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单元模块下对略读课文语用价值的探析例谈
2016-08-06永小平
永小平
摘 要:略读课文是小学语文中高段教材每个单元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单元模块下,依托略读课文,可以学习谋篇布局、段落构建,为完成单元习作搭桥铺路;也可以依托略读课文,进行片段训练,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思维,突破单元习作表达难点。在单元模块的整体设计中,能够充分体现略读课文的语用价值。
关键词:单元模块;略读课文;语用价值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的这一性质将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内容直接聚焦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单元习作教学应具有整体思维观,将教材上的习作教学放在一个单元的教学整体中思考、设计。略读课文是中高段教材每个单元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精读课文成为一个系统,形成教学合力,更好地发挥训练阅读、迁移习作能力的功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指出,略读课阅读活动的设计要避免精读课的讲析,应以练习设计为主,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在自主的言语实践中获得语文能力的提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略读课文的教学可以略中显精,凸显习作指导的作用。
在单元模块下习作教学的研究中,我关注到略读课文的语用价值,并创造性地依托略读课文,根据单元习作要求,在略读课文的学习中设计恰当的读写训练,从表达顺序、段式、谋篇等方面为完成单元习作搭桥铺路。其策略有以下几种:
一、依托略读课文,学习谋篇布局
课例:《藏戏》(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略读课文)
这个单元的习作要求是“抓住特点,介绍我国的民风民俗”。根据学情,我们确定探究某种饮食习俗。学生就这一个话题调查了解的过程中,发现相关的内容太多,简直不知道该怎样组织语言在一篇习作中清楚地表达。我在单元整组备课的过程中,发现本单元略读课文《藏戏》表达紧凑,在不长的文章中有序地从不同方面介绍了藏戏的特点,因而在讲授《藏戏》时,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后,我把重点放在了谋篇布局方法的感悟上,并提示学生可以效仿,帮助学生解决了完成单元习作时思路混乱的难题。
以下是本单元习作交流时的部分实录:
师:同学们,有关民风民俗的话题内容很多,该以什么样的顺序清楚地表达呢?我们先来欣赏王××同学的习作,并请她介绍怎样确定这篇习作的表达顺序。(学生展示习作《飘香的奶茶》,此处略)
生:文章的结构我是仿照《藏戏》表达顺序安排的。(出示课件)
课文《藏戏》的表达顺序 习作《飘香的奶茶》的表达顺序
1.总起开头运用排比句 1.总起开头运用排比句
2.藏戏起源的传说 2.奶茶起源的传说
3.藏戏的面具(详写) 3.奶茶的味道(详写)
4.藏戏的说唱形式(略写) 4.在牧民家喝奶茶的经历(详写)
5.藏戏的演出方式(略写) 5.奶茶的作用(略写)
6.总结全文 6.总结全文
生:文章开头我仿写课文《藏戏》,用了一个排比句总起全文,接下来我还是仿照《藏戏》介绍了有关奶茶起源的传说,因为我觉得这样会让我笔下的奶茶更显出其独特之处。我很喜欢喝奶茶,它独特、醇香的滋味我很喜欢,所以我打算详写这一部分。我结合生活经验,自己动笔写了奶茶的味道。可只写味道,又体现不出民风民俗。但可以加上在牧民家里主人怎样对客人呀,这样就能体现出维吾尔族人民热情的特点了。奶茶的作用很特别,所以我想介绍给大家,而且我查到了有关这方面的不少资料。最后,我还是仿照《藏戏》这篇课文,以感受收尾。
【反思】人无模仿,无以立世;教无模仿,无以立教。就语文教学而言,从学习经验到创造性地加以应用,模仿是个至关重要的环节。经过如此借鉴模仿,对六年级学生来说本属难以驾驭的表达,在孩子的笔下也生动、立体、形象起来了,而且能够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物,开头结尾生动精致。好的谋篇布局的指导,不仅不会限制学生的习作,还会开拓思路,发展思维,并会在实践运用中内化,掌握写作技巧。
二、依托略读课文,学习段落构建
课例:《牧场之国》(人教版四下第六单元略读课文)
《牧场之国》这篇略读课文在段落构建上有着鲜明的特色。课文分四个自然段,四次赞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因为新疆学生对牧场较为熟悉,文章中有关牛、羊、马的精妙的拟人化语言让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在品读中,学生不仅领略了语言的精妙,也发现了课文从荷兰牧场的几个方面自然构段,三个自然段都是先描写看到的景物,再表达赞叹之情。
根据文本特点,我设计了如下练笔环节:
