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密砂岩微观孔隙特征及分类
2016-08-07王文举
王文举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49)
致密砂岩微观孔隙特征及分类
王文举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49)
研究了苏里格西区致密砂岩孔隙特征。铸体薄片及扫描电镜表明,致密砂岩主要以溶孔和晶间孔为主;压汞资料表明,致密砂岩渗透率与排驱压力、主流喉道半径、最大孔喉半径的相关性较好,而与歪度、分选系数、退汞效率的相关性不好。根据研究结果对岩心分类,研究区以第三、第四类岩心为主。
致密砂岩;微观孔隙特征;岩心分类
研究区位于苏里格气田西侧,主要含气目的层为盒8段和山1段。由于成岩作用多样,成岩作用复杂,导致研究区复杂的孔隙结构特征[1,2],结合铸体薄片、压汞等资料对该区砂岩微观孔隙特征进行研究和分类。
1 储层孔隙类型及组合类型
研究区致密砂岩孔隙类型以岩屑溶孔和晶间孔为主,其次为粒间孔、粒间溶孔和杂基溶孔,另外,在研究区也发育少量的长石溶孔。根据铸体薄片及扫描电镜的观察,孔隙类型中原生粒间孔少,主要有残余原生粒间孔(粒间孔)及粒间溶孔、粒内溶孔、高岭石晶间孔等次生孔隙,还有少量微裂缝及粒内破裂缝。
致密砂岩除单一粒间孔、溶孔、晶间孔孔隙类型外,还呈现不同孔隙组合类型,主要有:残余粒间孔-晶间孔-溶孔型,晶间孔-溶孔型,残余粒间孔-溶孔型等。其中残余粒间孔或原生粒间孔-晶间孔-溶孔型的孔隙组合类型储集物性较好。
2 储层的微观孔隙特征
通过常规压汞对岩石的微观孔隙结构进行研究,将得到的参数与岩心孔渗关系进行分析[3,4]。
2.1 排驱压力
排驱压力对应的是最大连通半径,研究发现:渗透率大于1×10-3μm2的岩心,排驱压力均小于0.5MPa;渗透率小于1×10-3μm2的岩心,排驱压力均大于0.5MPa。渗透率与排驱压力的相关性很好。统计结果表明:排驱压力小于0.5MPa的占15%,大于0.5MPa的占85%。因此,研究区内超低渗透岩心(渗透率小于1×10-3μm2的岩心)占据了绝大部分。
2.2 歪度
歪度指孔喉分布偏于粗孔喉或细孔喉。研究表明:渗透率与歪度的相关性很差,歪度主要分布在-1~1之间,细歪度,即大部分孔喉都很细。统计结果表明,粗歪度岩心的渗透率都大于0.1×10-3μm2,所占比例很小。
2.3 分选系数
分选系数值越小,孔隙分布越均匀。研究表明:渗透率与分选系数的相关性不好,分选系数主要分布在3~5之间,分选性较差。
2.4 退汞效率
退汞效率指压力下降后退出的汞体积与进入岩样的汞的体积之比,比值愈大,反映储集性能愈好,水驱油效率愈高,它是研究储集层采收率的重要参数。研究表明:退汞效率与渗透率的相关性很差。退汞效率主要分布在20%~40%之间。
2.5 主流孔喉半径平均值
主流孔喉半径平均值指累计渗透率贡献值达95%以上的孔喉半径平均值[5]。主流孔喉半径越大,储层物性越好。研究发现,渗透率与主流孔喉半径平均值的相关性较好。主流孔喉半径平均值主要分布在1μm以下(占80%以上),渗透率也主要分布在1×10-3μm2以下。
2.6 中值半径R50
中值半径:汞饱和度为50%时相应的注入曲线的毛管压力所对应的半径值。中值半径越大则中值压力越小,中值半径与渗透率的相关性很好,具体情况为:中值半径大部分都小于0.4μm。
通过计算表征孔隙结构的参数得出:渗透率与排驱压力、主流喉道半径、最大孔喉半径的相关性较好;渗透率与歪度、分选系数、退汞效率的相关性不好。
3 储层岩心分类
根据常规压汞数据资料发现排驱压力、最大孔喉半径、主流孔喉半径与渗透率之间存在相关性。利用三个参数及物性参数进行分类[6],将研究区域岩心分为四类,如表1所示。
表1 研究区储层分类
四类岩心的典型毛管压力曲线特征表明:第三类、第四类岩心最大进汞量小,略细歪度,分选性相对较好。孔喉半径普遍较小;孔喉分选较差、分布不均匀;孔喉连通性差;排驱压力大。而研究区内主要以第三类、第四类岩心为主。
4 结论
研究区内致密砂岩主要以溶孔和晶间孔为主,其渗透率与排驱压力、主流喉道半径、最大孔喉半径的相关性较好,而与歪度、分选系数、退汞效率的相关性不好。将岩心分成四类,其中以第三、第四类岩心为主。
[1]林健,张红玲,何顺利,等.苏里格气田西区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3):25-27.
[2]代金友,张博,王宝刚.苏里格气田西区储层微观特征研究[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4,(28):1-3.
Tight Sandstone Microscopic Pore Characteristics And Classification
Wang Wen-ju
Western Sulige tight sandstone porosity characteristics.Cast thin section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howed that the tight sandstone mainly intergranular dissolution pores and pore-oriented;mercury data indicate that permeability and tight sandstone expulsion pressure,a good correlation mainstream throat radius,maximum pore throat radius,with the skewness,sorting coefficient,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fficiency of mercury withdrawal bad.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core classification,the study area with the third,fourth category cores based.
tight sandstone;microscopic pore characteristics;core classification
P618.13;TE312
B
1003–6490(2016)04–0153–02
2016–03–28
王文举(1992—),男,河南禹州人,硕士在读,主要研究方向为油气田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