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茂琨:“背叛”与专注彩绘精彩人生
2016-08-08罗红霞受访者提供
文/本刊记者 罗红霞 图/受访者提供
庞茂琨:“背叛”与专注彩绘精彩人生
文/本刊记者 罗红霞 图/受访者提供
人物简介:庞茂琨,1963年生于重庆,现任四川美术学院院长,重庆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重庆画院院长,重庆美术馆执行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油画学会理事。其代表作品有《苹果熟了》《彩虹悄然当空》《一个满地金黄的夏天》《虚拟时光系列》《巧合系列》《光耀系列》《游观系列》等。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的艺术展览,并被海内外多个艺术机构以及私人收藏,曾获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铜奖和重庆市文艺专项奖美术奖,入选首批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获得“全国优秀青年教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多项荣誉称号。
经历过充满诱惑的年代,在中国油画技术发展的浪潮中,庞茂琨一度被人们称为是“惯于背叛的艺术家”。他的“背叛”源于他对新兴事物的不断追寻与突破,以及在古典文化领域中对创新意识的感悟。他的成就归因于他沉稳的性格、敏锐的观察力,以及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和坚持。2015年11月,庞茂琨成为四川美术学院的院长,他的清醒从此不但造就了他技艺的精进,也惠泽着学院众多学生充满个性的艺术体系,令油画教育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在春雨初润的四川美术学院校园小路上,庞茂琨身穿夹克,带着亲切的笑容从三三两两的学生中穿过,向你迎面走来。也许你会误以为他就是那伙学生中的一分子,然而不经一番认真观察,谁也不会觉察出这个中等身高、皮肤黝黑、相貌平平、朴实的庞茂琨就是如今四川美术学院的院长。
和大多数人所描述的一样,庞茂琨并没有太多的语言,和我们亲切地打过招呼之后,便热情地把我们带到他的工作室。穿过充满浓厚艺术氛围的通幽小道,便来到庞茂琨的工作室。推开似乎是刚被刷新的铁门,室内一幅幅摆放整齐的画顺着门外的光线瞬间映入了我们的眼帘,只见画中人物形象个个生动逼真,栩栩如生,让人观后不禁交口称赞。沿着室内木阶而下,庞茂琨的工作室内并没有过多的陈设,除了一张由几个长条凳围合的长条桌、几只靠背椅,再加上占据了室内大部分位置的画架,似乎别无他物。然而干净整洁的工作室里,布满的却是优雅别致的气息,向我们一一简单介绍后,庞茂琨随即开门见山向我们讲述着他与绘画的这段情缘,以及在教学管理过程中的点滴感悟。
梦想与现实的践行:敲开艺术之门
庞茂琨有着一双敏锐的眼睛,温和中带着智慧,果敢中透露着理性,这与他在绘画中善于观察的习惯分不开。年幼时庞茂琨常常临摹各种图画,画得既准又快,由于对绘画的特殊敏感,成为他走向艺术道路的先导。“小时候到父母单位的工会活动室,跟懂美术的‘工会美工’学画画,也就磨合了自己喜欢画画的天性。”至于有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庞茂琨从没想过,“只是因为喜爱,所以给了我很大的力量。”庞茂琨笑着说。
作为川美附中文革恢复后招生的第一届学生,庞茂琨自称是文革后的“幸运儿”,虽然没有经历过“文革”的“大风大浪”,但在专业选择上却遇到了瓶颈,庞茂琨学的并不是油画,而是水粉画。“我们附中当时没有油画这个方向,因此我都是自己摸索着画。”没有专业老师带路,庞茂琨就时常自己埋头摸索着画画,那时候的他时常趴在教室的窗台上看学长们画画,潜移默化里,他在绘画上也受到了深深的触动。凭着不断地学习摸索,庞茂琨在绘画中渐渐地找到自信与乐趣,对于这种喜好便也从此“无法自拔”。
1981年,庞茂琨顺利通过考试,考上了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那时候我们都是白天上课在教室画模特,课余时间或者周末就在教室搞创作,回到宿舍累了倒头就睡,睡了又马上开始创作。”回忆起当年的创作历程,庞茂琨记忆犹新。
