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舆情发展轨迹和特色分析
——以上海地区高校为例
2016-08-05卢萧叶磊
卢 萧 叶 磊
高校网络舆情发展轨迹和特色分析
——以上海地区高校为例
卢萧叶磊
从萌芽期的无序状态到如今的成熟理性,高校网络舆情以蓬勃发展的轨迹显示了其鲜明的特色。分类清晰是大学生思想的真实反映;可预测性强为客观研判、有效引导提供了支撑;衍生舆情易发的特征是做好网上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积累。衍生舆情易发的特征,不仅锻炼了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也为相关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经验。
高校网络舆情;发展轨迹;特色
随着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倾向于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情绪,网络舆论能较为客观全面地反映大学生的思想和观点。网络舆情因此逐步进入思政教育工作者的视野,并迅速成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焦点,了解掌握高校网络舆情的发展轨迹和主要特色是做好舆情研判、有效引导舆论的前提。
一、高校网络舆情概述
高校网络舆情是指高校师生通过QQ、微信、微博、贴吧等媒体对国内外突发热点、新闻事件或与大学生本身利益密切相关的话题所表达的态度、意见、情绪,所形成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舆论倾向。[1]高校网络舆情是由主体、客体、环体构成的。高校网络主体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是行为主体,也就是舆情产生的主体——高校师生,本文研究主要指高校大学生主体;二是产生舆情的新闻、热点等事件本身。高校网络舆情的客体是在网络上显示的大学生的言论、观点等舆论的总和。它包含了两个层面:一是大学生通过复制粘贴的形式转发的未经加工的信息内容,反映了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或者流行热点;二是大学生在二次传播中加入的个人观点,显露了大学生思想倾向。
高校网络舆情的环体是网络舆情存在的环境,包括网站、微信、微博等各类APP应用平台和移动终端。网络舆情从定义看其环体主要是媒介,但是从舆论的来源、形成和衍生来看,大学生生活的环境,包括大学生必须遵循的秩序规则、角色认知、价值观以及校园文化等也是舆情生存的环体。
二、高校网络舆情的发展轨迹
网络舆情的发端肇始于网络平台的出现。网络内容丰富,发展迅捷,形式多样,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舆论声势,但并非无章可循。了解高校网络舆情的发展轨迹是掌控高校网络舆情的重要前提。从平台演变来看高校网络舆情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历史时期。
1.萌芽无序时期
从互联网出现至2000年12月我国首部关于互联网安全法律的正式发布。高校大学生热衷于在网络上表达思想,这一阶段的整体特点是:自由但无序。以高校BBS为代表,163、263、网易碧海银沙聊天室、新浪聊天室、西祠胡同聊天室、oicq聊天室等载体是萌芽时期舆情呈现井喷现象的主要平台。
伴随网络舆情的频繁爆发,我国网络安全立法体系框架逐步开始形成。网络安全立法体系框架由四个层面构成: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2000年12月28日我国第一部关于互联网安全的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正式发布之前,国家关于网络安全和网络信息管理的法规、文件相对较少。1994年2月18日我国第一部涉及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行政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出台;1997年3月14日修订的《刑法》中出现了有关网络安全的规定;1997年12月11日国务院批准、12月30日发布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公安部令33号)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调整互联网络安全的行政法规,不仅对我国互联网的初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也为后续有关网络安全的法规、规章的出台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从国家先后出台关于互联网安全的法律、法规等管理文件来看,这些管理规定以宏观管理为主。微观管理、细节管理尚处于开发阶段,尤其缺乏具体方法、手段、操作指南参考案例。各类交互式网站的舆论秩序基本上依靠各类网站的管理规章制度、网络管理员的管理。面对频发的网络舆情,不少高校视之为猛禽怪兽,如坐火山口。高校在这一时期还没有正式将网络舆情纳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范畴,有关高校网络舆情的学术研究也处于起步阶段。从知网搜索可以发现,2000年之前有关高校网络舆情的期刊论文几乎处于空白。
