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1 “大山之子”罗大启:有勇有谋创事业 回报社会终不悔
2016-08-08
链接1“大山之子”罗大启:有勇有谋创事业 回报社会终不悔
男人三十而立。罗为似乎对此有着更为深刻的体验。年纪轻轻的他,原本是一名公务员,勤奋敬业,能力突出,备受肯定,而父亲罗大启突然的重病和离世,让他一下子尝到了人世间的辛酸与艰难,今年初他接过父亲手中的担子。当我们问他有没有过迟疑害怕之时,他坚定地回答:“没有!三十而立,公司200多人需要我!”
虽然父亲故去不久,但罗为并没有沉浸在悲伤和眼泪之中,而是收拾情绪,用瘦削的身板扛起一切。“我小时候在农村长大,在农村读书,父亲的为人处世,对我影响很深。”在罗为的讲述中,在公司老员工的回忆中,我们慢慢了解了他的父亲罗大启——一位勤奋敬业、甘洒热血、热衷奉献的“大山之子”。
艰苦创业,实现人生价值
重庆市南川区金佛山粮油集团、重庆市南川区天策实业有限公司、重庆斗大混凝土有限公司、重庆富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重庆万库粮油有限公司的创始人罗大启先生是一个敢于拼搏、善于创造、勇于开拓、甘于奉献的企业家。
罗大启出生在大山里,是地地道道的农村孩子,从小能吃苦,勤劳踏实。他16岁就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参加修建川汉铁路。铁路修建完工后,他回到家乡水江,先是在水江水泥厂做普通工人,之后当上销售科长、厂长,因工作出色,又调到水江橡胶厂做销售工作,又因他工作思路清晰、敢打敢拼、广做拜访,带领销售人员不辞劳苦、不怕丢脸、不怕拒绝,打开思路、寻找出路、畅通销路,将橡胶厂的产品推广出去,取得实效,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被提拔为厂长。在他的带领下,产品供不应求,企业迅速发展,成为当地有名的企业。
1986年,意气风发的他又有了新的计划——自己开厂建厂。面对家人的反对,公司的挽留,他毅然决然坚持创业,在水江率先开办了小型铸造厂。由于他的精明能干、敢作敢为、敢闯敢拼,当地企业纷纷聘请他当经营矿长、厂长等职务。之后他经营的五金门市部、橡胶杂件厂也做得有声有色。
罗大启之子罗为接受本刊记者采访
与时俱进谋发展,2003年他通过前期充分调研考察,积极向政府争取资源,主动协调周边关系,成功建立欣顺煤矿,年产量达6万吨。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他带领职工队伍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制度,安全生产操作流程和标准,并严格按照流程、标准采煤,做到了采煤安全零事故。
公司的老员工杨钢告诉我们:“老罗总眼光独到,敬业精神常人难比,做煤矿的时候,凡事亲力亲为,和工人吃在一起住在一起,下井也在一起。直到煤矿一套班子成熟后,才脱出身来做其他的。”
罗大启的智慧和眼光都是在实践中形成的。2006年,他敏锐地看到煤矿行业的前景已经越来越弱势,该到了转型的时候。同年,他通过考察看到市民经济宽裕了,但住房要求还未得到满足,就独资注册成立了重庆市南川区天策实业有限公司并担任该公司董事长,带领员工在南川寻地、征地,并顺利获得了地块,建设了龙城花园小区。该小区建筑面积6万余方,规划合理、建设规范、布局科学、舒适宜人。在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他同样全环节亲力亲为,身先士卒。
重庆万库粮油有限公司的先进设备
面对日益兴盛的城市建设,罗大启于2010年创建重庆斗大混凝土有限公司,从动工到投产只用了10个月时间,注重效益的他吃住都在现场。斗大公司年产量120万方,市场销量占据南川大半壁江山,为南川筑路、建房、兴修水利、公益设施建设项目等做出了突出贡献。如今,斗大为上百家的施工企业提供服务,范围涉及南川、万盛、贵州等地,效益良好,成为农业产业、养老产业的有力支撑。
回馈农村,心系区域发展