正是由于骨子里渗透的坚韧气质与开拓创新的性情,才练就了庞茂琨精进的绘画功底。1983年,庞茂琨还是四川美术学院二年级学生就创作出了油画《苹果熟了》,画中彝族女性蹲坐在充满梦意的阳光下,借助手势眺望着来自观众的视线,给人留下了“咄咄逼人”之美。“当时在凉山彝族自治区感受很深,便产生了创作的冲动,经过多次推敲打磨,最终形成了这幅作品。”庞茂琨向我们讲述起他在创作《苹果熟了》时的动力源头。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便是庞茂琨在绘画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体味与感受。
1988年,庞茂琨获得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第一次登上讲台让他意识到:执教对于他而言,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在教学期间,庞茂琨边上课,边自己不断探索实践,在“教”与“学”中与学生互补成长。而那时的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将在这里度过青年、中年,直至今日成为这所学府的掌门人。
感性与理性的碰撞:放飞时代之歌
庞茂琨的美术作品不仅是他个人心路历程的印记,也反映他对现实生活的感怀。他的作品既刻画人物精神面貌,也结合背景环境的典型特征,深刻表现出追求中国文化意境的探索,构成人与空间的统一和情景交融的新境界。
在庞茂琨的大量作品中,女性占据了显著的位置,从早期描绘彝族女性到后期描绘都市女性,尽管对象的身份有了重大变化,但怎么也抹不掉其作品中隐含的那种观望、凝视和反省。这既是他对于生活中感性的糅合,同时也是他理性思维的迸发,感性与理性的碰撞,便产生炫丽的时代之花。
作为四川美术学院油画发展的见证者之一,虽没有赶上“伤痕美术”的大潮,但在“乡土”的滋养中庞茂琨开始了自己的艺术道路。他的作品中不管是早期的古典主义创作还是最新的对于消费社会、虚拟的假象,荒诞的、无厘头的社会景象的描绘,其对生命的体验和个性化的表达始终是他画面中存在的核心。
庞茂琨的作品造型模糊,意象朦胧,这是一种语言方式,也是一种心理方式,既是感性,又是理性。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似的人体和面相,隐喻着人在今日文化中的某种状态,既亲切又含混,既真实又恍惚。在他作品中的女性总是妖娆多姿,总是散发着一种迷人的光泽。但是,真正引发我们兴趣的,或者说真正让庞茂琨笔下的女性具有意义的,表面看是一种无处不在的气质,一种让人一看就不想忘掉的品相,但内里却是一种思考、一种对于生活的感悟。
在庞茂琨笔下的人物形象中,一方面弥漫着肉体气息,另一方面笼罩在光耀之中;一方面以饱满构图产生逼视感,一方面又以其模糊性保持心理距离;一方面人物表情强烈而激动,另一方面轮廓周围色晕环绕又显得温暖柔和。这种把片断化和神圣感、感官化和精神性、情绪化和亲和力交织起来,用单纯的方式画出,既表达了艺术家深藏于心的人文主义温情,亦表达了他对当代人精神状态的体验,更表达了他对人的尊重爱惜以及由此产生的精神向往。
在感性与理性思维的不断摸索、不断碰撞中,庞茂琨找到一条古典主义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路子。他没有觉得孤独,而是极力从传统领域中找到了一些适合自己的元素进行提炼——那就是创新。
【上海个展】《苹果熟了》150cmx100cm布面油画1983
造型与格调的变奏:开拓创新之路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从传统中走出去,从生活中走出来,这是蕴涵于各种艺术门类亘古不变的真知灼见。传统与现实是艺术的双翼,任何一个画家想要有所成就,就必须融二者为一体,平衡两翼,才能有打动人心的力量,方能“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庞茂琨的作品既蕴藏着唯美的古典主义的情怀,并且有着烂熟的表现技巧,他的作品不断打破了过去所惯有的图像方式,在技巧、观念上都取得了很大突破。在写实油画的道路上,庞茂琨没有满足已有的成就,而是选择继续前行,除了作品带给观众审美感受外,他的不断求实创新、孜孜以求的务实态度也令我们敬佩。
多年来,庞茂琨一直坚持探索古典油画语言在当代文化情境的表达与呈现,将个人的艺术创作熔铸在当下社会现实之中,他总是以不断创新的思路去阐述、去描绘当下的事物。“或许艺术本身就存在不确定性,每幅图都应有它的个性和不同之处,或许有些画家偏爱于在一种风格上的提炼,而我不喜欢重复。”庞茂琨语气坚定而充满理性,似乎在不断追寻新事物上显得有些“执拗”,然而,或许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艺术气质才促进了他绘画风格不断得以突破和建构的完整性,由此也衍生出他在当代艺术中所赋予的价值和意义。
