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广东龙眼产业发展形势与对策建议
2016-08-05陈水渐姚兆奇刘成明熊瑞权
陈水渐,姚兆奇,万 忠,刘成明,熊瑞权
(1.广东省农科院彩田农业科技信息中心,广东 广州 510640;2.广东省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640;3.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2)
2015年广东龙眼产业发展形势与对策建议
陈水渐1,姚兆奇1,万 忠2,刘成明3,熊瑞权1
(1.广东省农科院彩田农业科技信息中心,广东 广州 510640;2.广东省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640;3.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2)
从广东龙眼的种植面积、产量、区域分布、品种结构、产品市场供应、产业化经营和科技发展等方面介绍了2015年广东省龙眼产业的发展现状,针对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广东龙眼产业存在的问题,根据现存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优化品种结构与产业结构、加强产业基础体系、加强品种区域化与生产组织化等相应对策与措施。
龙眼产业;广东;对策建议
陈水渐,姚兆奇,万忠,等.2015年广东龙眼产业发展形势与对策建议[J].广东农业科学,2016,43(4):25-28.
目前,世界龙眼分布相对集中,以亚洲为主,中国、泰国是两个最大主产国。全世界约有20多个国家种植龙眼,其中有较大规模商业化生产的国家和地区除中国大陆外,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如泰国、越南、印度、菲律宾、缅甸、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1]。2014年世界龙眼总栽培面积超过70 万hm2,产量接近300 万t。其中,中国龙眼总产量为170 万t左右,约占全世界55%;泰国、越南的龙眼产量分别居世界第2、第3 位。
我国龙眼生产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福建和海南等省区,5 省区的龙眼产量占全国的98% 以上[1],此外,云南南部、贵州西北部和南部,浙江南部也有少量栽培。广东是我国适栽龙眼面积最大的省份,也是近年来龙眼发展最快的省份之一,目前龙眼栽培面积已超过广西,其分布地域广泛,主产区主要分布在粤西地区的高州、电白、信宜、化州、阳东等地。
1 广东龙眼生产基本情况
广东是我国龙眼生产大省和消费大省。广东龙眼种质资源丰富,栽培历史悠久,拥有大量优良品种和丰富的生产经验[2]。目前,全省龙眼种植面积仅次于荔枝与香蕉,居第3位。2014 年,广东省龙眼种植面积为12.59 万hm2,总产量为78.43 万t。其中,粤西早熟产区龙眼种植面积7.52 万hm2,产量47.81万t,均超过全省的50%,该区域龙眼种植以茂名市为主。珠江三角洲龙眼产区主要分布在广州、佛山、江门、惠州等地,2014年该区域龙眼种植面积2.41 万hm2,产量13.69 万t。粤东地区2014年龙眼栽培面积1.3 万hm2,产量8.76 万t,该区域是广东龙眼迟熟产区,以揭阳市为主,其次汕尾、潮州市也有部分龙眼栽培。粤北山区龙眼栽培面积1.36万hm2,产量,8.8万t。
2014 年,广东省龙眼面积12.59 万hm2,比2013 年减少0.79%,总产量78.43 万t,同比增长11.80%。茂名是广东省龙眼栽培主要地区,2014 年种植面积与2013 年持平,产量从2013 年的29.88 万t增加到2014年的34.53 万t;阳江市龙眼种植面积从2013 年的1.550万hm2减少至2014 年的1.544万hm2,而产量则从6.43 万t增加至6.77 万t;在种植面积上,珠海、韶关、揭阳减幅较大,均在10% 以上,而佛山、中山则增幅较大,均在5%以上。在产量上,绝大部分地区出现不同程度增长(表1)。
表1 2013、2014年广东各市龙眼种植面积和产量比较
2 广东龙眼品种结构
目前,广东主要种植和推广的龙眼品种相对单一,全省范围栽培较广的主栽品种为石硖和储良,地方栽培品种为古山二号和草铺种。上述品种中,中熟品种石硖(供应期为7 月底至8 月上旬、粤中地区)和储良(供应期为7 月底至8 月中旬、粤西地区)占据绝对市场优势,早熟品种古山二号主产区为粤东揭东县,因受到气候因素影响,于8 月上旬前后成熟。晚熟品种草铺种(8 月下旬至9 月初,粤东潮安)在全省仅有少量栽培。广东龙眼供应期基本集中于7 月底至8 月中旬期间,早熟特早熟品种(7 月中旬以前)和晚熟特晚熟品种(8 月下旬以后)相对匮乏。
虽然广东近年来尝试引近省外的龙眼品种,如大乌圆、东壁、福眼、立冬本、青壳宝圆、松风本、灵龙、双季龙眼、白露龙眼、中秋一号等,但基本上都存在适应性差(如福建品种)、品质不佳(如广西品种)、效益不高等问题,推广应用范围较为局限,在成熟期方面没有明显优势。因此,广东的龙眼选育种工作亟待加强,必须在现有基础上,通过多种育种途径,培育出符合预期育种目标(果大质优)、适应当地气候(早中晚熟主产区)、高产优质、成熟期充分延长的新品种,从而从根本上改善全省龙眼的产业格局。
3 广东龙眼产品市场形势
3.1 龙眼产品供给情况
广东龙眼除了以鲜食形式供应市场外,还有加工产品龙眼干、桂圆肉、龙眼膏、龙眼酱、龙眼罐头和龙眼酒等呈现于市面[3]。近几年,广东省政府指导相关龙眼生产企业出口约3 000 t龙眼至美国,获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由于近年来龙眼采后硫处理结合冷藏保鲜技术的日趋成熟,龙眼出口量逐年有所上升。广东龙眼出口品种主要是粤西的储良龙眼和饶平的草铺种龙眼,出口产地集中在茂名、阳江、湛江、潮州等市,出口目的地有美国、加拿大和东南亚部分国家。虽然目前广东出口龙眼总量较少,但其果实品质较为一致,较耐贮存,售价较高,经济效益较好[4]。