【课堂设计节选】同学们领略了荷兰牧场的风采,我们家乡新疆也有许多迷人的牧场,让我们再次去靠近她、亲近她……
1.播放多媒体课件,再次领略天山南北的风光,帮助学生启思。
2.说一说新疆牧场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3.片段训练:出示一幅新疆牧场图,引导学生把其中的一处景说清楚,在教师点评中注意“拟人、比喻”等写法的迁移指导。
4.家乡牧场的美景说也说不完,让我们仿照《牧场之国》的段落构建方式写一写新疆牧场吧。
5.幻灯片出示:
迷人的牧场
我的家乡新疆,是歌舞之乡,是瓜果之乡,也是牧场之乡。
。
。这就是真正的新疆。
。
。这就是真正的新疆。
。
。这就是真正的新疆。
【反思】在这次练习中,学生借助教师提供的图片回忆在新疆牧场亲眼所见的景和物,模仿课文的段落构建方式清楚明白地进行了表达,在笔下再现了家乡的风采。
本单元习作要求是“描写田园风光”,这个练笔就是这个主题下的一种习作表现形式。因为有文本可模仿,所以降低了表达难度,学生练笔的成功,会激发学生的习作自信心,使得他们愿意做更多不同类型的习作尝试。
三、依托略读课文,突破单元习作思维难点
课例:《金色的脚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略读课文)
在一般情况下,略读课文的讲授只需要一个课时,但“教无定法”,在单元模块下的习作教学中,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发挥文本的语用价值。
我认为略读课文还可以设计为这样四个板块:读文感悟—片段练习—评价片段—迁移习作。其中第一课时完成第一、二板块,第二课时完成第三、四板块。也可以这样理解,第二课时的设计,是第一课时的延伸和拓展,是对略读课文语用价值进一步的探究过程。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主题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习作要求是“根据‘鸭子过马路的图片报道,进行合理想象写一个故事。”如果按照常规教学方法,教师依据图片面面俱到地讲解,会限制学生思维,学生完成的习作容易雷同,缺少个性化表达。该怎样解决这一习作思维单一的瓶颈问题,有效指导这篇看图习作呢?在单元模块习作教学的实践中,我从借助课文插图入手,引导学生扩写了该单元略读课文《金色的脚印》的结尾。该课文将发人深省的故事以充满感情的笔触娓娓道来。学生从故事的字里行间捕捉到了动物之间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真情。因此,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能展开想象写一写正太郎和小狐狸一家分别的场面吗?读一读文章最后两个自然段,再对照课文插图想一想哪些字眼和场面可以展开写?请选择对你内心触动最多的地方进行表达。”因为情感上产生了共鸣,因而学生很快从图中、从文中找到了各自最想表达的想象内容,学生这样说看图扩写的想法:正太郎抱着小狐狸时小心翼翼的样子;正太郎和小狐狸依依不舍,不想分离的场面;老狐狸对正太郎的感激;分别前、分别时、分别后正太郎的心理活动;用景物衬托人物心情;狐狸一家见面时欢蹦乱跳……学生想象正太郎与狐狸一家分别场面时可谓文思泉涌、各具风采,真是在意料之外,又是在情理之中。因为有了前期片段训练的铺垫,在完成后面的单元习作时,我只是以分析《金色的脚印》的扩写片段入课,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鸭子过马路”的看图片报道进行想象的习作该怎样完成。不出所料,因为学生在片段练习中明确了自己也希望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情感,明确了应该怎样借助图片选择文中自己感触最深的关键词展开想象,带着这种感悟,学生顺利、自主地完成了单元习作,其想象角度之多,内容之丰富是令人感到惊喜的。
【反思】充分利用教材资源,通过自己的想象进行补白,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原文语言优美,描写生动,作者将发人深省的故事以充满感情的笔触娓娓道来。文中爱的力量深深打动了老师和学生的心,都为狐狸一家最终团聚欢欣不已。因为情感上产生了共鸣,因而学生想象正太郎与狐狸一家分别场面时文思泉涌、各抒己见,真是在意料之外,又是在情理之中。
教材中每个单元的习作要求都是循序渐进的,每个单元往往只需要在学生原有习作能力的基础上再突破一点即可。如果在单元学习过程中,以片段训练的形式,引导学生领悟单元读写要求、突破难点,那么在之后完成单元习作时,教师就可以放手给学生创造开放的习作空间,引导学生自主迁移写法,进行个性化的表达。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单元模块下,略读课文的教学设计遵循“得意、得言、得法”的理念,以“自读积累”为主要教学方式,以大板块设计为主,关注语言形式和构建段落方式,加强语言应用。在这样的设计下,能够充分发挥略读课文的语用价值,从而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参考文献:
陈章苗.“语用”视野下略读课文的教学例谈[J].教育教学论坛谈,2015(36).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