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
—2013年揭阳市气象灾害特征分析
2016-08-08陈映强郑继玲
陈映强, 郑继玲
(揭阳市气象局,广东揭阳 522031)
2001
—2013年揭阳市气象灾害特征分析
陈映强, 郑继玲
(揭阳市气象局,广东揭阳522031)
摘要:利用2001—2013年揭阳市气象灾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揭阳市气象灾害损失年际变化大,损失率约1%,呈下降趋势,但其损失总量呈上升趋势;台风灾害是影响揭阳市最严重的气象灾害,其次是暴雨洪涝灾害;雷电灾害造成经济损失总量小,但频次高,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受气象灾害影响较重地区是惠来县和揭阳市区。
关键词:气候学; 气象灾害; 揭阳市
气象灾害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的发展进程,气象灾害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各种损失是十分巨大的,在全球变暖的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全球气象灾害明显增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日益加剧。据世界气象组织统计,1970—2009年间全球共发生的7 870次气象灾害事件共造成约186万人死亡和19 540亿美元的直接经济损失[1]。1949—2013年中国因气象灾害灾情累积死亡人口超过155万人,直接经济损失累积约12万亿元人民币,直接损失绝对值呈上升趋势,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呈下降趋势,21世纪以来约占1%[2]。
一些专家学者对广东省部分地市的气象灾害特征进行分析,获得有益的结论[3-5];并提出防灾减灾建议[6-8]。但是气象灾害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气象灾害发生的时间、地区不同,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也不同。本研究利用历史灾情资料对揭阳市气象灾害年际特征、行业影响特征、灾害类型特征进行分析,为揭阳市气象灾害防御、防灾减灾规划、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和气候变化适应等提供参考。
1数据来源和方法
1)气象灾害灾情数据主要来自揭阳市(包括下属县、市)的年鉴和史志资料;揭阳市气象部门工作人员灾情调查时获得的资料,部分相关部门提供的资料。GDP数据来自《2013年揭阳市统计年鉴》和《2014年广东统计年鉴》。
2)气象灾害损失程度是表征其影响的重要维度,本研究中采用直接经济损失的绝对值和相对值指标来表征,相对指标为气象灾害损失率,即气象灾害直接经济损失/GDP。趋势分析采用线性回归方法[9]。
2揭阳市气象灾害基本特征
2.1气象灾害的年际特征
2001—2013年揭阳市因气象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95亿元,平均7.3亿元/年,气象灾害损失率约为1%。图1为揭阳市气象灾害损失的年际变化图。
图1 2001—2013年揭阳市气象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和损失率
从图中可以看出,揭阳市气象灾害损失年际差别大,如2012年气象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只有10多万元,而2013年达到50多亿元;从趋势上看,气象灾害损失率有下降趋势,但其损失总量呈增加趋势,这反映了经济快速发展使财产暴露度迅速增大,一旦发生灾害,将有更多财产遭受到损失;但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对气象灾害的防御能力,因此气象灾害损失率是下降的。据统计,近10多年中国气象灾害损失率约为1%,呈下降趋势,但损失总量是增加的[2],揭阳有与之相似特征。
为进一步了解揭阳市气象灾害损失程度年际差别大的原因,逐年分析年内主要天气事件,发现在受气象灾害严重影响年份内发生1~2次严重气象灾害事件,且这1~2次过程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全年气象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90%,并且都是台风灾害或暴雨洪涝灾害造成的(表1)。
表1 气象灾害严重影响年份的主要气象灾害事件
2.2气象灾害的类型特征
影响揭阳市气象灾害主要有台风灾害、暴雨洪涝灾害、低温冷害、干旱灾害、高温热害和强对流天气灾害。高温热害主要引起供电紧张、人畜中暑或死亡、农作物减产,难有具体经济指标来衡量其直接经济损失,在调查揭阳市历史灾情时,无法查到高温热害直接经济损失数据。在本研究中,将影响揭阳市气象灾害分为5种类型:台风灾害、暴雨洪涝灾害、低温冷害、干旱灾害和强对流天气灾害,其中强对流天气灾害包括雷电灾害、龙卷、冰雹等。
各种气象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占总气象灾害直接经济损失比例:台风灾害占68.7%,是影响揭阳市最严重的气象灾害;第2位是暴雨洪涝灾害,占25.9%;干旱灾害占3.3%;低温冷害占1.2%和强对流灾害占0.8%。后3类灾害给揭阳市带来的损失相对较小,2001—2013年这3种灾害造成5亿元左右的直接经济损失。
2.3气象灾害的区域特征
