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陶瓷艺术家,莫非是那个画油画的白明吗?
2016-08-04蒯乐昊
蒯乐昊
随着年龄渐长,他开始越来越喜欢这种可以寄托哲思的创作方式: 这种几乎集金、木、水、火、土于一炉,集人力与天命于一炉的时间艺术
这是假日,天气不错,全家人在京郊的别墅里,院子里那棵30年以上树龄的杏树可以采摘了,这本该是个愉快的上午,但白明的心情罕见地焦躁,他在美国堪萨斯的个展刚刚结束,展品运回国内,打开清点时发现,其中最大的一件作品《山水与时间》在运输过程中被折断了。
“那件作品我前前后后做了一年多。一米三左右的泥胚,最后收缩到了一米一几,这已经很了不起了,而且这件作品做得很舒展,人的控制和泥的率性表达,达到了我喜欢的一种状态,然后呢,还烧成了。其实这样的作品在这二十多年的跨度中我做了五六件,但只有这一件是成功的。”
在国外展览时,有美国藏家开出高价想要收藏这件作品,白明没有答应,没想到,回国的路上,展品就断裂了。他的懊恼可想而知。瓷跟陶不一样,陶土分子之间有空隙,但瓷是单纯分子,很干净,分子之间几乎没有黏合度,其黏合基本靠水。如果是一米长的长轴类作品,泥坯要做到一米二以上,经烧制收缩,收缩的时候稍微有一点拉力就会断掉,很难操控。“这就是瓷的一种高贵性,它呈现给你的美、它的品性,都来自这种脆弱的不确定。”
资讯的过度发达和不发达都捆绑着时代
白明的家乡江西余干,离千年瓷都景德镇不到一百公里的路程,这个物理距离成为他与陶瓷渊源的起点。
“其实我小时候的理想是哲学家,但我们那年代,基本没有什么哲学家,这个理想在当时也只是小孩子的妄想。其次想做文学家,但当时似乎也没办法自由表达,最后只有画画,它能愉悦我,成了我比较能够接受的一个行业。”
白明不到17岁便应征入伍,一度担任部队的放映员,复员后在地方工商局工作了5年,“突然觉得人生这样走下去没有多大意义”,决心辞职参加高考。那一年,他已经25岁,顶格了当时报考大学的年龄上限。
在班上,最羡慕的是那些画家们的孩子,那些从附中一路升上来的孩子从小即被当成艺术家培养,有童子功傍身,往往出手惊人。在班上“最老”的白明,聊以自慰的是,“不要成为班上最差的就行。”毕业后,他留校当了老师。
整个80年代的活跃思潮,至今回忆起来依有一种扣人心弦的迷人和兴奋感。“八五新潮时期我觉得最珍贵的就是它的鲜活性,那时候其实没有什么中国独创的美术观念,几乎都是在抄袭西方,但是非常奇怪,当时抄袭都抄袭得很鲜活,那种直接表达、那种生硬但感人的元阳丰沛的感觉,现在反倒没有了。”
白明记得当时有一本不可忽略的杂志,《美术思潮》,几乎没有彩页,印刷也非常糟糕,可是里面基本上涵盖了当时能够看到的一切西方资讯。这种资讯又是不全面的,是经过当时的一群艺术精英筛选和过滤过的。一方面是突如其来的丰富资讯,各种学说流派和思潮,另一方面对于这些资讯的传递又只是只言片语,这种兴奋的嘈杂和不全面,恰恰激发了青年人不可阻挡的假想激情。他们对着那些印刷得极小、极模糊的黑白照片临摹,这种临摹也近乎是一种创造了。
“最早来了一个劳森伯格,那绝对是划时代的展出。当时为了看劳森伯格,我这个什么也不是、只凭着对艺术的爱好的年轻人,竟然从江西站着到北京来看。那个时候的火车现在说起来都无法理解了,站了四十多个小时,有车票没有座位,就一路站着,而且不觉得难过。就觉得来北京看一个展,天啊,恨不得不睡! 这种激情好像我后来再也没有过。”
