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在“知不足”
2016-08-09陈国明
■陈国明
明在“知不足”
■陈国明
生而在世,谁不想建功立业、扬名出彩?但功成名就之后,是沉醉于功名消遣人生,还是更加严以律己保持警醒,不同心态导致不同选择,不同选择彰显不同格局。
88岁高龄的齐白石,鉴赏自己年轻时的一幅作品,发现自己画功已大不如前,便每天深夜一笔一笔地练习描红。儿子不解地问:“您早就盛名于世,怎么想起描红这般初级的东西?”他回答:“现在我的声望高,很多人觉得我随便抹一笔都是好的,我也被这些赞誉弄得飘飘然了,无形中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直到前几天我看到年轻时画的一幅画,才猛然警醒——我不能再被外界那些不实之词蒙蔽了。”
这位老人的“猛然警醒”,同样也在提醒我们:人不可被功名蒙住双眼,找不着真正想要的东西,看不清自己的前进方向;人不能在赞扬声中迷失自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丧失应有的进取心。人贵有自知之明、自胜之强,明就明在“知不足”,强就强在“不知足”,“知不足”而后学,“不知足”而进取。齐白石的这种警醒,为世垂范。
越是成就辉煌的人,越有“知不足”的清醒。马克思、恩格斯在理论上的成就都很伟大,有人提出用恩格斯的名字来命名马克思主义,恩格斯断然拒绝了,坚称自己是“第二小提琴手”“马克思是天才,我们至多是能手”。当年,许光达将军三让“大将”军衔,至今传为佳话。他认为自己没有参加长征,而后的战功也无其他同志显赫,“组织上给自己的荣誉太高了。”毛主席评价许光达:“这是一面明镜,是共产党人自身的明镜!”
不必否认,“傲才骄人”者、“以宠作威”者并不少见。有的人稍有点名气,便自我膨胀起来,认为“老子天下第一”,前行动力戛然而止;有的人稍有点成就,便把荣誉与利益挂起钩来,让荣誉染上不少铜臭;有的人只是升了个不大的官,便“本事不长脾气长”;有的人只做了点本职工作,就认为自己劳苦功高,组织上提拔自己“太晚了”,这辈子“太吃亏了”。得利则跃跃以喜,不利则戚戚以泣,这类人的人生难免会跌入欲望的沟壑。
成绩只能说明过去,“不知足”才能攀上新高峰。“营大者不计小名,图远者弗拘近利。”于党员干部而言,何谓大,人民利益谓之大;何谓远,党的事业谓之远。然而,有的党员干部有些功名之后,却不再直道前进,反而开始弯道“邪”进。黄冈市统战部原部长操尚银与湖南交通厅原党组书记陈明宪,从全国劳模到阶下囚的蜕变让人唏嘘。这说明,不以人民利益而立业,不以党的事业而建功,功名再盛也终将是竹篮打水。
现实往往会这样:一心向往功名,功名却了无踪影,不计功名,功名却不期而至。从雷锋、郭明义到孔繁森、杨善洲,他们的故事就是最好的证明。不计功名者不为功名所累,永葆为民务实的本色,往往能够演绎精彩的人生;而沉醉于功名者斤斤计较个人得失,反而让自己的人生迷失方向。而这正是现实背后潜藏的必然逻辑。
(摘自《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