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纸质媒体的深度报道探讨

2016-08-08毛璐璐

新媒体研究 2016年17期
关键词:纸质选题深度

毛璐璐

呼伦贝尔日报,内蒙古呼伦贝尔 021008

传统纸质媒体的深度报道探讨

毛璐璐

呼伦贝尔日报,内蒙古呼伦贝尔 021008

当前以自媒体(self-media)为主流媒体形式的网络媒体使得公众有了更为自由的发声权利,但也给以纸媒体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带来了更为巨大的冲击。因此,对于传统的纸质媒体而言,将深度报道作为其优势并保持发展下去则成为其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文章拟从传统纸质媒体的深度报道的现状入手,分析其原因,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探讨。

纸质媒体;深度报道;现状;发展

1 新媒体环境下给纸媒体带来的冲击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我们能够更快捷、更迅速地获得更多的信息,而它的迅速发展也给纸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使“及时售罄”的纸媒体的风光不再,如今人们获取与阅读最新的信息只要依靠互联网客户端就能够即时获得,甚至公众本身就能够作为自媒体存在,其本身就具有新闻传播的功能特性,他们能够首先了解新闻,并通过微博、朋友圈等方式曝光出来,调查显示,当前越来越多的新闻曝光事件是公众通过微博等方式首先曝光出来的。因而,不得不承认,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纸媒体曾经的优势已经越来越被弱化,甚至其吸引力也大不如前,因而,面对互联网给纸媒体带来的冲击,纸媒体亟待通过自身的优势解决这个问题。

2 传统纸质媒体的优势

根据笔者在上文所陈述的,以自媒体为主的新媒体形式的瓶颈在于其内容输出有限,很大程度上,自媒体或者新媒体在传播内容的时候都以快为主,因而其很容易忽略掉新闻内容本身的深度,很容易忽视新闻本身的可挖掘程度,因此,这也就给纸质媒体带来发挥其优势的方式与途径,并且经过证明,纸质媒体的很多优势是无法也不能够被新媒体所取代的。

2.1纸媒体的公信力仍然存在并长期存在

纸质媒体长期以来在大众心中的公信力根深蒂固并长期存在。纸质媒体作为第一媒体长期以来受到大众的广泛信任,无论其内容与传播形式,都拥有着广泛的受众群体以及强大的社会公信力,其权威性不容置喙。

2.2纸质媒体的深度报道彰显其权威性

纸质媒体拥有着非常专业的采编团队,其团队当中拥有着许多资深的且素质极高的记者与编辑人员,他们对所搜集采编而来的零碎信息具有极其敏锐的新闻触觉与强大的处理、分析能力,同时也能够从碎片化的信息当中理清楚其脉络与线索,迅速的掌握新闻的内容与新闻背后的真相。反之,网络媒体经常成为新闻谣言的众矢之的,其失实的信息使其缺乏公信力与权威性。

3 传统纸质媒体的深度报道的现状

3.1关于深度报道

什么是深度报道,新闻界众说纷纭,并且也没有一个较为固定的含义来定义它,笔者认为深度报道就是在新闻事件背后的,能够系统且真实客观的反应新闻事件的,并能够呈现新闻前因后果揭示新闻事件背后意义的新闻报道形式。从目前纸媒体的深度报道来看,其已经成为在当前的新闻发展现状下,纸质媒体应对其他媒体尤其是新媒体的最重要的优势与最强有力的武器。

3.2纸质媒体深度报道的生存空间与发展前景

深度报道作为纸质媒体最强有力的武器与优势,并没有随着当前媒体网络化而消失,足以证明当下的受众对纸质媒体的深度报道依然是有非常强烈的需求的。以《南方周末》为例,虽然其定价上涨,但其订阅量并没有受到其涨价的影响,反而订阅量有所增长,足以证明了读者对深度报道的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人们称互联网时代的阅读为碎片化阅读与速食阅读,因而在互联网媒体以外,事实上人们对新闻事件背后的信息量的深度挖掘、分析与报道是有着极大需求的。可见,在当下的网络媒体的生态环境下,人们对新闻事件、社会问题背后的现象是有着极大地需求的,读者希望看到社会问题背后的来龙去脉,希望了解新闻事件背后的前因后果。因此可以说,纸质媒体的深度报道是拥有着广阔的生存空间与发展前景的。

