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近代美国文献看南海诸岛的主权

2016-08-08

文史哲 2016年4期
关键词:南海诸岛近代管辖权

辉 明



从近代美国文献看南海诸岛的主权

辉明

摘要:自古以来,我国海南渔民就已在南海诸岛从事生产开发活动,是南海的开发者和经营者,也是南海诸岛唯一的主人。这不仅为中国史籍所记载,也为包括美国官方文献在内的大量西方文献所证实,中国对南海的主权有着充分的历史依据。20世纪之后,中国政府多次对南海诸岛进行巡视,宣示主权,并对南海诸岛重新命名,从而在法理上确立了对南海诸岛的主权。美国官方文献承认南海诸岛是中国的领土,并采用中国政府的命名,实际上反映了当时美国对中国有效管辖南海诸岛的认可。

关键词:美国文献;南海诸岛;中国主权;管辖权;近代

自古以来,我国海南渔民就在南海诸岛从事生产开发活动,长期居住。南海是海南人的家园,并在此基础上,中国逐步形成对南海诸岛的主权和管辖权。这不仅为中国史籍所记载,也为大量西方文献所证实。本文拟从近代美国文献,尤其是官方文献的有关记载,来说明当时美国政府对南海主权归属的认知。

一、美国早期在南海的活动及南海航线

美国在南海的最早活动可追溯到18世纪末。1784年,美国帆船“中国皇后号”满载货物,远涉重洋,途经南海,到达广州,揭开了中美关系史的第一页。但是,“中国皇后号”只是经过南海,没有留下对南海的记载。当时美国立国不久,国力不强,对中国的兴趣在于贸易,而对南海未给予太多的关注。

关于戴维·斯科特号在奥援暗沙的测量,华盛顿1836年2月4日周四发行的周刊《军队与海军编年史》有详细生动的记载:

奥援暗沙即以奥援船长之名命名的。

为了适应海外扩张的需要,应美国船长协会(American Shipmasters Association)的要求,1864年6月24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一项法案,授权海军部向美国海军和商船提供海军人员在外国海域进行调查和勘探结果的资料。1866年6月21日,海军部成立了海图官局(United States Hydrographic Office),当时隶属于美国海军部航务局(Bureau of Navigation)*Gustavus Adolphus Weber, The Hydrographic Office: Its History, Activities and Organization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Press, 1926), 41.。成立海图官局的目的,是为美国海军和商船提供精确的、廉价的海图、航海指南、导航资料和航海手册,以改善航海安全*The Hydrographic Office, Asiatic Pilot vol.IV (Washington: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25), 1.。

美国海军海图官局的工作是在公海和外国海域进行地形和航道测量,以收集和发布航道和航海资料,绘制和印刷与航海有关的地图和海图,以及编制和发行航海指南、(列举各导航用灯标的)航行表、引航图、航海手册、期刊,还有无线电导航广播*Gustavus Adolphus Weber, The Hydrographic Office, 1.。

美国海军海图官局翻译了1851年法国海军德·柯哈烈特(De Kerhallet)船长《印度洋概览》一书,由美国政府出版办公室于1870年出版,对印度洋直至南海、台湾海峡的季风、气候、洋流和航路作了介绍。其中对南海的描述甚为详细,反映了当时美国对南海的认识。

当时南海诸岛海域是东西海上交通的主要通道,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印度洋概览》对西方船舶从印度洋进入南海的航线作了介绍:“从新加坡海峡或邦加海峡进入南海(China Sea),西沙群岛(Paracels)以西的航线称为内沟航线(Inner Passage),是3、4、5这几个月中最直接、最快捷的航线;但在6月西南季风开始刮起时,经过中沙群岛(Macclesfield Bank)的外沟航线(Outer Passage)则更为可取。”*Charles Philippe de Kerhallet, General Examination of the Indian Ocean (Washington: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870), 136.并对外沟航线作了详细介绍。除了内沟和外沟航线,印度洋通往中国的南海航线还有巴拉望航道。

《印度洋概览》对上述两条返航航线作了详细介绍,因为这对那些“并不十分熟悉这里航海的人是最有用的”。其中内沟航线是从香港经过老万山(Great Ladrone),离开南海前往海峡最直接的航线;如果从澳门启航,则应走外沟航线*Ibid., 148,150.。无论是走哪条航线,西沙群岛和中沙群岛都是必由之地。只有在西南风季节之末,走巴拉望航道才更为合适。

《印度洋概览》的内容涉及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季风、气候、洋流和航线,其中对南海航线的介绍接近全书的五分之一,以如此大的篇幅,不厌其烦地介绍南海航线,亦可见当时美国政府对与中国贸易及南海航行安全之重视了。

1871年,美国海军海图官局又出版的一部《太平洋航行危险的报告》,列举了涉及到南中国海险礁的地名表,其中提到珍珠岛(Pearl Island),位于北纬7°35′,东经111°29′;金盾暗沙(Kingston Bank),位于北纬7°36′,东经111°28′。并称:双桅方帆船羚羊号(the brig Antelope)的瓦特金斯船长(Captain Watkins)报告,在接近金盾暗沙的位置有一个岛,这个岛直至最近才标在海图上,金盾暗沙水深9英寻。后者已经证明是大来福门滩(Rifleman Bank,即南威岛)的一部分,但在那里或附近没有发现岛屿*United States. Hydrographic Office, Reported Dangers to Navigation in the Pacific Ocean, Inclusive of the China and Japan Seas and the East India Archipelago Part 1 (Washington: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871), 103.。这份地名表中的南中国海险礁原出自1848年英国出版的《航海杂志与海军纪事》,不过来福门滩作斯普拉特利岛(Spratly’s Island),经纬度是北纬8°39′,东经111°55′*The Nautical Magazine and Naval Chronicle vol.17 (London: Simpkin, Mardhall, and Co., 1848), 563.。