2.蓬勃发展反思阶段
从2000年12月到2011年网络舆情开始逐步从以吐槽为主向表达民意转化的趋势发展。在萌芽阶段高校BBS流行盖楼积德贴,一个毫无意义的帖子竞争跟帖量。这一阶段虽然也有“贾君鹏舆情”的无厘头,也有“铜须门事件”的集体冲动,但是大学生开始侧重于探求真相、发布观点。
网络自律需求增强,从国家首部关于互联网的法律出台后,与网络安全有关的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地方规章和规范性文件频繁发布。其中有国务院先后颁布多条行政法规;公安部、信息产业部、国务院新闻办、教育部、新闻出版署、国家保密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原电子部、邮电部等先后发布了有关规章和规范性文件。2003年3月31日广东省人民政府第十届4次常务会议通过《广东省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管理规定》,标志着网络安全开始出现。国家先后出台的法律法规开始发挥作用,各个高校制定系列文件也成为绕不开的任务。
这一阶段,高校开始重视网络舆情的管理。高校对网络舆情的态度是管理与引导相结合。一方面不少高校开始收集网络舆情撰写舆情周报,网络思政从高校辅导员工作内容进一步演绎成考核内容的一部分。2005年之前关于“高校网络舆情”“大学生网络舆情”等方面的研究依然十分稀少,2005到2010年期间,该研究呈现出上升和逐渐递增的趋势,见表1。
表1 2005-2010年相关论文发表情况
3.“双微”时代,网络舆情逐渐走向管理有序的理性时代
2010年微博兴起之初,高校吸取了BBS从民间自发到实名制归属校方的惯常路线,在微博出现伊始就开始投入人力物力,从源头上占据话语空间。调研显示,截至2015年底,上海地区985、211类高校学校官方微博开通比率高达90%,除了上海交大医学院,其他高校均开通了学校官方微博。市属本科院校普及率达到85%。高职高专、民办院校的学校官方微博普及率相对较低,仅为31.25%,见表2。
表2上海地区不同类型高校微博数及其分布
上海高校二级微博运营相对成熟。目前共有二级微博1077个。其中985、211类10所高校有593个二级官方微博;20所市属本科院校有447个二级官方微博;32所高职高专、民办院校有37个二级官方微博,见表3。
(注:复旦大学二级官方微博数量:院系官方微博、机关部处官方微博、学生社团、组织官方微博及实验室官方微博共计175个,教师团体官方微博336个。)
表3上海地区不同类别高校二级微博数
调研数据显示上海高校都有自己的官方微博,师生团体、个人开通的微博也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微博的兴起成为这一阶段高校网络舆情的主要载体,网络自律的需求增强。上海高校中70%的本科院校制定了校方管理规定,校方管理规定针对性更适合高校舆情的引导和管理,见表4。
表4上海不同类别高校微博管理机制建设情况
2012年8月腾讯推出微信公众平台,同年11月,上海交通大学校方微信公众平台正式上线运用,上海市其他高校也相继开通微信公众平台。据调研,上海高校的微信公众平台已经广泛搭建,从数量、覆盖面的深度及广度都呈现急剧上升的趋势。微信公众平台发展态势已经远远超过前几年的人人网、开心网等移动社交媒体,成为高校媒体中活跃度高、影响力突出的一类。调研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上海高校开通校方微信平台的高校共有37家,其中26家为订阅号,10家为服务号,1家为企业号,5家既有订阅号又有服务号,见表5。
表5上海不同类别高校校方微信平台数量
数据显示,59.68%的高校拥有高校校方微信平台。10所985、211类高校中,9所拥有高校校方微信平台;20所市属本科院校中,16所拥有高校校方微信平台;32所高职高专、民办院校中,12所学校开通高校校方微信平台。
除了学校官方平台之外,学院、师生团体甚至于个人也纷纷开通微信建立微信公众号。本次被调研的高校中有29所高校拥有官方二级微信,上海高校目前在校方备案的官方二级微信总数为754个。微信公共平台上线至今仅3年时间,各高校官方二级微信雨后春笋般发展状况,从侧面说明上海高校在门户网站建设之外,微信建设发展已经进入爆发期。
这一时间段大学生的舆论也开始以负责代替随意,以理性代替鲁莽,以建设性意见代替无厘头的抱怨。相比萌芽阶段BBS流行的无内容盖楼,发展阶段傻乐主义“贾君鹏事件”“因轻信而爆发的铜须门事件”,这一阶段的舆情中,师生更坚守追踪事件、深入解读、结构剖析、理性分析探求真相。可以说在恶搞中坚守审美情趣、在调侃中保持清醒思辨。高校也从制度上愈加成熟完善,不少学校成立了网宣办、网信办等。2011年后,高校网络舆情的期刊论文呈几何倍数增长,这一领域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见表6。
表6 2011-2015年相关论文发表情况
三、高校网络舆情的主要特色