分析揭阳市气象灾害的区域特征时,将揭阳市划分为市区(包括榕城区、揭东区、蓝城区、空港区)、普宁市(包括普桥区)、揭西县、惠来县(包括大南山区)4个区域。各区域气象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为32%、19%、36%和13%,受气象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是惠来县,其次是市区,普宁市和揭西县相对较小。
致灾因子的危险性和承灾体的脆弱性共同决定了区域分布特征。经济发展程度从高到低排序为:市区、普宁、惠来、揭西,经济越发达承载体越脆弱,受气象灾害影响也越严重。影响揭阳市最严重的气象灾害是台风灾害,其损失程度明显高于排第2的暴雨洪涝灾害;惠来县虽然经济倒数第2,但属于沿海城市,受台风灾害的影响比内陆城市要严重得多,受气象灾害的影响也是最严重的;市区经济比较发达,面临气象灾害时显得更脆弱,受到气象灾害的影响严重于普宁和揭西。
3主要灾害分析
干旱灾害、低温冷害和强对流灾害对揭阳市的影响明显比台风灾害和暴雨洪涝灾害轻。2001—2013年旱灾发生6次,其直接经济损失约3亿元,低温冷害发生3次,其直接经济损失约1亿元。雷电灾害直接经济损失总量小,但发生频次高,容易造成人员伤亡。
3.1台风灾害
台风灾害具有破坏力大、影响范围广等特点。2001—2013年共有11个台风对揭阳市社会经济有明显影响,平均每年0.85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1亿元以上有6个,占54.5%。从年际变化上看(图2),台风灾害损失年际变化大,台风灾害损失率有下降趋势,但损失总量是增加的;有5个年份(2001、2002、2003、2006和2013年)因台风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亿元,揭阳市平均每2~3年就有1年受台风严重影响。
图2 2001—2013年台风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和损失率
考虑资料收集的完整性,选择对揭阳市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亿元的6个台风过程,分析对各行业的影响,行业分为农林牧渔、工业交通运输、水利工程和其他,其他包括房屋倒塌、地质灾害、电力中断等。台风灾害对农林牧渔的影响最大,占46%,其次是工业交通运输业,占28%,其他2类各占13%。
3.2暴雨洪涝灾害
2001—2013年揭阳市因暴雨洪涝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亿元,损失率约为0.25%,占气象灾害总损失的25.9%。2001—2013年发生8次暴雨洪涝灾害,平均每年0.62次,其中4次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亿元。从年际变化趋势上看(图3),每年发生暴雨洪涝灾害次数多寡不一,如2001—2003年无暴雨洪涝灾害出现,而2008年发生了3次暴雨洪涝灾害,暴雨洪涝灾害损失程度年际变化大,损失率和损失总量呈上升趋势。2008年之后,揭阳市降水明显增多,暴雨洪涝灾害明显趋于严重。从暴雨洪涝灾害影响行业类型分析,影响最大也是农林牧渔,占39%,其次是工业交通运输,占29%,水利工程占20%,其他占12%。
图3 2001—2013年暴雨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和损失率
3.3雷电灾害
2001—2013年因雷灾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只有600多万元,但雷击事故发生246次,平均每年发生19次,因雷灾伤亡人数达到19人,平均每年1.5人。从2001—2013年雷击事故次数和直接经济损失的年际变化上看(图4),揭阳市发生雷击事故的次数和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呈明显减少趋势,2009年之后,每年雷灾次数少于15次,直接经济损失少于50万元。2007年起揭阳市气象部门加强防雷知识宣传,加大对建筑物和电子设备等设施防雷服务,是近年来雷灾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图4 2001—2013年年雷灾次数和直接损失
表2给出了2001—2013年揭阳市雷电灾害地域分布特征,从雷电灾害次数来说,市区和普宁市发生雷灾次数较多,直接经济损失较大,而揭阳市闪电密度较大的区域主要位于普宁和市区,而惠来县闪电密度相对较小[10],说明雷灾空间分布与闪电密度的地理分布有一定关系;直接经济损失,同时这2个区域经济相对发达,承载体也就相对脆弱,因此受到雷灾的危害也就更大,这符合灾害学观点。
表2 2013年揭阳市雷电灾害地域分布
4防灾减灾对策
基于揭阳市气象灾害特征,本研究提出以下几点防灾减灾对策:
1)以准确预报预警为基础,完善以防为主,防、救结合的防御应急机制。
预报预警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成败,预报预警是防御工作的始发指令,准确的预报预警有利于防御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否则就事倍功半。提高预报准确率,第一加强气象灾害的探测能力建设;第二加强探测资料的综合应用;第三要加强预报员的培训,提高预报员的预报预警能力。以现有的技术水平,提前准确预报的时间仍较短,建立多部门综合参与的防御应急体系是降低灾害损失的有效途经。健全以人为本,以防为主,防、救结合的防御应急机制,逐步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高效运行机制,最大限度减少灾害影响和损失。
