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报道如何传播典型人物的时代精神

2016-08-08党俊元

新媒体研究 2016年17期
关键词:典型人物时代精神典型

党俊元

忻州市广播电视台驻保德记者站,山西忻州 036600

电视报道如何传播典型人物的时代精神

党俊元

忻州市广播电视台驻保德记者站,山西忻州 036600

在电视上体现典型人物的时代精神,让它成为时代的“典型”,真正打动受众,是每一位采编人员的追求。文章从找准典型、前期准备和谋好篇局三方面阐述了如何在电视上做好典型人物报道。

电视新闻;典型人物;时代精神

典型人物集中体现的是一个时代的精神,是一个时期主体价值观的代表。典型人物的报道,是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弘扬主旋律的具体体现,是体现正能量、引导群众的重要渠道。目前,各类新闻媒体在报道模式上采取以情为线进行典型人物报道,在刻画典型人物的个性时通过故事细节来体现,所以竖立起来的典型人物具有较强的感召力、影响力,成为广大受众的榜样。那么,怎样才能在电视报道中去把握、处理好这些典型的人物报道,很好地让典型人物去体现时代精神,让典型人物起到真、善、美的榜样作用,释放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呢?笔者根据多年来的经验,认为主要应做好以下三点。

1 找准典型

作为典型,必须遵守道德规范,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助人为乐方面、见义勇为方面、诚实守信方面、敬业奉献方面、孝老爱亲方面有突出表现,事迹必须真实感人,群众认可度高;其行为对促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方面有榜样示范作用,具有可学性。笔者在从事新闻工作20年来,典型往往是从基层各部门推选出来的先进党员、道德模范和创新能人,各部门之所以推选他们为典型人物,是因为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们能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他们对工作一丝不苟,无私奉献;他们刻苦钻研,勇于创新,是大家学习的楷模和标兵。找准典型,就意味着报道成功了一半。典型人物要呈现出一个全面的、本色的、完整的人物,就可以让观众觉得真实、可亲,从而达到引导受众的作用。

2 前期准备

一是要面对面了解典型人物,做到望、闻、问、切,发现亮点、闪光点,更要发现容易被遗忘的角落。到工作一线看一看,去边边角角瞧一瞧,做到“心中有数”。要广泛地听取大众的意见,真正把大众想什么、盼什么,摸清楚、搞明白。要“切”准受众脉搏,使受众从这个典型人物中受到启发。同时要把能反映典型人物的典型文字、图片、音像等资料逐一琢磨。我们在采写《三寸粉笔写人生,三尺讲台铸师魂》时,多次深入优秀共产党员教师贺建林工作的地方——保德县中学,体会他甘当红烛,甘为人梯,传道授业、解惑育人。了解他荣获“市教学能手、省教学骨干、市优秀共产党员、县教育系统十佳标兵”等称号的历程,这样我们采编起人物来就可以有的放矢。

二是要精心设计好报道方案。要选择好新闻的主题、新闻的角度、新闻的资料和新闻的素材。作为一名称职的电视记者,更要学会从众多基本的事实中发现、挖掘。要通过尽可能多的启发和打动民心的故事和细节去体现这些时代精神和人物风貌,要注意篇幅的把握,做到叙事简要。我们采写的《摆正位子,把好调子,创新点子》,就是从一个村村民人均收入达到17 000余元,找到新闻线索,因为当时该县全县人均纯收入不足3 000元,这个村是如何达到近2万元的呢?经过记者访走访,才知道该村在党支部书记康有旺的带领下,抓党建、强服务、谋发展,提出“兴村富民必先产业转型”的新理念,带头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以实际行动引导思想观念的转变,村民由穷变富,由种地变成经商,走上了致富道路。

所以说采访前不仅仅要进行大量外围采访。包括这个典型人的家属、同事、朋友和同学等所有熟悉的人。找准了点,就不会迷失在茫茫材料的困扰中。当随着不断深入的了解,就可以通过这个典型人物的形象、事件、去教育人民、指导工作。当然正面的宣扬先进人、事,也可以对反面的典型进行揭露、批评。这就是通过典型去指导一般,带动全局。也就达到了树立典型的目的和意义。

3 谋好篇局

目前,电视新闻的模式往往是用“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通过一个具体的“点”上出发,从中挖掘出大的主题,做到“以小见大”。这就要求我们提炼主题。我们采写的《一个扶贫工作队队长是如何打造成第一书记的》,就是从一个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不远万里,別妻离子来到异乡,一干就是6个年头,起早贪黑与群众一起劳作,一起想办法致富,虽说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其精神就值得大家称赞。新闻报道要用广大受众的认知和要求,去考虑点上的事实,但绝对不能去就事论事,而是要就事深刻地去论理,要通过现象能看到本质。必须学会能用故事和细节去刻画出人物形象,因为一个人的语言和行为就是他的性格。作为一名记者不能用主观的言语将一个人如何勇敢、如何坚强、怎样懦弱说出来,而是要用这个人的语言和行动体现出来,所以记者在采访时也不能只注重他个人怎么说,要更加用他的行为表现出他本人的个性。

通过现象抓住本质,需要从两方面去考虑:

一是仔细观察收集大量生动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要深入社会、深入生活,尽可能多地挖掘丰富、真实的感性材料,用典型人物的行动来解析应该确立、实践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要求记者要站在时代高度,把握精神实质,弘扬时代精神,展现典型人物的高尚情操。

二是进行科学分析研究。要对获取的大量现象,通过仔细筛选和比较,找到做到局部和整体、外部条件与内部根据、表与里找到联系点。这样就提炼、深化了主题,也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塑造出活灵活现的典型人物,使典型人物在广大受众中得到认可、引起共鸣,达到宣传目的,也使我们媒体的威望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1]刘丹.基层通讯员如何挖掘新闻素材之我见[J].钢铁文化,2014(9):28-30.

[2]刘民安.由微显著 平中见奇——谈谈“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J].新闻爱好者,1993(2):16-17.

[3]曹轲.大众传媒的科学传播——以《南方都市报》的实践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1(18):215-221.

G2

A

2096-0360(2016)17-0125-02

党俊元,记者,研究方向为基层采访。

猜你喜欢

典型人物时代精神典型
新时代新闻媒体如何做好典型人物报道
用最典型的事写最有特点的人
多项式求值题的典型解法
激励弘扬时代精神
典型胰岛素瘤1例报道
“她时代”新闻报道中的“时代精神”呈现
做好典型人物报道的若干思考
探索典型人物报道的融媒体采编创新手法
现代艺术的盛宴彰显“一带一路”时代精神
网络典型人物报道的“三度”——以江西网连续发掘全国重大典型人物报道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