二、美国文献记载中的南海:中国海南人的家园

郭士立所说的“浮起的浅滩”,即指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

根据我的观察,海南岛有大量的渔船,这些渔船是用坚硬的木料建造的,而不像其他中国船用枞木建造,因此航行速度很快。这些渔船很多每年出海捕鱼2个月,远航至离家乡七八百英里,去采集海参和寻获海龟壳及鱼刺,他们来到南海的东南部许多的浅滩和沙洲(南沙群岛和曾母暗沙)寻找这些东西。他们在3月启航,先来到(南沙群岛)北部的沙洲,留下一两个船员和几罐淡水,然后航行至婆罗洲邻近的一些巨大的沙洲(指南沙群岛南部和曾母暗沙),继续捕鱼,直至6月上旬才带他们的同伴和收获物回来。当我们在南海的岛礁时,遇到很多这样的渔船。*Elijah Coleman Bridgman and Samuel Wells Williams, The Chinese Repository vol.V (Vaduz: Kraus Reprint Ltd., 1837), 343.

1856年,卫三畏在广州出版了《中国商业指南》,其中也引述了罗斯船长的记载。*Samuel Wells Williams, A Chinese Commercial Guide: Consisting of a Collection of Details and Regulations Respecting Foreign Trade with China, Sailing Directions, Tables, & c (Canton: Printed at the Office of the Chinese Repository, 1856), 9.

以上记载说明,中国海南人的足迹已遍及南海诸岛,甚至远达婆罗洲附近的曾母暗沙从事生产生活活动,南海诸岛是海南人的家园。而在当时西方文献中并未提及越南人或菲律宾人在南海诸岛的任何踪迹,说明他们尚未涉足南海诸岛,中国海南人是南海诸岛的唯一主人。

根据美国文献的有关记载,当时中国海南人在南海从事经营活动的岛礁主要有:

1.东沙群岛(Pratas Island and Reef)

东沙群岛位于中国广东、海南岛、台湾岛及菲律宾吕宋岛航线的中间位置,主要由东沙岛、东沙礁(环礁)、南卫滩(暗礁)和北卫滩(暗礁)所组成,周围暗礁密布,水情险恶,不利航行,故被西方人视为畏途。但附近海域海产丰富,是南海重要渔场,盛产海龟、墨鱼、海参、鲨鱼和贝类等,历来是海南渔民生产作业的场所和船舶停靠点。

卫三畏于1863年再版的《中国商业指南》,书中附录《中国沿海航海指南》(Sailing Directions for the Coast of China)对海南渔民在东沙的生产生活有如下记载:

东沙岛礁:东沙岛东北端位于北纬20°42′3″、东经116°43′22″,发育在东沙环礁的礁盘上,接近礁盘沉陷地带的中央。它从东至南长约1.5英里,西北宽约0.5英里,高40英尺。岛上长满灌木丛,高约10英尺。岛由白沙所堆积覆盖而成,并无土壤,形状如马鞍,环抱着一个浅水的入口即泻湖,泻湖从西部的入口延伸了0.5英里,每年早些时候来这里捕鱼的中国渔民都会在泻湖里避风。在沙洲上挖掘数英尺即可获得略带咸味的淡水。这里塘鹅之多以至于可以用棍子把它敲下来。*Samuel Wells Williams, The Chinese Commercial Guide (Hong Kong: A Shortred & Co. 1863), “Appendix,” 176.

美国海军海图官局编写、美国政府出版办公室于1915年出版的《亚洲指南》也有记载:

1909年11月19日,广东省政府派补用知府蔡康为代表,在东沙岛隆重举行立碑、升旗仪式,重申主权。

1937年美国海军海图官局编,美国政府出版办公室于1938年出版的《中国海西海岸航行指南》亦记载中国渔船在东沙岛的活动:

东沙岛(东至北纬20°42′,东经116°43′)位于东沙礁西部边缘的中间,它的边际在水下。这个沙质、像马鞍形的岛长约1又1/2英里,宽1/2英里,岛上的树冠高40英尺。两条像叉子的环礁从岛的主体和一个浅滩入口向西延伸了1英里,从入口的障碍直至它的东北是像手臂的环礁。每年早些时候来到这里的中国渔船在入口处避风。*United States. Hydrographic Office, Sailing Directions for the Western Shores of the China Sea from Singapore Strait to and Including Hong Kong (Washington: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38), 117.

2.西沙群岛(Paracel Islands)

西沙群岛,由宣德群岛和永乐群岛组成,渔业资源丰富,是中国著名渔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海南渔民在南海的渔业基地。他们不仅在这里从事捕捞作业,而且也在各岛居住,建屋掘井,种植椰子树和棕榈树,进行开发活动。对此,美国官方文献作了大量记载。

宣德群岛(Amphitrite Islands):

东岛(Lincoln Island),位于中国西沙群岛东部的宣德群岛东岛环礁中,是西沙群岛中面积第二大岛。美国海军官海图官局编,美国政府出版办公室于1915年和1925年出版的《亚洲指南》记曰:

1937年美国海军海图官局编,美国政府出版办公室于1938年出版的《中国海西海岸航行指南》记载略有不同:

东岛,位于西沙群岛极东,长1.25英里,宽超过0.5英里,高约15英尺。覆盖着树木和草丛,东北岸险峻。岛的边缘是一条干珊瑚礁,延伸了200至600码。该岛的中央,靠近一棵矮小的椰子树旁,有一口井,井中有淡水渗入。*United States. Hydrographic Office, Sailing Directions for the Western Shores of the China Sea (1938), 128.