3.3纸质媒体深度报道当前的不足

第一,纸质媒体深度报道的选题不能引起重视。新媒体通常以“标题”来吸引读者博得点击量,与新媒体不同,纸质媒体的新闻选题则更为重要,新媒体以“标题”博噱头,而纸质媒体的深度报道则以选题制胜。纸媒深度报道的选题关乎着深度报道内容的生命,如果选题错了,就意味着整个报道从源头就发生了错误,写出来的内容就无法引起读者的关注,而在当前媒体资源的争夺战当中,新闻选题的正确性与高质量性已经成为纸媒体深度报道的“投枪”,谁的报道更为深入、更为深刻,谁就能够在竞争当中处于主动的地位,谁就更能够获得广大读者的支持。但从目前来看,纸质媒体很多时候在选题方面或多或少都受到了网络媒体的影响,在内容方面缺乏深度,在语言表达方面失去了准确性与生动性。

第二,新闻体制亟待完善。在我国的新闻体制当中,一些干部对深度新闻报道认知错误,认为其报道的是负面信息,会影响到其在人民群众当中的公信力,从而在纸媒体进行深度报道的过程当中进行一定的压制与阻挠,甚至会对新闻部门进行行贿行为,以此来压制新闻报道。这种不健全的新闻思想与新闻体制是值得我们深思与考虑的,因为我们的新闻体制不够完善,才使得我们的记者在进行深入报道的采访时会畏首畏尾,导致最终的报道不能够客观深入,出现了片面性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坚持新闻媒体的公信力与新闻影响力,将深度新闻报道做到底,当然,国家也应在体制上对新闻媒体给予保障,保障我们的深度报道能够积极有序的运行。

第三,深度报道在内容方面的发掘不够深入。当前很多声音都提到纸媒体会不会衰亡,这背后的原因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笔者认为首要原因就在于纸媒体很多时候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开始仅仅流于形式,不能从根本上保证内容的深度性,甚至为了与网络媒体抢速度,都不能够保证新闻的真实性,这就与纸媒体深度报道的本质本末倒置了。因而,纸媒体在进行新闻的深度报道的时候不能够仅仅流于形式,只感慨新闻事件的本身,从而忽视了新闻背后的大事件与新闻内涵。

4 传统纸媒体深度报道的发展策略

首先,从新闻事件的选题入手,发掘有价值的新闻。正如笔者在前文所述,新闻选题是深度报道的源头与灵魂所在,因而深度报道应该从选题入手,发掘出新闻背后的事件。如《新京报》“核心报道”的深度报道形式常常从世间百态着手,以平实朴素的语言彰显新闻背后的内容,从平时当中看尽世间百态;《苏州日报》的“新闻+1度”则从日常新闻的素材当中通过叙事的口吻,从不同的角度灵活的呈现出新闻内容。

其次,从新闻事件的素材入手,让深度报道有“据”有“料”。深度报道的本质还是在于新闻的内容,要想使得新闻能够更加深入,必须要做好新闻的内容,让新闻具有可看性,具有内容性,如果新闻没有内容,无论新闻的形式再怎么新颖都只是无病呻吟,无法做到深度。另外,深度报道在新闻有“料”的同时还要做到有“据”,要能够由点窥面,由此及彼,要能够做到理性思考,拥有自己独到的视角,从自己的角度看待新闻,分析新闻,次啊能够报道的有新意,有内容,只有有视角,有内容,才能够看出事件的本身。

最后,深度报道要有“型”。深度报道在报道形式方面应该能够不拘一格,不仅仅是报道大新闻事件,大社会问题,还要能够从小处着眼,从民生入手,从多元化,多视角,多形式呈现报道,让深度报道能够具有可读性、易读性,阅读起来主次分明,能够迅速的找准新闻的重点,让新闻报道既有深度,又有可看性。

5 小结

我们的纸媒体曾经辉煌一时,但是在新媒体的层出不穷的环境下,其目前的地位比较尴尬,因而,纸媒体应该扬长避短,发挥网络媒体不能够做到的特点,将深入报道这一优势充分的发扬出来,不断创新选题,深入发掘内容,完善新闻体制,将深入报道在纸媒体领域夯实下去。

[1]卓越.论深度报道在纸质媒体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4(13):35-36.

[2]卢浩然.以深度内容赢取深度读者——纸质媒体如何在与新媒体竞争中拓展新的生存空间[J].新闻窗,2011 (6):79-80.

[3]周爱华.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报纸的困境与发展策略[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4.

[4]刘亚群.做强深度报道使传统媒体更具生命力[J].青年记者,2015(9):39-40.

[5]张波,周奉超.纸媒深度报道如何引人深读——《苏州日报》“新闻+1度”版的编辑实践[J].中国记者,2015 (9):116-117.

G2

A

2096-0360(2016)17-0160-02

毛璐璐,编辑(中级),呼伦贝尔日报社经济部副主任,研究方向为产经类新闻写作与深度报道。

猜你喜欢

纸质选题深度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纸质书与《北京是个好地方》
纸质读物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