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信息时代学术期刊编辑出版和运营模式探讨

2016-08-08

新媒体研究 2016年17期
关键词:编辑出版出版发行网络化

王 琦

古吴轩出版社,江苏苏州 215000

网络信息时代学术期刊编辑出版和运营模式探讨

王 琦

古吴轩出版社,江苏苏州 215000

网络信息时代,学术期刊编辑出版和运营模式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信息技术利用效率低、网络出版方式单一、编辑出版网络平台缺乏、网络营销理念不足、学术期刊网络交互性不足等方面。为弥补这些不足,应该采取有效的改进对策:实现学术期刊编辑、出版和管理网络化,构建学术期刊信息资源整合系统,开展电子商务并扩大学术期刊发行量。实现学术期刊出版发行数字化,并推动印刷版业务与网络业务密切结合。

网络信息时代;学术期刊;编辑出版;运营模式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进步,将人们带入网络信息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术期刊编辑出版和运营也面临新的机遇。学术期刊组稿、审稿、编辑、排版、印刷、发行等各环节,都受到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影响。因此,实际工作中应该顺应这种趋势,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提高出版发行工作效率,为人们获取学术期刊信息创造便利。但不能否定的是,由于相关技术未能得到有效落实,一些制度不完善,技术应用和创新不足,当前学术期刊编辑出版和运营模式中仍然存在不足,需要改进和完善。从而更好顺应网络信息时代的要求,推动学术期刊的繁荣与发展。

1 网络信息时代学术期刊编辑出版和运营模式的不足

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给学术期刊编辑出版和运营带来全新变革。在这样的背景下,更应该注重技术创新发展,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但由于相关制度不完善,一些工作人员的素质偏低,技术创新不足,目前学术期刊编辑出版和运营模式仍然存在不足,未能有效适应网络信息时代的要求,存在的问题体现在以下方面。

1.1信息技术利用效率低

当前,学术期刊基本实现编排一体化出版模式,通过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的有效利用,将编辑、校对、出版等工作融为一体,而工作重心则转移到学术信息筛选和论文选题策划方面,这对提高学术期刊论文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但不能忽视的是,一些学术期刊信息技术的利用效率仍然比较低,利用网络进行选题策划、组稿、审稿、编排、校对、发行的学术期刊较少,制约工作效率提升。目前学术期刊仍然采用邮寄方式进行组稿、审稿、出版发行等,延长了学术期刊出版周期,导致最前沿的学术信息难以及时发布,也降低了学术科研成果的利用效率。

1.2网络出版方式比较单一

当前,网络出版方式主要表现为集中上网,通过加入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依托这些专业学术网站的技术实力和资源优势,实现学术期刊上网的目的。但网络出版方式比较单一,仅仅是纸质印刷版在网上的复制和重复。上网的方式简单,将纸质学术期刊数字化处理后上传至网上。虽然具有其合理性,能方便读者获取学术期刊信息资源,但缺乏特色,网上的学术期刊出版内容单一,缺乏新颖性,有必要采取措施改进和完善。

1.3编辑出版网络平台缺乏

未能结合网络信息时代的要求,建立完善的学术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网络平台。一些学术期刊没有建立起自己的专业网站,难以实现编辑与作者、投稿人、读者的网上交流与互动,难以通过专业网站进行组稿、审稿、编辑、出版、发行等。这种方式容易导致稿件征集和处理周期被延长,影响工作效率提升,降低学术科研成果的传播速度,对提高学术期刊的办刊效率也带来负面作用。

1.4网络营销理念不足

学术期刊的主办者,大多数缺乏市场营销意识,未能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学术期刊的市场营销活动。学术期刊上网发行的很少,即使是学术期刊营销,也只有印刷版的刊物,几乎没有电子版的刊物营销。学术期刊虽然公布网址、邮箱、电话等,但缺乏与作者、读者的联系和沟通平台,网络资源在学术期刊营销中的优势没有充分挖掘出来,制约其综合效益提升。

1.5学术期刊网络交互性不足

网上学术期刊的信息量大,更新快,实效性明显。同时还方便查询和检索,能不受时空限制的为不同读者提供服务,方便学术交流。网络空间具有明显的交互性特征,但目前学术期刊没有充分利用其优势,学术期刊网站仅限于网上订阅和宣传。局限性比较明显,例如,网上查询功能不完善,没有为编辑、作者、读者三者之间构建完善的交流平台,不利于调动读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网络信息时代学术期刊编辑出版和运营模式的改进对策