种植椰子树,其肉汁可供食用,其壳可用于计时,更重要的是当渔船返航时,椰子树就成为其家园的地标,种植棕榈树的意义也在于此,故海南渔民所居住各岛几无不种植椰子树和棕榈树,它与挖掘的水井表明,海南渔民并非是西沙群岛的匆匆过客,而是西沙长年居住的主人。

赵述岛(Tree Island),是宣德群岛北部之一岛。美国海军海图官局编,美国政府出版办公室于1915年和1925年出版的《亚洲指南》记曰:

永乐群岛(Crescent Group):

永乐群岛是西沙群岛西部岛群,中间的浅湖水产资源丰富,加之浅湖礁头不多,且多偏于东侧,航道和渔场都好,是海南渔船停泊和避风的好场所。美国海军海图官局编,美国政府出版办公室于1915年和1925年出版的《亚洲指南》对永乐群岛的地理和航道条件记载甚详:

《亚洲指南》对海南渔民住舶之琛航岛和晋卿岛有如下描述:

琛航岛是珊瑚岛,覆盖着灌木林,一条从东至西延伸1.3英里的砾礁环绕着它,宽1350码,形状陡峭。东面的岛也是更大的岛,岛的宽度为0.5英里,有树丛高约20英尺,它的南边有一口井,旁有两棵椰子树。在岛的东北端有一个白色的旗杆,比树丛高约10英尺。西面的岛上的灌木丛高约10英尺,邻近岛的中心有一棵椰子树,形成显著的地标。

旗杆显然也是作为家园之标志,对返航渔船起导航作用。

1937年美国海军海图官局编,美国政府出版办公室于1938年出版的《中国海西海岸航行指南》则记载:

晋卿岛,约1/2英里长,450码宽,长满灌木树和高约15英尺的红树林。该岛由一条1又1/2英里宽的航道与琛航岛分开。经由这条航道的船舶应与琛航岛保持1/2至1/4英里距离,可以在靠近晋卿岛以西处抛锚。*Ibid.

琛航岛与晋卿岛是当时海南渔民生产生活的主要岛屿,在其他岛屿也都有海南渔民生产生活的踪迹。

珊瑚岛(Pattle Island),位于中国永乐环礁西北侧,濒临南海主航道,此处珊瑚极多,因此名之珊瑚岛。美国海军海图官局编,美国政府出版办公室于1915年和1925年出版的《亚洲指南》提到海南渔民种植的椰子树和挖掘的水井:

珊瑚岛,“位于群岛的西北,长1000码,宽500码,高约30英尺。在它的南边有一个小湾,船从那里可以登陆,但并不容易,因为水很浅,岸边有礁石。岛上长满灌木丛和红树林,高从10至15英尺不等,从西边算起的长度约三分之一处有3棵椰子树,最高的树冠高于海面约40英尺,形成显眼的地标”;“淡水可以在靠近椰子树之处挖掘取得,但必须煮沸才可以更好入口”。*The Hydrographic Office, Asiatic Pilot vol.IV (1915), 123; The Hydrographic Office, Asiatic Pilot vol.IV (1925), 137.

1938年出版的《中国海西海岸航行指南》的记载则略有不同:

珊瑚岛,位于这个群岛的东北边,长0.5英里,宽0.25英里,高约30英尺。岛上覆盖着灌木丛和红树林,有10至15英尺高,从西边算起的长度约三分之一处有3棵椰子树,最高的树冠高于活页约40英尺,形成显眼的地标。淡水可以在靠近椰子树之处挖掘取得,但必须煮沸才可以更好入口。*United States. Hydrographic Office, Sailing Directions for the Western Shores of the China Sea (1938), 130.

直至今日,当年海南渔民种植的椰树和在椰树旁挖掘的水井一口依然保存完好。在岛上各处均有清代瓷器发现,且多日常用器,如青釉瓷碗、杯等,是当年海南渔民在岛上居住生活的历史见证。

甘泉岛(Robert Island),位于永乐群岛西部,南距羚羊礁约0.5海里,北距珊瑚岛2海里,低潮时可涉水过珊瑚岛。美国政府出版办公室1915年和1925年出版的《亚洲指南》称:甘泉岛“呈椭圆形,长近800码,岛上覆盖着植物并有一口泉井”*The Hydrographic Office, Asiatic Pilot vol.IV (1915), 124; The Hydrographic Office, Asiatic Pilot vol.IV (1925), 137.。

华光礁(Discovery Shoal or Reef),是西沙群岛中的大环礁之一,东西延伸16海里,南北跨5海里多,低潮时环礁可露出海面,内有泻湖。华光礁是冬季良好渔场,从农历正月到五月都有海南渔民来此作业。美国海军海图官局编写、美国政府出版办公室1915年和1925年出版的《亚洲指南》描述:

