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级:提升想象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2016-08-06李丽萍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学段分级苍蝇

李丽萍

《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二、三学段学生的写话、写作分级要求非常细致,但对于想象作文的要求却鲜有提及,只笼统地要求“编写一个自己喜欢的想象故事”。众所周知,想象作文与一般文体的作文有着很大的区别,既要关注故事表达能力,还得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一至六年级的学生年龄跨度大,心智跨度也大,从懵懵懂懂的儿童成长为睿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的少年。其间,他们的想象能力的发展呈阶段性变化。

1.想象的意识性增长。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年龄小的孩子,想象呈无意识状态,目标性不强,想象的能力和品质比较低下。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想象会有明显的目标性,会有意识地判断想象的层次性和递进性。如,在黑板上画一个圈,让孩子们根据这个圈展开想象,第一学段的学生会说这是月亮、硬币、大饼,而第二、第三学段的学生会说得比较丰富,如:哪吒的风火轮、消失的星球、魔法城堡中失落的宝石……

2.想象的创造性增强。第一学段的孩子以形象思维为主,能在原有事物上推进一步,进行再造想象。如阅读了《小鹿的玫瑰花》,了解了黄莺、微风对玫瑰花的赞美之后,让学生展开想象,写一写还有谁会看到玫瑰花,会怎么赞美它。高年级的学生或许能创编出《小猴的南瓜独轮车》《小蜘蛛的红枫叶》……

3.想象的现实性增强。第一学段的学生,想象往往充满灵性的,他们会想象世间万物都是有生命的,以拟人式想象为主,如小猫在上学,小狗在开店;而第二学段的学生,往往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将生活逻辑与童话逻辑联系起来,以超人式想象为主,如坐上时光飞船和古人对话,和外星人共舞等;而第三学段的学生想象能力基本接近于成人,能把相对抽象的东西想象成具体可感的事物,如诚信测试仪、噪音收集器、自我克隆宝……

当我们正视了学生想象能力的发展梯度之后,不难发现:想象作文的发展应当顺应孩子的发展,提出不同的发展要求,提供不同的学习文本和学习方法,循序渐进地掌握想象作文写作的要领,螺旋式地引导其发展和提升。

一、按想象作文的写作主题分级

1.第一学段开展以无主题的美为主的想象作文训练。这一学段的孩子对于世界的认识懵懵懂懂,只能进行浅显的想象,无法接受主题的框架。此时的学生天真烂漫,张嘴就是童话:“我起床之后,把洋娃娃放在我的小枕头上,盖上被子,她正在做吃雪糕的美梦呢!”

2.第二学段开展以自我为中心的想象作文训练。这一时段的学生自我意识有了快速的发展,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调节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并开始具有了初步的独立思考能力,逐渐明白世界上没有圣诞老人,懂得洋娃娃没有思想。这一阶段的想象作文,可以引导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成长编写想象作文,引导孩子们去找找成长故事中碰到的问题,编成一个个有趣的想象故事,如《妈妈是急性子怎么办》《慢吞吞的同桌》《20年后的我》,等等。

3.第三学段开展以关注社会为主的想象作文训练。这一时段的学生有了一定程度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并开始关注周边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开始赞美或抱怨人居环境的美或劣,开始关注环保的状态,开始关注人际之间的交往……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关注的社会话题引入到想象作文中,如学生看到化工园区环境污染的状态,可以写出一系列的想象作文:《地球妈妈在哭泣》……

二、按想象作文的写作内容分级

1.第一学段开展以动植物为主的想象作文训练。这类童话的主人公多是人类以外的各种人格化的有生命或者无生命的事物,多为动植物。这一时段的学生对动植物有着本能的亲近。在他们眼里,动植物跟他们一样能说话,会思想,有爱憎,就连妈妈送的洋娃娃、机器人都是能交流的朋友。放手让学生将动植物写到他们的童话故事中,不仅能激发他们本能的喜爱之情,而且往往能诞生一些质量不错的故事。

2.第二学段开展以虚幻类为主的想象作文训练。这一时段的学生已经喜欢上精灵、仙子等虚幻类的童话人物了,希望自己能与他们产生交集,潜意识里希望自我的能量不断增强、增大。

教师可引导学生寻找经典童话人物和经典童话道具,如飞毯、神灯、密码,创设情境,既可参与老故事,重构经典老故事,也可以与经典童话人物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3.第三学段开展以探索类为主的想象作文训练。这一时段的孩子对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他们开始关注未解之谜,想知道金字塔到底是谁造的,想知道百慕大到底是怎么回事,还想知道世界上到底有没有野人。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一些他们未知的东西,满足他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并进一步引导他们将了解到的新知识融入到想象作文中。如教师在讲述科学家对外星文明的一些探索之后问学生:“如果这个宇宙真的存在外星文明,你最想做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学生说想造超强宇宙飞船,有的说要开通地球与外星文明之间的旅游新路线……一个个创意就是一个个好故事。