为弥补学术期刊编辑出版和运营模式存在的不足,结合网络信息时代的新要求,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采取相应的改进和完善对策。

2.1实现学术期刊编辑、出版和管理网络化

学术期刊网络化不仅能提高其现代化水平,还能提高出版效率,为学术期刊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为此,应该结合网络信息时代的要求,推动学术期刊编辑、出版和管理网络化,包括组稿、审稿、编辑、出版、发行等流程都实现网络化。学术期刊要建立专业网站,构建网络交流学习平台,通过电子邮箱对稿件登记、送审、管理,并通过互联网和局域网对稿件加工和编辑。通过期刊主页、邮箱、远程投稿系统约稿、组稿、修改和校对,利用网络进行排版和发行,促进学术期刊的网络化,提高学术期刊的现代化水平。

2.2构建学术期刊信息资源整合系统

建立信息资源整合系统,整合高质量的信息资源、独特的信息分析工具、专业的信息管理软件,根据学术期刊编辑出版要求,完善系统功能设置,使其具备检索、提取、评价、管理、发表等多项功能,有效满足编辑出版需要。这样还能为编辑、读者、作者之间的构建交流互动平台,方便读者获取学术信息资源,有利于学术成果发表,推动学术期刊创新发展,并且还有利于提高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2.3开展电子商务并扩大学术期刊发行量

实现学术期刊的数字化与网络化,开展电子商务,方便读者检索和获取论文信息资源,提高服务质量。网络信息时代,学术期刊的传播和发行面临新机遇,为知识传播提供载体和途径,读者通过互联网就能便捷的获取学术期刊资源,满足研究和学习的需要。另外还要扩大网上发行业务,重视广告宣传,吸收会员,开辟电子公告板系统,吸引更多读者,扩大学术期刊的影响力,促进其经济和社会效益提升。

2.4实现学术期刊出版发行的数字化

网络信息时代,学术期刊的创作、投稿、审稿、出版、发行、售后服务等环节,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实现。这样不仅能便利编辑、读者、作者之间的联系,还能加快学术期刊的生产和流通速度,节约出版发行成本,打破时空限制,为读者提供便捷的服务。因此,要顺应这种趋势,推动学术期刊出版发行的数字化,重视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设施建设,构建学习交流平台,方便相互间的联系。此外,随着互联网联系的更加方便,用户会不断增加,学术期刊的发行范围更大,有利于提高学术期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5推动印刷版业务与网络业务密切结合

以提高学术期刊效益的最大化为目标,将网络营销和印刷业务有效结合起来,采用多种出版发行方式,不断扩大影响力和竞争力。在重视学术期刊印刷前提下,注重网络营销方式的有效利用,将网上、印刷出版业务结合起来,有效适应市场变化发展情况,不断增加读者,扩大学术期刊的收入,促进其经济社会效益提升。

3 结束语

总之,网络信息时代,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有效利用,学术期刊编辑出版和运营模式也得到了根本转变。学术期刊编辑出版面临更多机遇,其运营模式也更加灵活。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术期刊应该重视网络资源的有效利用,构建具有特色的专业网站,实现学术期刊的网络化和现代化。进而更好满足人们获取学术期刊资源的需要,推动传统学术期刊编辑出版和运营模式的变革,也为学术期刊发展繁荣做出更大贡献。

[1]闫群,张晓宇.近五年我国科技期刊运营模式研究综述[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8):1030-1035.

[2]谢文亮.移动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的微信公众号服务模式创新[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1):65-72.

[3]宋祥军.网络信息时代学术期刊编辑出版和运营模式[J].昌吉学院学报,2005(2):49-51.

[4]李频.数字时代社科学术期刊改革路径的思考[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4),55-66.

[5]赵丹丹,孙玲.数字出版时代科技期刊编辑的研究与发展[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85-88.

G2

A

2096-0360(2016)17-0072-02

王 琦,古吴轩出版社。

猜你喜欢

编辑出版出版发行网络化
《Cryogenic Heat Management: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for Science & Industry》出版发行
《Cryogenic Heat Management: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for Science&Industry》出版发行
新媒体时代编辑出版工作创新路径分析
编辑出版本科教育的四大难点与对策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编辑出版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
当代新闻学的网络化发展
《中华战创伤学》出版发行
基于OPC的网络化群梯管理系统开发
网络化时代社会认同的深刻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