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形势下中职老师参加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2016-08-08果鑫磊
果鑫磊
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职老师参加继续教育则是教育中的教育,有着深远意义和重要作用。下面将具体谈谈新形式下中职老师参加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1. 继续教育是缩小中外中职教育发展差距的必然要求
中国的中职教育与国外的中职教育发展相比差距较大,随着第三次工业技术革命时代的到来,很多国家都争先发展职业教育,以此来带动本国的经济发展,这个阶段的职业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众多国家当中,职业教育发展较好的国家分别是德国、美国以及澳大利亚。德国采用的是双元制,也就是校企结合的方式,将现代执教思想和传统的学徒培训方式相结合。美国采用的是社区学院管理模式,包括高中的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层次的职业教育。而澳大利亚在发展职业教育这块主要依靠的是技术和继续教育学院,也就是TAFE模式。通过颁发国家统一的证书和文凭,能够发挥出行业组织的引导作用。与这些发达国家相对比,我国的中职教育发展起步晚、发展慢,导致中职教育主要是近20年才发展得较为稳定。此外,我国中职教育的办学规模较小,管理模式也不够科学,发挥出的社会功能也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鉴于上述现状,我国应下大力气进行中职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并且严抓考核,从而逐渐减少与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的差距,实现我国中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2. 继续教育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知识结构的变化与提升的必然要求
我国《教师法》就对教师参加教育培训、学术研究和其他类型的再教育进行了规定,要求教师积极参与自我提升与发展的相关教育活动中来。通过培训等继续教育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自身组织和管理等多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进而满足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教师的主要职能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方法,解答学生的困惑。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网络时代的到来,中职院校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以及教育对象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表明中职院校亟需更新教学方法、知识结构。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中职院校都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但是如何才能制作出更为优质的课件,如何将教学内容更好地表达出来,这些都是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此外,教师的自我发展目标要想顺利地实现,除了需要依靠自身的学习以外,还需要有组织地接受继续教育培训。
3. 继续教育是就业市场的变化、专业设置更新的必然要求
中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是面向市场面向企业的,学生在企业中进行一线操作,生产出满足社会需要的产品,并为企业赢得利润。一方面,生产只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其生产出来的产品才有价值。另一方面,市场的千变万化要求产品不断创新。因此,中职院校所设置的专业和课程内容也要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而不断调整,从而不断适应市场和社会的需求。作为中职院校的教师,需要不断巩固和完善现有知识,不断提升专业技能,推进继续教育的开展。
4. 继续教育是加深教师对职业技术教育认识的客观要求
我国制造业在技术方面的一个主要弱点就是满足于粗加工,创新意识不强,研发能力差,关键技术受制于人。中国关键技术的对外依存度已达50%以上,而先发国家均在30%以下,美国和日本则在5%左右。从技术工人的结构看,在我国有7.1亿劳动人口,其中,企业职工1.2亿,这1.2亿职工中约有7000万是技术工人,其中,初级工约占45%、中级工约占40%、高级工以上仅占15%,而发达国家的初级工占15%、中级工占50%、高级工以上占35%。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当前高级技术型人才十分短缺,尤其是缺少具有创造力和能够解决关键性问题的高级技能人才。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自主创新人才和高级技能人才的重任,加强中职学校教师的继续教育,可以及时有效地了解当前科技前沿的发展水平,借鉴发达国家的职教经验,整合最佳技术型人力资源优势,内化现代科技知识,提升中职学校学生市场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5. 继续教育是转变教师职业教育观念的有效途径
新课改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一些中职教师因中职生调皮、不听话往往会采取一些有悖于新课改理念的教学方式,难以实现教学目的。这其中原因在于教师没有转变教育观念,而参加继续教育则可以使中职教师及时转变教育观念进行教学,投身课改课堂教学中。
总而言之,新形势下中职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有着重要意义,这是缩小国内与国外中职教育差距、优化教师知识结构、适应职业教育市场变化、加深对职业教育认识和转变职业教育理念的需要。对每一位中职教师来说,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到参加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并加以重视,以在课堂教学中切实严格要求自己,真正达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效果,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争取早日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 刘 慧.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继续教
育工作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08,
(19):33—34.
[2] 石现中.对职业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培
训的思考[J].学周刊,2011,(12):77.
(作者单位: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