辛苦奋斗几十年,罗大启收获了事业的成功,也收获了财富,但他没有忘本,这些年他逐步将发展重心移至农村。2014年,他先后成立重庆万库粮油有限公司、重庆富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万库粮油公司的设备先进、工艺领先,拥有目前南川最先进的米业加工设备,生产的大米晶莹剔透、米粒饱满,已注册“金佛山贡米”品牌。该厂建成后,南川区领导多次深入实地调研指导,为米厂建设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2015年,在南川区政府的推动下,他积极参加整合南川的米业公司,充分调动各方资源,让行业内的企业优势互补,抱团发展,打造南川大米品牌,成立了南川区金佛山粮油集团,出任董事长。同年8月,“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中科院院士袁隆平在南川调研水稻生长情况并品尝了公司提供的大米后,写下了“南川米好”的美誉题词,成为南川当时的重大新闻。罗大启为南川大米的推广、传播立下了汗马功劳。
金佛山粮油集团主要从事粮油收购、加工、销售,年产精米加工能力达到10万吨以上。近期目标预计年加工精米8万吨。集团公司的成立将引领和带动南川区优质粮油产业的发展。
南川米好 袁隆平 题
“南川米很好,但目前品牌分散,随着品牌的整合,将统一为‘南川米’,而生产加工方面金佛山粮油集团要担起主要责任。”罗为补充。
罗大启推动企业不断发展的同时,也为南川的建设事业、社会事业添砖加瓦。前后解决了上千人的就业问题,公司现有员工200余人,年均纳税近1000万元,前后累计为国家纳税上亿元,是响当当的纳税大户,为国家、社会做出了诸多贡献。
企业家的成长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罗大启总是怀着感恩的心经营着他的事业,历年来他所做过的慈善事业也举不胜举,但却谦虚低调保持着不声张、不报道、不传播的作风。在水江镇建成100年之际,他慷慨解囊捐赠20万元,水江镇宣传文化工作捐款7万元,水江镇山水村人畜饮水工程捐资10万元,在先锋小学改善教学、强化硬件的建设中秉持大义捐赠20万元,金佛山旅游节捐款5万元,全民体育事业捐款10万元,在区林业局的植树造林活动中捐赠价值5万元的林木,在水江政府“十一”活动捐款5万元,在汶川大地震时捐赠5万元等,他前后累计捐赠上百万元;在家乡,他也总是践行义举,出钱改善当地的饮水工程,帮助贫困学生上学读书,长期坚持慰问困难户……他创建的天策实业公司也长期对口帮扶古花乡天水村,积极帮助老乡们脱贫致富。
“他想着别人,想着企业,却总是忘了自己,如果他不是这么劳累,多关注下自己的身体,应该不会这么早离开我们,直到现在公司的员工都还很伤感。”“这些年,虽然关了一些厂,但老罗总都是带着员工一起走,没有丢下一个员工。不仅如此,公司还吸纳了大量的国企下岗职工和农民工。”跟随罗大启十几年的老员工杨钢动情地说道。
子承父业,新任公司董事长罗为继承了父亲罗大启勇于拼搏、吃苦耐劳的精神,面对新的行业、新的挑战将义不容辞地履行好职责,以百倍的努力,与时俱进的精神,把企业做大做强。
“如果企业只是想赚钱,可以不发展农业,农业回收太慢,我们可以做其他,为什么要发展这一块?因为农业是长期的,我们把它做起来,可以更好承担对每一个员工的社会责任,让大家一直在这里上班。”罗为在开年大会上对员工推心置腹地谈到,希望大家提振信心,坚定前行。
接手公司快三个月的罗为,渐渐地熟悉了公司的运作,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他今年的重点工作是完善内部管理,压缩成本,增加业务。当我们问到是否会裁员降薪的时候,他给了我们这样的答案:“出于承担社会责任,目前没考虑裁员和降薪,还是通过强管理、增业务来实现发展,另外把公司的资产资源盘活,利用好父亲给我打下的好基础谋发展。”承担压力更多,回馈社会更多,这是罗大启的精神,现在也是罗为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