美国海军海图官局编写、美国政府出版办公室1938年出版的《中国海西海岸航行指南》亦有相同的记载*United States. Hydrographic Office, Sailing Directions for the Western Shores of the China Sea (1938), 127.。

北礁,是永乐群岛北端的一个椭圆形环礁,周边海域浪急暗礁多,又处于国际航道要冲,是南海著名的险区之一。但礁盘广大,水产丰富,是黑狗参的主要产区。礁盘上还有砗磲、海龟和麒麟菜,另外,海参、海鳝、石斑鱼等水产品也极为丰富,因此也是海南渔民从事渔业生产的场所。美国政府出版办公室1938年出版的《中国海西海岸航行指南》提到:

北礁(North Reef),西端位于北纬17°05′,东经111°26′,是西沙群岛最西北端的危险的险区。该暗礁自东向西长约7英里,宽3英里,非常险峻。整个暗礁边缘有礁石走出水面,波浪冲击,其声远处可闻。北礁的西南边,有一条航道,船舶可以通过它进入环绕的泻湖。在1923年,环礁的南边有两个引人注目的烧水壶,此后,据报告在环礁的东北端也发现了另一个烧水壶和沉船。*Ibid., 131.

显然,这些遗物是当年海南渔民所遗留的。

3.南沙群岛

南沙群岛是南海四大群岛中位置最南、岛礁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组群岛,距离海南岛也最为遥远,然而这里岛上灌木繁茂,海鸟群集,盛产鸟粪,水产种类繁多,自然资源丰富,尤其是盛产海参、海龟和鱼刺,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因此,遥远的地理距离并未成为海南渔民的障碍,他们为南沙丰富资源和物产所吸引,很早就来到这里从事开发活动,其足迹遍及南沙各岛礁,因此南沙群岛也成为四大群岛中海南渔民分布最广,开发活动最活跃,以及居住时间最长的地区。

郑和群礁(Tizard Bank and Reefs),是南沙群岛最大的群礁,历史上向为海南渔民在南海南部进行捕捞和开发的基地,其足迹遍布群礁各处。美国海军海图官局编写、美国政府出版办公室1915年和1925年出版的《亚洲指南》引英国海军海图官局《中国海指南》*The Hydrographic Department, Admiralty, China Sea Directory vol.II (London: J. D. Potter, 1879), 66.官方正式版的记载曰:

从以上的记载来看,海南人在南沙群岛已经从季节性的捕捞生产发展成为常年的生产开发活动,由于生产开发的需要,他们的生活状况也从临时性的居住发展为长期定居的生活,并因此与海南岛建立起定期的贸易关系,除了渔民之外,还有海南商人也每年来到南沙群岛,为他们带来粮食和生活用品,这种贸易关系维持了几百年。可见当时在南沙群岛生活定居的海南人不在少数,南沙群岛是海南人的家园。美国政府出版办公室1938年出版的《中国海西海岸航行指南》已不见这条记载,但提到海南渔民的活动,反映了法、日的侵略对南海局势的影响:

当时南沙群岛的主岛太平岛是中国海南人生产生活的中心,美国政府办公室1915年和1925年出版的《亚洲指南》还记载了海南人在太平岛种植的椰子树和挖掘的水井:

太平岛(北纬10°23′,东经114°21′),是两个岛中较大的,位于郑和环礁的西北角,长3/4英里。环绕着它的珊瑚礁在一些地方延伸到近半英里的距离,它的边缘通常是一行礁石。该岛覆盖着小树和灌木,有一些椰子树和大蕉树,附近有一口井,树顶高于海面大约25英尺。*The Hydrographic Office, Asiatic Pilot vol.IV (1915), 110; The Hydrographic Office, Asiatic Pilot vol.IV (1925), 118.

美国政府出版办公室1938年出版的《中国海西海岸航行指南》亦称:

该岛覆盖着小树和灌木,有一些椰子树和大蕉树,附近有一口井,树顶高于海面大约25英尺。*United States. Hydrographic Office, Sailing Directions for the Western Shores of the China Sea (1938), 113.

至今太平岛仍然有一座土地公庙,建筑年代不详,应当是当年海南人所建。

双子群礁(North Danger Reef),由贡士礁、北子岛、北外沙洲、南子岛、奈罗礁、东南暗沙、东北暗沙和北子暗沙等组成。其中最重要的是南子岛和北子岛,清代已有海南人在两岛修建小屋,开垦农田,种植椰子树和挖掘水井,长年居住,并以两岛为基地,在南沙海域从事捕捞作业。1933年,法国军队入侵时,该岛有7名中国渔民居住,其中两名是小孩。“直到1946年,海南岛仍每年派船运送粮食,并取回水产”。美国政府出版办公室1915年和1925年出版的《亚洲指南》记曰:

这两个珊瑚礁都长满粗草,在它们的东北长着一棵矮树。来自海南的中国渔民经常来到这个群礁,采集海参、海龟壳等,他们从在东北的珊瑚礁中心的一口井得到淡水供应。*The Hydrographic Office, Asiatic Pilot vol.IV (1915), 112; The Hydrographic Office, Asiatic Pilot vol.IV (1925), 121.

但是,美国政府出版办公室1938年出版的《中国海西海岸航行指南》的记载更详,内容则稍有不同:

在双子群礁的西北边缘是两个沙洲,每个长约1/2英里。东北的沙洲(北纬11°28′,东经114°20′),10英尺高,西南的沙洲15英尺高。两个沙洲之间有一条航道,深约5英尺,可以通往泻湖里面。两个沙洲都长满灌木,东北有一株显眼的蕉树,有35英尺高。(海南)渔民从位于西南沙洲的中心的一口井得到淡水。*United States. Hydrographic Office, Sailing Directions for the Western Shores of the China Sea (1938), 115.

