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雷电灾害的成因及防雷电措施探讨

2016-08-07马春祥

大科技 2016年25期
关键词:雷电灾害农民

马春祥

(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气象局 云南景谷 666400)

农村雷电灾害的成因及防雷电措施探讨

马春祥

(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气象局 云南景谷 666400)

由于我省地形地貌较为复杂,雷电灾害频繁发生,导致大量财产损失及人员伤亡,据相关资料显示,雷电灾害所造成的财产损失主要集中在城市,而农村多为人员伤亡,可见,农村人口是极易遭受雷电灾害的高危群体。本文主要对导致农村雷电灾害产生的原因及防雷电措施进行分析,以期为广大农村地区相关的防雷电措施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农村;雷电灾害;防雷电措施

1 引言

2 农村雷电灾害的成因

我省各地区发展不平衡,雷电灾害多发区往往集中在山区、半山区和坝子周边,因农村的基础设施薄弱,导致农村中山区、半山区和坝子周边农民的防灾能力较弱。

表1 城乡雷电灾害伤亡人数比较

如表1所示,雷电灾害中乡村人员伤亡占总人员伤亡数的80%,而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城镇人口占我国人口构成的36.09%,乡村人口占63.91%。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的雷电灾害也呈现出新特点,过去在农村,雷击方式仅局限于直接雷击、侧雷击和跨步电压,为改善农村生活面貌,输电线路架设,翻山越岭进村入户,而大量电器器件和线路的出现,接触电压导致人员伤亡和电器设备的损坏不断发生。

2.1 地形及气候因素影响

云南省地处低纬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较为复杂,而农村居住地分布较为分散,住宅建设多选在依山而建依势而居的半山腰和山顶上以及坝子周边,这些地方都容易发生雷电灾害。另外,我省冬季受干燥的大陆季风控制,夏季盛行湿润的海洋季风,属低纬高原季风气候,全省气候类型丰富多样,共7个气候类型,立体气候极为明显,对流性天气极强,引起雷电灾害频繁。

2.2 农村防雷知识薄弱

由于农村科学文化水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地广人稀和传统思维固化,导致相关部门在安全工作的宣传上带来一定困难。大部分农民在主观心理上认为发生雷电灾害的几率较小,就算碰到雷电,也不会造成太大损失。据有关调查显示,农民防雷意识薄弱、缺乏安全意识是导致农民在碰到雷电后死亡的主要原因。雷电多发生在春、夏两季,而这个季节是我省农忙时节,若发生雷雨天气的话,就会随意选择在大树下或其它闲置地方休息,而大树、亭子等地方更易被雷击中,从而酿成悲剧。

2.3 农民住宅防雷隐患分析

1.3 评定标准 于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2周、治疗4周(或治疗终点)时采用单盲法对各组患者进行洼田饮水试验[7]、才藤氏吞咽障碍评估[8],并对比各组患者的治愈率、肺部感染率、留置胃管率及各观察组治愈患者的平均治疗天数。洼田饮水试验疗效评价标准:治愈表示饮水试验达1a级,治愈率=治愈例数/总例数×100%。才藤氏吞咽障碍疗效评价标准:治愈表示吞咽障碍评定达7级,治愈率=治愈例数/总例数×100%。

农村住宅几乎是自建,未根据相关规定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也没有雷电防护技术服务机构提供的设计技术评价和施工质量跟踪检测等服务。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住宅由传统砖木结构变为砖混结构的楼房,冰箱、彩电、电脑等家用电器也开始大规模进入农村家庭,在改善农村生活水平状况的同时,也增加了雷击隐患。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大部分农村砖混结构的楼房,因资金受限和防雷安全知识的匮乏,未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相关技术规定执行,安全隐患较大。

(2)大部分农民在屋顶上放置不锈钢水箱、太阳能热水器等金属构件,且这些金属构件未进行接地处理,而所设置的接地装置不重视不规范,接地冲击电阻过大,大大增加了遭受雷击的概率。

(3)农村的电源线、有线电视线、电话线等线缆都是架空引入,传输距离较远,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就直接引入室内,这些有源线路应当在入户端,安装适配的防浪涌保护器(SPD)。这些有源入户线路,若闪电在远处击中或击中附近区域时,雷电流及感应过电压则会通过架空线路进入室内,这种闪击造成的受灾区域相对较广,则会直接造成人员伤亡和损坏家用电器。

(4)农村住宅(特别坝子周边)处在土壤电阻率突变的地方,又没有采取任何防雷措施,这极易造成闪击的重要原因之一,成为导致雷击灾害发生的重要隐患。

3 农村防雷电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有关部门的重视及引导下,城市防雷工作已初显成效,而广大农村防雷工作较为薄弱,加强农村防雷措施已成为农村建设的首要工作。首先应加强农民的防雷意识,加大防雷常识的宣传力度,同时也应加强农村防雷基础设施建设,其防雷措施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