3.2 2015年广东龙眼产品价格走势
中国龙眼市场价格信息监测与分析系统的监测显示,2015 年石硖、储良、福眼龙眼、泰国龙眼等主销龙眼交易价格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2015年为龙眼生产大年,与2014年相比,其价格相对较低。如凤穗龙眼2014年采收初期收购价为5元/kg,价高者高至8~9元/kg,2015年同一时期平均收购价跌到2~3元/kg;福眼龙眼同期平均零售价也下降1倍;与2014年同一上市节点价格相比,石硖平均收购价由6元/kg下降至5元/kg;储良平均收购价下降40%。
4 广东龙眼产业科技发展现状
广东龙眼产业在全国乃至世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多年来,广东省科技厅一直重视和支持龙眼产业相关的理论研究和技术研发工作,积极提出科研选题建议,并围绕产业问题展开研究,更加有力地推动产业发展。因此,从龙眼产业的科技投入、科技组织、科技产品等科技资源的支撑情况看来,总体呈现不断完善的局面。
目前,在广东省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等科研院校的不断努力之下,科研团队针在龙眼的品种资源调查与收集、评价利用、品质调控、采后保鲜处理等方面展开了系列研究并取得较好的成效。近年来,东莞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华南农业大学、潮州市果树研究所等单位选育出东良龙眼、东丰龙眼、凤大97 号、凤大265 号等新品种和新品系,具有丰产优质、成熟期充分拉开等优点,有望成为将来的主推品种或替代品种。
科技组织方面,广东现已建立长期的龙眼试验示范基地,此外,在海南、广西等地也有龙眼栽培试验点。先后承担了“荔枝龙眼标准化栽培及采后处理示范”、“远销荔枝龙眼高产安全生产与保鲜配套技术示范推广”等项目,在龙眼生产、供应、销售的相关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总取得良好成效。
5 广东龙眼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5.1 优化品种结构与产业结构
政府牵头,相关农业研究单位积极引导,对广东各个地区龙眼种植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总体把握目前全省龙眼种植品种的具体分布情况并制定龙眼品种结构合理优化的目标与实施措施,重点发展具有优质稳产、具有高市场价值的品种,挖掘特早熟、特晚熟品种,淘汰市场经济价值低的劣质品种,对不适宜种植龙眼的土地替换种植其他农作物,做到物尽其用,保障果农的经济效益。以市场为准绳、龙眼种植为基本、加工产业为推动、休闲采摘等相关产业服务为提升,产业化合理发展,提升龙眼在全国乃至世界的核心竞争力。稳定龙眼种植规模,保证品种质量,重点加强龙眼精深加工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加大设备投入,进一步拓展省外和国外的鲜果与加工产品销售市场,积极探索龙眼休闲业等“三产”服务业的发展模式,全产业链保障龙眼产业的顺利发展。
5.2 加强产业基础体系建设
针对目前广东龙眼园基础设施落后、水肥条件差等问题,加强对龙眼产业基地的建设,加大技术改造力度,选用自动喷灌、水肥一体化等栽培管理技术,进一步完善龙眼基地产后配套设施、生产使用农业装备设施等,重点提高龙眼产业的生产能力。实现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高效率发展推广核心技术,提高龙眼的平均单产能力。普及推广龙眼日常管理操作和保花保果技术,减轻“大小年”现象。沿用新型研发场地预冷技术,优化田头冷链配置,提高各产区的冷链覆盖率,保证果实质量。加大机械化使用力度,降低劳动成本,增加果农收入。
5.3 加强品种区域化、生产组织化
基于广东龙眼不同品种的区域分布现状,充分考虑每一品种所在地区的生态条件最适合和较适合的龙眼品种,或根据特定品种的生态习性为其选择一个最为适宜的地方栽培,逐步优化和科学调整该区域的品种实现区域化,避免不同区域间品种的盲目性和趋同性。积极探索适应龙头企业和千家万户共同发展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加快形成符合农业现代化要求的农业经营运行机制,通过产业化经营带动更多的农户参与生产基地建设,促进农民种植龙眼的收入稳定增长。培育龙头企业,发展农民专业协会等合作经济组织,积极探索龙头企业与农户共同发展的新机制,不断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凝聚力和经济实力[5]。
5.4 发展机械化、多元化深加工
目前,广东龙眼加工总体水平较为薄弱,大力发展机械化、多元化深加工十分必要,也是推动产业实现产业化发展的重点。一是政府优惠扶持,对经营龙眼加工的企业在用地、用水、用电以及税费上给予优惠[6];二是积极引商办厂,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在合适区域建设龙眼加工厂;三是充分发挥现有龙头企业的作用,示范带头龙眼加工业,协调龙眼的鲜果销售。依靠科技力量,在龙眼果酒果醋、龙眼蜂蜜、龙眼药用价值利用等方面综合挖掘和发展精深加工,同时带动养蜂、编制业(果品包装)、制冰、运输、旅游、饮食等行业的发展。积极开发新产品,改进新包装,增加花色品种,努力创造品牌和宣传品牌[7]。
5.5 加强产品流通及市场营销