上文中“东北的沙洲”即北子岛,“西南的沙洲”即南子岛,两洲之间的水道即海南渔民所称的“中水道”,尤其是它提到西南沙洲当年海南渔民使用的泉井,在南子岛上至今犹存,仍可供饮用。美国官方文献的记载与实际状况完全相符。

中业岛(北纬11°3′,东经114°16.5′),坐落在一个礁盘上,形成这个西部沙洲的东端。岛上有一些椰子树和大蕉树。*The Hydrographic Office, Asiatic Pilot vol.IV (1915), 111; The Hydrographic Office, Asiatic Pilot vol.IV (1925), 120.

1938年出版的《中国海西海岸航行指南》还提到中业岛海南渔民挖掘的水井:

中业岛,长约800码,坐落在礁盘上,形成这个西部沙洲的东端。这个岛地势低平,沙质,有一些椰子树和大蕉树,旁有一口井。*United States. Hydrographic Office, Sailing Directions for the Western Shores of the China Sea (1938), 114.

据张振国《南沙行》记载:“在太平岛与中业岛上,都有一座土地庙。这是我国数千年里风俗习惯的传统,那是几块宽大的石板所架成,三尺来高,二尺多宽,中间供养着石质的土地神象,虽经多年风雨的侵蚀,而且已经剥落模糊,而其雕塑的衣冠形式仍隐约可辨。”*广东省地名委员会编:《南海诸岛地名资料汇编》,广州: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87年,第290页。按,张振国是国民党军官,曾于1956年巡航南沙群岛,其后写成《南沙行》一书。

南威岛,是南沙群岛的第四大岛屿,岛上覆盖著灌木等热带植物。岛上海鸟甚多,鸟蛋俯拾即是。至今岛西端仍有中国渔民百年前挖的水井,可饮用。

美国政府出版办公室1938年出版的《中国海西海岸航行指南》记海南渔民所种棕榈树及所树之旗杆:

据1933年9月法国出版的《殖民地世界》杂志所载,1930年法国炮舰“马立休士”号测量南沙群岛的南威岛时,岛上即有中国居民3人;1933年4月,法国人强占南沙九岛时,见各岛居民全是中国人,南子礁上有7人,中业岛上有5人,南威岛上有4人。美国政府出版办公室1938年出版的《中国海西海岸航行指南》所记棕榈树当为海南渔民所种无疑。

海南渔民报告说,在大现礁(Discoverry Great Reef)东北10英里有一岛礁,但探测水深40寻尚未到海底,这个暗礁已经在那地点发现。*The Hydrographic Office, Asiatic Pilot vol.IV (1925), 117.

另外,美国政府出版办公室1915年和1925年出版的《亚洲指南》都称杨信沙洲的英文名称(Lankiam Cay)即取自海南渔民的名称而来:

这个珊瑚礁长1/2英里,其中一部分在低潮时是干的,距南钥岛(Loaita Island)75°方向2英里。距同一岛的67°方向约6.8英里是另一个暗礁。这个暗礁直径3/4英里,接近它的中心有一个沙洲,海南渔民称为兰甘。*The Hydrographic Office, Asiatic Pilot vol.IV (1915), 111; The Hydrographic Office, Asiatic Pilot vol.IV (1925), 119.

美国政府出版办公室1938年出版的《中国海西海岸航行指南》亦称:

兰甘沙洲(Lankiam Cay,即杨信沙洲),这个珊瑚礁长1/2英里,其中一部分在低潮时是干的,距南钥岛(Loaita Island)2英里75°的方向。距同一岛的东北方向6又3/4英里是另一个暗礁。这个暗礁直径3/4英里,接近它的中心有一个沙洲,海南渔民称为兰甘(Lankiam)。*United States. Hydrographic Office, Sailing Directions for the Western Shores of the China Sea (1938), 114.

以上美国官方大量翔实的记载再一次证明,海南人是南海诸岛的最早发现者和开发经营者。早在19世纪中叶越南人和菲律宾人侵入南海诸岛之前,海南人就已经在南海诸岛从事生产开发活动,并长期居住,南海是海南人的家园,从来就不是所谓的“无主之地”。中外史籍的有关记载,与至今仍然保留着的海南人在各岛所种植的椰树、居住生活的遗迹、水井、小庙、开垦地和坟墓,都足以印证:南海诸岛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是有充分的历史依据的。

三、美国官方文献对中国南海主权和有效管辖的承认

1.中国在法理上确立对南海诸岛的主权

海南渔民都是国家的“编户”,他们在南海诸岛居住并从事捕捞、种植等生产活动,从自发到有组织,都是得到中国政府的批准,并向中国政府缴税纳赋,中国政府已经行使了实际管辖权。在此基础上,20世纪初中国政府加强了对南海诸岛的主权管辖。

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广东水师提督李准亲率船舰巡视西沙诸岛,先到西沙永兴岛,鸣炮,升大清黄龙旗,并刻石立碑,书“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巡阅至此”。1909年(宣统元年),李准再率官兵170余人,乘“伏波”、“琛航”二舰前往西沙查勘,探明岛屿15座,并逐一命名,勒石于珊瑚石上,升旗鸣炮,向中外宣告南海诸岛为中国领土,从而在法理上确立了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主要的西方国家也承认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

美国海军海图官局编,美国政府出版办公室于1915年和1925年出版的《亚洲指南》都认为:

西沙群岛(The Paracel Islands and reefs),“由两组主要的群岛组成,即宣德群岛(Amphitrite)和永乐群岛(Crescent),以及一些暗礁和小岛。它们在1909年已经被中国政府并入了版图”。*The Hydrographic Office, Asiatic Pilot vol.IV (1915), 119; The Hydrographic Office, Asiatic Pilot vol.IV (1925), 133.

