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版画发展的当代路径—评《虚苑国际版画双年展》

2016-08-08王化琳

艺术品鉴证.中国艺术金融 2016年6期
关键词:双年展版画艺术家

文/王化琳

版画发展的当代路径—评《虚苑国际版画双年展》

文/王化琳

版画曾经是一种用于批量复制传播的技术手段,而当前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艺术领域,其美学规范和标准也在逐步建立,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开始明显地出现。在中国举办高规格的版画展览,有利于从更为宏观的、历史化的角度来打破版画既有的固定格局,从观念和形态上对之进行重新定义的艺术探索和实践。在当前全球化的语境中发展版画,既不意味着要背离历史,抛弃本民族的艺术传统;也不能固步自封,无视技术和材料的革新。以强大的文化自信吸收本土文化的养分,以开放的胸襟面对世界艺术的发展,才是版画发展的正确路径。

版画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它以刀代笔,通过在木、石、麻胶、铜、锌等版面上雕刻或蚀刻,从而形成画面。跟其他艺术门类不同的是,版画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在过去数千年时间里,它跟书籍一起作为传播知识和文化的工具出现,深深扎根在民间。然而进入现代,版画的发展却陷入瓶颈。新技术的冲击使版画的实用功能消减,而在艺术领域,版画的影响力不及国画、油画和雕塑三大类别,在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上,又不如装置、影像等新兴艺术富有革命性。如何使版画能够在当代更好地发展?首届国际版画双年展或许会给大家一些启示。

源起中国的艺术

2016年11月19日下午,首届虚苑国际版画双年展开幕仪式暨颁奖典礼、“雕刻塞万提斯:理想主义与游侠骑士”平行展开幕仪式在一号地虚苑美术馆举行。本次展览以促进国际间版画艺术交流、调动国内外文化艺术资源、展示当代版画艺术多元化创作观念及成果为初衷,联合了众多国内外优秀的版画艺术家,展示来自世界各地充满活力的顶级当代版画作品。

[1]

[2]

[3]

在开幕式上,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邱志杰提到,中国是版画和纸的故乡。对不了解版画历史的观众来说,或许很难想象版画和中国的渊源如此之深。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木刻版画是在敦煌石窟中发现的《金刚般若经》卷首佛画,它刻于唐咸通九年(公元868年),比欧洲的木版画要早五百年。唐、五代时期的版画,在中国西北和吴越等地都有发现。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版画,要追溯到1931年鲁迅在上海倡导发起了中国新兴木刻版画运动,鲁迅提出的“面对现实,关注人生,改造社会”使中国版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兴旺局面。在革命年代,艺术家们以版画作为唤醒民众、革新社会的战斗武器,它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版画,也成了一代人心中难忘的回忆。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版画一直在中国生存、发展、传承。在虚苑美术馆举办这样一场国际性的展览,既可以让世人了解中国在版画发展历史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有利于提高版画艺术的大众化传播。双年展评委丹尼尔·斯吕思赞誉它为:“这是一次探险,一幅完整展示版画这门丰富的艺术形式的‘全景图’,一次穿越全球的实践。”

扎根本土文化

近年来中国艺术界有一些奇怪的现象,要么抛弃传统完全西化,要么把传统元素生搬硬套。如何运用现代创作技法表现独有的民族文化?这成为当下影响版画发展的一个重要命题。令人欣慰的是,在本届双年展,一些青年艺术家已经开始了他们的尝试。

[4]

《山海经》是中国古代一部奇书,成书时间大约自战国至汉初,荟萃了地理舆图、神话传说、土风异俗,是中国最早关于地理学、博物学、方志学、风俗学与神话的百科全书,其中所记载的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鲧禹治水等神话故事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双年展上青年艺术家武宏以其为题,用版画的形式对《山海经》里记载的异兽进行描绘。在《山海经》明清版本的基础上,他创造性地结合了木版和水墨技巧,独走印染相间的路径,在融合中探索出块面和质感的灵活控制,将木版水印中的刀刻和木纹保留,较之传统,运用得更为含蓄巧妙。有人在观看之后表示:“他笔下的动物轮廓硬净、凝固而略有漫漶,似乎在漫长的光阴中经历了停留和沉淀。细腻严格的线条结构,藏在渲染之下,本身即承载了反复审视的过程;墨迹的丰富层次构成视觉深度,将原本简单的谱示变为神秘的图腾,有如透过画面召请灵兽。”

除了以中国文化元素作为母题进行创作外,还有游宇、李文杰、陈驰航等年轻艺术家,通过抓取礼仪庆典、建筑施工、乡村变迁这一系列中国社会变迁中的片段,来呼唤人们关注当下,表现了青年艺术家的家国情怀。

包容应对世界

一场以“国际”命名的双年展当然少不了国外艺术家的加盟,本次双年展涵盖了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比利时等50多个国家1169位艺术家近5000件作品,而评委会成员更是来自世界范围内的专家,包括比利时列日皇家美术学院院长Daniel Sluse、比利时瓦隆当代艺术中心负责人Marie-Hélène Joiret、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邱志杰、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苏新平、德国利奥波德赫施博物馆馆长Renate Goldmann、大英博物馆亚洲部负责人Clarissa von Spee、意大利米兰艺术中心负责人Carla Pellegrini Rocca、荷兰马斯特里赫特艺术学院院长Lex Ter Braak、波兰什切青美术馆馆长Marlena Chybowska-Butler等人。评选程非常激烈,如何在深化的内涵和自由的探索之间取得平衡,成为各位专家争论的主要焦点。根据艺术水准和普遍的审美标准,最终从 5000件作品中挑选了245位艺术家的作品入围复评,其中国外艺术家125人,国内艺术家120人。波兰艺术家Kamil Kocurek的作品《Topography of War》(《战争地志》)获本届双年展的大奖,奖金达15000美金。比利时艺术家Wesel Thierry获得来北京虚苑驻留创作的机会。

策展人周融荣认为:“首届虚苑国际版画双年展的质量和多样性,不仅在中国,在亚洲也是首次出现。论及版种的全面,在世界其他展会上都是难得一见的。版画是一种独到的艺术门类。它在世界不同的文化传统中有着不同的面貌,但都源于人类分享艺术的精神需求,并且对匠人精神有着共同的追求。虚苑作为双年展的主办机构,有两点较为重要的素质:对版画艺术的深刻理解,能全面欣赏不同的技巧和内容;强大的文化自信,以接纳不同的价值观。”评委会主席Daniel Sluse表示,“在中国有很多的双年展,而这个双年展是最独特的。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共享和图像复制的世纪。版画因兼有艺术的实验性和传统的表现功力,理应成为这个时代图像创造的宠儿。”

版画曾经是一种用于批量复制传播的技术手段,而当前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艺术领域,其美学规范和标准也在逐步建立,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开始明显地出现。在中国举办高规格的版画展览,有利于从更为宏观的、历史化的角度来打破版画既有的固定格局,从观念和形态上对之进行重新定义的艺术探索和实践。在当前全球化的语境中发展版画,既不意味着要背离历史,抛弃本民族的艺术传统;也不能固步自封,无视技术和材料的革新。以强大的文化自信吸收本土文化的养分,以开放的胸襟面对世界艺术的发展,才是版画发展的正确路径。

猜你喜欢

双年展版画艺术家
版画作品选登
第22届悉尼双年展:边缘
芝加哥建筑双年展
逐风骑行——擦色刻版画
首届华光摄影双年展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拓印版画是这样做出来的
小小艺术家
第三届CAFAM 双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