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恩来为京沪设办事处致信宋子文

2016-08-09刘小宁

世纪 2016年4期
关键词:宋子文国民政府内战

刘小宁

周恩来为京沪设办事处致信宋子文

刘小宁

1946年4月30日,中共代表团在重庆举行最后一次记者招待会,周恩来发表讲话,通报了东北的战局。在国民政府“还都”前夕,中共代表团先期于5月3日由重庆移驻南京,办公处就设在国民政府以东的梅园新村。

早在国民政府还都前,周恩来考虑到国民政府即将还都南京,国共谈判的中心也将从重庆移至南京。于是就派遣了代表团团员祝华先行赴南京,为代表团寻找办公用的房子。

周恩来与邓颖超在南京梅园新村30号院内

由于代表团的办公用房始终没有着落,在1946年的4月2日,周恩来给行政院院长宋子文写了一封信,内容为:

子文院长先生勋右:

敬启者,抗战胜利,政府还都在即,兹为与各方联系及时协商起见,敝团亟应在京沪两地筹设办事处。又第十八集团军驻渝办事处亦需迁往南京办公,敬祈饬属在南京拨予房屋两幢,在上海拨予房屋一幢,俾便派员筹备,以利建国工作。用特奉恳,并请赐复为感。耑此祗颂

勋绥!

周恩来谨启

当时,重庆国民政府各部会及军界的接收大员们,有不少已捷足先登涌到南京,“接收”了大批日伪房产,几幢房子并不是件难事。但宋子文那边没有了下文。周恩来就再次写信给行政院代院长蒋梦麟,又派代表团成员龙飞虎、刘恕、石西民等人,专门找到国民党的老朋友邵力子,以及洪兰友等人,商讨如何解决办公用房的问题。即使如此,仍然没有解决。后来,国民政府还都已是“迫在眉睫”,才由国民参政会秘书长雷震出面,将梅园新村17号和30号的房屋拨给了中共代表团。这才避免了中共代表团迁回南京无处办公的窘境。

5月3日下午5时,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的邓颖超、秘书长齐燕铭、中共中央南方局负责人廖承志、钱瑛等人,以及电台机要组人员共十多人,搭乘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的专机,抵达南京。几天后,中共代表团的其他成员董必武、陆定一、李维汉,以及全体工作人员和他们的家属,计有一百多人,分乘飞机、轮船、汽车等交通工具,陆续抵达南京。

中共代表团成员全部到达后,梅园新村两幢小屋实在是住不下。遂由廖承志夫人经普椿出面,将梅园新村的另一幢35号小楼买了下来。这样,中共代表团在国府路梅园新村共有三幢建筑,分别是30号、35号和17号。上海的国民党当局也不给中共代表团解决办公用房,后经龚澎的三妹(汤恩伯秘书之妻)出面,用金条抵租了一幢小洋楼,地点在法租界的马斯南路107号,以“周恩来公馆”的名义登记注册。

周恩来给宋子文的信

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办事处刚刚安顿下来,首都警察厅的警察就找上门来,要对代表团全体人员进行户口登记,代表团的每一个人都要建立一个户口卡,并颁发了“国民身份证”。梅园新村的户主当然是“周恩来”了。每一个有户口的人,都要在卡上填上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等,还要贴上照片,以便于随时进行检查。中共代表团的这三幢房子,周围足足设置了十多个监察哨,甚至门对门、窗对窗地进行监听、监视。梅园新村的几个出口处,常有一些行为古怪的小贩、皮匠、三轮车夫,生意倒不在乎,只对房子里进进出出的人特别感兴趣。街口拐角处则经常停有几辆汽车,代表团一有车辆出来,马上就盯了上去。

中共代表团来到南京后不久,梅园新村的代表团办事处就发生了“群众示威”活动。国民党纠集了一批“苏北难民”,冲到代表团驻地进行请愿,并扬言要捣毁中共代表团办事处。为防止发生意外,周恩来和董必武进行磋商后,事前采取了一系列必要的措施,如烧毁了一些不必保存的文件,将一些重要文件进行了转移、隐藏。当天,周恩来又约见了参加谈判的国民党代表和美国代表马歇尔,李维汉和滕代远则向民盟通报了中共对整军方案的意见。为了分散国民党的注意力,董必武暂时避居在一个旅馆,代表团其他工作人员则分头到东郊的灵谷寺和玄武湖一带去商量工作。办事处只留下几个人,准备与“示威者”进行周旋。

中共代表团随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后,国共两党谈判的中心立即从重庆移到了南京。国共谈判的内容仍旧没有变,即东北停战、国民大会的代表人选、整军等等。周恩来到达南京的当天晚上,就在梅园新村驻地举行了首次记者招待会,声明中共对东北的态度是先实行无条件停战,再谈其他问题。1946 年6月2日,周恩来一行就来到近在咫尺的国民政府大院,与国民党当局进行停止内战的谈判。7月1日上午10时,周恩来又一次来到国民政府,与蒋介石进行了关于停止内战的谈判。会晤进行了约一个小时,之后,蒋介石离开,周恩来又与行政院长张群等人进行了具体商谈。第二天,《中央日报》与国内主要媒体都作了详细报道。

5月5日,即国民政府“还都”的当天,《中央日报》发表了一篇社论,题为《庆国府还都》。党政军各部会在5月份大部返回南京办公,“还都”基本告一段落。随之,一系列重要活动均在南京举行。

5月9日下午3时,国民党中宣部首次召开中外记者招待会。由部长吴国桢回答记者提问,主要是关于中原“共军违反协议”之事,以及国共两党在东北的内战问题。

随着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迁都行动的结束,国民党已经将主要精力投入了内战战场。蒋介石声称要在六个月“消灭共产党”,陈诚则表示只要三个月。抗战的硝烟尚未散尽,内战的战火已燃遍了中国大地。《新华日报》在5月5日“还都”的当日曾发表了一篇社论,题目就叫做《应把还都典礼 成为和平的节日》。但这一代表了全国人民的美好的愿望,在国民党发动的全面内战的炮火中,瞬间就化为了泡影。三年多的内战全面爆发。

(作者为江苏省中国近现代史协会副会长)

责任编辑 沈飞德 杨之立

猜你喜欢

宋子文国民政府内战
决策权动态流转:国民政府初期华侨教育师资政策考察及当代启示
叙利亚内战大事件
装疯卖傻的宋子文
多重利益分歧与广东免征洋米税风潮
缅甸开启新选择
蒋宋孔家族成员之间的亲疏远近
滇缅铁路与抗战精神
蒋宋孔家族成员之间的亲疏远近
宋子文的葬礼宋氏三姐妹为何都没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