2)因地制宜,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综上分析,揭阳市气象灾害具有主要以台风灾害为主、年际变化大、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受灾严重等特点,必须根据揭阳市气象灾害特点,编制完善气象灾害防御规划,重点做好台风灾害的防御,重点防御地区放在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揭阳市气象灾害具有年际变化大特点,不可因1~2年气象灾害损失的减少,而麻痹大意。
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应对气象灾害避险意识和能力。
当前,天气预报预警虽有科学、准确的一面,但公众要用好预报预警信息仍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要加强气象知识,特别是气象预警信号的宣传教育,使人们掌握一定的避险知识,以达到提高自我保护的避险能力,减少气象灾害对生命财产的损害。近年来雷电灾害损失的减少与气象部门开展宣传教育时,对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的选取有密切关系。
参考文献:
[1]WMO.Reducing and managing risks of disasters in a changing climate[J].WMO Bulletin,2013,62(Special Issue):23-31.
[2]吴吉东,傅宇,张洁,等.1949—2013年中国气象灾害灾情变化趋势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4,29(9):1521-1930.
[3]吴亚玲,张凯,刘爱明.深圳市近10年雷电灾害的统计分析[J].广东气象,2014,36(3):52-54.
[4]舒建军,陈庚.2001—2010年韶关市雷电灾害特征及防雷减灾对策[J].广东气象,2012,34(4):49-50.
[5]刘三梅,胡锐俊,曾阳斌,等.2012年广东省雷电活动特征与雷电灾害损失浅析[J].广东气象,2013,35(5):46-48.
[6]梁必骐.自然灾害的影响与防范[J].广东气象,2007,29( 3):39-41.
[7]肖伟军,刘运策.暴雨预警信号发布策略与技巧初探[J].广东气象,2004,26(3):28.
[8]吴国强,郑伟杰,胡丽华,等.江门市气象灾害防御研究与对策[J].广东气象,2013,35(5):49-52.
[9]黄嘉佑,李庆祥.气象数据统计分析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4.
[10]林奕峰,陈文泉,林伟旺.揭阳市雷电闪电密度地理分布特征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8,29(3):58-60.
收稿日期:2015-07-20
基金项目:揭阳市科技局科技项目(201406)
作者简介:陈映强(1980年生),男,工程师,现主要从事天气预报和服务工作。E-mail:Chenyq0001@163.com
中图分类号:P4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7-6190.2016.01.008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in Jieyang City from 2001 to 2013
CHENYing-qiang,ZHENGJi-ling
(Meteorological Bureau of Jieyang City, Jieyang 522031)
Abstract:A statistical study is performed using the data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for 2001 to 2013 and the result is shown as follows. Losses resulting from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in Jieyang have a large interannual variation, and while the loss rate (~1%) tends to decline, the total amount of losses tends to increase. Typhoon-related disasters are the most serious meteorological type for the city, followed in turn by disasters due to heavy rain and flooding and those caused by lightning. Having a relatively small amount of total economic loss, the last type of disasters can happen frequently and cause casualties easily. Huilai County and the urban districts of Jieyang City are most seriously affected by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Key words:climatology;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Jieyang City
陈映强, 郑继玲.2001—2013年揭阳市气象灾害特征分析[J].广东气象,2016,38(1):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