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这样做,可以让学生言行一致

2016-08-06望运清

新课程·上旬 2016年6期
关键词:生活素材情感体验小学生

望运清

摘 要:小学生经常会出现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二律背反”。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一般的道德说教显得苍白无力,只有充分挖掘生活教育的源泉及教材的情感教育因素,以有效的生成教学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生;生活素材;情感体验

【案例】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伸出我的手”教学片段

“伸出我的手”是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中的第3课,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关注并理解身边处境困难或不幸的人,

增强主动关心弱者的意识和情感;通过“伸出援助的手”活动,可以让学生体验帮助别人或接受别人帮助的快乐,培植学生的爱心,逐步养成主动关爱处境困难或者不幸的人的习惯。

课堂上,我请学生围绕“我们身边有没有需要关爱的人,你打算怎样帮助他”这一问题进行讨论时,一位男同学发言说:“我的同桌是一个腿有毛病的女孩,她很孤独。我以后要和她一起玩,帮她补课。”我立即表扬了这位男同学。可是其他同学的表情却是不屑的,而且议论纷纷。同桌的女孩犹豫了一会儿,还是举起了小手。她指着同桌的男孩说:“老师,他骗人,他经常欺负我。刚才坐下时还拽我的辫子。”男孩立刻冲我做了个鬼脸,狡辩道:“我逗她玩的。”

我意识到这个小男孩知道应该同情弱者、关心弱者,但他实际上却没有这样做。这是典型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二律背反”。那么,其他学生是否也存在这样的情况?或者在其他内容的教学时,学生是否也有言行不一致的时候?应该如何实施有效教学来改变这一状况呢?我灵机一动,随即设计了一个课堂活动:搀扶盲人过马路。我问谁愿意做盲人,刚才的小男孩强烈要求扮演这个角色。我满足了他的要求,让他走到教室前面,并闭上双眼。我又问:谁来搀他过马路?同学们纷纷举手,但我却向他们轻轻地摇手。同学们不解地看着我,我笑笑,大家恍然大悟,都悄悄地放下了手。前面的同学着急了,他问:“老师,怎么没人来帮我?”又过了一会儿,还是没人去帮他,他急了,竟然骂道:“你们这帮没良心的。”说着竟流泪了。我见效果已经达到,就问小男孩:“你为什么伤心呢?”“他们竟然在我最困难时见死不救,太不够意思了。”他显得很气愤。我说:“人最困难时最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特别是朋友和同学的帮助,对吗?如果他们都不来帮你,你一定很伤心,是吗?如果他们不帮你反而在捉弄你呢?”小男孩低下了头,一会儿又抬起头说:“老师,我懂了,我再也不欺负我的同桌了。”我相信,经历了这样的心理体验,他一定会说到做到。于是,我带头鼓起掌来,同学们也都鼓起掌来。我想,这掌声一定说明,每一位学生都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分析】《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只有通过社会生活才能获得社会认知、社会知识、社会技能。因此,在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时,教师应当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将教材中的材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注意有效地利用一些本土化的课程资源,补充一些现实生活中“活”的教材,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

鲁洁教授说:“如果德育内容不能被学生内化,其影响是无效的。”(转引自鲁照斌论文《走进学生生活,提高德育实效》)南京市栖霞区实验小学的钟莉老师在其论文中也提出:长期以来我们的道德教育却犯了与生活相脱离的“习惯”,习惯于说教,习惯于清高,习惯于将道德教育立于封闭的课堂中,造成的结果是:学生的道德认知丰富,道德行为缺失。(引自《让道德培养与生活同行》)

众所周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预设不能囊括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有时需要凭借教学机智去动态生成新的教学思路。成功的生成教学往往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

在课堂上,常常会有一些意外的事件发生,从而打乱了原来预设的教学过程。这个案例原来的预设目标只是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明白作为一名小学生,应该同情弱者,关心弱者。没想到中途出现了这段插曲。但我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课堂生成性教学资源,并迅速而准确地判断出这一教学资源的属性与本课的预设目标有关,及时把它转换成一个具有更深层次价值意义的“生成性的教学目标”——了解学生言行不一致时,怎样让学生通过情感体验感受到生活中有些事不仅要这样说,更要这样做的道理。现代德育理论中的主体道德教育观认为:道德是贯穿着人的主体精神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受教育者是道德实践活动的主体,必须通过独立自主的、积极主动的感性体验和理性思考后作出道德选择,同样,儿童是道德的主体,而不是道德的容器。因此,我在课堂上设计的“搀扶盲人过马路”通过对生活教学资源的开发,使课堂充满了生命活力。这样做,使学生的言与行达到了一致。

由此可见,在实施品德与社会教学时,教学过程不应只是忠实地实施课程计划的过程,而要成为课程资源生成与开发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体验和价值观,把学生看成道德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和创造者,而不是道德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参考文献:

马艳艳.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反思[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9(S2).

编辑 李建军

猜你喜欢

生活素材情感体验小学生
依托生活情境 提升数学感悟
初中生作文素养的培养途径研究
浅谈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
情感教育是思想品德课升华的金钥匙
生活素材在小学品德教学中的有效利用
注重体验,促进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