20.4%,增速高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4.5个百分点,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也由2010年的9.7%上升到2015年的11.7%。
(四)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十二五”期间,全市城市基础设施网络不断完善,地铁1号线、2号线东南段、4号线首通段建成运营,轨道交通初步成网。全力推进“四纵五横”快速路网及配套主次干道建设,已建成快速路网16.4公里,秋石路、吉鸿快速路、彩虹大道、环城北路地下通道、德胜高架等全面建成通车和钱江通道、之江大桥建成使用等,使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有效地改善了投资环境。2015年,全市实现基础建设投资1355.18亿元,比2010年增长1.1倍,年均增长16.0%,五年投资4635.40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1.8倍。(表2)
表2 2010年和2015年杭州市基础设施投资情况
(五)服务业投资支撑作用显著,投资质量明显提升
“十二五”期间,全市服务业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年均增幅高于固定资产投资2.7个百分点,高于工业投资12.3个百分点。服务业投资质量明显提高。2015年,全市剔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的服务业投资2120.99亿元,增长23.5%,增幅高于全部服务业投资9.2个百分点。其中,完成生产性服务业投资880.45亿元,增长22.5%,增幅高于全部服务业投资8.2个百分点;占全部服务业投资的19.2%,较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高技术服务业投资186.61亿元,增长17.4%,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投资106.28亿元,增长19.0%,增幅分别高于全市服务业投资3.1和4.7个百分点。
(六)工业投资降速提质,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十二五”期间,全市工业投资增速明显放缓,年均增长仅6.3%。但进入“十二五”以来,全市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新兴产业,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促进产业转型升级。2015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285.22亿元,较2010年增长57.4%,年均增长9.5%,高于全部工业投资3.2个百分点;占全部工业投资的比重从2010年的26.5%上升至2015年的30.7%。高新技术产业投资261.62亿元,较 2010年增长 89.7%,年均增长13.7%,高于全部制造业投资9.2个百分点;占全部制造业投资的比重由2010年的22.6%提高到2015年的34.5%。从总量前十位的制造业行业来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行业投资占全部制造业的比重呈上升趋势,而纺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等行业投资的比重则呈下降态势。
(七)房地产投资快速增长,商品房施工面积不断扩大
“十二五”时期,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从2010年的956.20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2472.07亿元,年均增长20.9%,比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高5个百分点。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2010年的36.1%上升到2015年的44.5%,提高8.4个百分点。全市商品房施工面积从2010年的6227.05万平方米增长到2015年的11142.68万平方米,年均增长12.3%。
(八)大型项目建设明显增多,带动效应不断增强
“十二五”时期,全市重视谋划和组织实施重点工程建设,带动了一批大项目实施和建成投产。如地铁工程、杭州市第二水源千岛湖配水工程、杭州国际博览中心、福特汽车生产基地乘用车项目、机场路改建工程、紫之隧道、文一路地下通道、中国人寿大厦、东湖快速路等一大批重点项目的投资,带动了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促进了经济平稳增长。2015年,全市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在建项目1558个,完成投资2248.41亿元,比2010年增长96.0%,占全部投资项目的72.9%,较2010年提高5.3个百分点;计划总投资10亿元及以上投资项目162个,完成投资886.36亿元,比2010年增长111.8%,占全部项目投资28.7%,比2010年提高4个百分点。
二、“十二五”时期杭州市投资存在的问题
(一)投资效果系数呈下降态势
“十一五”期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除2009年外基本保持0.32以上,进入“十二五”后,则呈现下降态势。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仅为0.15,比2010年下降0.17。其中,服务业投资效果系数由2010年0.20下降至2015年0.17;工业投资效果系数下降最为明显,由2010年0.56下降至2015年0.09。(表3)
表3 2010年至2015年杭州市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
(二)投资结构不尽合理
“十二五”期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仍偏高。2014年所占比重为“十二五”期间最高,达46.5%,2015年虽有所下降,但仍达44.5%,比2010年提高8.4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7.8个百分点,分别高于GDP总量居副省级城市前4位的广州、深圳、武汉和成都5、4.1、11.1和9.6个百分点。从投资内部构成看,以土地购置费为主体的其他费用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2010年的32.3%上升到2015年的40.0%。土地购置费等其他费用支出为转移性支付,不直接增加社会财富,也不形成当期国内生产总值。全市其他费用在五年间平均增速达21.0%,较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5.1个百分点,剔除其他费用后全市五年间平均投资增速仅为13.2%。
(三)工业投资力度有所减弱