培育龙眼产业流通主体,建立多种形式的与农民合作机制,共建利益共同体;做大做强产业流通贸易龙头企业,构建庞大的全球性营销网络、方便快捷的信息系统;加快推进龙眼产地农产品交易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市场管理水平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增强带动和示范效应;加快现代冷链物流产业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壮大冷链物流企业实力,改进冷链物流技术和装备;完善龙眼产业市场信息体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积极创新龙眼产品的交易渠道和方式;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大对龙眼产业流通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把产业流通设施作为社会基础设施,并且作为公益事业来发展,采取相应的政策予以扶持;为产业流通改革与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建立规范化的市场监管机制;时刻把握国内外龙眼市场动态,为企业、农户提供准确信息,并为龙眼出口的市场准入创造条件[8]。
[1]罗军,周灿芳,付丹文,等.2011年广东龙眼产业发展现状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2,39(5):6-8.
[2]潘学文,曾莲,李建光,等.广东省龙眼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09,36(1):124-128.
[3]胡卓炎,余小林,赵雷,等.荔枝龙眼主要加工产品生产现状[J].中国果业信息,2013(6):13-19.
[4]潘学文,曾莲,李荣,等.广东龙眼产业的优势分析//海峡两岸荔枝龙眼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广州:广东省园艺学会荔枝龙眼科技协会,2009:3-7.
[5]古小玲,李玉萍,梁伟红,等.中国龙眼产业发展概况[J].中国农学通报,2008(9):470-474.
[6]刘钰.广西龙眼产业发展对策探讨[J].中国农业信息,2013(17):237-238.
[7]黄美香,林河通,李辉,等.龙眼果实加工技术研究进展[J].包装与食品机械,2012,30(2):48-56.
[8]齐文娥,庄丽娟,陈厚彬.2014年我国荔枝龙眼产业发展趋势及政策建议[J].中国果业信息,2014,31 (4):21-23.
(责任编辑 杨贤智)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Guangdong Longan industry in 2015
CHEN Shui-jian1,YAO Zhao-qi1,WAN Zhong2,LIU Cheng-ming3,XIONG Rui-quan1
(1.Caitian Information Center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Guangzhou 510640,China;2.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Rural Development,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Guangzhou 510640,China;3.College of Horticulture,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42,China)
The article analyz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Guangdong Longan industry in 2015 from many aspects,including plant area,yield,area distribution,varietal structure,market situation,industrial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Based on the industry situation and exesting problems,the article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development,like optimiz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strengthening industry foudation systems,strengthening variety regionalization and production organization.
Longan industry; Guangdong;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S667.2;F326.13
A
1004-874X(2016)04-0025-04
10.16768/j.issn.1004-874X.2016.04.006
2016-02-04
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粤财教[2014]371号)
陈水渐(1991-),女,硕士,研究实习员,E-mail:595684525@qq.com
熊瑞权(1983-),男,硕士,高级农业经济师,E-mail: 1739497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