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浔说笔

2016-08-05李炳银

百花洲 2016年1期
关键词:湖笔南浔毛笔

李炳银

南浔说笔

李炳银

我是一个北方人,从小在陕西关中南塬黄土深厚、长久干旱缺水的塬地上生活。这里属于秦岭山脉东部,属于渭河和秦岭之间的塬地。据考证很早以前也曾经被莽苍的山林覆盖,是距离蓝田人、伏羲、女娲出生和生活不远的地方。可是,大自然也经受不起光阴的颠沛和人类的不断开发,照样改换着自己的面貌。如今,这里已经是荒山秃岭的旱塬了。这样的地方,因为缺水,每到秋冬季节,似乎总是干枯粗粝的景象和日子居多。这样的地貌景观,虽然也会有自己的独特魅力,有苍茫弛荡之美,但却似乎是难以拥抱和感受亲切的对象。在上了中学之后,从书本上读到不少描写感受江南的诗句时,还是对江南有一种向往。像“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等这样一些有种明显浓郁江南风景画面感的诗句,就自然会使人对江南有了一种梦幻般的美丽想象。

1972年5月,因为到上海复旦大学读书,这才第一次过了长江,22岁时方才和江南有了亲近和接触。在市内的校舍内,也并没有多少特殊的感觉。最难忘的是因为下乡实践,第一次来到了当时金山县的枫泾镇,看见这里的小桥流水,河浜渔舟,民居桑田;每天但见人们在流经村庄的小河中行船捕鱼,洗菜淘米,浣洗放鸭等等,真是如同图画般的美景。这些美丽的情景,实际地印证了此前古诗中的江南描述,也更加有些意外地再现出江南的曼妙魅力。再后来,去江南的地方多了,像周庄、乌镇、桐乡、阳澄、同里等江南古镇都先后抵达,尽管每一次的感觉会有区别,但江南的美丽,江南的灵性,江南的繁华和惬意情形,也在一次次地增强。每次南行之后,虽然复归北方,但是,江南的记忆永远难忘,每到干枯冷峻,风沙雾霾的天气,能不忆江南!

1

位于太湖南岸,杭嘉湖平原北部的南浔镇,是江南著名的古镇之一。这个小镇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晋时,到了北宋时候,就已经是湖州东陲的重要门户了。此地,早有居民临溪建屋,因滨溪而称浔溪;浔溪之南,有一村因商贾云集,屋舍如林而称南林。后两村合并建镇,各取一字,故称南浔。至今,南浔已经有750多年的历史了。可我同南浔的结缘,却仅仅只有十几年的时间。记得大约是在2002年春天,我和张胜友、周明、傅溪鹏一起到湖州,筹办设立徐迟报告文学奖事宜。因为徐迟的故乡在南浔,所以就有了第一次到南浔的机会。

南浔是个水乡小镇。南北向的市河与东西向的苕溪十字形交叉流经镇中,让这里的一切似乎就有了一种飘动的感觉。像江南的很多地方一样,也是因水而生,因水而建的美丽小镇。水是这里的灵魂,水是这里的血脉,溪水弯曲自然,确定了这里的建筑格局。水流到哪儿,哪儿就会生出一片相似而又不同的风景。水走龙蛇,岸卧华屋,所谓“画舫千家夹明镜,石梁三道卧晴虹”的诗句,就是从水与房屋建筑的关系写下的。南浔的历史悠久,出过很多的名人和商贾大家,有所谓“四象”“八牯牛”“七十二只狗”之喻,形象地说明了他们的声名和经济实力。南浔也是现代著名诗人、翻译家、报告文学作家徐迟的家乡。徐迟对自己的家乡,充满爱慕和真诚,在他的小说《江南小镇》中,一气用了66个“水晶晶”来描写南浔的市井风光,实实的迷人。南浔的美丽,可以从很多的角度来观赏和研究,诸如历史沿革、建筑布局装饰、文化蕴涵表现、经济个性特色、水乡活动、饮食风韵等方面,都是很有研究价值和丰富内容的对象。南浔如同一个历史的孔洞,里面五光十色;南浔是个文化建筑展览馆,里面异彩纷呈;南浔在宋朝时曾经是个丝绸经济商业的摇篮,其历史和现实的兴旺情形源远流长,南浔是一部可以不断翻看的书,总会使人收获多多——其中,南浔辑里村的“湖丝”、善琏的“湖笔”,最使南浔扬名天下。前者是南浔最早兴盛之源,后者是南浔独特文化标记。南浔是江南的一个典型代表,南浔是个个性魅力独特的美丽地方。