大学生通过网络将个人观点或者个人支持的观点、追逐的思潮、认同的文化甚至个人心情、生活片段通过网路呈现给社会公众。当某一时间或者话题引起广泛关注成为大学生热议的对象后会逐渐脱离个性色彩发展成为共性的舆情。高校网络舆情具有明显的特色和映痕。
1.分类明显,是大学生思想的真实镜像
大学生的知识储备、文化修养相对较高,他们突出的特点是富有活力、思维敏捷、敢于表达个人观点、乐于分享人生经验、热衷传播新奇事物。高校网络舆情从内容上看可以分为几大类:一是与学生个人利益关联度强的有关学校发展、学习交流、情感倾诉、校园突发事件等舆情;二是大学生感兴趣的社会话题,包括热血青年的爱国抱负、民族和谐、民生疾苦、社会制度、国内外政治热点等舆情;三是影响大学生心理的文化话题,既有校园生活的快餐文化,也有狂热的时尚、流行风,思辨性强的先进文化等。此外,高校特殊的作息时间让舆情信息阶段性明显。在每年3月和9月开学季,4月和6月毕业季以及7月招生季,有关教育管理、后勤管理、教育政策法规的舆情较突出;其他时间段文化、国情、民族等新闻热点较为突出;寒暑假期间交友、兼职、社会安全等问题较为突出。
2.可预测性强
不少学者提出,高校网络舆情具有不可预判性、随机性强,事实上是舆情预测工作滞后甚至是缺失的借口。网络舆情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但若沿波讨源,实有脉络可循。从2011-2014年教育十大舆情的酝酿、萌发、发展、成熟、消亡来分析,所谓的重大舆情原本是潜伏在师生中的观点、意见、看法、态度等以某些事件为契机集中呈现出来。“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萍之末”[2],重大舆情在网络上爆发之前多已在线下反映强烈,师生情绪已经焦灼甚至白热化了,对各类问题的容忍度和承受力已经触及底线。“当对象、内容已经发生了变化并为思想的扩张制造或确定了前提的情况下,仍旧以不变的形式、范畴、概念等来思考”,如果我们以“治未病”的思想,基于时间维度的态度感知、基于情感维度的预警分析,在重大舆情发生之前进行准确的研判,防止操作过程中的滞后甚至缺失,加强舆情消亡期的跟踪,无论是舆情还是衍生舆情都可以通过预测进行有效的处理。总之,网络舆情绝非空穴来风,只要能对准焦距、找准穴位、抓住要害,都可观其源知其流。
3.容易引发衍生舆情
大学生知识水平、认知能力、个人情绪和心理的不同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也存在较大的差异。理性与非理性、客观与主观、片面与全面的交织碰撞的过程也使大学生信息传递看法交流意见逐步趋同而形成舆情。
由于大学生缺少人生阅历,看问题片面缺乏理性的分析,容易做出轻率的判断并积极亮出底牌,快速表明支持或者反对的观点。同时大学生因知识储备和文化修养不会轻易因为自己的观点和主流意见相左而隐藏或者放弃。他们在捕捉、跟踪、挖掘、报道的过程中往往会不断收集各种与此舆情有关的所有信息,甚至翻墙看外媒有关资料,运用技术手段查看已经删除的负面信息,将所得到的信息分析、归纳、整理提出新的热点和焦点,这些新的意见和信息常常会形成新的关注点,演绎成新的舆情。2013年复旦投毒案发生后,舆情在短时间内达到峰值。随着案件审理的推进,每一个案件节点均衍生大量新的舆情,甚至牵扯出清华朱令案。其中“谢室友不杀之恩”的衍生舆情反映的是当前大学生由于选课的不同、兴趣不同、教育背景不同,普遍存在的室友关系冷漠现象在网络上的集中爆发。
过度质疑现象导致传播狂欢节中信息爆炸。《中国青年报》调查显示,72%的受访者认为身边普遍存在习惯性质疑者,41%承认自己有“习惯性质疑症”。[3]2012 年5月,复旦大学110周年校庆宣传片被指抄袭东京大学宣传片。经比对,两者高度相似。随后,该宣传片被紧急撤下,3小时后,新版宣传片悄然上线。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又有网友指出,新版明显抄袭慕尼黑工业大学宣传片;甚至还有网友指出,其110周年校庆Logo与苹果的Touch ID标志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根据《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4年,有54.5%的网民表示对互联网信任,相比2007年的35.1%,网民对互联网信任有较大幅度的提高[4],但是习惯性怀疑症仍然让衍生舆情的爆发层出不穷。
再有就是资源配置的严重不合理,高校辅导员的师生比一般情况是1:150左右,相比专职做网络舆情的工作人员与网民数量比常常是1-2人面向数万师生。一定数量思想素质高、知识经验丰富的职业化管理队伍的缺乏也是高校舆情易产生衍生舆情的原因之一。此外,高校对舆情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已发生的舆情存在侥幸心理,按下葫芦浮起瓢的现象就见怪不怪了。
四、高校网络舆情主要特色形成因素
高校网络舆情从侧面反映了大学生的主流思想倾向,高校网络舆情的特色形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社会文化影响