1938年美国政府出版办公室出版的《中国海西海岸航行指南》再次确认中国对西沙诸岛属于中国的领土*United States. Hydrographic Office, Sailing Directions for the Western Shores of the China Sea (1938), 126.。

1937年,英国海军部海图官局编《中国海指南》认为:

西沙群岛由两个主要的岛群组成,即宣德群岛和永乐群岛。它们在1909年被中国政府并入了版图,并经常有帆船来访问。*Hydrographic Department, Admiralty, China Sea Pilot vol.I, (London: Charles Mends GIBSON, 1937), 107.

1921年8月21日,法国内阁总理兼外长白里安在西沙问题上承认:

由于中国政府自1909年已确立自己的主权(指上述李准巡视西沙群岛事),我们现在对这些岛屿提出要求是不可能的。

1929年法国驻印度支那署理总督也承认:

根据多方报告,帕拉塞尔群岛(即西沙群岛)应认为属中国所有。*韩振华主编:《我国南海诸岛史料汇编》,第541页。

1937年10月23日,美国驻法国大使布利特(Bullitt)从巴黎致电国务卿:

1938年7月11日,美国驻日大使格鲁(Joseph C. Grew)从东京致电国务卿:

中国与法国就西沙群岛的主权展开争论。然而,法国人声称他们对这些岛屿的权利是基于前安南王国与中国一项条约的条款,法国占领了安南,对西沙的权利就过渡给法国。日本人宣称不存在这种权利,但坚持中国的主张,西沙群岛是中国的。*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Diplomatic Papers 1938, vol.III (Washington: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55), 219.

1939年3月31日,格鲁从东京致电国务卿,称:

日本政府刚向新闻界宣布,在印度支那与菲律宾之间的南沙群岛(Spratley Islands)由台湾总督管辖。这个行动显然等同于并吞。*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Diplomatic Papers 1939, vol.III (Washington: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55), 111.

日本所谓的“台湾总督府”外事部编《南中国概况》明言:

西沙群岛,“该岛自古为无人岛,中国的航海者名之为七洲岛,藉以标志方向。至清朝末年,广东政府曾派员前往调查,这是怕为外国占据。一九○九年成为中国领土,属于海南岛崖县管辖之下”。*[日]“台湾总督府”外事部编:《南中国概况》,昭和十八年(1943),第154页。

由此可见,1909年李准率中国海军巡视南海,从法理上确立了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主要的西方国家都承认:西沙群岛在1909年已经并入了中国版图。必须指出,由于当时西方对南沙群岛没有统一的称呼*Theodore Shabad, China’s Changing Map: A Political and Economic Geography of The Chinese People’s Republic (New York: Frederick A. Praeger, Inc., 1956), 169. 从西方文献来考察,Spratly一名最初仅用于南威岛一岛,20世纪30年代后期才逐渐成为西方人南沙群岛的称呼。,所说的“西沙群岛”也包括南海“一些暗礁和小岛”,地理范围涵盖了后来称为“斯普拉特利群岛”的南沙群岛。这反映了当时国际社会对南海诸岛主权属于中国的共识。

图1

2.中国对南海诸岛的有效管辖

为了加强对南海诸岛的管理,1947年12月,内政部方域司审定南海诸岛地名172个,于1947年12月1日由内政部通过中央社正式公布,次日见报。同年方域司又刊印《南海诸岛位置略图》*韩振华主编:《我国南海诸岛史料汇编》,第363页。,并于1948年正式公布施行。此举体现了中国对南海诸岛的有效管辖,对于维护我国南海诸岛的主权起着重要作用。

图2

美国国会图书馆参考咨询部舆图部(Library of Congress Reference Department Division of Maps)于1949年出版了《中华民国新地图的关键补充》的地图册(图1)。著名的《中华民国新地图》是美国地名委员会于1934年出版,但二战后中国的版图已发生重大变化。有鉴于此,美国国会图书馆编辑出版了《中华民国新地图的关键补充》,旨在为普通的读者提供足够的新信息来使用这些地图。

美国海军海图官局编,美国政府出版办公室于1957年出版的《中国海西海岸航行指南》,根据1947年12月31日中华民国内政部公布的名称,采用拼音来标示南海诸岛,譬如:

以上记载表明,虽然中国恢复了对西沙群岛的主权,但20世纪50年代中期,越南人也开始入侵西沙。

按,1947年,中华民国政府公布的名称为“和五岛”,以纪念16世纪在菲律宾反抗西班牙殖民者的华人起义领袖潘和五。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公布将该岛名称改为“东岛”。

美国政府出版办公室1957年出版的《中国海西海岸航行指南》对当时中国在南海诸岛的管辖状况有较细腻的描述,也反映了50年代越南和菲律宾对南海诸岛的非法入侵:

甘泉岛(Robert Island),“26英尺高,位于羚羊礁(Antelope Reef)以北约1/2英里,为暗礁所环绕,植被覆盖,1957年时岛上有一些建筑,东南侧有一个码头”。

按,甘泉岛西北有中国渔民建造的珊瑚石庙。1974年3月在岛之西北部发现一处唐宋时期的居住遗址。

珊瑚岛(Pattle Island),“约30英尺高,长满草丛和红树林,位于甘泉岛西北方约2英里。在岛的中央有两座大的白色矩形建筑和一些较小的建筑。一座高大的指示塔位于这些建筑与岛的西南端的中间”。*United States. Hydrographic Office, Sailing Directions for the Western Shores of the China Sea (1957), 79.