2

因为初涉书法,兴趣正大。所以,到了南浔,我所关注的,是这里的,也是中国最早独有的文化对象之一——毛笔。毛笔,乃“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之一,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文化标志。说起毛笔,“湖笔”最为有名。而湖笔就出在南浔的善琏镇。善琏是中外闻名的湖笔生产地,也是南浔的名片之一。

要说毛笔,自然是要引出汉字的。汉字是中国文化积累和延续的重要基础,“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指纹和胎记”,是中国文化历史的根脉所系。因为有汉字这样独特于世界其他民族书写记忆的文字,中华文化的根脉不断,永久流传。《淮南子》说:“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就是说:因为仓颉造出了文字,天空竟然下起了飘飘洒洒的谷子雨;多少年来让人们惶恐不安的妖魔鬼怪也害怕,从此以后无处藏身,惊恐地在夜晚哭泣。据说二十四节气之一的谷雨就是因此而来。还有传说,仓颉造字的动因,是一次跟随黄帝去参加边境外交谈判。由于作为史官仓颉用结绳记忆的内容太少,而导致黄帝谈判失败,黄帝很不高兴。回来后,仓颉从鸟兽的爪纹得到启发,从而开始造字,所以仓颉造的字叫:鸟迹书。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字,有三种已经死亡,唯有汉字保留至今。其中的巴比伦,不光文字死亡了,连国家都消亡了。文字对于一种民族文化来说,不光是历史遗传的记录方式,还是其发展延续的一种保障。杨绛先生曾经写作发表了一篇题为《汉文》的随笔,谈语言文字对一个民族的重要性。其中,回顾七八十年前她同钱锺书出洋留学时,在船上遇到一个越南人,那人用英语说:“我也是汉族,法国人要占据越南为殖民地,先灭了我们的文字,我们就不复是汉人了……”杨先生还在考证后说:“安南自秦汉以后就是我国藩属,一八八五年,成了法国殖民地,从此安南人不是中国人了。”并进而感叹,“中国地既大,居民种族繁多,方言错杂,无法统一,姓方言不同而文字相同。”

可是,在汉字发展流布的历史上,却也曾经经历严重危机,差点让一些激进的书生将汉字生生地给毁坏掉。据记载,在“五四”运动前后,一些打着各项文化变革的人物,就试图以汉字开刀,企图在文字上实现与西方世界沟通的目的。“中国最早提倡废除汉字、施行‘拉丁化’的,是清末民初的思想家钱玄同。”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左翼作家瞿秋白对汉字也十分有恨,说什么“汉字真正是世界上最龌龊、最恶劣、最混蛋的中世纪的茅坑”。连被毛泽东称为中国文化革命主将的鲁迅,也曾经撰文认为:“汉字是愚民政策的利器”,是“劳苦大众身上的结核”,“尚不先除去它,结果只有自己死”。以后,毛泽东也说:“先实行汉字简化,并取消异体字,废除繁体字;一旦时机成熟,废除汉字,以拼音取而代之。”不管持有这样主张和说这些话的人以后多么伟大,但在对待汉字的态度上,都是非常短视和极端化的,是对外来文化和有些不怀好意者——企图以毁灭汉字消灭中国文化的人阴谋的不经意迎合,非常地有害和危险。汉字是中国人记忆和创造的印痕,是智慧表达的结晶。汉字的构成充溢着独特的感受和表达方式,生动形象,非常富有艺术性。对于这样有悠久民族感情和传统认识感受表达积累的对象,任何的功利性和投机性的面对态度,都是非常有害的。对于汉字,需要有敬畏和顺应的自觉,而不是蔑视和简单粗暴的改变与取消。