现阶段,正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级政府部门应将防雷工作纳入日常工作中,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各级政府部门应对农村的雷电防御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加大农村雷电防御管理的力度,将相关的防雷措施落实到位,以此来减少农村雷电灾害。保障雷电防御工作的“三到位”,即服务到位、措施到位、宣传到位,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从而为农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3.2 加大教育力度,普及防雷知识

当前防雷工作的重点就是农村雷电的防御工作,在思想观念、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等条件的制约下,农村防雷工作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气象部门、安监部门应密切配合,切实加强农村防雷科普知识的宣传。近年来,由于相关雷电防御法律法规的出台,我国的雷电防御工作在不断开展,在各级部门的积极配合下,我国气象管理队伍建设日益壮大。通过气象部门、安监部门多种形式的宣传,积极推广“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电影”进社区活动,使得广大市民能够或多或少的学习一些防雷知识,并取得显著成效。

3.3 加大管理力度,落实预防措施

应保障农村建筑物防雷装置建设的规范性,将防雷安全管理工作的范围扩展到乡村小镇等偏远山区,严格审批和核实各个乡镇企业厂房及广大农户的房屋防雷装置,并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严格的跟踪检测。除此之外,根据相关规范对防雷装置进行定期安全检测,从而保证防雷装置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将农村防雷和新农村建设规划积极的结合起来,特别是新农村建设、乡镇农民住房的防雷安全计划及时归纳到农村住宅建设监管工作中。

3.4 避免雷雨天气在野外活动

在收到雷电天气预报预警时尽量不要外出,尽可能待在防雷设施较好的室内,对于常在户外的工作人员或农地里进行生产活动时,应注随时关注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在雷雨天气到来之前应撤回到安全区域,尽量避免雷雨天气在野外活动。

3.5 户外人员注意及时防御

在进入农忙时节后,农民在田间活动的频率增加,在雷电交加时,若感到头发有刺痛或头发竖起,在这种情况下,若农民正在劳作的话应及时找个空旷的田地马上蹲下,穿上雨衣防止衣服被淋湿,禁止在树下避雨,也不要接近电线杆,因为这些高大物体都有可能成为雷电的闪击对象而发生雷击,可在低矮建筑内避雨。另外,不允许携带金属杆雨伞,立即丢弃干活用的金属工具,还应及时摘下身上的金属物。若遇到大雨并伴有电闪雷鸣的情况时,禁止在雨中奔跑,防止跨步电压过大而产生伤害。

3.6 加强雷电监测的预警预报

建立雷电灾害预测预警子系统与雷电监测站,实现雷电信息实时显示、雷击灾害资料查询、统计分析等,积极开展雷电灾害预警和对策服务。加大雷电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力度,提高雷雨天气的监测和预报预警水平,通过各种媒体途径向广大农民进行雷电灾害方面的信息宣传。特别要利用好智能移动终端这个工具(即智能手机),通过政府购买方式来实现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全网发布,以便让农民在灾害来临前做好相应准备。

3.7 雷击后的救护

人在遭受雷击后极易被烧伤或严重休克,但其身上并不带电,可以安全的对其进行处理和救护。雷电对人体的危害要比普通触电严重,一旦发现有人被雷击,首先应拨打120,再就地进行抢救,在就地抢救的过程中,先把伤者仰卧,并不断进行人工呼吸和胸部心脏按压,直到伤员恢复呼吸和心跳。由于遭受雷击的人员会出现假死的现象,因此,应坚持做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直到医护人员赶来为止。

4 结语

近年来,农村整体经济水平呈现逐渐上升趋势,其雷电灾害事故也不断增加,导致农村雷电灾害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针对农村目前各方面的现有条件,为了保障农村防雷减灾工作的顺利进行,可制定系统性的防雷减灾纲要,并采取有效可行的防雷措施。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就是农村人民生活的安全稳定,因此,应完善农村防雷减灾工作,保障农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1]张英,董林洲,刘亿,等.农村雷电灾害的成因及防雷电措施探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9).

[2]朱明,丘志彪,蔡木民,等.探讨农村雷电灾害的成因及防雷减灾对策[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2,33(1):90~92.

[3]吴伟,杜珍,丁士杰.农村雷电灾害的成因及防雷减灾对策[J].南方农业,2015,9(24):219.

P429

A

1004-7344(2016)25-0287-02

2016-8-23

马春祥(1966-),男,回族,工程师,大专,主要从事防雷工程设计与安装,气象服务工作。

猜你喜欢

雷电灾害农民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雨天防雷电要选对雨伞
我省汛期常见气象灾害及防御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推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新跨越
雷电
计算机机房的雷电防护
《灾害来临怎么办?》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