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珍鉴精 传承永恒— 北京光华路5号艺术馆巡礼之六
2016-08-08张玮玮
文/本刊记者 张玮玮 袁 埜
藏珍鉴精 传承永恒— 北京光华路5号艺术馆巡礼之六
文/本刊记者 张玮玮 袁 埜
编者按:近日走访北京光华路5号艺术馆,与孙馆长诸位一坐,并有幸与卫平先生有一面之缘,本刊之前展示光华路5号艺术馆藏品仅仅是卫先生藏品中的一小部分。卫先生,光华路5号艺术馆主人,“我从来不会根据价格来判断艺术品的价值,也不会整天关注它们最新的市价。我购买这些艺术品并不是为了出售,或者牟取暴利。漠视艺术本身的伟大价值,单纯地投机,或者只是为了满足空虚,将收藏视为标榜财富的手段,这种收藏本身也就变得不再真挚。”这就是卫先生的收藏理念。对美的不断追求是他在全世界范围搜寻艺术品的原动力,而将他的收藏与众人分享则是光华路5号艺术馆的最高目标。
临别获赠馆之年鉴一册,回后翻阅,皆不俗之器物,林林总总,从高古到明清,可谓不具特色者不藏。下面,让我们继续把目光聚焦在这些馆藏文物上,从源远流长的中华瓷器文明之中细细品读艺术的真谛。
(南宋)龙泉窑梅花钉铺首三足炉
(南宋)吉州窑剪纸贴花凤纹茶碗
南宋 龙泉窑梅花钉铺首三足炉
此炉器高6.5厘米,直径21.5厘米,口内敛。器外上有一道浅划弦纹,器身口沿处与腹下一周各错位装饰13个梅花乳钉纹。器如扁鼓式,底施满釉,平切足,修刮外圈足釉。全器釉色呈翠青色,釉薄而透明。腹与底之间承三如意形扁蹄足,悬壁而饰。造型古朴,庄重大方。胎体稳重、饱满,风格独特。
龙泉青瓷已有近两千年烧制历史。自商周时期的原始青瓷到东汉以来的成熟青瓷,从晋代的“漂瓷”到唐越窑的“秘色瓷”,无不以青为尚。青瓷由起初的青黄、淡黄到后来的纯青等色浓艳浅,可谓应有尽有。龙泉青瓷受南宋官窑与汝窑的工艺直接影响,从传统的器型中接受外来影响,形成自己多姿多彩的形制特征。如青岛市博物馆藏宋钧窑乳钉鼓式洗与此炉在形制上基本一致,属同源异流之珍品。
南宋 吉州窑剪纸贴花凤纹茶碗
此碗高5.5厘米,口径11.5厘米。束口,弧腹,小圈足。通体施黑釉,外壁施釉不及底,釉薄处呈酱褐色,器底露胎呈米黄色。器外壁以黄褐色釉随意点洒成大小不一的斑点,俗称“鹧鸪斑”。内壁在米黄色兔毫窑变釉上,饰有剪纸贴花双凤图案,两只飞凤绕盏心盘旋,凤冠高耸、长尾翻卷、展翅飞翔,栩栩如生。衬以双梅,暗自生香。一动一静,双凤梅花相得益彰。
宋代流行点茶“漏影春”法,用镂纸贴盏,糁茶后去纸,盏内壁留图案,然沸汤一点搅图案就会消失。这也许是促成剪纸贴花工艺诞生的一个客观因素。吉州窑的窑工大部分属于“耕且陶焉”的陶农,平时务农,把制瓷作为副业。家中妇女,在制瓷过程中常担任彩绘和施釉的工作,其中不乏有剪纸能人。他们把传统的民间喜闻乐见的剪纸技艺巧妙地移植到瓷器的装饰上来,赋予黑瓷以动态的艺术美,不得不说是吉州窑匠师的一大新创。剪纸贴花的艺术,源于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生活。剪纸贴花盏可以使图案永久地留在茶盏上,品茶之余,欣赏盏上图案,高雅情趣自在情理之中了。
南宋 龙泉净水瓶(一对)
此器高31.5厘米。鼓腹,溜肩,下腹渐收。筒形长颈,颈上部出一圈凸沿,形似“吉”字。足底露胎,色呈橙红,俗称“朱砂底”,为龙泉青瓷一大特色。
南宋晚期的龙泉青瓷已走向成熟,此时的釉色特别讲究,窑工们运用多次上釉的方法,使器物呈现出一种温润腴厚的感觉,其中以粉青和梅子青为最佳釉色。此瓶通体施以温润的粉青釉,釉面晶莹剔透,满布开片,其纹片如冰破裂,裂片层叠,甚为奇妙。古人曰:“官窑品格,大率与哥窑相同,色到粉青为上,淡白次之。油灰色,色之下也。纹取冰裂为上,梅花片墨次之,细碎纹,纹之下也。”可见龙泉青瓷的独特釉色肥美,早已博得古人的厚爱,并视其为稀世奇珍。