书法是通过用毛笔书写汉字来实现其艺术性的。所以,汉字为毛笔、书法提供了前提和可能。而用毛笔来书写汉字,是汉字由简单的文字书写上升为一种书法艺术的根本条件。毛笔的吸水、柔软、适度坚挺等特点,为书法的点、划、捻、揉、扽、提、搓、勾等书写动作效果提供了可能。所以,毛笔写字,可以笔走龙蛇,可以笔断意连,可以轻似点水,重同刀劈,可以笔舞如剑,可以持重如鼎,可以任性曲张,可以俊秀收敛等等,可以说曼妙无穷,千变万化,无有至尽。书法将字、意、形,三者巧妙地结合到一起,成就了一种唯有中国存在的古老神奇、奇绝美妙的艺术对象。书法是中国文化最悠久和个性的艺术对象,它是中国文化包含最丰富和传奇优雅的一种表现。而这一切的存在和拥有,都同毛笔的创造和产生密切相关。如今,真难以相信,没有了毛笔和书法,中国的文化将会有多么大的欠缺和损失啊!没有了书法,传之久远的“兰亭雅叙”产生的王羲之的《兰亭序》故事没有了,而后来的柳公权、张旭、怀素、颜真卿、米芾以下的所有书法家和有关的书法故事都没有了,真不敢想象,没有了这一切,该是个多大的悲哀啊!另外,中国的绘画也是依赖毛笔进行的艺术创作活动,假若没有了毛笔,灿烂的中国绘画历史也就干枯了。

万幸,我们有了前人创造的毛笔,我们对创造毛笔的人应当给予永远的敬重!

3

据传说,毛笔的发明者是秦王朝时期的大将蒙恬。最初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很多人都感到奇怪。怎么一个武将军却同如此文雅的创造联系到了一起。但历史就一直是这样记载和流传的,不由得你不信。有研究者认为,类似于毛笔这样的书写工具,在秦代以前就有了。例如西安半坡村仰韶遗址中出土的陶罐上的图案,就可能是用类似毛笔这样的工具描绘出来的。如果这样的判断成立,那么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了类似毛笔雏形这样的书写绘画工具了。1980年,考古人员在我的家乡,陕西省临潼县姜寨遗址上发现了五千多年前古人用类似毛笔一样的工具绘制彩陶的痕迹及石砚、研杵、陶制水杯等工具。在姜寨遗迹发现之前,考古人员还在甘肃洮河岸边的马家窑四五千年的彩陶上看到了类似毛笔绘画的痕迹,这些图案,有几何花纹、漩涡纹、同心圆纹、果实叶茎纹、蛙纹、变体鸟纹等。如果不是用近似毛笔这样的软体工具,是不易绘制出如此灵动精美的图案的。后来,在长沙出土的战国木椁墓中,又发现了以竹竿为套的兔毛毛笔。至于《庄子》中写道:“宋元君将画图,众使皆至,受揖而立,舐笔和墨,在外者半。”这样看来,在春秋战国时就有毛笔了。但这些没有清晰记载的事,可信可疑。陆士虎先生的《古韵南浔》中说的: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命李斯参考大篆而发明了小篆,统一了六国文字。蒙恬随秦始皇南巡浙水,登会稽时,来到了浙北善琏一带。也许是因为推广秦小篆新字的需要,也许是发现当地广有竹子,就有了改变过去多以枯木为杆,鹿毛为柱,羊毛为被(外衣)的情形,创造性地发明并传授以“兔毫竹管为笔”的技艺。这才基本奠定了毛笔的形态。由此,一直传到今日的毛笔真实地诞生了。蒙恬也因此被人们奉为笔祖,一直敬仰纪念。毛笔如今已经有羊毫、狼毫、紫毫、兼毫、鸡毫五大类,很多品种,远非当初所能比。但最早的必然当时就是最好的。所以,古来相传:“仓颉造字,蒙恬造笔。”很多人知道蒙恬,是因为他奉秦始皇之命,率三十万大军镇守北疆长城一线,最后却被奸臣赵高勾结胡亥谋害而死的悲剧故事。却不知道,这样曾经威武的大将军,还有过“造笔”这样的文事,对中国的文化建设竟然也有如此特别重大的贡献。