近三十年后说起此节,恰是劳森伯格大型回顾展在北京尤伦斯开幕的日子,但白明已经失去了再次朝圣的兴趣。因为这20年间,他国外国内看过了太多展览,包括劳森伯格在内,早已不是不可企及的神话。“所以资讯的过度发达和资讯的不发达这种双向性是捆绑着时代的。”
现在已经成为清华美院陶瓷艺术系主任的白明,意识到资讯过度发达对艺术家的桎梏,他要求他的学生: 最重要的不是每一件作品都做得多么好,而是做出你自己独特的风格。在他这把严格的尺子之下,每年能达标的学生也不到一个,朋友有时劝他,“你不能用要求艺术家的标准来要求每一个学生。”而这种规劝,常常会让他更加较劲。
西方的艺术流派在东方的窑炉里煅烧成釉下彩
对于八九十年代的白明们来说,艺术有几种可能的方向: 欧洲的古典主义、美国的现代流派,以及中国的东方传统。在这个三角关系中,艺术家常常难以自处。那是整个中国当代艺术的幼年时代,他们需要在摇摆中渐渐确立自己的身份。
“我当时特别喜欢的是罗马尼亚画家巴巴(柯尔尼留·巴巴),觉得他跟苏联写实主义不太一样。画得比较写意、凝重,非常非常自信,有塑造感,它有英雄主义情结,但它的英雄主义特民间,它的画面有热血的温度在里头,而这种温度又不是年轻人的。就是这种矛盾着的东西感动了我。”
1960年代生人几乎是在砸烂的文化道统中生长起来,“我们当时读的诗人、哲学家、心理学家的著作,几乎全是西方的,如果书架上有一两本中国传统的书,有同学来我都把它藏起来。今天说弗洛伊德是老得不能再老的老头,那个时候我们觉得它时尚得不得了。哲学上对我们意义重大的是尼采,他的那种打破偶像有一种狂妄的东西在里面,但这种东西特别适合我们那个时代,今人无法想象。我是今天回过头来喜欢中国传统,但我们那个时候一代人都不看中国传统。”
当时流行的达达主义、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德国的青骑士画派还有人人都挂在嘴边的包豪斯……青年艺术家囫囵吞枣地咽下这些西方食材,留待时间在他们的中国肠胃里慢慢消化。
在白明从中央工艺美院毕业之前,93年他的一幅油画《晓晓》在全国博雅油画大赛获得大奖,当时全国性的油画大赛并不多,直到后来成为知名的陶瓷艺术家后,还常常被人问起,“这个做陶瓷的,是那个画抽象的白明吗?”
90年代,白明的陶瓷作品在景德镇出现的时候,一度被认为是“离经叛道”,景德镇由于千余年来严格的技术传承,技术的登峰造极深深固化了陶工们对审美的单一认知。但到了2000年前后,白明的青瓷作品在景德镇就开始被大量仿制了,尤其是声名鹊起的“白氏杯”。
白明擅釉下彩,尤其是青花和釉里红,对釉色和氧化物颜料的运用已臻化境。他给东方传统的审美趣味赋予了充分的当代性,他的“线释水”、“红颜烁金”等,几乎成了一眼可辨识的个人风格图形。
一种近乎实验性的自我不重复
陶瓷行业有句俗语,“出样的是徒弟,跟样的是师傅”,从工匠的技术层面来说,一个杯子的形制设计出来,能做到每个产品都不走样,是需要功夫的,但白明对重复自己并批量生产兴趣不大,他更多地把陶瓷作为艺术创作表达的手段,也因此在陶瓷上做了许多实验性的创新,把自己在抽象绘画中习得的观念艺术手段融入到了陶瓷之中。比如他的瓷板画,以及他的《参禅》、《大汉考》、 《管锥》、《山水与时间》等系列作品都是如此。
《大汉考》是一系列的龟甲图形,上面拟态了许多占卜、远古文字、图形和时间蚀刻的样貌,《管锥》之名则来自钱锺书的《管锥编》,白明不曾通读过这本书,但却对这种借古代典籍发言的文士风度产生兴趣,于是制作了一百根似竹简又似管锥的长件,每件不同,浩浩荡荡,仿佛皓首也难以穷尽的天书典籍。