按,1956年4月,南越军队非法占领甘泉岛和珊瑚岛,珊瑚岛的这些建筑应是南越非法所建。

北礁(North Reef),“在它的北端和东北端发现了沉船和一些残骸”。

赵述岛(Tree Island),“岛上有一棵30英尺高的棕榈树,因此很容易辩认”。

永兴岛(woody Island),“位于宣德群岛的南部,也是最大的岛,长约1英里。四周为白色的沙滩所环绕,覆盖着树,有人居住,位于赵述岛的南南东方向约9英里。岛上有一方形的塔和一些大的建筑。在岛的北风处可以容易地登陆。岛上出产鸟粪并用船运走”。*Ibid., 80.

按,1946年9月,中国国民政府派海军司令部海事处上尉参谋张君然三次下南海,四次到达西沙群岛。1946年11月23日,张君然连同进驻西沙群岛的海军舰队副指挥官姚汝钰,乘“永兴号”驱逐舰登临永兴岛,并在岛上立下一方水泥纪念碑,正面碑文为“南海屏藩”四个大字,背面刻有“海军收复西沙群岛纪念碑”,旁署“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张君然立”。《中国海西海岸航行指南》所谓的“方形塔”即此碑。

按,此条记载错误,所述之岛应指永兴岛,作者将永兴岛与银砾滩混为一谈。此条记载说明当时永兴岛不仅已经有中国常住人口,还建有气象站和雷达站。

按,永兴岛和石岛一直处于中国政府的有效管辖之下,上述的记载反映了当时中国在永兴岛的经营和建设状况。

南威岛(Spratly Island),“据报告(1958)是一个很好的雷达目标,它的一边是白色的沙滩和零散的珊瑚石,岛的南部有一座石块纪念碑,18英尺高,位于岛的南端。岛近中心处矗立着旗杆”。*United States. Hydrographic Office, Sailing Directions for the Western Shores of the China Sea (1957), 82.

1946年12月,国民政府派员接收南威岛,在岛上举行接收仪式,并立碑纪念。张振国《南沙行》也提到:南威岛“岛的中央有一石碑,刻‘南威岛’三字,旁注‘民国三十五年十二月’”*广东省地名委员会编:《南海诸岛地名资料汇编》,第290页。。1956年,中国台湾海军先后派出立威部队、威远部队和宁远部队三次巡察南沙群岛。在巡弋过程中,曾在太平岛、南威岛、西月岛重树石碑、举行升旗礼,并改编为“南沙守备区”。最南端则有另一高5.5米的石塔。上文所载之石碑与旗杆即为当年中国海军接收和巡察时所立。1973年,南威岛才为越南非法侵占。

安波沙洲(Amboyna Cay),“在沙洲之西南处有一方尖碑,高约6英尺”。*United States. Hydrographic Office, Sailing Directions for the Western Shores of the China Sea (1957), 82.

按,早在清代海南渔民就已在这里从事渔业,并常住洲上从事生产活动,用石子、珊瑚礁、木板、竹子和旧船料等搭屋。此方尖碑即为渔民所建。1974年被南越非法侵占。

大现礁(Discoverry Great Reef),“来自海南的渔民报告说,在大现礁东北10英里处有一个暗礁或浅滩,但在该地点深达40英寻,还未测量到底”。

九章群礁(Union Bank and Reefs),“岛礁上有一些建筑。小的船舶可以在水深23英尺的泻湖内停泊,距这个锚地东南方约400码有一示标塔,矗立在沙洲的东北角”。*Ibid., 83.

海南渔民很早就在九章群礁从事生产开发,这些建筑和塔为当年渔民所建。

郑和群礁(Tizard Banks),“来自海南岛的渔民每年12月至1月都来这里,到东南季风来临才离开”。*Ibid., 83.

太平岛(Itu Aba Island),“岛上覆盖着树丛和树,树高100英尺。在接近岛的西南端有一座混凝土码头,还有一些建筑。有一座塔状的建筑。岛上有两口浅井,井的东端设有一个警戒岗哨。岛周边的浅水中散布着一些沉船。”“在太平岛以北约7英里有一座军火储藏库,它的半径约1/4英里”。*Ibid., 84.

按,1946年11月24日,中国国民政府为了纪念“太平”舰接收该岛,即以“太平”为该岛命名。在岛西南方的防波堤末端竖立起“太平岛”石碑,并在岛之东端,另立“南沙群岛太平岛”石碑。《中国海西海岸航行指南》的记载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台湾驻军的状况。

南钥岛(Loaita Island),“大约6英尺高,位于南沙群岛南端。岛上有椰子树和灌木丛,在1933年有迹象显示有人居住,并有一座灯塔”。*Ibid., 84.