4

这次再来南浔,探访“湖笔之乡”善琏是其中的一个浓厚愿望。此前,在不少的地方,总能够见到刻有“善琏湖笔”等字样的大小、长短不一的各种毛笔。开始,只以为善琏是个品牌,后来方知,善琏也是个地名。因为这里是中国最早出产毛笔的地方,所以毛笔自然是以善琏的有名了。2006年,善琏湖笔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天下凡是喜欢毛笔书写的人,无不以拥有“善琏湖笔”为乐事。郭沫若曾有诗赞湖笔,曰:“湖上生花笔,姑苏发一枝。”善琏既诞生了文雅美妙的湖笔,也因此而成天下闻名之地了。

我是同徐刚、徐剑一起去的善琏镇。这徐刚,不仅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写得好,多年前也痴迷书法,日常临摹不辍。书法作品已经是他送人的诚意雅礼了。最近,又对中国绘画兴趣大隆,这次一见面,就拿出绘画照片向我显摆,还真有美妙之态了呢!我甚至认为,他的绘画水平好于书法水平。徐剑也是个初入书法魔道的军旅大校作家,报告文学屡屡获得全国各种大奖。现在正对书法迷狂得厉害。这次出差来南浔,随身竟然也带着细笔墨盒,说是每天睡觉以前,必须临摹楷书一二小幅。而且,每天早上,都会以手机照片示人观赏昨晚成果。提起书法,情绪迅速进入高潮。我们三个爱好书法、使用毛笔者正好凑到一起到善琏,实在是情投意合,欣喜异常。

从南浔出发,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就来到了闻名遐迩的“湖笔之都”善琏镇。接近镇子,老远就看见一座颇为写意造型的碑式标塔。只见塔顶伸出一杆粗壮的毛笔,毛笔书写出的划痕,立即就让人感到了笔都的个性和内涵。主人先领着我们瞻看含山,这名为“含山”的山顶有一座高细有如毛笔的含山塔。此塔为砖木结构楼阁式,八角七层,通高38.5米,直径6米。塔角皆挂有铜铃,风吹铜铃声响,悠悠悦耳。“铃语清越”,非常动听。含山位于今湖州市东南约30公里处。山高不过60米,南北长550米,东西宽30米。无依无傍,植被茂密,森然独秀。西面有京杭大运河流过,沿河北可到苏州,南下可直抵杭州。十分有趣和怪异的是,含山周围,全为平畴沃野,不知此山何以独独地出现在这里。经打问,方才知古有说道。传说,某日八仙聚会于莫干山,进食时,铁拐李突然咬着一块石子,很是不爽,就顺口用力吐出在地。说来奇怪,石子初一落地,立即就有一大鸟飞来,含起此石子就飞走了。也许是此石已有仙气,在鸟儿路间歇息时,一农夫看见石子在慢慢长大,怕毁坏自己的庄稼,就将鸟儿赶起,鸟儿再含石飞走一时,将其放到了如今这里。此后石子真的慢慢长大,遂成此山,因是鸟儿含来,人们即命其为含山。

又传说,当年蒙恬到善琏,就住宿在含山,也是在这里创造了毛笔。后来到了唐代乾符三年,方有寺院兴建。宋代元祐年间,始建宝塔。因为山顶的细细高塔,宛如一支挺秀的毛笔,又是蒙恬发明创造毛笔的地方,后来人们就将此塔称为“含山笔锋塔”了。用以纪念蒙恬造笔之功,且永久供人瞻仰!清代,有一位名叫沈国治的人写过一首诗:

含山塔影细于针,含山淡翠寺眉纤。

侬家遥对含山住,亲缚银毫染胜尖。

这诗的内容就和毛笔有很多的意会。还有传说,说三国时候,吴国太(孙权的母亲)原来也曾经是善琏当地的笔工。儿子发迹之后,国太就捐资建造了此塔以纪念蒙恬,表达饮水思源之意。这样的传说,没有历史根据,可能是后人借机给名人脸上贴金。而宋代元祐初建,明代正统六年重建,清光绪二十七年修缮,这却是有确凿文字记载的事实。这样纯粹有很多历史文化意蕴的建筑,可惜在日寇侵华占领含山的日子里,在“文化大革命”中,却无端地遭受破坏。1993年7月湖州市筹资再次修缮,1994年3月底,古塔修缮竣工,含山乡人民政府于4月4日,隆重举办了建塔九百周年庆典活动。