宋元之际,蒙古寇境,兵祸连起,内乱丛生。寓意福贵吉祥造样的陶瓷开始盛行起来。传说净水瓶滴洒能得祥瑞。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只元代的龙泉窑“吉”字瓶,因形状呈“吉”字而得名。多为朝廷、寺庙、富贵人家祭祀之用。
(南宋)龙泉净水瓶(一对)
南宋 吉州窑云气纹茶碗
此碗高6厘米,口径16.8厘米。碗壁外敞,斜腹,小圈足,呈斗笠形。通体施黑釉,色黑如漆。口沿薄釉处微泛胎色,底足无釉露胎呈米黄色。器外壁施以黄褐色“鹧鸪斑”。内壁以米黄色釉绘云气纹,画面构图繁复,纹饰新颖别致,极具图案装饰效果。
云气纹也称流云纹,它以线条的舒卷起伏,相互结节成如意,营造一种“幻化物象”之效果,使纹样的装饰性更具动感,寓意高升和如意。充分体现了吉州窑彩绘艺术的丰富多彩。鹧鸪纹是吉州窑黑釉瓷的主要的窑变釉装饰手法,它在黑色底釉上显现白色的窑变斑点,犹如鹧鸪鸟羽毛的花纹,为文人所欣赏。《清异录》云:“花纹鹧鸪斑点,试茶家珍之。”古人饮茶品茗之余,观瓷赏心悦目,心朗神怡。
江西樟树市博物馆藏有一件元釉下彩绘如意云气纹瓶,画面精细,线条流畅,与此碗纹饰颇有几分代表性的类似。故此碗亦不失为一件难得的宋代吉州窑彩绘佳器。
南宋 吉州窑铁绘开光鸾鸟纹铺首瓶
此瓶高46.5厘米,腹径23.5厘米。瓶颈肩结合处贴塑一对铺首衔环,造型端庄雅致。长颈口沿外撇,溜肩,椭腹圆呈胆状,矮立足。底足无釉,可见轱辘旋削痕。大瓶通体满画单褐色彩绘金地开光鸾凤竹梅吉祥图案。铺首衔环一侧绘三幅菊瓣纹开光,内画竹梅图。上下几幅仰俯照应得当。瓶正面前后绘菱花形开光鸾凤和鸣图,图上加绘一幅菊瓣纹开光竹梅图。腹下一周绘仰莲纹。全瓶两大八小开光釉下彩绘吉祥图案装饰,视觉效果极其秀丽典雅。
吉祥图案是吉州窑陶瓷艺术装饰纹样中最具地方特色的一种装饰,其表现手法主要有两种:釉下彩绘瓷的吉祥图案装饰和黑釉瓷的剪纸贴吉祥图案装饰。它在我国的瓷艺装饰方面具有继承和创造性的贡献。其产品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艺术色彩。
吉州窑的釉下彩绘瓷的吉祥图案装饰,是一种褐色的单色彩绘。这种单色彩绘瓷通常被陶瓷界称为“铁绣花”。铁绣花装饰是从传统粗瓷画彩中发展而来的,其成熟期是宋代。吉州窑彩绘艺术的绘画颜料是北方山区俯拾即得的贫铁矿斑化石,专业称之为“斑化料”。
吉州窑陶瓷吉祥图案装饰既注重适应装饰工艺的要求,又注意图案本身的特点。在形象描绘上,大多是平视的,画面构图不拘一格,全部是因器布局。而且还有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题材构成的图案。它的绘画风格是将瓷面为纸,来表现国画的设计和画面。生动协调、色彩明朗,运笔刚柔、粗细兼备,大胆有力、风流萧洒。因此在表现手法和装饰内容上,往往留有绘画性的痕迹。
吉州窑彩绘吉祥图案装饰的主要内容有石榴、牡丹、竹梅、灵芝、莲花、奔鹿、鱼、娃娃图、凤、龙、书法和吉祥语等。内容都是富有吉样寓意的如“形影不离” “鸾凤和鸣” “五福捧寿” “喜上眉梢” “松鹤长寿”等。这些彩绘吉祥图案使吉州窑形成了极富地域性的秀丽和细致风格。
(南宋)吉州窑云气纹茶碗
大美无言。具有浓郁民族传统文化风格的吉州窑作品,能诞生如此美丽的南宋吉州窖铁绘开光鸾鸟纹铺首瓶,不愧为我同古代民族优秀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南宋)吉州窑铁绘开光鸾鸟纹铺首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