按,1933年,法国非法入侵南钥岛,并驻军此处。但南钥岛是中国固有领土,海南渔民向来以南钥岛为捕捞基地,在岛上种植椰树,建造房屋和神庙,并挖有水井。1950年,在南钥岛上发现一座石块架设的土地庙,其中供养有石质土地神像,内有酒杯两个,饭碗四只,酒壶一把,均系瓷质,虽说质素粗劣,但基本完好。在岛西端,有竹制旗杆与绳子,并有几椽茅屋。这种茅屋的建造,竹竿为椽,阔叶为盖,中间铺以柔草,观其形象,似有人起居其间,但搜遍全岛每一角落,已空无一人,应是中国渔民在此小憩后遗留的痕迹。茅屋东约十二公尺处,有水井一口,岛上有一片椰子树,特别高,特别直*张振国:《南沙行记》,《中国南海诸群岛文献汇编》(八),台北:学生书局,1957年,第73页。。

按,1956年,马尼拉航海学校校长汤玛斯·克罗马到南沙群岛探险,他声称“发现”了中业岛等9个主要岛屿,并命名为卡拉延群岛。但据上引美国官方的记载,当时中业岛有海南渔民居住,菲律宾所谓的“发现”根本不成立。1974年,菲律宾非法占领了中业岛。

双子群礁(North Danger),“(海南)渔民从位于西南沙洲(南子岛)的一口井得到淡水。岛上覆盖着鸟粪。在岛的近中心,有一根桅杆,高40英尺。在南子岛东北端,一个灰色的金属三角架建在混凝土基座上,上有钻石形的雷达反射器,可以探测15英里远”。*Ibid., 85.

按,1939年日本占领南子岛。二战后,中国收复南子岛,海南渔民重新回到南子岛从事生产活动。但1955年南越非法侵占南子岛,上文中的雷达探测器即为南越军队所设。

西月岛(West York Island),覆盖着树和灌木,在它的南端有一些高大的椰子树。*Ibid., 86.

按,西月岛历来是中国渔民的捕捞基地,他们驻岛种植椰子树,建造小庙,所种植椰子树高达25米,美国官方的记载证实了中国方面的记载。该岛于1963年被菲律宾非法侵占。

图3

另外,在当时美国一些权威学术著作中,也采用中国政府的命名,并明确把南海诸岛列入中国的行政管辖范围。1956年,美国《苏联地理》编辑、《纽约时报》外国部文字编辑、哥伦比亚大学地理系兼职教授西奥多·萨巴德(Theodore Shabad)所著《中国转变图——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经济地理学》,介绍广东省(Kwangtung Province)一节有如下论述:

广东省还管辖中国称为南中国海的岛屿,这些岛屿是东沙(Tungsha)、西沙(Sisha)、中沙(Chungsha)和南沙(Nansha)群岛。最北东沙群岛也称为普拉塔斯群岛(Pratas),由位于北纬21°42′,东经116°43′的一个岛及其西北方的两个珊瑚礁组成。这个岛有鸟粪层,并设有一个气象站,以跟踪台风的路径。

西沙群岛,也称为帕拉塞尔群岛(Paracel Islands),从北纬15°46′延伸到17°5′,东经110°14′至112°45′。这些岛屿也有丰富的鸟粪资源。来自海南的渔民在春秋一年两度来到这里。中沙群岛也称为麦克尔斯菲尔德滩(Macclesfield Bank),位于西沙正东南,由一组水下暗礁和沙洲所组成。

最后,南沙群岛,西方对它没有一个总称,从北纬14°延伸至11°30′,东经109°30′至117°50′。主要岛屿是太平岛(Taiping)和南威岛(Nanwei)。这些岛屿出产鸟粪、热带水果和鱼类。*Theodore Shabad, China’s Changing Map, 169.

四、结语

美国文献,尤其是美国官方文献有关记载再一次证明,数百年来,中国海南渔民就在南海诸岛从事生产开发活动,并长期居住,是南海的开发者和经营者,也是南海诸岛唯一的主人,南海诸岛并非一些人所谓的“无主之地”,中国对南海的主权有着充分的历史依据。20世纪之后,中国政府对南海诸岛进行巡视,重新命名,体现了对南海诸岛的有效管辖,从而在法理上确立了对南海诸岛的主权和管辖权。美国官方文献承认南海诸岛是中国的领土,采用中国政府的命名,实际上反映了当时美国官方对中国有效管辖南海诸岛的认可。正是基于以上的事实,2015年6月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说:“也许中国的主权主张是合法的。……如果中国的主张是合法的,人们会承认它。”*《奥巴马:中国在南海的“部分”主权“可能”合法》,http://mil.sohu.com/20150603/n414327115.shtml.

[责任编辑范学辉]

作者简介:辉明,深圳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讲师(广东深圳 518060)。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近代外国文献有关钓鱼岛的记载研究”(14ASS00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外国文献有关南海历史与主权记载研究”(16BSS003)、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项目“近代西方文献有关南海的记载研究”(GD15CZZ02)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南海诸岛近代管辖权
吉林一号光谱01星黄岩岛影像图
混合型管辖权条款法律效力问题研究
论刑事管辖权国际冲突
论国际民事诉讼中的过度管辖权
论中国对南海诸岛享有主权的法理及南海九段线产生的由来
纪念中国收复南海诸岛70周年图片展在海口举行
“六经皆史料”:“六经皆史”论的近代诠释及其意蕴
近代中国社会的爱国主义问题(1840—1911)
苏州商团历史沿革略考
论对自裁管辖权司法审查最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