三、按想象作文的写作技巧分级

1.第一学段开展以拟人体为主的想象作文训练。幼儿童话常采用拟人体的写法,如《小猫钓鱼》《小鲤鱼跳龙门》等。有一次,笔者正在上课,教室里飞进来一只苍蝇,不偏不倚停在了投影仪下的语文书上,苍蝇被放大到了屏幕上,小朋友们都吃惊不已。我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苍蝇在干什么?”并引导他们写下来:

这可是一只苍蝇王国里的苍蝇老师。她平时只会教小苍蝇们“嗡嗡嗡”地叫。她觉得这样下去可不行,于是她决定要学习人类的汉字,回去教小苍蝇们学汉字,将来长大了都做一只只有文化的苍蝇。

——宋铭浩

2.第二学段开展以超人体

为主的想象作文训练。超人体童话描写的是超自然的人物及其活动,主人公常为神仙、妖魔、巨人、侏儒之类,他们大都有变幻莫测的魔法和种种不平凡的技艺。笔者曾创设情境:在某一天的上学路上,一阵大雾之后,“我”意外地走到了一棵大树下,树干上刻着一排字:咪咪西亚,咪咪西亚,我是咪咪西亚。“我”轻轻地读了一遍,意外发生了,“我”居然变成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想象的小宇宙被点爆了,人人都成了编故事的高手,人人都成了超级编剧。

3.第三学段开展以常人体

为主的想象作文训练。这类童话中的人物,看起来与常人完全一样,但其性格、行为、遭遇都极其夸张,往往具有某种讽刺性和象征性。如《怪电视》中,“我”是个普通的孩子,但我的遭遇却十分特别:“我”家的电视中,狮子会跑出来,电视里的人居然头朝下,脚朝上,还反过来嘲笑“我”是倒过来的,“我”还跟电视里的小偷搏斗等。常人体童话满足了第三学段学生极强的好胜心,让想象参与日常生活,让日常平淡无奇的生活充满趣味。

四、按想象作文的指导方法分级

1.第一学段开展以仿写、插写为主的想象作文训练。这一学段的学生创造力弱,模仿力强,仿写能极大提升这一学段学生对文章的把握能力。在学完《自己去吧》之后,可让学生仿写一段其他动物妈妈教孩子学习本领的片段;在学完《风娃娃》之后,可试着写写《青蛙宝宝》《蚂蚁妹妹》等。

插写,是在故事讲述过程中,将故事的留白处补充完整,旨在让学生展开想象写片段。如学习了《美丽的小路》之后,让学生展开想象:可能是哪些小动物在不经意间弄脏了小路呢?学习了《坐井观天》之后,让学生展开想象:小鸟见多识广,它飞到过哪里,又看到过什么呢?

2.第二学段开展以续编、新编为主的想象作文训练。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大,很多经典故事让学生有了新的想法,可以引导学生续编或改编经典故事,从中找到创作的乐趣。如学完《惊弓之鸟》之后,让学生站在鸟的角度,改编故事;学了《小木偶的故事》之后,写一写小木偶有了各种表情之后的故事。

3.第三学段开展以创造为

主的想象作文训练。这一学段的学生喜欢自主创作。笔者常常跟学生谈论一些社会现象,交流一些自己的想法与观点,往往谈着谈着就把学生引导到了想象作文的方向。如:

师:同学们,最近校外马路施工,有什么感觉吗?

生1:太吵了,工程车来来往往,施工机器总是发出怪声。

生2:声音太响了,关上窗户还是很吵,有时候简直是震耳欲聋。

师:是呀,那你可有什么办法?

生1:没有,只有捂上耳朵了。

师:那在我们的想象世界里,在童话世界里,有办法吗?

生1:那多了。

生2:我可以发明一个噪音收集器。

生3:我可以给学校罩上噪音过滤网。

生4:我可以改进工程车和施工机器,让这些机器没有噪音。

……

这一学段的孩子,总能给出很多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和答案,让你在暗暗窃喜的时候,感受到想象作文的无限魅力。

综上所述,笔者将想象作文的分级方式以表格的形式具象化(如下表)。

分级式的想象作文训练,既顾及了学生的年龄特点、想象思维发展的特质,又巧妙地迎合了学生对于想象的期待,给作文教学带来了不一样的精彩。

(作者单位:浙江绍兴市上虞区金近小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

猜你喜欢

学段分级苍蝇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积累真素材 表达真情感 彰显真性情——第三学段作文指导教学策略探索
2016年年末净值规模低于5000万元的分级基金
苍蝇搓脚是怎么回事
苍蝇为什么喜欢搓腿
湖州试行普通高中学校学段制
打自己脸
完形填空分级演练
完形填空分级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