社会转型期间,网络成为各种文化的自由交集地。不同文化之间的摩擦与冲突对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冲突日益显著。相比学校授课的规范性、计划性,网络文化殖民、文化霸权、文化渗透的随意性很强。参差不齐、泥沙俱下的海量讯息并不能等同于大学生眼界的开阔。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受到严重挑战甚至被颠覆,大学生信仰受到冲击。
经济的高速发展让速成概念深入人心,速成理念使最不能也不该速成的文化也搭乘上了高速列车。大学生的性格、品德、素质的养成需要长时期的磨炼、熏陶和滋养,一旦抹上了生长剂,追求立竿见影,催生了文化快餐,就对文化丧失了深层次的静悟。法国思想家福柯在《所谓“启蒙”》一文中点出现代主义对自我和世界的矛盾,以及不可知深感痛苦焦灼,但仍然坚持努力探求,后现代主义则安于知识与文化的困境,因为只关注现在,既不怀旧也不前瞻。这种既不怀旧也不前瞻的后现代文化在网络舆论行为上表现为,网民更注重追求网络言论的当下快感:吸引眼球胜过吸引灵魂。
2.网络日常化精准研判高校网络舆情成为可能
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超过了对网络的利用。诚如麦克卢汉所说,每种媒界都是人体感官的延伸。大学生更倾向在网络上发布的旅游、音乐、时尚、兴趣等标签,很容易判断出其兴趣、爱好甚至性格脾气、坚持度和毅力。
网络缩短了大学生交际的物理距离,扩大了其交际圈子。但事实上,由于大学生利用网络的搜索功能,会主动加入兴趣相同或者相近的圈子,主动屏蔽自己不感兴趣的人和圈子,事实上大大削弱了大学生的交际能力。指尖上囊括了万里与千年,让教育与知识俯拾皆是。大学生不必为了求知求学而行千里路、读万卷书,这在客观上大大降低了求知的难度。
五、研究高校网络舆情特色的意义
1.网络空间生存的需要
网络空间帮助大学生扩大了视野,增长了智慧,提供了生活的便捷。其存在需要秩序、需要边界。网路舆情的收集、研判,制定行之有效的引导管理措施是确保网络空间健康发展的前提。网络自由并非在网上肆意妄为,自由是提供发表言论的场地,言论自由是能自圆其说、以理服人的坚持和坚守,语言暴力恰恰与自由相悖。
2.核心价值观建构的需要
经济高速发展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贫富分化的加剧、阶层的板结、功利主义盛行等,社会亟需建立一套与经济高度发展相匹配的文化认可、价值认同、思想认识。从影响力和实效性来看,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和平台。网络舆情的分析、汇总、引导一方面可以厘清网络乱象,另一方面也能大大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提供沟通渠道,搭建传播平台。网络舆情的管理和引导可以避免传播权威代替领域权威、传播思想代替主流思想。
3.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实效性的需要
表面看网络把人与人连接起来,但并没有真正把人与人连接起来。相反,网络导致了现实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疏离感、隔膜感,使人成为社会生活中的陌生人或被放逐者”。[5]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恰恰是引导大学生如何在文化乱象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在价值多元中找到教育本体价值坐标,在社会转型期间坚持高尚的道德情操。通过网络舆情的研判和引导,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另一方面培养大学生的科学思维。让大学生思维拥有理性和质疑的特质,在文化冲击中保持理性的认识,坚持主流价值观。
[1]曹银忠,许方圆.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研究[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2(11):146.
[2]宋玉.风赋[M]//古文鉴赏辞典(上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
[3]网络舆情[J].人民日报社,2016(8):19.
[4]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OL],http://www. cnnic.net.cn/hlwfzyj/hlwxzbg/,2015-02-03.
[5]麦金泰尔.德性之后[M].龚群,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44.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宣传部)
10.16653/j.cnki.32-1034/f.2016.13.028
本文是“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和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阳光计划’资助”(编号:15YG39)阶段性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