离开含山,我们来到位于善琏村的“蒙公祠”。最早建于明末清初的蒙公祠,已经在抗日战争中被日军炮火毁灭,只留下一块刻有“功策管城”的匾额。现在的蒙公祠,是当地政府在社会各界和各地笔友呼吁要求下,于1993年破土开工,1995年4月大殿落成重建的。这里面,有很多关于蒙恬和夫人卜香莲制笔的故事,有很多相关毛笔的传说和实物展览陈列,看了让人生出敬意。

这里还有一处“退笔冢”,相传永欣寺僧人智永,书艺精奇,为陈隋间一代书艺宗匠。智永曾“结庵连溪”,将制笔和书写融合一起,在书法和造笔中都有很多贡献。还有人考证,说智永是晋代书法大师王羲之的第七代孙,原名俗姓王,僧名法极,法号智永。智永既喜欢书写,又用心于制笔,所以,他深知毛笔“唯笔软则奇怪生焉”的特性。智永留世的书法作品是真、草两体《千字文》,其字法度严谨,笔力遒婉;温雅清逸,丰神灿然。有古人写道:“智永千文,笔笔从空中落,从空中住,虽屋漏痕,犹不足喻之。”此作,一直为后世人们所珍爱。智永日常运笔不辍,每当笔头损毁,即自拔旧换新。日积月累,30年间,退下的旧笔头竟然有五大筐。智永念起自己和这些旧笔头的联系和漫长经历,感慨良多。就在蒙公祠南的晓园内掘坑将其掩埋,并竖碑,碑上刻手书“退笔冢”三字。智永一生与笔相伴,爱笔如命。圆寂时竟抱笔而终。因为时间关系,我们也没有亲至“退笔冢”,但听了智永和书法和笔的故事,也是十分地动情、感触很多。

出门来到湖笔一条街,但见绵延数百米的大街两旁,全市门面不同,但却经营一种商品——毛笔。进得每一家店来,都是琳琅满目的各种毛笔和相关的工具,大小,长短各种各样。大如椽,小同簪毫,长有盈尺,短如绣针。总之,是一片纷纭和雾水,一时不知道先欣赏哪个。在一家店里停下,店主热情地将我们领入后室,并立即泡上香茗招待。随后就是主动耐心的毛笔推荐。我们几个兴趣大于知识的毛笔爱好者,经不住店家热情推荐,先是拿起中意的笔着墨勾画,再之在宣纸上书写送陪同者,临了,就是掏钱购买。以为店家会因多买而廉价,后来方知买贵了。可近两千块钱,在善琏买到了中意的毛笔,也就释然,谁让你喜欢此物呢!

5

“善琏双羊湖笔”,是毛笔领域的最知名品牌,有“湖颖之技甲天下”之誉。这里生产的湖笔,是从国家领袖到广大平民百姓都会使用的重要书写工具。还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国。董必武在使用湖笔后,曾经高兴地写道:“赖此优良传统笔,指挥如意鼓东风。”湖笔还多次被国家领导人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贵宾,也曾经有很多的国内外嘉宾来此参观。因此,善琏湖笔,不仅仅是属于善琏,属于南浔,属于湖州,属于浙江,它是属于中国的奇技珍宝,是天下文化的珍宝。

