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困生转化之我见

2016-08-06朱学俭

新课程·上旬 2016年6期
关键词:实践操作

朱学俭

摘 要: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离婚率的上升,留守儿童和单亲孩子越来越多,面对家庭教育的弱化,亲情的缺失,部分学生冷漠、孤僻、不求上进、缺乏自信心,如何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树立学习的信心,结合自己的数学教学实践,谈一些点滴做法。

关键词:实践操作;思辩讲解;媒体辅助

近年来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离婚率上升,留守儿童、单亲孩子越来越多,他们多数由爷爷奶奶监管,由于隔代教育不力、过分溺爱,忽视了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导致了留守儿童生活上是“富裕户”,学习上是“贫困户”,加之爷爷奶奶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方式、方法简单,往往情感战胜理智,致使孩子从小养成懒惰习惯,不求上进、缺乏自信心;而且这些孩子缺乏亲情关爱,生活处事上缩手缩脚,缺乏主见,造成了心理抑郁、性格内向、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厌学等现象,慢慢地这些学生便滑向学困生的行列。如何填补亲情教育的空缺,弥补知识的断层,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学习自信心,结合我在数学教学中的点滴做法进行梳理:

一、适时鼓励,让学困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朱永新教授说过:“相当一部分‘差生的行为习惯不好,其实是因为学习成绩欠佳造成的。欲转变‘差生,除了加强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和进行科学严格的行为规范训练外,还应帮助‘差生获得学习上的成功感,并以此竖立起一种健康而稳定的精神追求”。回忆自己初上讲台时,面对学生种种不良行为,我会严格要求,多批评教育,时间长了发现效果并不佳。他们不但不愿意学习,更重要的是我和学生在感情上出现了隔阂,他们不愿和老师同学交流,变得封闭、孤独,甚至会在班上无事生非,搞一些恶作剧。面对这样的问题我束手无策,很是迷茫。有一次,我在批阅学生的暮省日记时发现有位学生这样写道:“其实我们的内心深处极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信任,我们很在意老师的评价……”从他的心灵独白中,我受到心灵的震撼。后来,我改变评价方式,变命令为商量,变禁止为疏导,每天注意学生的一举一动,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每次作业,该生虽然有错题,但是他书写整齐了,他尽力了,今天比昨天有进步,我给他批注了鼓励性评语,回答问题中,即使回答得不够完整,但是他举手了,比昨天有勇气了,考试时虽然还是不及格,但是他的成绩比上次提高了,他进步了……就这样我及时对这些班级的“绿叶”进行赞许,让他们尝试到成功的喜悦,慢慢产生学习的兴趣,以激发他们更大的学习热情;对平时敢发奇想,但在学习中不能投入的学生进行“两面性”表扬,使其静下心来一心一意地投入到学习中。他们渐渐地变了,班级变得团结了,孩子们自信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学习积极性高了。这让我真正地体会到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一味地批评禁止只能无形中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学困生学习成绩差—教师批评—同学嘲笑—自尊心受挫或产生逆反心理—不良行为加剧—学习成绩更差。

二、让学困生动手操作感受知识的生成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他们在学习上依赖心理较强,表现在学习参与度低,课后抄袭作业等方面。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知识欠账多,断层突出,缺乏探索的兴趣,视学习为完成任务。所以我尽量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探索交流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探索、感受知识的生成过程,改变他们在教学中处于被动、冷落的局面。如,《角的认识》一课:角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如果老师一味地讲解枯燥的数学概念,学生则很难理解,于是,我创设活动载体,让学生在游戏中去操作、实践、总结。而锐角和钝角是在抽象概念——角的基础上进行的分类,为了让学生清楚、准确地认识角的特征。本节课中我主要设计了这样几个实践活动:用小棒摆一摆、看一看、同桌说一说、动手画一画等,每一个活动都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的机会,使每一个学生都经历角的概念的产生过程,于是角、锐角、钝角概念在学生的脑海里已见雏形。此时我顺势诱导点拨,从不同的侧面,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由猜测到直观,由抽象到具体,由特殊到一般,有序地建立锐角和钝角的概念。又如在教学《可能性》时,根据学生的学情、性格等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学生担任不同的角色,让学生投掷硬币决定出场次序,记录数据,汇总数据,通过实验得出每队获胜的可能性相等即硬币正反面各出现机率是 ,然后再通过科学家的大量数据进一步验证结论的普遍性,最后运用结论解决实际问题。整个教学过程能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而且整个教学过程是由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辩论、发现总结,最终得出结论。在这样的课堂实践活动中,使一向沉默的学困生也体验到了知识的生成过程,尝试到了成功的喜悦,他们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慢慢地实现了他们由厌学到乐学的转化。