光耀No.6 布面油画 Shining BrightlyNo.6 oil on canvas 180cmx260cm 2012
2009年,庞茂琨以代表作品《巧合》《光耀》等系列将现实中日常的各态人生移植在画面舞台之上,终止了人们原本习以为常的、既定了的思考方式,进而对画面中的内容、人物、情节进行重新的编码,以一种“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的异常化来诠释当下现实;2013年至今,庞茂琨开始直接进入日常场景本身,通过作品“游观”、《镜花缘》、“自拍”等系列,呈现出了艺术家对于日常图像的解构与主观化的图像重建。
创新不是盲目的跟从,也不是无厘头的夸夸其谈。在传统文化与创新相结合的路途上,庞茂琨以其沉稳理性的思维和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奔跑在绘画领域和教书育人的道路上。
责任与担当的升华:奏响奉献之声
艺术缔造着美好,同时也应去传递美好。2015年11月,庞茂琨被任命为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由副院长到学府掌门人,虽然职位升了,然而在庞茂琨看来,身上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却越来越厚重。
作为一名艺术创作者,庞茂琨一直坚持探索古典油画语言在当代文化情境的表达与呈现,将个人的艺术创作熔铸在当下社会现实之中,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个人绘画语言风格;作为一名艺术教育工作者,二十余年的一线艺术教育工作经验使得他深谙高等艺术学院教学模式。早在担任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期间,庞茂琨就开始积极尝试教学改革,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与传统教学互为补充的教学模式,他提倡“以创作带教学, 以展览促创作”的教学理念,将传统教学的工作室制改为课程制,最大程度地鼓励、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实现个性化培养。
【作品-09】欢颜No.2 Laughing No.2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180cmx150cm 2015
作为四川美术学院的掌门人,庞茂琨始终不忘身上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他致力于学院学科结构的深化调整,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在重点扶持特色专业同时,不断拓展新专业的建设,加强校地校企合作,注重科研创作机制的平台搭建、人才汇集,紧抓科研理论队伍建设,促使了学院科研工作实现质的飞越。
“我觉得我们应该思考在教学的引导上如何把握与当下艺术交融的度,既不能关起门来上课,也不能一味的迎合时下艺术潮流。”在庞茂琨看来,做好教育工作,并不是一味的墨守成规,而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入创新的节点,使之传统资源与现代创新得到有效的发挥。
镜花缘之二Flowers in the Mirror No.2 布面油画 I Oil on canvas 160cmx120cm 2013
艺术的本质在于什么?在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如何守住艺术本身所赋予的价值内涵?在庞茂琨看来,认真对待自己的作品,不被外界的诱惑所束缚,或许才是作为一名艺术家内心深处应该保留的真实呼声。而真诚地对待艺术、对待自己的作品,做好管理和教育工作,便是对自己最满意的答复。
巧合之一 布面油画 Coincidence I Oil on canvas 160cmx200cm 2009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追逐绘画领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庞茂琨一路走来,播撒着勤奋、踏实、求真与奉献的种子。他始终把职业上的努力和时代先进文化的使命自然联系在一起,立足民族文化土壤,成功地践行着外来艺术与中国文化的有机融合,成为在发展油画、艺术教育之路上一位杰出的探索者和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