善琏湖笔厂的规模,完全不是我想象的那样宏伟和显贵,它只是一栋平常的三层楼房,总面积我看也就三五千个平方。谁能够想到,这样个地方,却在生产着誉满天下的双羊湖笔呢。在我们沿着笔料、蒲墩、水盆、结头、装套、牛角、镶嵌、择笔、刻字等12道大工序逐一看过后,方知一支普通的毛笔要经历严密仔细的制作过程。据说,毛笔的全部制作工艺有120多道,是极其精细认真和需要耐心的劳动。制笔者的心态和工作态度,决定毛笔的质量。因为在这样一个结毛、成型等的过程中,任何一道工序的粗糙对待,都会使毛笔的构成质量受到损害和影响。湖笔的工匠在制笔过程中有“三义”,即“精”“纯”“美”的准则。遵守了这样的准则,从而形成湖笔“尖”“齐”“圆”“健”的“四德”特点,“羊毫、狼毫、紫毫、兼毫、鸡毫”五大类型。其中,“五毫”中还有软毫和硬毫之分。羊毫、鸡毫属于软毫;狼毫、紫毫属于硬毫;兼毫则兼具软毫和硬毫的特点。据记载,宋朝时,冯云科、陆文宝曾经是当地的制笔大师。陆文宝所制“御笔”,尤被视为精品,当时人们愿以千金求买冯、陆之笔。还有个故事说,明朝有个叫施阿牛的制笔大师,他制的笔在列为贡品送到皇宫后,皇上看见笔管上刻名施阿牛,嫌其名欠雅,就改其为“施文用”了。此后,施文用制的笔,就身价倍增,为人们十分看重。在制笔的车间和人工的流水线上,我看见有不少年龄偏大的笔工在认真工作,他们个个凝神聚思,仔细劳作,其认真庄重的态度,让人记忆深刻。

如今因为电脑和硬笔书写成为新潮流,毛笔的销量缩减得厉害。产品销量下降,自然影响到生产效益,效益少,年轻人就不大乐意来干这样需要仔细耐心却收入少的工作了。所以,虽然善琏这里制笔的作坊很多,还有这样独一无二的名牌“双羊牌湖笔”,但整体形势却并不很乐观。毛笔是祖宗传下来的特殊民族工艺,对于独特地书写中国文字、绘画和传扬中国文化有非常关键的作用,需要非常的坚持精神和积极的推进发展态度。

毛笔,这个过去人家家里必备的“文房四宝”之一,如今在中国的很多人家已经难寻踪迹了。即使很多非常富裕的人家,家里会有世界最先进时尚的电器,但也可能没有这“文房四宝”,这着实使人产生忧思。看到美国职业篮球赛的很多运动员在身上纹汉字,他们或许不知道这汉字的意思,但最少知道这个图案美观好看。可我们不少的中国人,对汉字的感情却有愈来愈淡之势,更不要说提起毛笔书写汉字了。或许,我们不必为汉字和毛笔书写的前途太多担忧和恐惧,但正视这样的局面却是需要上心的。

汉字和毛笔奇妙地结合运作之后,成就了中国特有的书法艺术。这个艺术对象,被人们认为是最具中国文化特质的对象,是中国文化内容质感和形象艺术的奇迹般表达。这种表达是应该有法度的,但又存在非常广阔的领域。就从中国书法的历史看,都是在用毛笔写汉字,但各人写出的字,风格形象就有很大的区别。像王羲之、张旭、怀素、颜真卿、苏轼、黄庭坚、米芾以及于右任直至现今的启功等人,他们的书法是各领风骚,形态奇绝,美不胜收。这样的美妙情形,在中国画的创作过程中也有类似的情形。可是,也许是用毛笔书写、绘画的人少了,现在中国书法、绘画作品的价值获得的认可度日见高涨。但也因此导致了书法、绘画领域的局面十分混乱。不少的人,为了出新、出奇,就弄玄搞怪,闹出很多有失书法、绘画法度的玩意来。当然这些令人不快的现象出现,都不是毛笔的错,但毛笔没有得到科学合理的使用终归是个令人遗憾的事!

每每到了枫泾、周庄、乌镇、同里这些江南小镇,漫步和观赏这里的所有河溪、小桥、住户、茶炉酒肆等,都会有非常惬意的感受。“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虽然每次也有“江南虽好是他乡”的遗憾,但对江南清丽曼妙的记忆却是永远的。这次再来南浔,特别是深入善琏,对“湖笔”有了较多的了解,真是有不少的知识增加和意味感觉,十分难忘。

猜你喜欢

湖笔南浔毛笔
竹简和毛笔
去南浔古镇
《莲花庄》《南浔古镇》
毛笔的由来
使用后的毛笔该如何存放?等
南浔,果真难寻
善琏湖笔
慎鹤云:坚守善琏 留住湖笔
近代南浔宜园修复研究
旧毛笔的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