三、让知识趣味化,学习情境生活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困生的产生,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学生对教学情境比较陌生,面对抽象的知识点,学生一时很难理解,对知识的获取出现了间歇式暂停,久而久之产生了知识的欠账严重,因此他们对课堂教学产生了厌倦。所以我在教学中努力引导学困生带着课本“走进”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的影子,从而让数学知识趣味化、课堂教学生活化、学习情境人文化,使数学课堂“活”起来,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教学《圆柱的体积》时,我出示学校大门前的柱子和压路机的前轮,让学生在生活中汲取学习资源,激发学习欲望,激励探究热情。又如,在教学《体积单位》时,为了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我首先借助直尺让学生熟悉1厘米的长度,然后让学生知道1立方厘米就是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然后让学生通过检索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学生便不假思索地说出1个大拇指的体积、一粒花生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随后引导学生1立方分米也就是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的体积,学生检索出生活实例是一个粉笔盒的体积。这样,使抽象的“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变成了学生生活中的实物模型;教学《长度单位》时,面对学困生对长度单位一时难以形成,我把它串成一个错例故事讲给学生:老师高172米,拿着10分米的粉笔,在长15厘米的教室给大家上课,学困生顿时恍然大悟,哈哈大笑起来,将说教变成了从现实生活中自悟,这样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它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困生在思辩讲解中树立自信

在平时,我倡导全班学生,人人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帮助,爱心无大小,快乐你我他。在我的引导下,全班学生少了歧视的目光,多了和学困生交流的次数。起初我引导“尖子生”本着以助人为乐,发展自己,共同提高的目的,努力去辅导后进生,在不知不觉的讲解、交流、探讨中尖子生扩大了知识视野,提高了思辨能力,增强了解题水平,锻炼了口才,其素质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后来我把尖子生的讲解变为不同层次学生互讲,我把难度较低的习题留给学困生讲解,尖子生补充,让他们在讨论、辩解中使知识点逐渐明晰化,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锻炼。其次,我还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上台讲解的机会,面向全班学生讲解,让不同学生根据他的能力水平,讲解不同层次的题目,鼓励人人动脑想数学,人人开口讲数学,互相提示、互相补充。这样学生的思路越来越清晰,数学表达能力越来越好。例如,在教学应用题时,我首先让同桌互讲解题思路,让他们在思辨讲解中进一步掌握应用题的结构特征,理清问题思路,最终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点滴的关注和关怀,使学困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为他们的学习提供了学习的动力。

五、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困生的观察力和理解能力

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通过“变色”“闪烁”等手段,不仅能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可以化抽象为具体,也可以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是不容易观察到的事物充分显示出来,调动学困生的视觉直观功能,刺激他们的注意力,从而找到事物间的联系,这样使本来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因多媒体辅助教学而变得生动易懂。特别是教材的插图,借助多媒体,创设为动态情境,以鲜明的色彩、生动的画面把知识的生成过程全面呈现出来,达到突破难点,突出重点,化抽象为具体,又可促进学困生的思维导向由模糊变清晰。如,我在教学“垂直与平行”一课时,由于学困生刚刚接触几何,他们在理解上有很多困难,我首先让学生初步对摆出的图形进行分类,再通过动画演示延长,学生观察并根据图形的特征再次分类,最后,我用多媒体演示让学生得出在同一平面内,永远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这样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动态模拟演示了两条直线由相交关系到垂直关系,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有效地帮助学困生认识垂直,帮助他们建立空间概念。在教学“汇报怎样判断一个角比直角大还是小”实践操作教学中,我在大屏幕上动态呈现用三角板比的过程,并闪现角的顶点和两条边,这样学困生就能清晰地看见角的变化和角的特征,避免了枯燥的讲解,克服了实物演示所不具备的效果,大大加快了他们知识的形成过程。

六、通过题组教学让学困生进行分析比较,提升知识的内化吸收

学困生往往是对相似知识和概念模糊,造成知识的内化吸收缓慢,为了帮助学困生理解知识和概念之间的区别,在课堂中我经常设计题组进行辨析。如,在应用题教学中,我为了让他们辨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每类应用题的结构特征,达到以结构归类,以类识结构。在教学分数应用练习时,为了辨析各种类型之间的区别时设计了如下练习:

(1)白布长36米,花布比白布长 ,花布长多少米?

(2)白布长36米,花布比白布短 ,花布长多少米?

(3)白布长36米,花布比白布长 ,花布比白布长多少米?

(4)白布长36米,比花布长 ,花布长多少米?

(5)白布长36米,比花布短 ,花布长多少米?

上述题组都是已知白布的米数,要求花布的米数,发生改变的是白布和花布之间关系的分率句,将这些信息放在一起进行变式对比练习,再对其内在的联系和区别进行辨析,让学生明确问题的本质,有助于学生内在消化,使学生的思维在变通性上得到发展。

总之,学困生转化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做到思想上重视,生活上关爱,教学上关注,学习上关心,更需要我们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积极营造宽松和谐的互动交流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求知的快乐、思考的快乐、创造的快乐,让他们口、手、脑动起来,课堂活起来,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贺可峰,李加翠.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之我见[J].环球人文地理,2015.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实践操作
在电类实践操作课程中对士官学员安全及规范操作意识的培养
理论引领,实践操作,反思提升
创新思维培养之我见
以实践操作感悟数学
把握教材内涵,发展数学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