这种实验性也体现在他的油画和水墨作品中,他的抽象油画很早就开始尝试综合材料,建筑胶、帆布、沙石、金属、瓷粉……这些厚重的材料成为他画面里凝重时间感的组成手段,后来嗜茶,茶叶便也成了随手可得的媒介,他的水墨作品,常常以茶汁入画,同时用香火烧出虫洞,仿佛蠹虫食余的古卷,或经年残破的碑拓。“水墨最大的特性就是墨色和表情的表现力极好,但它有一个小缺点,纸面的东西都显得薄,量感不厚,所以需要反复在里面做文章,我用香火烫出虫洞,包括四周的焦痕,这都是我需要的。香火抖动的时候,会有一些偶然性,这些都是我迷恋的。《碑帖系列》其实表达的是宇宙的混沌状态。说穿了,我的所有创作,其实主题都是时间。”
跳过“中年成功陷阱”寻找陌生感
白明的茶席上,著名的白氏杯里,盛的是班禅进京那一年制作的“宝焰班禅紧茶”,汤色与瓷色相得益彰。旁边待客的鲜杏,是他夫人刚从自家院子里摘下来的,但今年这批杏子比较酸,滋味不如往年,因为采摘前刚刚下了雨。“杏,桃,枇杷,这三样东西,采摘前一旦下雨,味道就会减了一半。但如果放几天再摘,就放老了,不好吃,采摘前如能大晴三日,那个酸甜度就会好。”杏子的时间火候需要拿捏得如此微妙,陶瓷也是一样。
两年前,作为中法建交50周年的重要文化交流活动,白明在法国的巴黎亚洲艺术博物馆举办了自己的绘画与陶瓷个展,此前,中国艺术家只有吴冠中在这里办过个展,赵无极、朱德群、徐悲鸿、林风眠等举办过群展。据说当时巴黎的150个地铁站台、250个地铁走道同步投放了此次展览海报,巴黎市区的130块广告牌,包括整个香榭丽舍大街上的所有公交车站,大规模地宣传了他的个展,在中国艺术家法国展览历史上,尚无前例。
白明说,中法文化交流向来规格较高,因为中国历史上不少领导人是留法出身,法国历任总统中也不乏东方文化迷,密特朗几乎是中国通,希拉克则是青铜器和宋瓷的专业粉丝。法国总统顾问欧丢斯对白明的评价极高,也促成了这次大展。
白明迷恋魏晋雕刻和宋瓷,宋瓷中尤尚汝瓷,因为那是一种“妙到毫巅”的艺术,其釉色、造型、量感、技艺都代表了整个时代审美的高度。
在白明看来,很多艺术家都有所谓“中年成功陷阱”,即艺术家有了知名度,作品有了市场之后,会很快丧失自我判断,很多人会退步,“油滑地退步,下意识的自我技术,下意识的色彩依赖,我说的退步不是技术上的,而是审美气质上的。能够始终警惕并保持自省的艺术家是值得欣赏的,他们会一直有陌生的、新鲜的东西出来。”
他甚至因此欣赏方力钧新近做的一批陶瓷作品,认为比方力钧的油画更加精彩。“他做的是非常薄的小格子,垒积在一起,烧得非常薄,很脆弱。就把瓷器这种极为敏感高贵的东西,表达出来了,而且表达得跟别人不一样,属于在材质语言上有推进,让我有点动心。”他因此设想到自己明年在民生美术馆的个展,是不是可以用20吨的泥浆,从楼梯上铺陈流淌下来?让陶土的泥浆,顺其势能,自然风干开裂。
陶瓷是天然的能够让人心怀敬畏的创作方式,因为陶瓷永远有一部分是人所无法彻底控制的。随着年龄渐长,他开始越来越喜欢这种可以寄托哲思的创作方式: 这种几乎集金、木、水、火、土于一炉,集人力与天命于一炉的时间艺术。
每件作品都有自己的命运,比如那件断裂了的《山水与时间》。白明正在寻思,用什么方法,可以把这件断裂了的作品,仿佛断简残碑一般,获得与之相匹配的有尊严感的修复再造。这是另一个属于时间的命题在等待答案。
编辑 郑廷鑫 rwzkwenhua@163.com