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士秋:从书法创作到艺术品鉴证

2016-08-08(文/凌)

艺术品鉴证.中国艺术金融 2016年5期
关键词:鉴证艺术品书法

(文/ 华 凌)

杨士秋:从书法创作到艺术品鉴证

(文/ 华 凌)

杨士秋, 1953年9月生,吉林农安人。历任陕西省西安市副市长,省委副秘书长,政策研究室主任,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国家人事部副部长,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国家公务员局党组书记。现任中国人才交流协会会长、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作为艺术品鉴证质量溯源体系的支持者,杨士秋与该体系的渊源还得从自身经历说起。

杨士秋从小热爱书法,最初跟随父亲学习笔墨纸砚的用法和横竖撇捺的写法。一开始就是单纯兴趣,写好字受到夸赞很高兴;参加工作后,有时书法成了工作需要;到了一定年龄有了一定阅历之后,感觉书法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好方式。

作为书法爱好者,杨士秋也面临着时间有限、条件有限的状况。但是,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杨士秋并没有放弃书法,反而利用每一个碎片时间,就连做普通的会议记录,都会有意识地按书法要求去写字。

梁启超认为“书法是最优美最便利的娱乐工具”。杨士秋也感受到,书法艺术充满辩证法,这是其能给人带来快乐的重要源泉。书法创作讲究章法,在笔法上有藏露、中侧、提按、疾徐,用墨上有浓淡、枯润,结体上有敧正、向背、收放,章法上有疏密、呼应、避就等等,这其中千变万化,研究起来妙趣横生。书法水平的提升是一个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当人从古人碑帖中、从书法理论中、从行家的指点中顿悟,会觉得神清气爽、如沐春风。

正由于杨士秋对书法艺术充满热爱,所以对当今书坛里一些伪造名人题款和名家书法的现象深恶痛绝。这些制假者将无款作品变成有款作品,将近代作品改成古代作品,将一般作品改成名家作品,曾使不少功力不深、见识不广的投资者上当受骗,甚至行里人也难免落入圈套。而部分不负责任的拍卖行和鉴定机构则成为这些造假者的“帮凶”,使书画市场环境进一步恶化。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在一次座谈会上,杨士秋得知了“以科技鉴定为基础,以经验鉴定为借鉴,以标准计量为依据,以认证认可为手段,以检验检测为依托,以信息化为平台,并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艺术品鉴证质量溯源体系,茅塞顿开。因此,在2015年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杨士秋和艺术品鉴证质量溯源体系的首倡者魏传忠,以及其他六位提案人一起,提出了《构建艺术品鉴证质量溯源体系,促进艺术品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议案。

杨士秋认为,长期以来,中国书画鉴定过于依赖经验判断,而大量事实表明,经验鉴定本身有局限性。尤其现代科技发达,新式作伪手段层出不穷,如果鉴定手段不能与时俱进,具有公信力的权威鉴定和价值评估机制不能建立,则艺术品市场会彻底崩溃。艺术品鉴证质量溯源体系,是有效解决艺术品鉴定市场存在的鉴定无标准、检测无规则、执业无资质等乱象的重要途径。“艺术品是我们民族宝贵的财富,一定要保护好它们,为它们营造一个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

猜你喜欢

鉴证艺术品书法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艺术品鉴,2021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常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2020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2020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证质量溯源平台
ARGUS-100 艺术品鉴证数字图像比对系统
书法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