“十二五”期间,全市工业投资力度不足,投资比重呈逐年回落态势。2015年,完成工业投资930.01亿元,同比增长1.8%,较2010年增长36.0%,年均增长6.3%,低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9.6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759.27亿元,下降4.4%,较2010年增长24.4%,年均增长4.5%,分别低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投资11.4和1.8个百分点。2015年,工业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16.7%,较2010年下降达9.1个百分点,所占比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6.1个百分点。
三、“十三五”时期杭州市投资形势展望及对策建议
“十三五”时期,杭州既存在促进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的有利因素,也面临着制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不利因素。
有利因素有:一是G20、B20峰会在杭州召开,全面提升了全市国际化水平,将推动优质项目招引、落地。二是投资稳定增长有良好的经济基础。2015年,杭州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经济总量跨越万亿大关,人均GDP也达1.8万美元。从二线城市向一线城市靠近。由此,发展平台、基础设施、产业转型、城乡统筹、生态环保、公共服务等投资需求将激增。三是2022年亚运会主办权的获得,体育场馆和保障设施的逐步开工建设,将极大地推动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
不利因素有:一是国内外宏观环境复杂,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回升的不确定性因素仍然较多。世界经济仍处在深度调整之中,发达经济体复苏低迷,新兴经济体走势分化,地缘政治的风险上升,全球贸易延续萎缩态势。国内经济仍有下行压力,发展中深层次矛盾显现,稳增长的任务更加艰巨。二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受到一些客观因素制约。土地、资源、信贷等要素对投资的强约束仍将突出;保护环境的理念对投资项目本身的科技含量和环保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种显性和隐性债务风险进一步增大,直接影响政府投资能力。
总体上,杭州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经济有望保持平稳发展,继续加大投入、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要强于不利因素,投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但增速将明显降低,整体运行特征以结构调整为主。为确保杭州“十三五”固定资产投资任务完成,加快经济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主动适应新常态,提升投资增长质量和效益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从中高速转向低速,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结构调整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存量与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发展动力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增长点。要充分认识新常态下发展条件的变化,转观念、换思路、出举措、谋发展,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优化固定资产投向,引导社会预期,保障民生投资,重视生态文明投资,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提高固定资产投资的质量和效益,发挥好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引领作用。
(二)加强政策引导,优化固定资产投资结构
充分发挥政府对全市投资的宏观调控作用,不断提高规划决策的政策水平,结合产业、土地、财税、人才、环境等有关配套政策的实施,引导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投向,优化投资结构,为全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筑“三个高地”提供支撑。紧紧围绕“构筑高端产业高地”,加大优势行业和潜力行业的投入力度,提升杭州制造业竞争力;紧紧围绕“构筑自主创新高地”,加大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的投入力度;紧紧围绕“构筑生态宜居高地”,加大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民生改善、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
(三)创新思路和招法,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
充分发挥政府性投融资平台的融资功能,多渠道筹集企业投资项目建设资金,进一步加强“政、银、企”合作平台建设,积极争取商业性银行的支持,扩大利用信贷资金规模。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有效激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推出招引一批PPP示范项目。
(四)提高服务水平,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一是提高政府投资服务的主动性,认真落实企业投资决策权,加强各部门政策衔接和协调,加强对社会投资的政策宣传、服务和引导;二是强化有关部门的职责联动,协调和促进发改、经信、土地、规划、环保、建设等多个部门的职责联动,推进重大项目顺利实施;三是进一步加强要素投放管理,制定和完善区域开发、产业园区建设等相关资源环境指标体系,坚持土地、信贷资金跟着重大项目走,引导要素合理流动,提高要素生产率。强化土地年度供应计划管理,严格执行建设项目集约用地标准。
(五)深化政府投资体制改革,明晰职能分工
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起投资领域适度、主体行为规范、投资决策科学、出资人到位、资金运作有效、风险管理防范健全的投融资体制机制。为此,要构建市、区县两级政府投资领域界限清晰、分工合理、职责明确的组织体系;组建责任利益协调、管理科学、运转高效的政府投资公司,作为基础性、公益性、战略开发性项目政府投资主体;形成以财政性资金为基础、以金融市场为依托,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筹融资模式;完善与之配套的政府投资中介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科学的政府投资决策、运行、退出、监督等机制。
(责任编辑:施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